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向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过渡,汽车领域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他部分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造。
(来源:carbazz)
据外媒报道,宝马提出了另一种改变存储方案的方式。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伸缩的桌面,可以用作地图口袋。
专利申请文件显示了一辆E9X宝马3系汽车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一个新的地图包,其中的网状结构被可折叠的表面取代,该表面可以从轨道的底部向外延伸。这样,后面的乘客就可以轻松收起折叠桌,让它随意向前或向后伸展。
这种灵活的设计类似于老式的文件柜、书柜和卷帘门,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保持滚筒清洁一定很困难。在收起桌面之前,很可能会刮伤或损坏乘客放在口袋里的物品。
从好的方面来说,这个桌面可以用在后座的中控台上,方便乘客把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放在上面。
这似乎是另一个不同寻常的发明,只是为了保护模糊的想法去申请专利。当然,一些用户希望看到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实用的东西。随着向全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过渡,汽车领域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他部分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造。
(来源:carbazz)
据外媒报道,宝马提出了另一种改变存储方案的方式。该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伸缩的桌面,可以用作地图口袋。
专利申请文件显示了一辆E9X宝马3系汽车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一个新的地图包,其中的网状结构被可折叠的表面取代,该表面可以从轨道的底部向外延伸。这样,后面的乘客就可以轻松收起折叠桌,让它随意向前或向后伸展。
这种灵活的设计类似于老式的文件柜、书柜和卷帘门,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保持滚筒清洁一定很困难。在收起桌面之前,很可能会刮伤或损坏乘客放在口袋里的物品。
从好的方面来说,这个桌面可以用在后座的中控台上,方便乘客把平板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放在上面。
这似乎是另一个不同寻常的发明,只是为了保护模糊的想法去申请专利。当然,一些用户希望看到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真正实用的东西。今年9月,特斯拉Model 3超越大众高尔夫成为欧洲最畅销车型。突然,一辆电动车超过了最畅销的内燃机车型大众高尔夫。这就是欧洲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是在汽车领域,在基础设施和电池制造领域也是如此。
周晓颖: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也发生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汽车,而不是传统的动力车型。你认为中国和欧洲市场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托马斯:首先,中国在电气化方面绝对遥遥领先。我曾经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一直关注中国市场,见证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比如我在宝马工作的时候,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导航系统。因此,我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非常熟悉。
多年前,中国政府决定投资纯电动汽车。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现在效果很明显。比如中国有很多电动汽车和初创企业。而且,成功不仅体现在整车领域,在电池制造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的电池制造,就像传统内燃机汽车时代的发动机一样,是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有电池公司,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福能科技和比亚迪福迪,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也依赖这些电池制造商。正是这些让中国成为了电动汽车大国,我相信这一点……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在德国,相对较晚。因为整个行业都认为:“我们的产品很强大,我们的生意很好。全世界都喜欢我们的汽车。为什么要投资几十亿去改变现状?”然而,几年后,他们意识到电气化是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是,目前他们的全新电动车,尤其是德国汽车厂商的,都很惊艳,质量和舒适度标准和内燃机版一样,甚至更好。我认为欧洲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豪华车型。当然,国家补贴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晓颖:鉴于电气化的趋势,文杰有什么产品?
托马斯:首先,与其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我们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我们的产品不受动力系统的影响。你什么意思?比如座椅气候控制产品,可以放在电动汽车上,也可以放在传统内燃机上。我们有许多这样的产品。
此外,我们的标准产品可以帮助车辆降低能耗。例如,ClimateSense系统基于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个性化乘客和驾驶员的热舒适要求,并学习用户使用汽车的习惯,他们喜欢的温度和舒适度,以及用户何时感到舒适。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控制汽车的中央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另一个是电池性能解决方案。文杰开发的电池连接板使用我们专有的连接技术来连接车辆电池,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减轻车辆重量。目前,这项技术是文杰独创的。
此外,我们还有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我们还为戴姆勒开发了相关解决方案,为戴姆勒开发的电池铝箔加热系统获得了美国汽车新闻的PACE奖。
周晓颖:目前电动车市场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文杰会为不同的航线提供不同的产品吗?
