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年了,为什么还有企业下场造车?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文|李

编辑|苏建勋

汽车行业的2022开年依然围绕着“造车”这个话题,但比去年百度宣布的有戏剧性的口水战。

1月5日,曾经主要开展汽车团购业务的团车网宣布建设汽车。其CEO文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是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是5万元以下的车”。“第一辆车坏了也没关系,三个月后还可以再做一辆。”

颠覆性的产品还没见过,但对汽车生产和的“颠覆性”认知,引来了李CEO李想的炮轰,暗指团车是“子”、“无耻之徒”。第二天,团车文薇回复李想,说不要把自己当先知。

美国两家上市公司老总的一场争吵,成功地将“用团车网造车是否靠谱”的舆论焦点,变成了“李要炮轰团车”。

但是,抛开这场口水战,我们更关心一个话题:都2022年了,为什么还有企业做汽车?

因为除了团车网,2021年底和2022年的交接,国内汽车行业出现了几个全新的造车力量:牛创新能源、李滨汽车、知行盒子、轻橙时代。

但是,在国内新造车者韦小立、传统主机厂和新品牌的竞争,以及百度小米华为的崛起下,新一波势力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年里,包括拜腾、未来、绿驰、奇点、游侠在内的一波造车势力,都在智能电动车的曙光来临前夕倒下了。

所以现在东方既白,以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品牌为首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最后一波“造车”的玩家也在紧急行军:

百度的杜畿汽车迎来造车一周年,团队从0成长到800多人;小米也在各地投资,多线研发。目前团队已经超过500人;不造车的华为在造车的边缘疯狂“问天下”。它与Celeste一起,相继推出了SF5和M5两款车型。

牛创新能源、李滨汽车、知行盒子、浅橙时代、团车网这五大造车新势力该如何立足?

据36Kr了解,牛创新能源和盒智行是目前有明确造车计划的两家公司。

Dongfeng, BYD, Gun, Zhixing Box, and Boundaries M5

来源:牛创新能源

牛创新能源由华为前副总裁李一男创立。该项目从2018年开始立项,去年年底正式推出品牌“NIUTRON”。

从之前36Kr和李一男的对话来看,牛创的汽车生产R&D流程比较清晰:目前核心的R&D团队接近1000人,比百度和小米的规模还要大。同时在常州拥有占地77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首款车型预计将于今年9月交付。

融资方面,A轮融资获得IDG资本和COATUE领投的5亿美元,算是新一批造车势力中的稳健一员。

不过,牛创目前可能不会在汽车智能化上下太多注(新车可能不会使用激光雷达),其首款车型可能会专注于贯穿整个造车流程和环节,避免过早地与市场参与者竞争。

盒子知行是做B端业务的。创始人张曙光有近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近十年创业的重点是提供汽车设计服务。因此,盒智行的造车是针对出租车、在线租车、租车等公司,倾向于在在线租车领域设计符合大众出行需求的汽车。

据了解,盒智行在2021年12月底发布了两款MPV车型,其中一款车型的意向预售订单已经达到4.2万辆。有知情人告诉36Kr,盒智行的车已经落地洛阳。

不过,很多车企也在布局B端业务。比亚迪此前与滴滴合作推出了D1模式,并已在长沙等城市落地。威马也在海南推出了10万元的EX5。未来,盒智行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攻城略地。同时,作为初创企业,如何在供应链上比成熟车企更好地控制成本,也是盒智行需要回答的问题。

Dongfeng, BYD, Gun, Zhixing Box, and Boundaries M5

来源:盒知行

宾利车队走的是高端路线。公开资料显示,宾利汽车由时任大众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雷诺中国首席执行官苏伟明创立。其母公司5名自然人股东中,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政、武汉东风保险公司董事长廖显志等。据了解,宾利汽车融资正在进行一轮融资,背后可能有东风汽车。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宾利的首款车型大约是保时捷Taycan的产品。然而,宾利汽车是尚未正式表态的五大造车新势力之一。

团车网和浅橙时代是两家有争议的企业。

团车网的造车由团车CEO文薇牵头。文薇于2009年创立团车网,主营业务是提供汽车团购服务。2018年,团车网登陆纳斯达克。

文薇说,目前集团造车团队大约有100人。100多人的团车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造车流程,不仅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18-24个月,还可以将一辆车的量产成本降低到5000万美元左右。并且在CEO的描述中,他的团队已经有半成品车型,团车的第一辆车会在半成品车型中选择一款,价格在10-20万元之间。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预售。

但这些造车言论超出了汽车行业的正常认知。毕竟业内造车需要的金额通常是200亿元。然而现实是,团车网h……上市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五年亏损6.7亿元。目前其总市值约6000万美元,较上市之初蒸发了90%以上。团车造车的梦想似乎有点遥远。

