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49亿融资「落袋」,也难解长安新能源困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作者|武笑羽

编辑|李欢欢

时隔一年,长安新能源的B轮融资终于尘埃落定。

1月24日,长安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约49.77亿元。较2021年初计划融资30亿元,超过近20亿元。

其中,长安汽车增资13.6亿元,主要包括南方工业资产管理、交银宇博1号、成元基金、芜湖新时洪欣。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份比例已由48.95%稀释至40.66%,但仍为第一大股东。

“资金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因此,长安汽车全力支持长安新能源通过股权、债权、公开上市等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长安汽车官方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长安新能源计划在2025年左右完成公开上市。但不排除在IPO之前,长安新能源会根据发展需要继续进行下一轮融资。

独立运营,补充弹药,谋求上市,传统车企正在新能源战场奋力发起反攻。

下一次IPO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自2021年4月正式启动B轮融资以来,长安新能源经过近200次谈判和三轮筛选,确定了9家优质投资人,最终于2021年12月23日完成投资机构退市。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在长安新能源的B轮融资中,可以看到来自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工业部门的投资人。

天眼查显示,为长安新能源增资7亿元的成远基金第一大股东为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控股,属于政府投资者。德清混改2号基金增资1亿元的股东之一是中山大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南方资产、中金元基金等基金是财务投资者。

长安新能源也是长安汽车旗下首家实现员工持股的企业,员工集资金额超过1亿元。长安汽车总裁、党委副书记王军表示,他是长安新能源的单一最大股东,长安新能源有97名员工“选择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与长安新能源类似,投资人背景多元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021年8月,氪空间完成总额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不仅包括资本投资者,还包括产业投资者,涉及芯片、电池、电池原材料等领域。“与资本投资者相比,产业投资者不仅能带来资本,还能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战略合作,他们的‘流动性需求’没有那么强烈。”汽车行业分析师王晨宇告诉《未来汽车日报》。

“汽车工业的未来在于新能源。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部门必须分离独立,对外融资,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顺利实现转型。”

事实上,长安汽车是第一家将新能源业务拆分独立发展的传统汽车企业。

2018年,长安新能源从长安汽车体系中剥离出来,注册资本超过2亿元。时任长安汽车总裁的朱华荣曾表示,之所以独立建设新能源板块,是为了利用外资,这样可以降低风险,保证资源充足。

然而,融资之路,长安新能源并不顺利。2018年8月,长安新能源拟首次上市增资。不到一年,长安汽车宣布暂时终止本次增资,原因是“意向投资方与长安汽车在核心条款上产生分歧”。

调整增资方案后,长安汽车于2019年12月引入长信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产业基金、南京润科生产等四家战略投资者,投资额28.4亿元,顺利完成A轮融资。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权由100%稀释至48.95%,长安新能源也由长安的全资子公司变更为关联企业。

但是,这笔资金并没有帮助长安新能源止损。根据长安汽车公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长安新能源总资产63.58亿元,净利润15.95亿元。

时隔两年,长安新能源如愿完成第二轮融资(B轮融资),除了补充资金,更进一步走向上市计划。

长安汽车认为,长安新能源B轮融资的成功,将通过对内实现制度创新、夯实基础、对外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强化竞争力,加速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的布局,实现长安汽车的长远发展目标。

但是长安的新能源问题不是资金能解决的。

49亿也难解困局。

在新能源的道路上,长安汽车可谓是“早起晚赶”。

早在2011年,长安汽车就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赛道。2015年3月,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计划。预计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40万辆。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表示将投资100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了表明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长安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成为国内首家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车企。

雄心勃勃的计划,但不是瘦骨嶙峋的现实。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8万辆,同比下降35.3%,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长安汽车总销量的1.9%,其中w……与之前的目标相差甚远。2021年长安新能源年销量7.65万辆,甚至输给了一些造车新势力。

“油改电”的产品和低端模式是长安新能源产品被市场诟病的主要原因。

打开长安汽车官网。新能源板块仅有CS55纯电动版、奔奔E-Star、CS15 E-Pro、逸动EV460四款车型,且均为“油改电”产品,在燃油车型基础上进行调整,被网友评价为“急于求成的受害者,续航和产品性能表现不尽如人意”。

其中,奔奔E星的定位是微型电动车,这是长安新能源的“销售职责”。据长安汽车销售快报,其2021年累计销量超过7万辆,占长安新能源总销量的90%以上。与竞争对手五菱洪光MINIEV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五菱洪光MINIEV的销量达到39.55万辆。

长安汽车开始面对现实。2021年8月,长安汽车表示,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同时,长安放弃了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计划。2022年1月24日,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介绍,长安新能源的新目标是2025年达到70万辆,力争做“全球一线主流电动车品牌”。

要实现上述目标,提升产品力非常重要。在B轮融资发布会上,邓表示,长安新能源的高级工程师团队已经达到799人。

2017年以来,长安新能源自主研发了EPA1等电动车专用平台。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汽车C385于2021年6月亮相。这款车配备了L3+高级辅助驾驶、ar生态智能驾驶舱、零火电池等配置,将于2022年上市。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C385来源:长安新能源