托马斯:我会的。我们有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有两大重点,即增加舒适度和提高能效。我们的智能小气候系统赢得了一家全球主流汽车公司的量产订单。
在电池系统方面,我们也投资了创业公司。例如,我们投资了以色列的Carrar公司,该公司的两相冷却技术有助于快速充放电,并有可能在5至10分钟内将电动汽车充满电。
在中国,我们也与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合作。将控制模块组装在电池连接系统中,然后获取数据,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寿命,为电池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提供更多的电池寿命。目前,电池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电池是敏感的,我们希望加强安全性。
周晓颖:这非常重要。那么,你对电池性能解决方案业务的愿景是什么?
托马斯:我们预计电池业务的规模不仅会翻倍,还会增长数倍,成为我们的支柱业务之一。我们正在与许多一流的供应商和车辆制造商合作,并在人才、技术和规模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去年,我们增加了在中国和韩国的投资,扩大了我们的团队,因为许多电池制造商来自中国和韩国。此外,我们也在努力进入新的领域,开发新产品。
周晓颖: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我们也看到电气化、智能化、轻量化也在影响着汽车内饰。
托马斯:是的。
周晓颖:你能谈谈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托马斯:比如说。一个客户联系我们,告诉我们他们对未来内饰的愿景,询问我们的计划以及我们对未来内饰等领域的愿景,会涉及到轻量化等主流趋势。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常用零件,提高适用性,减轻重量。
轻量化的趋势是减少现有部件中的材料。比如以前的办公椅又重又厚,现在大多只是一层网。汽车也有类似的趋势,但出于安全要求,不如办公椅灵活。而我们的产品需要适合这种座椅,所以我们一直在优化现有的产品。比如,少用mater……以确保相同的性能。
以及我们的集成智能微气候系统。以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目标是用我们的系统完全取消第二排的HVAC系统,在减轻车重的同时降低能耗,同时不降低车辆的舒适性,甚至提高舒适体验。这种方案既能保持舒适性,节约能源,又能减轻重量,最终降低成本。
周晓颖:控制这一切听起来有点复杂。
托马斯: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司雇佣了很多有才华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为现有的业务带来了更多创新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比如文杰科技就成立了一个研究热物理的专业团队,由环境生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博士担任组长。你绝不会想到像文杰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会有这样的员工。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管理人体的热量,还要研究它对人体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将热量输送到用户真正需要的地方。这是一个挑战,但我们热爱它,并积极迎接它。
周晓颖:事实上,消费者也非常关心你所做的研究和创新。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车辆视为第三生活空间,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正如你之前提到的,文杰也有医疗业务。医疗和汽车业务有一定的联系吗?
托马斯: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以前车外有很多辅助系统,希望实现自动驾驶。因此,业界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环境模型,这个模型需要整合所有的传感器。
我们的愿景是在车内构建传感器融合,了解每个乘客在特定时刻的需求。我们希望车辆可以学习用户的习惯,连接到云并创建用户档案。当然,这些信息是保密的。所以每次司机开车,系统都能更好的了解使用习惯。
然后,我们还将引入传感器来监测生理特征,如心率和呼吸频率。这也是通过热物理学来实现的,热物理学是一门医学。需要时间,但是很刺激。未来几年,我们计划推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周晓颖:听起来好像我们即将进入物联网世界。
托马斯:可以这么说。现在很多交通工具已经互联互通了。如果你买了新车,你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更新到新车、租来的车或其他车辆上,包括座位、电台、温度等各种偏好,甚至可能在上车前就设置好了。这个方案是个性化的,可以自己学习。
周晓颖: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ClimateSense吗?ClimateSense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托马斯:我们可以把ClimateSense比作一个私人舒适舱。每个人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屋。我们整合多种技术,建立一个全维度的模型,每个维度采用不同的传感器,了解乘客现阶段的需求,比如舒适度、冷热等。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算法来告诉车辆做什么。乘客不需要自己控制温度,因此系统可以判断乘客身体的哪个部位需要热量。2024年,我们将与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这款产品。
ClimateSense系统可以带来许多智能和舒适的体验,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该系统涉及汽车内饰的诸多领域,但以汽车厂商为例,他们有专人负责座椅、车门、仪表盘、电子设备,ClimateSense涵盖了以上所有领域。所以一个产品需要和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沟通,同时和他们达成一致并不容易。这就是挑战。
下一步是ClimateSense 2.0。我们将集成更多的车内传感器来控制声音、光线甚至气味。