至于轻橙时代,虽然首款车型在2021年广州车展亮相,但号称拥有“8分钟充电200公里的超级快充技术”。但其核心创始团队的汽车制造经验并不丰富:董事长过往经历多为投资行业,与汽车行业并无太多交集;CEO牟路曾是腾讯旗下一款游戏的主战略,后来联合创办了一家车载生态系统服务公司。目前业内对浅橙时代造车也持谨慎态度。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赛道,正在吸引着无数的后来者。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Kr,“所有消费品都值得在中国再做一次”的逻辑正在汽车行业重现:在燃油车时代已经点亮的技术树,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可以再次点击。

换句话说,现在的燃油车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被纯电车取代。从万元“老人头乐”到百万高端车型,从技术的研发、细分市场的下沉,到全新营销体系的构建,纯电车有了打造另一条赛道的可能。

电池行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过去,燃油汽车依赖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大型核心部件。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革命,电池电机成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脉冲部件。

行业巨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也从2018年IPO时的800亿元飙升至1.6万亿元,翻了近20倍。排在后面的比亚迪和郭萱高科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样,在前沿的智能驾驶和车载AI芯片领域,大量的行业玩家都在努力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存在价值。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此消彼长,为新巨头的崛起提供了温床。这也是为什么到2022年,最后还是会有企业做汽车的一大原因。

当然,新一批造车企业未必想和当红的韦小立正面PK。他们想要的只是一张纯电动车赛道的门票。

但无论这张票走向何方,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支撑。

一位投资人告诉36Kr:新崛起的造车势力很难有像韦小立那样的品牌先发机会和容错空间,最佳入场时间已经过去。未来大家拼成本,拼品牌,拼智能。“这些新的好像没什么优势,除非像华为一样。”

这可能导致一级市场很难有热钱投资造车企业的结果。创新能源李一男表示有信心达到30亿美元,但更多的汽车制造力量可能会发现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同时,经过激烈的人才抢夺战,新一批造车力量能否为企业的生存找到更多的人才支持?

在树木繁茂的森林中寻找资源是造车新势力生存的第一步。文|李

编辑|苏建勋

汽车行业的2022开年依然围绕着“造车”这个话题,但比去年百度宣布的有戏剧性的口水战。

1月5日,曾经主要开展汽车团购业务的团车网宣布建设汽车。其CEO文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以是2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是5万元以下的车”。“第一辆车坏了也没关系,三个月后还可以再做一辆。”

颠覆性的产品还没见过,但对汽车生产和的“颠覆性”认知,引来了李CEO李想的炮轰,暗指团车是“子”、“无耻之徒”。第二天,团车文薇回复李想,说不要把自己当先知。

美国两家上市公司老总的一场争吵,成功地将“用团车网造车是否靠谱”的舆论焦点,变成了“李要炮轰团车”。

但是,抛开这场口水战,我们更关心一个话题:都2022年了,为什么还有企业做汽车?

因为除了团车网,2021年底和2022年的交接,国内汽车行业出现了几个全新的造车力量:牛创新能源、李滨汽车、知行盒子、轻橙时代。

但是,在国内新造车者韦小立、传统主机厂和新品牌的竞争,以及百度小米华为的崛起下,新一波势力的机会在哪里?

如果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并购浪潮……包括拜腾、未来、绿驰、奇点、游侠在内的ing势力,都在智能电动车的黎明前夕倒下了。

所以现在东方既白,以蔚来、小鹏、理想等汽车品牌为首的行业竞争更加激烈,最后一波“造车”的玩家也在紧急行军:

百度的杜畿汽车迎来造车一周年,团队从0成长到800多人;小米也在各地投资,多线研发。目前团队已经超过500人;不造车的华为在造车的边缘疯狂“问天下”。它与Celeste一起,相继推出了SF5和M5两款车型。

牛创新能源、李滨汽车、知行盒子、浅橙时代、团车网这五大造车新势力该如何立足?

据36Kr了解,牛创新能源和盒智行是目前有明确造车计划的两家公司。

Dongfeng, BYD, Gun, Zhixing Box, and Boundaries M5

来源:牛创新能源

牛创新能源由华为前副总裁李一男创立。该项目从2018年开始立项,去年年底正式推出品牌“NIUTRON”。

从之前36Kr和李一男的对话来看,牛创的汽车生产R&D流程比较清晰:目前核心的R&D团队接近1000人,比百度和小米的规模还要大。同时在常州拥有占地77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首款车型预计将于今年9月交付。

融资方面,A轮融资获得IDG资本和COATUE领投的5亿美元,算是新一批造车势力中的稳健一员。

不过,牛创目前可能不会在汽车智能化上下太多注(新车可能不会使用激光雷达),其首款车型可能会专注于贯穿整个造车流程和环节,避免过早地与市场参与者竞争。

盒子知行是做B端业务的。创始人张曙光有近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近十年创业的重点是提供汽车设计服务。因此,盒智行的造车是针对出租车、在线租车、租车等公司,倾向于在在线租车领域设计符合大众出行需求的汽车。

据了解,盒智行在2021年12月底发布了两款MPV车型,其中一款车型的意向预售订单已经达到4.2万辆。有知情人告诉36Kr,盒智行的车已经落地洛阳。

不过,很多车企也在布局B端业务。比亚迪此前与滴滴合作推出了D1模式,并已在长沙等城市落地。威马也在海南推出了10万元的EX5。未来,盒智行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攻城略地。同时,作为初创企业,如何在供应链上比成熟车企更好地控制成本,也是盒智行需要回答的问题。