令长安失望的是,C385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太多关注。该车亮相后,未能引起网友热议。

“C385还是一辆车的内部代号。目前发布的信息不多,所以看不到更精彩的黑科技,”王晨宇对未来汽车日报评论道。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C385搭载APA7.0远程无人泊车服务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排队泊车。还拥有新一代超级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在-30℃极寒环境下持续5分钟加热至20℃,续航里程提升40-70km。但在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等关键配置方面,长安新能源透露的信息较少。

未来3-5年,除了C385,长安新能源还将基于EPA1平台打造三款新车,并推出一款基于EPA0平台的新车。其中,车型代号A158定位为“精品代步车”,将于2022年3-4月正式发布,6-7月交付。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根据官方规划,C385及后续EPA1平台产品将聚焦市场主流用户,实现规模突破;奔奔产品专注微电市场,实现行业占领突破。未来,长安新能源将主攻20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

但是在这个细分市场,已经有强敌了。2021年9月15日,小鹏推出小鹏P5,起步价15.79万元,最大续航里程600km,配备激光雷达。同年10月21日,首款基于E平台3.0的比亚迪海豚正式上市,价格更具竞争力(9.38万-12.18万元)。此外,哪吒、零跑等新势力也在“性价比”路线上深耕已久。

长安新能源的未来很难说乐观。

未来汽车日报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作者|武笑羽

编辑|李欢欢

时隔一年,长安新能源的B轮融资终于尘埃落定。

1月24日,长安新能源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约49.77亿元。较2021年初计划融资30亿元,超过近20亿元。

其中,长安汽车增资13.6亿元,主要包括南方工业资产管理、交银宇博1号、成元基金、芜湖新时洪欣。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份比例已由48.95%稀释至40.66%,但仍为第一大股东。

“资金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因此,长安汽车全力支持长安新能源通过股权、债权、公开上市等方式获得发展资金。

长安汽车官方表示,本轮融资完成后,长安新能源计划在2025年左右完成公开上市。但不排除在IPO之前,长安新能源会根据发展需要继续进行下一轮融资。

独立运营,补充弹药,谋求上市,传统车企正在新能源战场奋力发起反攻。

下一次IPO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自2021年4月正式启动B轮融资以来,长安新能源经过近200次谈判和三轮筛选,确定了9家优质投资人,最终于2021年12月23日完成投资机构退市。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制图:未来汽车日报

在长安新能源的B轮融资中,可以看到来自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工业部门的投资人。

天眼查显示,为长安新能源增资7亿元的成远基金第一大股东为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控股,属于政府投资者。德清混改2号基金增资1亿元的股东之一是中山大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南方资产、中金元基金等基金是财务投资者。

长安新能源也是长安汽车旗下首家实现员工持股的企业,员工集资金额超过1亿元。长安汽车总裁、党委副书记王军表示,他是长安新能源的单一最大股东,长安新能源有97名员工“选择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与长安新能源类似,投资人背景多元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2021年8月,氪空间完成总额5亿美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不仅包括资本投资者,还包括产业投资者,涉及芯片、电池、电池原材料等领域。“与资本投资者相比,产业投资者不仅能带来资本,还能建立长期稳定的深度战略合作,他们的‘流动性需求’没有那么强烈。”汽车行业分析师王晨宇告诉《未来汽车日报》。

“汽车工业的未来在于新能源。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部门必须分离独立,对外融资,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顺利实现转型。”

事实上,长安汽车是第一家将新能源业务拆分独立发展的传统汽车企业。

2018年,长安新能源从长安汽车体系中剥离出来,注册资本超过2亿元。时任长安汽车总裁的朱华荣曾表示,之所以独立建设新能源板块,是为了利用外资,这样可以降低风险,保证资源充足。

然而,融资之路,长安新能源并不顺利。2018年8月,长安新能源拟首次上市增资。不到一年,长安汽车宣布暂时终止本次增资,原因是“意向投资方与长安汽车在核心条款上产生分歧”。

调整增资方案后,长安汽车于2019年12月引入长信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产业基金、南京润科生产等四家战略投资者,投资额28.4亿元,顺利完成A轮融资。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权由100%稀释至48.95%,长安新能源也由长安的全资子公司变更为关联企业。

但是,这笔资金并没有帮助长安新能源止损。根据长安汽车公告,截至2021年9月30日,长安新能源总资产63.58亿元,净利润15.95亿元。

时隔两年,长安新能源如愿完成第二轮融资(B轮融资),除了补充资金,更进一步走向上市计划。

长安汽车认为,长安新能源B轮融资的成功,将通过对内实现制度创新、夯实基础、对外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整合、强化竞争力,加速长安汽车“香格里拉计划”的布局,实现长安汽车的长远发展目标。

