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1全年车企销量榜:大众很努力,但还是输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根据上述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狭义乘用车批发数据趋势视频,可以看出全年车企的几大亮点:

1.一汽大众全年领跑跑车企业销量榜,领先第二名约50万辆;

2.上汽大众努力追赶,最终无缘前三;

3.吉利正式击败上汽大众,进入车企三强;

4.年初第二的长安,最后几个月拉胯下,滑落到第五;

5.奇瑞晋级,十大自主品牌挤进五席;

6.销量百万的车企达到8家,为历史之最;

……

这些亮点拼凑出了2021年神奇车市的各种格局。

都说芯片影响了中国的汽车市场,但从全年6%的整体增长来看,除了2020年疫情带来的低基数,中国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的爆发和中国品牌的崛起中,确实呈现出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他们的时代即将来临。

看着眼前出现的亮点,你是否觉得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谁能想到,在中国最有实力的大众品牌,会在缺芯的影响下继续遭遇滑铁卢?无奈,年初在核心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大众不得不将更多筹码向利润更高的奥迪品牌倾斜,利用豪华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走出“低销量高品质”之路。

在数据层面,可以看到一汽大众品牌的牺牲。2021年,北方大众大众品牌销量下滑22%至98万辆,正式跌破100万辆,多款大众品牌SUV跌出销量榜,人气持续下滑。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如果2022年核心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一汽-大众SUV产品能否重回赛道?很难判断。请不要忘记,日系丰田已经把SUV的棋子放到棋盘上,直指大众腹地。2021年本田占领城市,2022年将是丰田。从合资SUV的年度销量排名中也可以看出,丰田本田抢占了六席,而大众仅从途观中脱颖而出,仅排名第七。

比一汽大众更早布局SUV市场的上汽大众说途观的倔强表现是大众最后的尊严,那么上汽大众的脸已经有些不光彩了。作为中国第一家乘用车合资企业,2021年,在年销量上正式被中国品牌超越,这是一个时代的大幕。

是的,我们都知道大众很努力,从Diss到所有的人,努力的去保持过去的辉煌,但是命运就是这样,这一次我们缺筹码,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会缺什么。这样的时候,跑步的时候,发现身后有人站着,但是回过神来,发现有人已经超过自己一半了。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未来,进入转型深水区的大众是否会在芯片的冲击减轻后再次迎来辉煌?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品牌。除了吉利、长安、长城、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接下来的SAIC乘用车、比亚迪也有进入前十的节奏,属于他们的时代,指日可待。

只有十个席位,但至少有15家车企雄心勃勃,或步入100万辆,或冲击前十。接下来的十大车企无疑将迎来一场各方混战,谁上谁下?客观因素还是主观错误,一切都显得微妙而谨慎。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面对未来的趋势,笔者判断:

1.南北大众的惯性差距还会继续,但200万辆的年销量水平,车企一两年内很难再达到,至少大众回不去了;2.如果ID系列的效果不如预期,大众品牌在华总销量可能会继续下滑。不排除品牌跌破200万辆的可能,大众的神话可能被几家破百万辆的车企逐渐侵蚀;

3.2021年芯片供应影响日本崛起,但日本两车战略已经到位,接下来就是收割时间;

4.未来前三名将被两个自主品牌占据,前十名将挤进七个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份额将继续向50%迈进;

5.销售的集中度会不断提高,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千万家车企;……

2000万辆级的中国汽车市场,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包括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和决心,甚至中国品牌的崛起,确实会让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断发生。

独立进入合资企业,背芯片的锅吗?

从车企排名来看,2021年几乎是合资品牌的“噩梦”。看同比销量,从大众到通用,从日产到本田,甚至奔驰,基本上主流合资车企都迎来了销量下滑。尤其是在前15家合资车企中,只有丰田保持了正增长趋势。

是的,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抱怨芯片供应的问题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问题是,为什么一批自主品牌没有迎来销量下滑?自主品牌受芯片的影响小或不大吗?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2021年,芯片拯救了车企,但芯片不是遮羞布。

丰田及其自主品牌的成长案例充分表明,强大的供应链系统能力,甚至是柔性的弹性,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能力。就像车企面对互联网和IT公司的冲击,能否快速反应,做出改变,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因此,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混合动力、高端细分市场的崛起,推动了自主品牌份额的持续增长。2021年市场份额从37.2%增长到43.4%,销量分别增长180万辆和24.6%。2022年这一数据将进一步爆发,50%的市场份额可期。

