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市前夜,威马为什么要推出全新E.5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日,威马汽车宣布,全新威马E.5将于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这种为当下旅行市场独家定制,助力旅行平台的爆款,终于向C端市场发起了挑战。对此,外界质疑威马放弃B端市场转投C端的举动,而威马官方的回应是在深耕个人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旅行市场战略。

Weimar E.5, Tucki, Weilai, AION S, Beijing

全新威马E.5即将在北京车展上市。

锭子主流市场的演变

威马E.5之所以面向C端,主要是为了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消费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驱动。真正销售给C端的新能源汽车比例在不断上升,C端用户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购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数据将继续创下同比新高。最新全国To C端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本季度超九成新能源车将销往C端。但从电动汽车终端市场的调研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内C端市场的消费结构80%以上是经济性和体验性需求,呈现出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和以五菱洪光mini为代表的低端品牌的哑铃形两极分化现象。但根据IHS Markit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整个C端已经从双端逐渐演变为纺锤形市场。从价格来看,从5万以下、25万以上的市场逐渐渗透到15-25万价格区间的纺锤型重力市场。

对此,主流新势力车企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大蛋糕市场。过去,Xpeng Motors相继推出G3和P5,价格都是针对15-25万的价格区间;后来蔚来汽车放低了一贯的“高端姿态”,启动了BaaS电池租赁服务计划,让售价38.6的ET5首次降到了25万,直击15-25万元的主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是在特斯拉、蔚来、小鹏之前,少数聚集在15-25万主流市场的智能纯电动车玩家。威马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15-25万的主流市场。其产品无论是目前在售的EX5和W6,还是即将发布到C端的E.5,都符合15-25万的主流价格区间。E.5符合威马对终端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的定位要求,也是对核心价值区间产品细分领域的补充。毫无疑问,新势力对行业的前瞻、洞察和反应速度越来越敏感,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向主轴主流市场演进是大势所趋。

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C端用户更关注产品性能和个性化体验,尤其是续航、舒适和智能方面,这直接决定了用户能否为纯电动智能汽车买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鹏G3在市场上的反响平平,但中期升级的G3i却能俘获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样在15-20万元区间的威马E.5,也意识到C端用户和B端用户在产品需求上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新E.5的各项配置性能都优于市面上的B端新能源车。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E.5标配了长续航、全景座舱盖、双12.3寸大屏、智能语音座舱等越级配置,还支持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终端多样化需求。

多家车企纷纷布局B+C战略。

虽然C端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B端市场早些年是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重点,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产生了一批纯电动爆款,也在C端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作为广汽爱安旗下最早上市的Aion S,补贴价格在15万左右。上市两年以来,虽然增长势头比较平缓,但也突破了10万台的销量,为后来AION S Plus在私人市场的铺设打下了基础。如今,AION S同时向B端和C端供货,最大程度地占领了市场。

无独有偶,再看威马,作为B端市场的专属出行产品,自2021年9月上市以来,威马E.5终端销量持续攀升,上市四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2000辆,稳居大出行市场第一,这让威马在B端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也让更多用户了解了E.5,随着B端线下的口碑铺垫, 威马推出了全新的To C属性的E.5,售价15.01-17.01万元,赋予了它优于市面上B端配置的各项性能,尤其是续航、舒适性、智能配置等方面。 全面调整升级,为个人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威马从两端发力,用B+C策略抢市场。B端更有利于品牌提高市场覆盖率,实现品牌传播广度。C端是直接用户,品牌深度建立。B端和C端并行,相得益彰,为威马带来新的增长点,强化品牌影响力。

Weimar E.5, Tucki, Weilai, AION S, Beijing

更人性化的科技配置,让用户轻松掌控全局。

继续在C端发力,并不意味着放弃B端市场。在C端取得不错成绩的Xpeng Motors于2021年下半年推出了小鹏N5,这是一款针对B端出行市场的专属车,定价在20万元以内。这和当年威马E.5的外观差不多。至于小鹏N5未来是否会面向C端发售,很多业内人士……我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除了“B+C”的一贯战略发展,所有品牌车型的价格区间几乎都定在15-25万的价格区间,是最具性价比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再次印证了智能纯电动车主流价值区间的主轴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是C端还是B端。

由此看来,不仅是威马,很多新车企在继续深耕个人市场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出行市场。威马E.5,广汽Aion S,比亚迪加EV……...都承担着B+C双端战略中品牌的艰巨使命。至于以后能不能做到两端共赢,就看消费者给它的口碑了。近日,威马汽车宣布,全新威马E.5将于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这种为当下旅行市场独家定制,助力旅行平台的爆款,终于向C端市场发起了挑战。对此,外界质疑威马放弃B端市场转投C端的举动,而威马官方的回应是在深耕个人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旅行市场战略。

