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被“搅乱”的MPV市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总是被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暗流所推动。大家都在围绕这两个活跃因素各抒己见,试图解锁通向下一个时代的行业密码,在纷繁复杂的产业链中颠覆一个又一个固有的格局。

三电的核心技术、智能解决方案和渠道服务体系正在不断重塑原有产业链,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新和革命,震撼传导到各个细分市场。在时代的转角处,曾经孤独的MPV市场也迎来了“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家拭目以待更多的解读和演绎的可能性。

“英雄辈出”的时代

从乘联会批发数据来看,2021年MPV总销量同比增长1.4%,至107万辆。时隔四年,这个略显“沉闷”的MPV细分市场终于再次迎来增长。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这来之不易的成长,值得细细品味。一方面,以五菱洪光、宝骏730为代表的一些中低端MPV车型正在逐年加速衰落。另一方面,嘉华、赛纳等中高端车型的相继出现,开始释放出旺盛的市场活力,寻求“补位”,使得整个MPV市场呈现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小确幸。

更直观的是,相比2014年75万辆的峰值销量,五菱洪光在短短7年时间里,销量已跌至25.5万辆,失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GL8从2016年的8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17万辆,销量翻倍。作为MPV市场的两款标杆车型,GL8和五菱洪光走过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成长曲线。

这两个“一升一降”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明显的信号:在消费升级的催化下,中国MPV市场对中高端车型的需求与日俱增,MPV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市场空白突出,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

风起于清平之末,浪成于涟漪之间。无论是为了品牌形象塑造,还是对市场策略的重新思考,众多品牌都向这个“小而美”的细分市场派出重兵,中高端MPV市场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辉煌。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这两年,凯捷、M8等自主车型大规模参战,不仅完善了自己的产品矩阵,也抢占了中端高MPV市场的生存空白。在GL8、奥德赛、爱丽神的封锁下,自主品牌无法直接冲击高端市场的头部势力,但凭借价格和体验优势,必然会对“寡头”产生冲击。

另外,起亚、丰田等合资品牌显然不打算把这块大蛋糕拱手相让。嘉华和赛纳的进入是一个强大的催化剂,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高端MPV的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必然会在混乱中迎来重建的时刻。

其实仔细想来,早在2004年,第一代嘉华以“专机”的姿态引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刚刚到来的GL8是唯一的对手。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方兴未艾,一切都充满了迷人的不确定性。可惜嘉华错过了黄金时代,只能眼睁睁看着GL8傲视中国高端MPV市场20年。

今天嘉华准备好好表演一场《英雄归来》,正面对抗GL8、奥德赛等车型。这一次,它怎样才能找回失去的东西?

如果说赛纳是裹着丰田的品牌优势,靠宽敞灵活的车身空间和备受追捧的混动系统引起轰动,那么嘉华则是通过脱胎换骨的产品优化和价值链重塑加速回归。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第四代嘉华是起亚品牌复兴后的首款全球旗舰车型,也是起亚造车实力的集大成者。”嘉华的出现绝不是……意味着“起亚全球旗舰MPV车型”的简单定义,却是起亚品牌重新思考战略布局、重塑品牌形象的契机。

随着股权重组的完成,起亚新的合资公司成立,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复杂合资关系。在清除了企业内部的一些顽疾后,新的合资公司将参考起亚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经验,向全球市场靠拢。包括品牌的全球统一形象、电气化战略的实施、组织架构的调整、优质产品的引入,从而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依靠全球对中国的反馈,构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体系竞争力。

这种主动的、必要的整个价值链的演进,相当“釜底抽薪”,实际的改革成果也会在第一时间汇聚到家化身上。换句话说,起亚环球背后站着嘉华,嘉华在资源倾斜和制度建设方面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这就是嘉华冲击高端MPV的实力。毕竟在全球市场,它是赛纳和奥德赛最引人注目的竞争对手之一。

嘉华的卓越

此外,在重构品牌价值时,市场需要产品实力的强大背书,品牌与产品的互补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周期中被反复证明。

如果着眼于产品层面,会发现嘉华的产品力绝对不弱于塞纳和GL8,在造型设计、智能配置等某些元素的刻画上更是如此。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从独特的SUV美学设计到宽敞多变的空间表现再到领先的舒适性配置,基于起亚全新的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第四代嘉华至关重要,要知道在其品牌力还处于弱势的时候,产品力的成败至关重要。

嘉华的突出之处在于:一方面,踩准了MPV市场的高端市场节奏,奠定了尚易宜家在产品层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市场的大趋势,在新势力之前对MPV的智能化做了有利的探索。

回顾GL8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的成功。一是充分利用先发优势,抢占市场空白区域。二是充分利用完善的产品矩阵大规模辐射市场,从而形成无与伦比的品牌影响力。这些年来,GL8在B端市场积累了很大的口碑,但也在无形中造成了与C端用户一定程度的隔阂,成为GL8不愿提及的暗忧。