单个合资车企销量的下滑也直接推动了合资部门数据的下滑。比如德系品牌,甚至大众品牌,都非常努力。比如北方大众一直保持较大领先,南方大众奋力追赶,从销量第8跃升至第4,但最终大众还是输了。大众50多万销量的下滑导致德系份额输给了日系。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如笔者所想的2020年,从德系和日系SUV战略的周期,日系混动市场的不断扩大,大众的转型和后劲不足,判断大众会拖累德系,打败日系。2021年,德系车份额比日系车低20.9%,宣告了日系车正式超越德系车。

数据显示,2021年德系品牌完成销量441.6万辆,同比下降8.8%,同比减少42万辆,生动地落下了一个中型车企的年销量。

本来2021年是日军反攻之年,但今年表现不一样。丰田、本田和日产似乎分道扬镳了。不用说,丰田不仅赢得了美国市场的第一笔外资,还帮助日本人在中国市场赶上了德国人。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日产在琦君三缸的亏损和本田供应链的扩张,也让日系车企的份额从2020年的23.9%下降到21.5%,这不仅给德系企业留下了喘息的机会,也进一步为中国品牌的强势提供了契机。

以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德系和日系为代表,合资品牌的撤退趋势和自主品牌的进攻步伐,形成了2021年汽车市场最独特的景观。至于美系车,似乎通用在新能源上的逆袭也救不了别克和雪佛兰品牌的品牌知名度。现在美系车的重心更多在特斯拉,但是美系车占据10%的市场份额,这就足够了。

其实特斯拉并不容易,不仅仅是因为负面新闻的频繁热搜,更是因为国内同级所有新能源产品的围猎,那么特斯拉是否也会迎来拐点?根据上述发布的狭义乘用车批发数据趋势视频……阿森格汽车协会,我们可以看到全年车企的几大亮点:

1.一汽大众全年领跑跑车企业销量榜,领先第二名约50万辆;

2.上汽大众努力追赶,最终无缘前三;

3.吉利正式击败上汽大众,进入车企三强;

4.年初第二的长安,最后几个月拉胯下,滑落到第五;

5.奇瑞晋级,十大自主品牌挤进五席;

6.销量百万的车企达到8家,为历史之最;

……

这些亮点拼凑出了2021年神奇车市的各种格局。

都说芯片影响了中国的汽车市场,但从全年6%的整体增长来看,除了2020年疫情带来的低基数,中国的汽车市场在新能源的爆发和中国品牌的崛起中,确实呈现出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他们的时代即将来临。

看着眼前出现的亮点,你是否觉得中国的汽车市场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谁能想到,在中国最有实力的大众品牌,会在缺芯的影响下继续遭遇滑铁卢?无奈,年初在核心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大众不得不将更多筹码向利润更高的奥迪品牌倾斜,利用豪华车市场的持续增长,走出“低销量高品质”之路。

在数据层面,可以看到一汽大众品牌的牺牲。2021年,北方大众大众品牌销量下滑22%至98万辆,正式跌破100万辆,多款大众品牌SUV跌出销量榜,人气持续下滑。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如果2022年核心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一汽-大众SUV产品能否重回赛道?很难判断。请不要忘记,日系丰田已经把SUV的棋子放到棋盘上,直指大众腹地。2021年本田占领城市,2022年将是丰田。从合资SUV的年度销量排名中也可以看出,丰田本田抢占了六席,而大众仅从途观中脱颖而出,仅排名第七。

比一汽大众更早布局SUV市场的上汽大众说途观的倔强表现是大众最后的尊严,那么上汽大众的脸已经有些不光彩了。作为中国第一家乘用车合资企业,2021年,在年销量上正式被中国品牌超越,这是一个时代的大幕。

是的,我们都知道大众很努力,从Diss到所有的人,努力的去保持过去的辉煌,但是命运就是这样,这一次我们缺筹码,谁也不知道下一次会缺什么。这样的时候,跑步的时候,发现身后有人站着,但是回过神来,发现有人已经超过自己一半了。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未来,进入转型深水区的大众是否会在芯片的冲击减轻后再次迎来辉煌?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品牌。除了吉利、长安、长城、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接下来的SAIC乘用车、比亚迪也有进入前十的节奏,属于他们的时代,指日可待。

只有十个席位,但至少有15家车企雄心勃勃,或步入100万辆,或冲击前十。接下来的十大车企无疑将迎来一场各方混战,谁上谁下?客观因素还是主观错误,一切都显得微妙而谨慎。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面对未来的趋势,笔者判断:

1.南北大众的惯性差距还会继续,但200万辆的年销量水平,车企一两年内很难再达到,至少大众回不去了;2.如果ID系列的效果不如预期,大众品牌在华总销量可能会继续下滑。不排除品牌跌破200万辆的可能,大众的神话可能被几家破百万辆的车企逐渐侵蚀;

3.2021年芯片供应影响日本崛起,但日本两车战略已经到位,接下来就是收割时间;

4.未来前三名将被两个自主品牌占据,前十名将挤进七个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份额将继续向50%迈进;

5.销售的集中度会不断提高,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千万家车企;……

2000万辆级的中国汽车市场,14亿多人口的中国市场,包括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能力和决心,甚至中国品牌的崛起,确实会让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断发生。

独立进入合资企业,背芯片的锅吗?