周晓颖:汽车制造商的不同部门可能很难同时就具体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现在这种情况改变了吗?根据我们的了解,一些行业的新玩家,至少在中国,非常愿意接受新技术。
托马斯:是的。许多新玩家采取不同的方法,他们更多地从功能维度进行划分。比如他们说“我负责舒适”,和“我负责座位”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乘客来说,舒适不仅仅是指舒适……乐席。但必须承认,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商理解新玩家的不同方式,现在也指派专人负责舒适业务。
周晓颖:形势正在迅速变化。
托马斯:是的。
周晓颖:现在的汽车融合了很多高科技,汽车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文杰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Thomas:在加入文杰之前,我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它们不仅提供微处理器,还提供生态系统。我们也使用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技术,比如亚马逊云服务(AWS),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会积极配合。
这也是我们与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和以色列电动汽车先进热管理技术供应商Carrar合作的原因。他们都来自不同的行业。
在过去几年中,文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它对外部合作持开放态度。我之前说过,我们聘请了不同行业的人才,带来了不同的理念。我觉得这是公司一步一步发展的自然步骤。
周晓颖:在你负责的智能内饰、电池性能解决方案、ClimateSense和其他业务领域,中国市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托马斯: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极其重要,对我们的许多客户来说,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未来,中国也将是他们最大的市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我们的产品配置率低于其他国家。这很有趣,因为我知道中国消费者喜欢舒适和温暖,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技术。他们总是说:“我们试试!”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想推广新技术,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周晓颖: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年轻人,更渴望尝试黑科技,也更容易购买新车。
托马斯:没错。年轻人总是很快适应新技术,因为他们总是要面对很多新技术。我们可以适应,但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挑战,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障碍。因此,我认为中国市场的许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高科技智能汽车。
周晓颖: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对中国的同事和中国的客户说些什么?
托马斯:我很怀念你们面对面的交流,期待再次见到他们。希望新的一年旅游政策可以放宽,这样我就可以去中国见我的同事和客户了。
最后,在虎年到来之际,祝大家2022年健康成功!今年9月,特斯拉Model 3超越大众高尔夫成为欧洲最畅销车型。突然,一辆电动车超过了最畅销的内燃机车型大众高尔夫。这就是欧洲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是在汽车领域,在基础设施和电池制造领域也是如此。
周晓颖: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也发生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汽车,而不是传统的动力车型。你认为中国和欧洲市场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托马斯:首先,中国在电气化方面绝对遥遥领先。我曾经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一直关注中国市场,见证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比如我在宝马工作的时候,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导航系统。因此,我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非常熟悉。
多年前,中国政府决定投资纯电动汽车。我觉得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现在效果很明显。比如中国有很多电动汽车和初创企业。而且,成功不仅体现在整车领域,在电池制造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的电池制造,就像传统内燃机汽车时代的发动机一样,是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有电池公司,如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福能科技和比亚迪福迪,许多欧洲汽车制造商也依赖这些电池制造商。正是这些成就了中国成为电动车大国,我相信这是巨大的优势。
在德国,相对较晚。因为整个行业都认为:“我们的产品很强大,我们的生意很好。全世界都喜欢我们的汽车。为什么要投资几十亿去改变现状?”然而,几年后,他们意识到电气化是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是,目前他们的全新电动车,尤其是德国汽车厂商的,都很惊艳,质量和舒适度标准和内燃机版一样,甚至更好。我认为欧洲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豪华车型。当然,国家补贴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周晓颖:鉴于电气化的趋势,文杰有什么产品?