本田或者整个日本恰恰相反。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大量C端粉丝,但由于自身的产品力,无法收割众多B端客户的出行需求,这也是赛纳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不可否认,MPV市场的大部分参与者也意识到兼顾两个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推出“尚易宜家”的产品定位,但从产品和品牌两个维度充分理解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却没有了。

嘉华的优势只是真正的综合实力。既能通过起亚的品牌效应和高端舒适的产品特性满足B端市场的接待需求,又能利用出色的驾驶体验和众多家用配置适应C端市场的出行要求。可以说,在如今的合资品牌中,几乎找不到像家化这样兼顾两端的好产品。

此外,在MPV细分市场激烈的转型浪潮中,智能化正成为刚需。当软件开始定义汽车的时候,新技术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前面潜伏着暗冰。惯用的市场伎俩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方向。

在传统的高端MPV赛道上,本田和丰田还在试图通过混动技术建立产品优势,但在智能化上有明显的短板。新势力蓄势待发,理想、地图、杆子都将带着自己的思维踏入MPV市场。新旧势力不断交织,编织着无数的不确定性。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回归嘉华,在车载系统上占据了一定程度的产品优势,智能语音交互的便捷性,智能配置的丰富性。此时,嘉华抢占了智力高地,不仅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起亚摆脱原有的品牌桎梏提供了全新的“科技”引擎。

《一言堂评论》曾问上汽通用如何看待GL8面临的挑战,他们很自信地回答:“中高端MPV市场已经相当固化,GL8的地位几乎牢不可破”。如今,高端MPV之战在各地如火如荼,到处都是战场。面对家化和赛纳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围剿”。GL8,你确定你能冷静吗?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总是被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暗流所推动。大家都在围绕这两个活跃因素各抒己见,试图解锁通向下一个时代的行业密码,在纷繁复杂的产业链中颠覆一个又一个固有的格局。

三电的核心技术、智能解决方案和渠道服务体系正在不断重塑原有产业链,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新和革命,震撼传导到各个细分市场。在时代的转角处,曾经孤独的MPV市场也迎来了“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家拭目以待更多的解读和演绎的可能性。

“英雄辈出”的时代

从乘联会批发数据来看,2021年MPV总销量同比增长1.4%,至107万辆。时隔四年,这个略显“沉闷”的MPV细分市场终于再次迎来增长。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这来之不易的成长,值得细细品味。一方面,以五菱洪光、宝骏730为代表的一些中低端MPV车型正在加速de……年年如此。另一方面,嘉华、赛纳等中高端车型的相继出现,开始释放出旺盛的市场活力,寻求“补位”,使得整个MPV市场呈现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小确幸。

更直观的是,相比2014年75万辆的峰值销量,五菱洪光在短短7年时间里,销量已跌至25.5万辆,失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GL8从2016年的8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17万辆,销量翻倍。作为MPV市场的两款标杆车型,GL8和五菱洪光走过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成长曲线。

这两个“一升一降”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明显的信号:在消费升级的催化下,中国MPV市场对中高端车型的需求与日俱增,MPV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市场空白突出,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挖掘。

风起于清平之末,浪成于涟漪之间。无论是为了品牌形象塑造,还是对市场策略的重新思考,众多品牌都向这个“小而美”的细分市场派出重兵,中高端MPV市场也从未像现在这样辉煌。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这两年,凯捷、M8等自主车型大规模参战,不仅完善了自己的产品矩阵,也抢占了中端高MPV市场的生存空白。在GL8、奥德赛、爱丽神的封锁下,自主品牌无法直接冲击高端市场的头部势力,但凭借价格和体验优势,必然会对“寡头”产生冲击。

另外,起亚、丰田等合资品牌显然不打算把这块大蛋糕拱手相让。嘉华和赛纳的进入是一个强大的催化剂,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高端MPV的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必然会在混乱中迎来重建的时刻。

其实仔细想想,早在2004年,第一代嘉华以“专机”的姿态引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刚刚到来的GL8是唯一的对手。当时中国的汽车工业方兴未艾,一切都充满了迷人的不确定性。可惜嘉华错过了黄金时代,只能眼睁睁看着GL8傲视中国高端MPV市场20年。

今天嘉华准备好好表演一场《英雄归来》,正面对抗GL8、奥德赛等车型。这一次,它怎样才能找回失去的东西?

