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圈尽头是告别3·15丨惊变·315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时代变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是电动化、智能化的暗流涌动。核心技术、智能解决方案、渠道服务体系...原有的产业价值链一次次被颠覆和重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新和革命。

从乘联会的终端零售数据来看,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渗透率已经快速攀升至14.8%,与传统燃油车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与几年前政策引导扶持的新能源市场不同,去年新能源市场对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猛烈反击,更多的是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要求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市场“小白鼠”,更是这波行情的见证者和公证人。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商品细分十大投诉(单位:件))

好在新能源市场已经艰难的度过了“蛮荒时代”,那些粗制滥造的所谓新能源汽车,那些所谓春秋大梦的新能源汽车公司,都被一一洗白了;遗憾的是,不成熟的新能源行业摆脱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以惊人的迭代速度不断升级进化的同时,也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烦恼摆在了用户面前。

据中消协统计,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上升6.37%。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达41624件,同比上升19.28%。根据车知的数据。com,去年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共计12841件,同比大幅增长165%。

“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相信你绝对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虽然近年来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度越来越温和,但急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周晓(化名)仍然对即将到来的晚会充满期待。

周晓是魏玛EX5的第一个主人,也是魏玛集体控诉的发起者。从兴高采烈的提新车到怒不可遏的维权诉讼,短短两年时间,周晓对威马的态度急转直下,矛盾的导火索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动力锁事件”。

从去年12月23日到今年1月15日,马薇战凯组织了“迎新春用户尊享”活动,挑选了1.8万名车主,赠送200元起的车辆综合检测服务和礼品卡。周晓以为是威马对用户的反馈和服务,但检查后发现续航里程明显下降。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在他看来,威马私装的“动力锁”既没有规避自燃风险,也涉及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复与魏玛交涉,还是得不到反馈。他不得不把视角转向舆论监督,试图借助3·15晚会的影响力,挥出重锤,维护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不仅威马EX5,包括广汽丰田iA5、AION S等车型在内的相关投诉网站都接到过类似投诉。

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车企疯狂追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车辆性能、OTA能力。新能源汽车的演进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或指标的突破,而是需要提升整个生产链的适应和支撑能力。

比如上面提到的“功率锁”现象,就是消费者在为企业的电池管理能力不足买单。而且一些车企通过OTA等方式进行隐蔽操作,用户往往是后来才知道,不仅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取证的诉讼也异常艰难。

车企的“内卷化”有残酷的两面性。一方面,车企之间的激烈交锋无疑将加速新能源的市场化进程,各方将在技术、价格、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大力气,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形成企业与市场的良性循环。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另一方面,车企为了争夺用户或者吸引相关资本,会不遗余力地通过宣传来放大产品力,提高市场预期,从传播和推广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适时适度的营销策略和虚假营销之间是有细微差别的,但又是相当分明的。车企一旦在“内卷化”中越过“边界线”,就会对消费者、自身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去年底,欧拉好猫号称搭载“高通八核”车载芯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其实际使用的是英特尔四核A3940芯片,在用车过程中出现了卡顿等一些情况。

不可否认,在品牌布局初期,欧拉凭借长城强大的渠道运营能力打开了局面。后来,从关注女性用户到建立女性品牌战略,欧拉建立了……从产品和营销的女性视角看独特的品牌形象。

然而,欧拉的“换芯门”却给这个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霾”。无论是提前推广新技术造成的误解,还是参数配置表表述不清,或者是销售公司与技术中心的沟通问题,欧拉“换芯”事件确实对用户造成了伤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如今新能源行业整体在摸索中求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确实很难避免失误,尤其是在当前“缺芯缺电”的大环境下。供应链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结合,成为影响新能源产品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罪魁祸首。但无论如何,底线和基本原则永远是绝不侵犯和牺牲用户利益。

如果查看相关投诉网站,可以明显看到,近期关于“发货周期长”、“价格不明确”的投诉正在快速增长。可以看到,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的下降,特斯拉、大众、爱安、零跑等20多家车企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大军”,就连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也开始采用“分期交付”的交付方式,将制造成本转移到市场上。

如果说大环境下的普遍提价是无奈之举,那么或许让消费者无法理解和忍受的是延长的交车周期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用车体验。目前一般来说,用户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保障,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圆圈的尽头是告别的3月15日。

汽车行业从来不缺少改革者,但变革之路注定坎坷。6年前,时任奔驰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dieter zetsche)在8000公里外的法兰克福下达了“奔驰将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的命令。顿时硝烟四起,“打造用户导向型企业”的呼声此起彼伏。

可惜六年后,当时巨头们轰轰烈烈的战略宣誓,总是透露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为什么“处处为用户着想”的车企要在这个时候把用户推向3·15的怀抱?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此刻,当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轻装上阵,以灵活有效的用户运营不断强化其“用户导向型企业”的价值属性时,即使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车企也必须改变以往“应付式”的企业-用户模式。

