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威马,依然沉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丰收年。

尽管芯片荒、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使得整个汽车行业无米之炊,但连续两年的低迷也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奠定了基础。无论是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还是以“魏小利”为首的造车新势力,都不得不在新能源领域大吃大喝。

联合会数据显示,零售量298.9万,批发量331.2万,几乎都在2020年同期水平上翻了三倍。与传统燃油车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实现了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推动了汽车市场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这种市场有很好的背景,在新主流造车势力的年销量表上也有直观的体现。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从销量来看,前几名的新车企整体格局变化不大,依然是“威小李”榜单前三,在年销10万辆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变化是,Xpeng汽车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合理的结构超越蔚来汽车,成功夺冠。这并不奇怪。从前几个月的销量不难预测Xpeng Motors的登顶。

与“威小李”乱象相比,更令人惊讶的是,威马汽车以2.5万辆的优势被哪吒汽车甩在第五位。要知道,去年威马汽车的年销量只有22495辆,哪吒汽车也只有15091辆。

过了一年,角色变了,哪吒成了更接近“韦小立”的那个。反观曾经被市场视为新晋头部力量的威马汽车,却被资本无限宠爱,前后融资300多亿,不仅不再与当年的“威小李”平起平坐,甚至在第二阵营的竞争中变得沉默。

沈晖资源丰富,魏玛起点高。

2015年,沈晖创立威马汽车。

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控股、沃尔沃担任要职的沈晖,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拥有很多企业家羡慕的行业经验和资源。他是真正的汽车制造行业出身。当新能源之风吹起汽车行业,嗅觉灵敏的沈果断抓住商机,扛起了创业的大旗。

创始人的行业积累是威马的先天优势。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正是沈晖在造车之前就聚集了能源、汽车零部件、整车企业、软件等汽车制造企业所需的全部经验和资源,使得威马的起点远高于韦小立,并在初创阶段迎来了黄金起步,甚至仅用一辆试验车就获得了诸多良好的资源。

当时,魏玛与温州政府签订了协议。在获得政府约30亿元债务投资和低息贷款的同时,还在温州落地了年产10万辆的整车工厂,随后在湖北黄冈建立了第二家工厂,总产能为25万辆。

回头看看当时朋友的情况,特斯拉上海工厂还没建,蔚来ES8产能节节攀升,理想中的微型电动车项目受阻...和他们相比,威马汽车赢在了起点。

不仅如此,沈晖的“个人加持”和品牌的先发优势,让威马汽车被资本无限看重。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由百度、成为资本、腾讯、红杉中国等机构投资的威马汽车,自成立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投资大鳄,接连获得多笔大规模融资,一时风头正劲。截至去年10月5日,威马汽车已获得5亿美元D轮融资,已完成11轮……f融资累计金额350亿元。

纵观过去的“四小龙”,蔚来汽车(上市前)累计融资额超过143亿元,Xpeng汽车超过188亿元,李约116亿元。相比前三者,更为雄厚的资本储备和更为抢眼的资本市场表现,为威马汽车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魏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先天优势未能为威马汽车的市场表现增值。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数据显示,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为44157辆,接近过去三年的总和。虽然同比增长96.3%很漂亮,但销量还不是其实际产能25万辆的20%,很可怕。同时,与销量翻倍的“威小李”相比,威马汽车占领市场的速度落后了不少。如今说到头部新动力,三强的固定认知已经形成,再也没有威马汽车的一席之地。

如果威马汽车能守住第二阵营的头把交椅,在如今疯狂混乱的市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解释,但事实并非如此。2021年,威马汽车被拥有巨大优势的哪吒汽车无情地甩在身后。差距有多大?超过威马汽车2020年全年销量。背后,也有虎视眈眈的零跑车。

这有点说不过去。起点更高的威马车应该不会是这种情况。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是谁阻碍了魏玛?