但是长安的新能源问题不是资金能解决的。

49亿也难解困局。

在新能源的道路上,长安汽车可谓是“早起晚赶”。

早在2011年,长安汽车就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赛道。2015年3月,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计划。预计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40万辆。2017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表示将投资1000亿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为了表明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长安计划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成为国内首家禁止销售燃油车的车企。

雄心勃勃的计划,但不是瘦骨嶙峋的现实。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8万辆,同比下降35.3%,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长安汽车总销量的1.9%,其中w……与之前的目标相差甚远。2021年长安新能源年销量7.65万辆,甚至输给了一些造车新势力。

“油改电”的产品和低端模式是长安新能源产品被市场诟病的主要原因。

打开长安汽车官网。新能源板块仅有CS55纯电动版、奔奔E-Star、CS15 E-Pro、逸动EV460四款车型,且均为“油改电”产品,在燃油车型基础上进行调整,被网友评价为“急于求成的受害者,续航和产品性能表现不尽如人意”。

其中,奔奔E星的定位是微型电动车,这是长安新能源的“销售职责”。据长安汽车销售快报,其2021年累计销量超过7万辆,占长安新能源总销量的90%以上。与竞争对手五菱洪光MINIEV相比,这个数字微不足道。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五菱洪光MINIEV的销量达到39.55万辆。

长安汽车开始面对现实。2021年8月,长安汽车表示,到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同时,长安放弃了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计划。2022年1月24日,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介绍,长安新能源的新目标是2025年达到70万辆,力争做“全球一线主流电动车品牌”。

要实现上述目标,提升产品力非常重要。在B轮融资发布会上,邓表示,长安新能源的高级工程师团队已经达到799人。

2017年以来,长安新能源自主研发了EPA1等电动车专用平台。基于该平台打造的首款汽车C385于2021年6月亮相。这款车配备了L3+高级辅助驾驶、ar生态智能驾驶舱、零火电池等配置,将于2022年上市。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C385来源:长安新能源

令长安失望的是,C385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太多关注。该车亮相后,未能引起网友热议。

“C385还是一辆车的内部代号。目前发布的信息不多,所以看不到更精彩的黑科技,”王晨宇对未来汽车日报评论道。

据长安新能源介绍,C385搭载APA7.0远程无人泊车服务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排队泊车。还拥有新一代超级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在-30℃极寒环境下持续5分钟加热至20℃,续航里程提升40-70km。但在智能驾驶舱、辅助驾驶等关键配置方面,长安新能源透露的信息较少。

未来3-5年,除了C385,长安新能源还将基于EPA1平台打造三款新车,并推出一款基于EPA0平台的新车。其中,车型代号A158定位为“精品代步车”,将于2022年3-4月正式发布,6-7月交付。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Chang 'an, Benben E-Star,MINI, Tucki, Hongguang miniev

来源:长安新能源官方

根据官方规划,C385及后续EPA1平台产品将聚焦市场主流用户,实现规模突破;奔奔产品专注微电市场,实现行业占领突破。未来,长安新能源将主攻20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

但是在这个细分市场,已经有强敌了。2021年9月15日,小鹏推出小鹏P5,起步价15.79万元,最大续航里程600km,配备激光雷达。同年10月21日,首款基于E平台3.0的比亚迪海豚正式上市,价格更具竞争力(9.38万-12.18万元)。此外,哪吒、零跑等新势力也在“性价比”路线上深耕已久。

长安新能源的未来很难说乐观。

未来汽车日报

标签:长安奔奔E-StarMINI小鹏宏光MINIEV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先站住再站高,福特成为不同的自己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21年跨年演讲时提出,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K型时代”,行业剧烈分化,很可能只有少数能应对变化、实现创新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1900/1/1 0:00:00
特斯拉2022年将实现全自动驾驶 交付量预计上涨50%

对于特斯拉来说,2021年是突破性的一年,其不仅用交付量证明了电动汽车的可行性,并用利润证明了电动汽车的盈利能力。

1900/1/1 0:00:00
一句话点评12月及全年自主SUV:铁打哈弗H6,有被名爵追上的一天

市场概述:12月自主品牌零售93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2,相对2019年12月增长25。12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63,同比增69。

1900/1/1 0:00:00
汽车营销新玩法,一汽-大众联手腾讯推出新春限量数字藏品

虎年新春来临之际,一汽大众携手腾讯推出“一汽大众2022年限量版数字藏品”,为车主用户献上了一份特别的“数字年货”。用户可以在一汽大众官方APP上实名认证登记,通过限定抽签的方式即可领取。

1900/1/1 0:00:00
宾利将于2025年生产首款纯电动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宾利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其首款纯电动汽车,这是该公司在未来10年中25亿英镑(约34亿美元)可持续性投资计划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
日产因电子连接器腐蚀召回79万辆Rogue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产北美公司将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超过79万辆Rogue紧凑型跨界车,原因是车辆仪表盘下方的电子连接器可能被腐蚀,增加起火风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