从车企排名来看,2021年几乎是合资品牌的“噩梦”。看同比销量,从大众到通用,从日产到本田,甚至奔驰,基本上主流合资车企都迎来了销量下滑。尤其是在前15家合资车企中,只有丰田保持了正增长趋势。

是的,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抱怨芯片供应的问题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问题是,为什么一批自主品牌没有迎来销量的下滑?自主品牌受芯片的影响小或不大吗?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2021年,芯片拯救了车企,但芯片不是遮羞布。

丰田及其自主品牌的成长案例充分表明,强大的供应链系统能力,甚至是柔性的弹性,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能力。就像车企面对互联网和IT公司的冲击,能否快速反应,做出改变,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因此,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混合动力、高端细分市场的崛起,推动了自主品牌份额的持续增长。2021年市场份额从37.2%增长到43.4%,销量分别增长180万辆和24.6%。2022年这一数据将进一步爆发,50%的市场份额可期。

单个合资车企销量的下滑也直接推动了合资部门数据的下滑。比如德系品牌,甚至大众品牌,都非常努力。比如北方大众一直保持较大领先,南方大众奋力追赶,从销量第8跃升至第4,但最终大众还是输了。大众50多万销量的下滑导致德系份额输给了日系。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如笔者所想的2020年,从德系和日系SUV战略的周期,日系混动市场的不断扩大,大众的转型和后劲不足,判断大众会拖累德系,打败日系。2021年,德系车份额比日系车低20.9%,宣告了日系车正式超越德系车。

数据显示,2021年德系品牌完成销量441.6万辆,同比下降8.8%,同比减少42万辆,生动地落下了一个中型车企的年销量。

本来2021年是日军反攻之年,但今年表现不一样。丰田、本田和日产似乎分道扬镳了。不用说,丰田不仅赢得了美国市场的第一笔外资,还帮助日本人在中国市场赶上了德国人。

Volkswagen, Toyota, Honda, FAW and Nissan

日产在琦君三缸的亏损和本田供应链的扩张,也让日系车企的份额从2020年的23.9%下降到21.5%,这不仅给德系企业留下了喘息的机会,也进一步为中国品牌的强势提供了契机。

以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的德系和日系为代表,合资品牌的撤退趋势和自主品牌的进攻步伐,形成了2021年汽车市场最独特的景观。至于美系车,似乎通用在新能源上的逆袭也救不了别克和雪佛兰品牌的品牌知名度。现在美系车的重心更多在特斯拉,但是美系车占据10%的市场份额,这就足够了。

其实特斯拉并不容易,不仅仅是因为负面新闻的频繁热搜,更是因为国内同级所有新能源产品的围猎,那么特斯拉是否也会迎来拐点?

标签:大众丰田本田一汽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零跑科技创始人朱江明获评2021年度十大风云浙商

1月13日,“聚力高质量,奋进共富路”,浙江经济界的年度盛典2021年度风云浙商颁奖仪式在杭州蝴蝶剧场举行,十大风云浙商逐一揭晓,

1900/1/1 0:00:00
特斯拉热泵失灵引争议 马斯克:修复该问题提至高优先级

近来,特斯拉Model3、ModelY因为热泵系统在低温条件下无法工作,被不少车主投诉。

1900/1/1 0:00:00
宝马,冠军难做

宝马与奔驰、奥迪之间的争斗,从来都是针尖对麦芒,多年的经营布局之下,它们都拥有了难以动摇的势力版图,在电动化浪潮的刺激之下,三者间的一招一式都显得颇为惊险,而这一次,似乎宝马更胜一筹。

1900/1/1 0:00:00
【一周车话】在座的各位冠军,你们好哇

年初嘛,又到了各大车企比排名的时候。品牌、单车、细分市场争得是好不热闹。首先还是每年三个冠军的BBA。BBA谁能夺得新一个年度豪华品牌销冠,是永不落幕的话题。

1900/1/1 0:00:00
李一男,出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多年以前,当李斌、何小鹏、李想纷纷选择放下过去的所有荣光,重新开始创业,入局造车,外界抛来更多还是看衰与质疑的声音。

1900/1/1 0:00:00
三生万物

“三”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宇宙学和物理结构上,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存在;宗教里,基督“三位一体”的教义,使它成为全能、力量和统一的象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