有人说沈晖影响了威马汽车的话题和销量;有人说威马的产品竞争力不够,有人说营销和渠道不好...市场上众说纷纭,很难说谁是谁。

先来看人。

在旁观者眼中,出身于传统车企的沈晖一直是务实低调的形象,被认为不擅长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对于快速发展的造车新军队伍来说,维持稳定是被动而缓慢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可以理解,丰田章男和王传福是丰田和比亚迪的“最大障碍”,因为他们把各自的企业带到另一个维度后,未能实现更大的突破,让很多满怀希望的人带着很高的期望沮丧地回来,从而引发了破大立大的猜想。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相比丰田、比亚迪这些老牌成功企业,威马汽车因为性格、决策等原因,并没有达到公司发展的高度。相反,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沈晖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对威马汽车来说绝对是积极因素。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是威马汽车拥有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因此,与其他创始人不同,沈晖不会亲自参与产品团队,他的职位是协调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在很多发展的关键时刻,缺乏一个能够挺身而出的核心领导者。

但是人们的问题不仅限于沈晖。

2021年3月,上任不到半年的威马汽车CRO唐俊英离职,其负责的部门由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侯海静接手。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事变动并不稀奇,但唐并不是魏玛的第一位高官。早在前年,威马的三位高管已经先后“离职”。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继威马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力群、原首席零售官齐立人相继离职后,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与高层变动相对应的是,威马汽车以业务发展为由,对出行事业部进行裁员。

高层相继离职,内部动荡不断,威马汽车更加举步维艰。有分析指出,威马高层频繁变动与其市场表现有直接关系,交付期内销量没有起色,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但是销售问题的锅不是人能吃完的。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销量长期低迷,产品本身肯定是离不开的。

此前,一辆威马EX5测试车在成都R&D中心自燃。这一把火“烧”掉了三分之一的预售订单,似乎一向被看好的魏玛也在那个时候开始走下坡路了。

随后,威马EX5在交付后2020年再次出现自燃起火问题,威马汽车第一次把锅甩给了电池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兴高能科技,也引起了热议。同月,威马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同批次1282块电池的召回计划,约占威马汽车月销量的一半。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电池自燃的频繁发生,让威马汽车的形象大打折扣。虽然威马汽车是在电池动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的造车新势力之一,但这也让沈晖在后续采访中表示,科技创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也是在这一年,车市因为黑天鹅事件重新洗牌。2019年,销量仅次于蔚来汽车的威马汽车被李和Xpeng Motor踢出前三……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才坐上了热亚军的位置。

没有出路,你需要拯救自己。

从最初的“四小龙”到后来的“三剑客”,再到现在挣扎在第二阵营,威马汽车在上半场彻底落败。正如沈晖在魏玛W6会议上所说,魏玛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而威马想要重回巅峰,也是押在了威马W6上。

但威马W6的外观似乎并没有溅起多少水花,消费者也没有因为新车上的“无人泊车系统”而买单。从销售业绩来看,威马W6甚至不如老款受欢迎。数据显示,威马W6自4月上市以来,月销量不足1000辆。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换句话说,这款被沈晖寄予厚望的车型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而“威小李”的主要销售车型呢?

去年蔚来在ES6月销量超过5000辆,ES8月销量超过2000辆,EC6月销量超过3000辆。今年,蔚来汽车还将交付三款NT2.0平台的新车。小鹏P7去年交付了6万多辆汽车,小鹏G3交付了近3万辆汽车。小鹏P5三个月前交付了7621辆汽车,其中12月交付了5030辆。定位为旗舰车型的小鹏G9也将于今年加入战局。到目前为止,Li ONE已经交付了超过12万辆自行车。与此同时,曝光的理想X01也在路上...

凭借当前车型的热销和未来产品的规划,“威小李”在新能源普及率飙升的市场中狂奔。相比之下,威马汽车似乎沉默了。

在产品布局上,威马推进“轿车+SUV”双线布局,相继推出EX5、EX6、W6三款主流SUV旗舰车型,并于2021年10月底发布首款智能纯电动汽车威马M7。同时,威马也在去年下半年推出E5,加速布局出行市场。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其中,除了EX5能勉强维持月销2000多辆外,EX6和W6相对来说都无足轻重。新发布的纯电动汽车M7同样不被看好。在未来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抢7”大战中,将与小鹏P7、蔚来ET7、智记L7正面交锋,后期的威马M7再有机会。

对了,如果E5没有在第四季度增加近万辆的销量,威马的2021年可能会更惨淡。

四年前,沈晖高调向业界宣布威马的128战略,以德国技术为基础调动全球资源,通过STD和PL两大整车平台,从2018年开始以每年超越一款新车的布局速度,强化威马的市场竞争力。根据这一战略,威马未来将推出至少8款smart汽车。

