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海立科创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暨海立马瑞利全球研发中心(中国)于上海正式启用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月7日,李海科创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以下简称李海科创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揭牌仪式在中国上海正式举行。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开业典礼;图片来源:李海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一天距离马海利瑞丽合资公司成立只有一年,但李海几乎已经完成了合资项目整合、科技创新中心筹备、成立、开业等一系列工作。如此高效的节奏背后,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紧迫感,也是李海从白色家电向汽车核心零部件转型的决心。

新能源热潮催生千亿市场,热管理迎来新发展。

目前,在“3060双碳”的目标下,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新能源汽车是全行业公认的加速“脱碳”的主力军。

在此背景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面对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高公开表示,在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突破500万辆,2025年这一数值可能达到700-900万辆,2030年将扩大到1700万-1990辆。

放眼全球市场,多家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到3000-4000万辆,市场容量增长有望超过十倍。基于此,汽车热管理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汽车能量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汽车能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从驾驶舱延伸到电池、电机控制等领域,第二功能从单纯的冷却延伸到保温加热。

有些产品升级后,性能更高,价格也提高了。据推测,新能源热管理自行车的价值可能达到传统汽车的3-4倍。基于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热管理有望在未来实现千亿市场规模。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产品技术展厅;图片来源:李海

正是出于对未来汽车热管理市场的看好,李海明确以“发展以核心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战略型企业集团”为战略定位,重点打造“压缩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并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的开业,无疑是李海和李海瑞丽发力中国市场,争夺汽车热管理市场的重要举措。

不断加大R&D投资,海立智走出了技术驱动的新轨道。

事实上,作为行业排名前三的世界级空调压缩机供应商,李海一直在寻求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突破,先后进入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和汽车零部件铸件业务,并积极寻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M&A机会。

基于与马瑞利空调和压缩机业务的合资合作,李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实现了李海从白色家电到汽车零部件、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布局的三大转型战略。

但要知道,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要想在未来的千亿级汽车热管理市场保持领先,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产品技术展;图片来源:李海

基于这种认识,李海坚持科技领先,建设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是李海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李海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先进电机及驱动技术两大领域,以数字化设计仿真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新材料应用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四大共性平台,构建“上下融合、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李海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动力。

在双方股东的支持下,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已完成一期扩建。未来整体建设完成后,将在国内形成较为完善的软硬件测试开发平台,具备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支撑马海利瑞丽向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转型。

目前,李海科技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区的开业,将形成面向中国市场的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实验开发平台,具备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在现有产业和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占据产业链更有利的位置,积极打造李海新的增长点。

并与马海利瑞丽全球R&D中心(日本)形成相互依赖、辐射全球市场的格局,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提升国际技术储备,推动产品、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进程。“马海利瑞丽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第一梯队,以领先的技术和全球化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模块化系统集成产品。”上海电气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海集团董事长董建华在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说。2月7日,李海科创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以下简称李海科创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揭牌仪式在中国上海正式举行。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开业典礼;图片来源:李海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一天距离马海利瑞丽合资公司成立只有一年,但李海几乎已经完成了合资项目整合、科技创新中心筹备、成立、开业等一系列工作。如此高效的节奏背后,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紧迫感,也是李海从白色家电向汽车核心零部件转型的决心。

新能源热潮催生千亿市场,热管理迎来新发展。

目前,在“3060双碳”的目标下,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新能源汽车是全行业公认的加速“脱碳”的主力军。

在此背景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面对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高公开表示,在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突破500万辆,2025年这一数值可能达到700-900万辆,2030年将扩大到1700万-1990辆。

放眼全球市场,多家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到3000-4000万辆,市场容量增长有望超过十倍。基于此,汽车热管理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汽车能量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对汽车能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从驾驶舱延伸到电池、电机控制等领域,第二功能从单纯的冷却延伸到保温加热。

有些产品升级后,性能更高,价格也提高了。据推测,新能源热管理自行车的价值可能达到传统汽车的3-4倍。基于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热管理有望在未来实现千亿市场规模。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产品技术展厅;图片来源:李海

正是出于对未来汽车热管理市场的看好,李海明确以“发展以核心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战略型企业集团”为战略定位,重点打造“压缩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主业,并将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的开业,无疑是李海和李海瑞丽发力中国市场,争夺汽车热管理市场的重要举措。

不断加大R&D投资,海立智走出了技术驱动的新轨道。

事实上,作为行业排名前三的世界级空调压缩机供应商,李海一直在寻求产业发展和转型的突破,先后进入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和汽车零部件铸件业务,并积极寻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M&A机会。

基于与马瑞利空调和压缩机业务的合资合作,李海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实现了李海从白色家电到汽车零部件、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布局的三大转型战略。

但要知道,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要想在未来的千亿级汽车热管理市场保持领先,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产品技术展;图片来源:李海

基于这种认识,李海坚持科技领先,建设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是李海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李海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先进电机及驱动技术两大领域,以数字化设计仿真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新材料应用平台、分析测试平台四大共性平台,构建“上下融合、分级管理、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李海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动力。

在双方股东的支持下,马海利瑞丽环球R&D中心(中国)已完成一期扩建。未来整体建设完成后,将在国内形成较为完善的软硬件测试开发平台,具备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支撑马海利瑞丽向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转型。

目前,李海科技中心汽车热管理及关键零部件R&D中心和李海瑞丽全球R&D中心中国区的开业,将形成面向中国市场的较为完善的软硬件实验开发平台,具备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能力。在现有产业和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占据产业链更有利的位置,积极打造李海新的增长点。

并与马海利瑞丽全球R&D中心(日本)形成相互依赖、辐射全球市场的格局,加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提升国际技术储备,推动产品、技术、人才的国际化进程。“马海利瑞丽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第一梯队,以领先的技术和全球化的布局,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的模块化系统集成产品。”上海电气集团执行副总裁、李海集团董事长董建华在李海科技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说。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上汽乘用车1月销量喜迎开门红!新能源、海外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虎年喜迎开门红上汽乘用车1月批售销量682万辆,同比猛增192;终端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09,创造历史同期新高,为2022年再攀高峰创下良好开端。

1900/1/1 0:00:00
3300亿人民币!美国“芯片法案”正式通过 有何影响?

日前,据blackhillsfox报道,美国“芯片法案”于周五在众议院强行通过,宣称该法案通过加强国内半导体产业和支撑紧张的供应链,使美国在全球经济方面能更好地与中国竞争。

1900/1/1 0:00:00
福特电气化最新计划:大规模重组、增投20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2月2日,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福特汽车正计划为电气化未来进行大规模重组,借鉴特斯拉的成功,并将电动汽车方面的支出额外增加200亿美元。

1900/1/1 0:00:00
日产Pathfinder专利注册图曝光 年底国产化

2022年2月7日,盖世汽车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到,日产汽车(中国)已经完成对Pathfinder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1900/1/1 0:00:00
康奈尔化学家发现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以用于碱性燃料电池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化学家称发现一类非贵金属衍生物过渡金属氮化物(TMN),可以催化碱性燃料电池中的氧还原反应(ORR),但成本与铂相近。

1900/1/1 0:00:00
【年终盘点】产品持续焕新,跨界合作频繁 上汽乘用车2021年大事记

2021年,上汽乘用车全年销量首次突破80万辆大关,刷新了历史最高销量纪录。这一年,对上汽乘用车来说,无疑是收获的一年,但这一出色销量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其在产品、营销、技术等方面的诸多举措。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