如果说赛纳是裹着丰田的品牌优势,靠宽敞灵活的车身空间和备受追捧的混动系统引起轰动,那么嘉华则是通过脱胎换骨的产品优化和价值链重塑加速回归。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第四代嘉华是起亚品牌复兴后的首款全球旗舰车型,也是起亚造车实力的集大成者。”嘉华的出现,绝不是对“起亚全球旗舰MPV车型”的简单定义,而是起亚品牌重新思考战略布局、重塑品牌形象的契机。

随着股权重组的完成,起亚新的合资公司成立,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复杂合资关系。在清除了企业内部的一些顽疾后,新的合资公司将参考起亚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经验,向全球市场靠拢。包括品牌的全球统一形象、电气化战略的实施、组织架构的调整、优质产品的引入,从而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结合,依靠全球对中国的反馈,构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体系竞争力。

这种主动的、必要的整个价值链的演进,相当“釜底抽薪”,实际的改革成果也会在第一时间汇聚到家化身上。换句话说,起亚环球背后站着嘉华,嘉华在资源倾斜和制度建设方面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这就是嘉华冲击高端MPV的实力。毕竟,在全球市场上,它是……赛纳和奥德赛最引人注目的竞争对手。

嘉华的卓越

此外,在重构品牌价值时,市场需要产品实力的强大背书,品牌与产品的互补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周期中被反复证明。

如果着眼于产品层面,会发现嘉华的产品力绝对不弱于塞纳和GL8,在造型设计、智能配置等某些元素的刻画上更是如此。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从独特的SUV美学设计,到宽敞多变的空间表现,再到领先的舒适配置,基于起亚全新的第三代i-GMP平台打造第四代嘉华非常重要,要知道在其品牌力还处于弱势的时候,产品力的成败至关重要。

嘉华的突出之处在于:一方面,踩准了MPV市场的高端市场节奏,奠定了尚易宜家在产品层面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市场的大趋势,在新势力之前对MPV的智能化做了有利的探索。

回顾GL8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的成功。一是充分利用先发优势,抢占市场空白区域。二是充分利用完善的产品矩阵大规模辐射市场,从而形成无与伦比的品牌影响力。这些年来,GL8在B端市场积累了很大的口碑,但也在无形中造成了与C端用户一定程度的隔阂,成为GL8不愿提及的暗忧。

本田或者整个日本恰恰相反。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大量C端粉丝,但由于自身的产品力,无法收割众多B端客户的出行需求,这也是赛纳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不可否认,MPV市场的大部分参与者也意识到兼顾两个市场的重要性,纷纷推出“尚易宜家”的产品定位,但从产品和品牌两个维度充分理解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却没有了。

嘉华的优势只是真正的综合实力。既能通过起亚的品牌效应和高端舒适的产品特性满足B端市场的接待需求,又能利用出色的驾驶体验和众多家用配置适应C端市场的出行要求。可以说,在如今的合资品牌中,几乎找不到像家化这样兼顾两端的好产品。

此外,在MPV细分市场激烈的转型浪潮中,智能化正成为刚需。当软件开始定义汽车的时候,新技术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前面潜伏着暗冰。惯用的市场伎俩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的方向。

在传统的高端MPV赛道上,本田和丰田还在试图通过混动技术建立产品优势,但在智能化上有明显的短板。新势力蓄势待发,理想、地图、杆子都将带着自己的思维踏入MPV市场。新旧势力不断交织,编织着无数的不确定性。

Jiahua, Kia, Saina, Odyssey, Toyota

回归嘉华,在车载系统上占据了一定程度的产品优势,智能语音交互的便捷性,智能配置的丰富性。此时,嘉华抢占了智力高地,不仅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起亚摆脱原有的品牌桎梏提供了全新的“科技”引擎。

《一言堂评论》曾问上汽通用如何看待GL8面临的挑战,他们很自信地回答:“中高端MPV市场已经相当固化,GL8的地位几乎牢不可破”。如今,高端MPV之战在各地如火如荼,到处都是战场。面对家化和赛纳发起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围剿”。GL8,你确定你能冷静吗?

标签:嘉华起亚赛那奥德赛丰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预售订单量破1.5万,第二代CS75PLUS满足用户心之所向

仅仅开启预售一个月左右,订单已经超过1

1900/1/1 0:00:00
或2025投产 日产发布两款全新电动车型预告图

网易汽车2月21日报道日前,日产汽车公司的一段视频预告片中显示,该公司将在2025年投产两款全新的电动车型,计划投产的两款车型,一款是日产品牌,另外一款则是英菲迪尼品牌。

1900/1/1 0:00:00
博格华纳14亿收购中国电机业务

博格华纳公司计划以超过22亿美元(约14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天津松正汽车部件的电动机业务,博格华纳正在通过并购实现其产品组合的电气化。

1900/1/1 0:00:00
电动汽车初创公司Volta Trucks在C轮融资中筹集2.6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商用卡车初创公司VoltaTrucks宣布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26亿美元。

1900/1/1 0:00:00
长安UNI-K iDD为用户提供0焦虑出行解决方案 每公里成本仅0.37元

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其人口流通量堪称世界之最。

1900/1/1 0:00:00
哪吒汽车完成超20亿元新融资,计划今年赴港 IPO

2月21日,据悉,哪吒汽车品牌所属公司合众新能源(下文以哪吒代称)已在近期完成新一轮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主要投资机构包括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中车基金和深圳市国资背景的深创投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