尴尬的是,128战略到今天还是纸上谈兵。目前威马在售车型有EX5、EX6、W6三款,但都诞生于第一代平台,与沈晖口中的“第二代整车平台产品”相去甚远。

不仅产品滞后,连品牌标签都模棱两可。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丰收年。

尽管芯片荒、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可抗力使得整个汽车行业无米之炊,但连续两年的低迷也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增长奠定了基础。无论是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还是以“魏小利”为首的造车新势力,都不得不在新能源领域大吃大喝。

联合会数据显示,零售量298.9万,批发量331.2万,几乎都在2020年同期水平上翻了三倍。与传统燃油车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实现了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推动了汽车市场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这种市场有很好的背景,在新主流造车势力的年销量表上也有直观的体现。

< img alt = "威马汽车、小鹏、蔚来、威马W6、比亚迪"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945442393……/1.jpg"/>

从销量来看,前几名的新车企整体格局变化不大,依然是“威小李”榜单前三,在年销10万辆的道路上携手前行。变化是,Xpeng汽车以更丰富的产品和更合理的结构超越蔚来汽车,成功夺冠。这并不奇怪。从前几个月的销量不难预测Xpeng Motors的登顶。

与“威小李”乱象相比,更令人惊讶的是,威马汽车以2.5万辆的优势被哪吒汽车甩在第五位。要知道,去年威马汽车的年销量只有22495辆,哪吒汽车也只有15091辆。

过了一年,角色变了,哪吒成了更接近“韦小立”的那个。反观曾经被市场视为新晋头部力量的威马汽车,却被资本无限宠爱,前后融资300多亿,不仅不再与当年的“威小李”平起平坐,甚至在第二阵营的竞争中变得沉默。

沈晖资源丰富,魏玛起点高。

2015年,沈晖创立威马汽车。

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控股、沃尔沃担任要职的沈晖,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20多年,拥有很多企业家羡慕的行业经验和资源。他是真正的汽车制造行业出身。当新能源之风吹起汽车行业,嗅觉灵敏的沈果断抓住商机,扛起了创业的大旗。

创始人的行业积累是威马的先天优势。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正是沈晖在造车之前就聚集了能源、汽车零部件、整车企业、软件等汽车制造企业所需的全部经验和资源,使得威马的起点远高于韦小立,并在初创阶段迎来了黄金起步,甚至仅用一辆试验车就获得了诸多良好的资源。

当时,魏玛与温州政府签订了协议。在获得政府约30亿元债务投资和低息贷款的同时,还在温州落地了年产10万辆的整车工厂,随后在湖北黄冈建立了第二家工厂,总产能为25万辆。

回头看看当时朋友的情况,特斯拉上海工厂还没建,蔚来ES8产能节节攀升,理想中的微型电动车项目受阻...和他们相比,威马汽车赢在了起点。

不仅如此,沈晖的“个人加持”和品牌的先发优势,让威马汽车被资本无限看重。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由百度、成为资本、腾讯、红杉中国等机构投资的威马汽车,自成立以来吸引了一大批投资大鳄,接连获得多笔大规模融资,一时风头正劲。截至去年10月5日,威马汽车已获得5亿美元D轮融资,已完成11轮融资,累计金额350亿元。

纵观过去的“四小龙”,蔚来汽车(上市前)累计融资额超过143亿元,Xpeng汽车超过188亿元,李约116亿元。相比前三者,更为雄厚的资本储备和更为抢眼的资本市场表现,为威马汽车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魏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早起的鸟儿不一定有虫吃。先天优势未能为威马汽车的市场表现增值。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数据显示,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为44157辆,接近过去三年的总和。虽然同比增长96.3%很漂亮,但销量还不是其实际产能25万辆的20%,很可怕。同时,与销量翻倍的“威小李”相比,威马汽车占据……e市场已经落后很多了。如今说到头部新动力,三强的固定认知已经形成,再也没有威马汽车的一席之地。

如果威马汽车能守住第二阵营的头把交椅,在如今疯狂混乱的市场中,可以认为是一种解释,但事实并非如此。2021年,威马汽车被拥有巨大优势的哪吒汽车无情地甩在身后。差距有多大?超过威马汽车2020年全年销量。背后,也有虎视眈眈的零跑车。

这有点说不过去。起点更高的威马车应该不会是这种情况。那么,问题是什么呢?