Dongfeng, BYD, Gun, Zhixing Box, and Boundaries M5

来源:盒知行

宾利车队走的是高端路线。公开资料显示,宾利汽车由时任大众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雷诺中国首席执行官苏伟明创立。其母公司5名自然人股东中,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政、武汉东风保险公司董事长廖显志等。据了解,宾利汽车融资正在进行一轮融资,背后可能有东风汽车。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宾利的首款车型大约是保时捷Taycan的产品。然而,宾利汽车是尚未正式表态的五大造车新势力之一。

团车网和浅橙时代是两家有争议的企业。

团车网的造车由团车CEO文薇牵头。文薇于2009年创立团车网,主营业务是提供汽车团购服务。2018年,团车网登陆纳斯达克。

文薇说,目前集团造车团队大约有100人。100多人的团车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造车流程,不仅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周期从36个月缩短到18-24个月,还可以将一辆车的量产成本降低到5000万美元左右。并且在CEO的描述中,他的团队已经有半成品车型,团车的第一辆车会在半成品车型中选择一款,价格在10-20万元之间。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预售。

但这些造车言论超出了汽车行业的正常认知。毕竟业内造车需要的金额通常是200亿元。然而现实是,团车网h……上市至今尚未实现盈利,五年亏损6.7亿元。目前其总市值约6000万美元,较上市之初蒸发了90%以上。团车造车的梦想似乎有点遥远。

至于轻橙时代,虽然首款车型在2021年广州车展亮相,但号称拥有“8分钟充电200公里的超级快充技术”。但其核心创始团队的汽车制造经验并不丰富:董事长过往经历多为投资行业,与汽车行业并无太多交集;CEO牟路曾是腾讯旗下一款游戏的主战略,后来联合创办了一家车载生态系统服务公司。目前业内对浅橙时代造车也持谨慎态度。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全新的赛道,正在吸引着无数的后来者。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Kr,“所有消费品都值得在中国再做一次”的逻辑正在汽车行业重现:在燃油车时代已经点亮的技术树,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可以再次点击。

换句话说,现在的燃油车存在的地方,都有可能被纯电车取代。从万元“老人头乐”到百万高端车型,从技术的研发、细分市场的下沉,到全新营销体系的构建,纯电车有了打造另一条赛道的可能。

电池行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过去,燃油汽车依赖于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大型核心部件。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革命,电池电机成为电动汽车的核心脉冲部件。

行业巨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值也从2018年IPO时的800亿元飙升至1.6万亿元,翻了近20倍。排在后面的比亚迪和郭萱高科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样,在前沿的智能驾驶和车载AI芯片领域,大量的行业玩家都在努力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的存在价值。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此消彼长,为新巨头的崛起提供了温床。这也是为什么到2022年,最后还是会有企业做汽车的一大原因。

当然,新一批造车企业未必想和当红的韦小立正面PK。他们想要的只是一张纯电动车赛道的门票。

但无论这张票走向何方,都需要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来支撑。

一位投资人告诉36Kr:新崛起的造车势力很难有像韦小立那样的品牌先发机会和容错空间,最佳入场时间已经过去。未来大家拼成本,拼品牌,拼智能。“这些新的好像没什么优势,除非像华为一样。”

这可能导致一级市场很难有热钱投资造车企业的结果。创新能源李一男表示有信心达到30亿美元,但更多的汽车制造力量可能会发现很难满足这一要求。

同时,经过激烈的人才抢夺战,新一批造车力量能否为企业的生存找到更多的人才支持?

在树木繁茂的森林中寻找资源是造车新势力生存的第一步。

标签:东风比亚迪智行盒子问界M5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第800座换电站达成 于杭州宜家上线

1月21日,蔚来第800座换电站于杭州宜家正式上线。在过去的33天里新增100座换电站,平均每天就有3座换电站上线。

1900/1/1 0:00:00
广汽宣布入局IGBT赛道,联手中车时代设立青蓝半导体

1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旗下子公司广汽零部件已于近日与株洲中车时代合资设立广州青蓝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新公司将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自主IGBT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1900/1/1 0:00:00
奥密克戎席卷日本汽车业,车企纷纷削减生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最新一波新冠疫情进一步扰乱了丰田汽车和日本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生产计划。

1900/1/1 0:00:00
从增配不增价到冠军实力,东风标致508L的“向上2021”

作者王一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东风标致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整体销量数据。

1900/1/1 0:00:00
或进一步提升出口量 爱驰U6今年将出海

日前我们了解到,78台爱驰U5参数询价车型现已装车发往以色列,正式拉开了爱驰汽车2022年的“出海”序幕。

1900/1/1 0:00:00
17、17、30 ,一组数据解读威马M7极寒硬实力

近日,全场景智能移动空间威马M7开启了新一轮极寒天气下整车标定和验证工作,在30极寒环境下,以远超用户使用环境复杂性、严苛性的标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