当消费者的发声渠道越来越多,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好人受气,坏人嚣张”的不良淘汰效应不应该依然是主流。那些历经岁月,却能及时深入了解用户,掌握用户规律,尊重用户需求,维护用户权益的车企,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当车企在市场布局中习惯性地瞄准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等传统体系能力时,很容易忽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用户共存的能力。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提出:“人的消费行为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情感消费。”

“我们不缺用户,缺的是和用户同理心。”舞台还是那个舞台,只是舞台中央的人变了。不可否认,往好的方面说,现阶段各大车企都在改变传统的“企业思维”套路,逐渐向“用户思维”的底层理念转变。从线上到线下,用户生态圈的核心是在建立共情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共创”重组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让用户直接参与品牌成长,进而传递品牌价值。

< img alt = "欧拉、伊恩、奔驰、发现、威马EX5" src = "/eeimg/jndp/……g/20230303192910618911/6.jpg"/>

企业的主导权逐渐交给用户当然是好事,但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说说和实现是有差距的。

毫无疑问,用户的改变是痛苦的,是长时间依赖一条路径后换轨的痛苦,也是在固有优势和重构体系之间寻求平衡发展的痛苦。对于传统车企,尤其是有一定积累的车企来说,真正构建用户驱动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无论是背景、流程,还是公司的整个思维逻辑,都是巨大的颠覆。

有人说,中国汽车工业在黄金岁月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市场的大势和产品力的持续发酵。那么,当汽车市场告别白银时代,新能源肆无忌惮地进来,芯片供应链的危机如雪崩般倾泻而下,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希望寄托在市场机遇或惯性上,而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像“刮骨疗”一样实现“用户导向型企业”的转型,那么前面的路一定是“死路一条”。

或许,理想上来说,圈子的终点是告别3月15日。时代变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是电动化、智能化的暗流涌动。核心技术、智能解决方案、渠道服务体系...原有的产业价值链一次次被颠覆和重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新和革命。

从乘联会的终端零售数据来看,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渗透率已经快速攀升至14.8%,与传统燃油车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

与几年前政策引导扶持的新能源市场不同,去年新能源市场对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猛烈反击,更多的是市场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和要求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市场“小白鼠”,更是这波行情的见证者和公证人。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商品细分十大投诉(单位:件))

好在新能源市场已经艰难的度过了“蛮荒时代”,那些粗制滥造的所谓新能源汽车,那些所谓春秋大梦的新能源汽车公司,都被一一洗白了;遗憾的是,不成熟的新能源行业摆脱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以惊人的迭代速度不断升级进化的同时,也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烦恼摆在了用户面前。

据中消协统计,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同比上升6.37%。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达41624件,同比上升19.28%。根据车知的数据。com,去年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共计12841件,同比大幅增长165%。

“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相信你绝对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虽然近年来央视3·15晚会的曝光度越来越温和,但急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周晓(化名)仍然对即将到来的晚会充满期待。

周晓是魏玛EX5的第一个主人,也是魏玛集体控诉的发起者。从兴高采烈的提新车到怒不可遏的维权诉讼,短短两年时间,周晓对威马的态度急转直下,矛盾的导火索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动力锁事件”。

从去年12月23日到今年1月15日,马薇战凯组织了“迎新春用户尊享”活动,挑选了1.8万名车主,赠送200元起的车辆综合检测服务和礼品卡。周晓以为是威马对用户的反馈和服务,但检查后发现续航里程明显下降。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在他看来,威马私装的“动力锁”既没有规避自燃风险,也涉及虚假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复与魏玛交涉,还是得不到反馈。他不得不把视角转向舆论监督,试图借助3·15晚会的影响力,挥出重锤,维护自己的权益。

事实上,不仅威马EX5,包括广汽丰田iA5、AION S等车型在内的相关投诉网站都接到过类似投诉。

新能源行业风起云涌,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车企疯狂追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车辆性能、OTA能力。新能源汽车的演进从来都不是单一因素或指标的突破,而是需要提升整个生产链的适应和支撑能力。

比如上面提到的“功率锁”现象,就是消费者在为企业的电池管理能力不足买单。而且一些车企通过OTA等方式进行隐蔽操作,用户往往是后来才知道,不仅权益受到侵害,而且取证的诉讼也异常艰难。

车企的“内卷化”有残酷的两面性。一方面,车企之间的激烈交锋无疑将加速新能源的市场化进程,各方将在技术、价格、服务体系等方面下大力气,以赢得用户的青睐,形成企业与市场的良性循环。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另一方面,车企为了争夺用户或者吸引相关资本,会不遗余力地通过宣传来放大产品力,提高市场预期,从传播和推广的角度来看无可厚非,但适时适度的营销策略和虚假营销之间是有细微差别的,但又是相当分明的。车企一旦在“内卷化”中越过“边界线”,就会对消费者、自身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去年底,欧拉好猫号称搭载“高通八核”车载芯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发现其实际使用的是英特尔四核A3940芯片,在用车过程中出现了卡顿等一些情况。

不可否认,在品牌布局初期,欧拉凭借长城强大的渠道运营能力打开了局面。后来,从关注女性用户到建立女性品牌战略,欧拉建立了……从产品和营销的女性视角看独特的品牌形象。