Weimar E.5, Tucki, Weilai, AION S, Beijing

全新威马E.5即将在北京车展上市。

锭子主流市场的演变

威马E.5之所以面向C端,主要是为了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消费需求。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已经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驱动。真正销售给C端的新能源汽车比例在不断上升,C端用户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购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整体销售数据将继续创下同比新高。最新全国To C端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数据显示,本季度超九成新能源车将销往C端。但从电动汽车终端市场的调研数据来看,近年来国内C端市场的消费结构80%以上是经济性和体验性需求,呈现出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高端品牌和以五菱洪光mini为代表的低端品牌的哑铃形两极分化现象。但根据IHS Markit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整个C端已经从双端逐渐演变为纺锤形市场。从价格来看,从5万以下、25万以上的市场逐渐渗透到15-25万价格区间的纺锤型重力市场。

对此,主流新势力车企都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大蛋糕市场。过去,Xpeng Motors相继推出G3和P5,价格都是针对15-25万的价格区间;后来蔚来汽车放低了一贯的“高端姿态”,启动了BaaS电池租赁服务计划,让售价38.6的ET5首次降到了25万,直击15-25万元的主流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汽车是在特斯拉、蔚来、小鹏之前,少数聚集在15-25万主流市场的智能纯电动车玩家。威马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15-25万的主流市场。其产品无论是目前在售的EX5和W6,还是即将发布到C端的E.5,都符合15-25万的主流价格区间。E.5符合威马对终端市场需求持续提升的定位要求,也是对核心价值区间产品细分领域的补充。毫无疑问,新势力对行业的前瞻、洞察和反应速度越来越敏感,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向主轴主流市场演进是大势所趋。

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C端用户更关注产品性能和个性化体验,尤其是续航、舒适和智能方面,这直接决定了用户能否为纯电动智能汽车买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鹏G3在市场上的反响平平,但中期升级的G3i却能俘获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样在15-20万元区间的威马E.5,也意识到C端用户和B端用户在产品需求上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新E.5的各项配置性能都优于市面上的B端新能源车。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E.5标配了长续航、全景座舱盖、双12.3寸大屏、智能语音座舱等越级配置,还支持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终端多样化需求。

多家车企纷纷布局B+C战略。

虽然C端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B端市场早些年是主流新能源车企的重点,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产生了一批纯电动爆款,也在C端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作为广汽爱安旗下最早上市的Aion S,补贴价格在15万左右。上市两年以来,虽然增长势头比较平缓,但也突破了10万台的销量,为后来AION S Plus在私人市场的铺设打下了基础。如今,AION S同时向B端和C端供货,最大程度地占领了市场。

无独有偶,再看威马,作为B端市场的专属出行产品,自2021年9月上市以来,威马E.5终端销量持续攀升,上市四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2000辆,稳居大出行市场第一,这让威马在B端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也让更多用户了解了E.5,随着B端线下的口碑铺垫, 威马推出了全新的To C属性的E.5,售价15.01-17.01万元,赋予了它优于市面上B端配置的各项性能,尤其是续航、舒适性、智能配置等方面。 全面调整升级,为个人消费市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威马从两端发力,用B+C策略抢市场。B端更有利于品牌提高市场覆盖率,实现品牌传播广度。C端是直接用户,品牌深度建立。B端和C端并行,相得益彰,为威马带来新的增长点,强化品牌影响力。

Weimar E.5, Tucki, Weilai, AION S, Beijing

更人性化的科技配置,让用户轻松掌控全局。

继续在C端发力,并不意味着放弃B端市场。在C端取得不错成绩的Xpeng Motors于2021年下半年推出了小鹏N5,这是一款针对B端出行市场的专属车,定价在20万元以内。这和当年威马E.5的外观差不多。至于小鹏N5未来是否会面向C端发售,很多业内人士……我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除了“B+C”的一贯战略发展,所有品牌车型的价格区间几乎都定在15-25万的价格区间,是最具性价比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再次印证了智能纯电动车主流价值区间的主轴时代已经到来,无论是C端还是B端。

由此看来,不仅是威马,很多新车企在继续深耕个人市场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出行市场。威马E.5,广汽Aion S,比亚迪加EV……...都承担着B+C双端战略中品牌的艰巨使命。至于以后能不能做到两端共赢,就看消费者给它的口碑了。

标签:威马E.5小鹏蔚来AION S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首发新车抢先看:奥迪Q6/海豹/全新RX5来了

根据最新一期的工信部新车公示名单显示,有很多万众期待的新车在这一批次纷纷亮相,例如上汽奥迪的首款SUV车型,由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建立的全新品牌阿维塔的首款新车也正式亮相,除此之外,

1900/1/1 0:00:00
2月车企销量:大宗原料涨价+疫情反弹,车市太难了

最近,疫情又开始反弹了。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汽集团的大本营吉林,到新能源的前沿阵地上海,以及创新城市深圳,相继进入到人员管控、限制出入、公交地跌停运的状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峻影响和考验。

1900/1/1 0:00:00
汽车共享换电来袭?火亮新能源“易电易行”进军海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分别达到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

1900/1/1 0:00:00
大众2021财报出炉:每天净赚42000000欧元

日前,大众集团发布了2021年报。

1900/1/1 0:00:00
杜克大学研究人员警告 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被攻击后会产生错误数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展示了首个攻击策略,可行业标准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使其相信附近物体比实际距离更近(或更远)而不被发现。

1900/1/1 0:00:00
渗透率增至21.8%,中国新能源汽车或提前3年实现目标

作者王一萍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3月8日,乘联会发布了2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运行情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