是谁阻碍了魏玛?

有人说沈晖影响了威马汽车的话题和销量;有人说威马的产品竞争力不够,有人说营销和渠道不好...市场上众说纷纭,很难说谁是谁。

先来看人。

在旁观者眼中,出身于传统车企的沈晖一直是务实低调的形象,被认为不擅长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对于快速发展的造车新军队伍来说,维持稳定是被动而缓慢的。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可以理解,丰田章男和王传福是丰田和比亚迪的“最大障碍”,因为他们把各自的企业带到另一个维度后,未能实现更大的突破,让很多满怀希望的人带着很高的期望沮丧地回来,从而引发了破大立大的猜想。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相比丰田、比亚迪这些老牌成功企业,威马汽车因为性格、决策等原因,并没有达到公司发展的高度。相反,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沈晖的经验和资源优势对威马汽车来说绝对是积极因素。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那就是威马汽车拥有庞大而复杂的管理体系。因此,与其他创始人不同,沈晖不会亲自参与产品团队,他的职位是协调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在很多发展的关键时刻,缺乏一个能够挺身而出的核心领导者。

但是人们的问题不仅限于沈晖。

2021年3月,上任不到半年的威马汽车CRO唐俊英离职,其负责的部门由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侯海静接手。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事变动并不稀奇,但唐并不是魏玛的第一位高官。早在前年,威马的三位高管已经先后“离职”。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继威马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力群、原首席零售官齐立人相继离职后,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陆斌也因“个人原因”离职。与高层变动相对应的是,威马汽车以业务发展为由,对出行事业部进行裁员。

高层相继离职,内部动荡不断,威马汽车更加举步维艰。有分析指出,威马高层频繁变动与其市场表现有直接关系,交付期内销量没有起色,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但是销售问题的锅不是人能吃完的。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销量长期低迷,产品本身肯定是离不开的。

此前,一辆威马EX5测试车在成都R&D中心自燃。这一把火“烧”掉了三分之一的预售订单,似乎一向被看好的魏玛也在那个时候开始走下坡路了。

随后,威马EX5在交付后2020年再次出现自燃起火问题,威马汽车第一次把锅甩给了电池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兴高能科技,也引起了热议。同月,威马汽车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同批次1282块电池的召回计划,约占威马汽车月销量的一半。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电池自燃的频繁发生,让威马汽车的形象大打折扣。虽然威马汽车是在电池动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的造车新势力之一,但这也让沈晖在后续采访中表示,科技创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也是在这一年,车市因为黑天鹅事件重新洗牌。2019年,销量仅次于蔚来汽车的威马汽车被李和Xpeng Motor踢出前三……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才坐上了热亚军的位置。

没有出路,你需要拯救自己。

从最初的“四小龙”到后来的“三剑客”,再到现在挣扎在第二阵营,威马汽车在上半场彻底落败。正如沈晖在魏玛W6会议上所说,魏玛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而威马想要重回巅峰,也是押在了威马W6上。

但威马W6的外观似乎并没有溅起多少水花,消费者也没有因为新车上的“无人泊车系统”而买单。从销售业绩来看,威马W6甚至不如老款受欢迎。数据显示,威马W6自4月上市以来,月销量不足1000辆。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换句话说,这款被沈晖寄予厚望的车型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

而“威小李”的主要销售车型呢?

去年蔚来在ES6月销量超过5000辆,ES8月销量超过2000辆,EC6月销量超过3000辆。今年,蔚来汽车还将交付三款NT2.0平台的新车。小鹏P7去年交付了6万多辆汽车,小鹏G3交付了近3万辆汽车。小鹏P5三个月前交付了7621辆汽车,其中12月交付了5030辆。定位为旗舰车型的小鹏G9也将于今年加入战局。到目前为止,Li ONE已经交付了超过12万辆自行车。与此同时,曝光的理想X01也在路上...