然而,欧拉的“换芯门”却给这个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蒙上了一层“阴霾”。无论是提前推广新技术造成的误解,还是参数配置表表述不清,或者是销售公司与技术中心的沟通问题,欧拉“换芯”事件确实对用户造成了伤害,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如今新能源行业整体在摸索中求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确实很难避免失误,尤其是在当前“缺芯缺电”的大环境下。供应链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结合,成为影响新能源产品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罪魁祸首。但无论如何,底线和基本原则永远是绝不侵犯和牺牲用户利益。

如果查看相关投诉网站,可以明显看到,近期关于“发货周期长”、“价格不明确”的投诉正在快速增长。可以看到,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压力下,再加上补贴的下降,特斯拉、大众、爱安、零跑等20多家车企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涨价大军”,就连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也开始采用“分期交付”的交付方式,将制造成本转移到市场上。

如果说大环境下的普遍提价是无奈之举,那么或许让消费者无法理解和忍受的是延长的交车周期一拖再拖,严重影响了用车体验。目前一般来说,用户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和保障,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圆圈的尽头是告别的3月15日。

汽车行业从来不缺少改革者,但变革之路注定坎坷。6年前,时任奔驰集团全球总裁的蔡澈(dieter zetsche)在8000公里外的法兰克福下达了“奔驰将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的命令。顿时硝烟四起,“打造用户导向型企业”的呼声此起彼伏。

可惜六年后,当时巨头们轰轰烈烈的战略宣誓,总是透露出“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为什么“处处为用户着想”的车企要在这个时候把用户推向3·15的怀抱?

Euler, Ian, Mercedes-Benz, Discovery, Weimar EX5

此刻,当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轻装上阵,以灵活有效的用户运营不断强化其“用户导向型企业”的价值属性时,即使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车企也必须改变以往“应付式”的企业-用户模式。

当消费者的发声渠道越来越多,法律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好人受气,坏人嚣张”的不良淘汰效应不应该依然是主流。那些历经岁月,却能及时深入了解用户,掌握用户规律,尊重用户需求,维护用户权益的车企,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

当车企在市场布局中习惯性地瞄准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等传统体系能力时,很容易忽略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用户共存的能力。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提出:“人的消费行为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情感消费。”

“我们不缺用户,缺的是和用户同理心。”舞台还是那个舞台,只是舞台中央的人变了。不可否认,往好的方面说,现阶段各大车企都在改变传统的“企业思维”套路,逐渐向“用户思维”的底层理念转变。从线上到线下,用户生态圈的核心是在建立共情连接的基础上,通过“共创”重组产品与用户的关系,让用户直接参与品牌成长,进而传递品牌价值。

< img alt = "欧拉、伊恩、奔驰、发现、威马EX5" src = "/eeimg/jndp/……g/20230303192910618911/6.jpg"/>

企业的主导权逐渐交给用户当然是好事,但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转型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说说和实现是有差距的。

毫无疑问,用户的改变是痛苦的,是长时间依赖一条路径后换轨的痛苦,也是在固有优势和重构体系之间寻求平衡发展的痛苦。对于传统车企,尤其是有一定积累的车企来说,真正构建用户驱动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无论是背景、流程,还是公司的整个思维逻辑,都是巨大的颠覆。

有人说,中国汽车工业在黄金岁月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市场的大势和产品力的持续发酵。那么,当汽车市场告别白银时代,新能源肆无忌惮地进来,芯片供应链的危机如雪崩般倾泻而下,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希望寄托在市场机遇或惯性上,而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像“刮骨疗”一样实现“用户导向型企业”的转型,那么前面的路一定是“死路一条”。

或许,理想上来说,圈子的终点是告别3月15日。

标签:欧拉埃安奔驰发现威马EX5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9元时代」,车主进退两难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油价果然又涨了。

1900/1/1 0:00:00
ABF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家名为AmericanBatteryFactory(ABF)的新公司宣布,他们将在美国建立磷酸铁锂(LFP)电池工厂网络,

1900/1/1 0:00:00
耐世特与Tactile Mobility推出先进道路和轮胎检测软件 改善车辆管理和性能

盖世汽车讯3月14日,耐世特汽车系统公司(NexteerAutomotive)与触觉数据和虚拟传感技术公司TactileMobility宣布推出新软件解决方案,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2021年营业利润翻番,警告俄乌局势将影响今年业务

盖世汽车讯3月11日,大众集团发布2021年财报。尽管半导体短缺导致其2021年汽车销量较2020年减少了约60万辆,但集团仍实现了稳定的利润,营业利润甚至翻了一番。

1900/1/1 0:00:00
100家日本供应商将参与富士康电动车联合开发项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预计约100家日本企业将参与由富士康牵头的电动汽车联合开发项目,其中包括丰田的供应商,这表明该项目将对汽车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1900/1/1 0:00:00
讴歌与中国,不该好心说分手

“回头望,伴你走,从来未曾幸福过。恨太多,没结果,往事重提是折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