托马斯:首先,与其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我们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我们的产品不受动力系统的影响。你什么意思?比如座椅气候控制产品,可以放在电动汽车上,也可以放在传统内燃机上。我们有许多这样的产品。
此外,我们的标准产品可以帮助车辆降低能耗。例如,ClimateSense系统基于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个性化乘客和驾驶员的热舒适要求,并学习用户使用汽车的习惯,他们喜欢的温度和舒适度,以及用户何时感到舒适。在该系统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控制汽车的中央供暖、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以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另一个是电池性能解决方案。文杰开发的电池连接板使用我们专有的连接技术来连接车辆电池,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减轻车辆重量。目前,这项技术是文杰独创的。
此外,我们还有电池热管理解决方案。我们还为戴姆勒开发了相关解决方案,为戴姆勒开发的电池铝箔加热系统获得了美国汽车新闻的PACE奖。
周晓颖:目前电动车市场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文杰会为不同的航线提供不同的产品吗?
托马斯:我会的。我们有专门用于电动汽车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有两大重点,即增加舒适度和提高能效。我们的智能小气候系统赢得了一家全球主流汽车公司的量产订单。
在电池系统方面,我们也投资了创业公司。例如,我们投资了以色列的Carrar公司,该公司的两相冷却技术有助于快速充放电,并有可能在5至10分钟内将电动汽车充满电。
在中国,我们也与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合作。将控制模块组装在电池连接系统中,即可获得数据,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寿命,为电池设计提供更多的新思路……特里生活。目前,电池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电池是敏感的,我们希望加强安全性。
周晓颖:这非常重要。那么,你对电池性能解决方案业务的愿景是什么?
托马斯:我们预计电池业务的规模不仅会翻倍,还会增长数倍,成为我们的支柱业务之一。我们正在与许多一流的供应商和车辆制造商合作,并在人才、技术和规模方面进行大量投资。去年,我们增加了在中国和韩国的投资,扩大了我们的团队,因为许多电池制造商来自中国和韩国。此外,我们也在努力进入新的领域,开发新产品。
周晓颖: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我们也看到电气化、智能化、轻量化也在影响着汽车内饰。
托马斯:是的。
周晓颖:你能谈谈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托马斯:比如说。一个客户联系我们,告诉我们他们对未来内饰的愿景,询问我们的计划以及我们对未来内饰等领域的愿景,会涉及到轻量化等主流趋势。我们可以减少一些常用零件,提高适用性,减轻重量。
轻量化的趋势是减少现有部件中的材料。比如以前的办公椅又重又厚,现在大多只是一层网。汽车也有类似的趋势,但出于安全要求,不如办公椅灵活。而我们的产品需要适合这种座椅,所以我们一直在优化现有的产品。比如用更少的材料保证同样的性能。
以及我们的集成智能微气候系统。以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为例。这个项目的目标是用我们的系统完全取消第二排的HVAC系统,在减轻车重的同时降低能耗,同时不降低车辆的舒适性,甚至提高舒适体验。这种方案既能保持舒适性,节约能源,又能减轻重量,最终降低成本。
周晓颖:控制这一切听起来有点复杂。
托马斯: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公司雇佣了很多有才华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为现有的业务带来了更多创新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比如文杰科技就成立了一个研究热物理的专业团队,由环境生理学和人体工程学的博士担任组长。你绝不会想到像文杰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会有这样的员工。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管理人体的热量,还要研究它对人体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将热量输送到用户真正需要的地方。这是一个挑战,但我们热爱它,并积极迎接它。
周晓颖:事实上,消费者也非常关心你所做的研究和创新。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车辆视为第三生活空间,对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正如你之前提到的,文杰也有医疗业务。医疗和汽车业务有一定的联系吗?