凭借当前车型的热销和未来产品的规划,“威小李”在新能源普及率飙升的市场中狂奔。相比之下,威马汽车似乎沉默了。

在产品布局上,威马推进“轿车+SUV”双线布局,相继推出EX5、EX6、W6三款主流SUV旗舰车型,并于2021年10月底发布首款智能纯电动汽车威马M7。同时,威马也在去年下半年推出E5,加速布局出行市场。

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

其中,除了EX5能勉强维持月销2000多辆外,EX6和W6相对来说都无足轻重。新发布的纯电动汽车M7同样不被看好。在未来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抢7”大战中,将与小鹏P7、蔚来ET7、智记L7正面交锋,后期的威马M7再有机会。

对了,如果E5第四季度没有增加近万辆的销量,威马的2021年可能会更惨淡。

四年前,沈晖高调向业界宣布威马的128战略,以德国技术为基础调动全球资源,通过STD和PL两大整车平台,从2018年开始以每年超越一款新车的布局速度,强化威马的市场竞争力。根据这一战略,威马未来将推出至少8款smart汽车。

尴尬的是,128战略到今天还是纸上谈兵。目前威马在售车型有EX5、EX6、W6三款,但都诞生于第一代平台,与沈晖口中的“第二代整车平台产品”相去甚远。

不仅产品滞后,连品牌标签都模棱两可。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8

蔚来汽车以车电分离和服务体系疯狂吸粉;李的扩展程序技术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Xpeng Motors的智能化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红利。魏玛的记忆呢?与其他新晋头部势力相比,标签是什么?是产品设计、核心技术还是宣传营销?

现在威马汽车面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近四年(2017年-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14亿元。期间,威马汽车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和36.49亿元。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迎来高光时刻的一年,“威小李”携手冲刺10万辆;特斯拉以超过93.6万辆的交付量结束了2021年;传统车企的高端新能源成果逐渐落地;比亚迪“一打十”的战斗姿态已定;外资企业的转型也在大步向前...

留给威马汽车的钱和时间已经不多了。Weimar Automobile, Tucki, Weilai, Weimar W6, BYD8

蔚来汽车以车电分离和服务体系疯狂吸粉;李的扩展程序技术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Xpeng Motors的智能化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红利。魏玛的记忆呢?与其他新晋头部势力相比,标签是什么?是产品设计、核心技术还是宣传营销?

现在威马汽车面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近四年(2017年-2020年),威马汽车累计亏损超过114亿元。期间,威马汽车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和36.49亿元。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逐渐迎来高光时刻的一年,“威小李”携手冲刺10万辆;特斯拉以超过93.6万辆的交付量结束了2021年;传统车企的高端新能源成果逐渐落地;比亚迪“一打十”的战斗姿态已定;外资企业的转型也在大步向前...

留给威马汽车的钱和时间已经不多了。

标签:威马汽车小鹏蔚来威马W6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领克01被疑偷工减料,官方回应:系车身结构示意方式不统一

近日,有领克01车主爆料称,领克01的钢材强度涉嫌减配和虚假宣传。据相关车主透露,此前在新车发布会和说明书上,领克01的车顶横梁都是采用的超高强度钢材。

1900/1/1 0:00:00
“充电设施发展趋势线上论坛”圆满落幕

充电设施发展趋势论坛圆满落幕2022年1月13日下午2点,

1900/1/1 0:00:00
2021 年,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的「极速进化」年

作者美莲编辑文靓赶在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近日发布了微博长文,复盘理想ONE智能驾驶研发在2021年取得的成绩,

1900/1/1 0:00:00
Aidrivers与Ashok Leyland合作开发清洁环保的自动驾驶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全球工业移动出行领域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Aidrivers和商用车制造商AshokLeyland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以满足可持续未来的需求。

1900/1/1 0:00:00
智驾开箱丨“凶猛”大家都知道,更可贵的是这台宝马X5 M也可“温

分享曾经一句“我们只是想要测试一下X5的底盘设计的承受极限”,让宝马工程师开发出了一台性能猛兽X5M,而现在这台猛兽进化了,都知道它的“凶猛”,但其实它也可以很温顺的驾驶

1900/1/1 0:00:00
MIT发现:光可以提高燃料电池、锂电池和其他设备的性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日本九州大学(Kyushu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首次证明,光可以用来显著改善燃料电池、锂电池和其他基于带电原子或离子运动的设备的性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