托马斯:这正是我们正在努力做的。以前车外有很多辅助系统,希望实现自动驾驶。因此,行业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环境模型,这个模型需要整合所有的传感器。
我们的愿景是在车内构建传感器融合,了解每个乘客在特定时刻的需求。我们希望车辆可以学习用户的习惯,连接到云并创建用户档案。当然,这些信息是保密的。所以每次司机开车,系统都能更好的了解使用习惯。
然后,我们还将引入传感器来监测生理特征,如心率和呼吸频率。这也是通过热物理学来实现的,热物理学是一门医学。需要时间,但是很刺激。未来几年,我们计划推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周晓颖:听起来好像我们即将进入物联网世界。
托马斯:可以这么说。现在很多交通工具已经互联互通了。如果你买了新车,你的个人资料可能会更新到新车、租来的车或其他车辆上,包括座位、电台、温度等各种偏好,甚至可能在上车前就设置好了。这个方案是个性化的,可以自己学习。
周晓颖: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ClimateSense吗?ClimateSense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托马斯:我们可以把ClimateSense比作私人舒适……阿宾。每个人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小屋。我们整合多种技术,建立一个全维度的模型,每个维度采用不同的传感器,了解乘客现阶段的需求,比如舒适度、冷热等。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算法来告诉车辆做什么。乘客不需要自己控制温度,因此系统可以判断乘客身体的哪个部位需要热量。2024年,我们将与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推出这款产品。
ClimateSense系统可以带来许多智能和舒适的体验,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该系统涉及汽车内饰的诸多领域,但以汽车厂商为例,他们有专人负责座椅、车门、仪表盘、电子设备,ClimateSense涵盖了以上所有领域。所以一个产品需要和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沟通,同时和他们达成一致并不容易。这就是挑战。
下一步是ClimateSense 2.0。我们将集成更多的车内传感器来控制声音、光线甚至气味。
周晓颖:汽车制造商的不同部门可能很难同时就具体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现在这种情况改变了吗?根据我们的了解,一些行业的新玩家,至少在中国,非常愿意接受新技术。
托马斯:是的。许多新玩家采取不同的方法,他们更多地从功能维度进行划分。比如他们说“我管舒适”,这和“我管座位”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乘客来说,舒适不仅仅是指舒适的座位。但必须承认,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商理解新玩家的不同方式,现在也指派专人负责舒适业务。
周晓颖:形势正在迅速变化。
托马斯:是的。
周晓颖:现在的汽车融合了很多高科技,汽车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玩家。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文杰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Thomas:在加入文杰之前,我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它们不仅提供微处理器,还提供生态系统。我们也使用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技术,比如亚马逊云服务(AWS),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会积极配合。
这也是我们与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和以色列电动汽车先进热管理技术供应商Carrar合作的原因。他们都来自不同的行业。
在过去几年中,文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它对外部合作持开放态度。我之前说过,我们聘请了不同行业的人才,带来了不同的理念。我觉得这是公司一步一步发展的自然步骤。
周晓颖:在你负责的智能内饰、电池性能解决方案、ClimateSense和其他业务领域,中国市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托马斯: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极其重要,对我们的许多客户来说,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未来,中国也将是他们最大的市场。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我们的产品配置率低于其他国家。这很有趣,因为我知道中国消费者喜欢舒适和温暖,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我认为中国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技术。他们总是说:“我们试试!”因此,我认为如果我们想推广新技术,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周晓颖:在中国市场,尤其是年轻人,更渴望尝试黑科技,也更容易购买新车。
托马斯:没错。年轻人总是很快适应新技术,因为他们总是要面对很多新技术。我们可以适应,但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挑战,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没有障碍。因此,我认为中国市场的许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高科技智能汽车。
周晓颖: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对中国的同事和中国的客户说些什么?
托马斯:我很怀念你们面对面的交流,期待再次见到他们。希望新的一年旅游政策可以放宽,这样我就可以去中国见我的同事和客户了。
最后,在虎年到来之际,祝大家2022年健康成功!
“没牌照,我也只能看看电车了。”这是过去大多数电车消费者的心声。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月13日,梅赛德斯奔驰印度业务负责人MartinSchwenk表示,该公司计划今年在印度组装EQS电动轿车,并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印度销售本地组装的EQS。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向全面电气化和自动驾驶过渡,汽车领域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不断对其他部分进行更新和改造。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1月12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推出全新以太网桥接IC产品TC9563XBG,为汽车信息通信系统和工业设备中的10Gbps通信提供支持,计划于2022年8月开始量产。
1900/1/1 0:00:00过去一年的智能驾驶圈,两种现象的交织衍生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过去一段时间,自动驾驶玩家开始扎根场景、探索落地,并且初有成果一方面,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一些电池可以快速充电,但充电速度越快,电池退化速度就越快。为了避免电池发生不可逆性损坏,制造商通常会限制充电速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