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理想的销量和预期一样好。”
在长安UNI-K iDD上市前夕,长安汽车副总裁杨大勇非常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新能源市场的看法。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中,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激烈争论,新能源车之间的不断竞争,更能体现一个车企的战略眼光。
去年比亚迪和理想在混动市场的成功程度如何?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比亚迪新能源销量的近一半,理想型仅一款增程式SUV就卖了9万多辆。2021年,曾经被视为过渡方案的插电式和混动式车型,包括被诟病没有技术含量和增加程序,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从节假日关于电动车的新闻报道来看,纯电动车至今还没有摘掉里程焦虑的帽子。去年一波原材料涨价,今年电池涨价、油价上涨等消息不绝于耳,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催化剂。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经过四年的蛰伏,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过程中,首次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3月10日上市的长安UNI-K iDD是长安汽车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象征着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小体积插值的第一年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不平衡。以韦小立、特斯拉为首的电动车企业已经成功占领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五菱洪光MINIEV、长安奔奔EV等一系列产品的爆发,已经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低端新能源领域。
其实参考燃油车市,可以看出中国车市的健康状况应该是“纺锤形”的中端市场更广阔。这个“沙漏”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成熟。好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意识形态的改变,中端市场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298.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44.4万辆,同比增长168.6%;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71.2%。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速超过了纯电动汽车。
即使纯电动汽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纯电动汽车续航衰减、能源补充设施不完善、维修率低等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能够大幅降低油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并且随着长安、长城、吉利、奇瑞等品牌的插电式车型相继落地,插电式市场将成为新的焦点。
必须强调的是,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方向,但目前仍是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过渡期的过渡产物,也是目前的最优解。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汽车的继承者,而不是为了抢占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正如五菱洪光MINIEV点燃了微型电动汽车市场一样,比亚迪的DM-i也点燃了插电式汽车市场。为什么是比亚迪?最重要的是价格。浸混动十几年的比亚迪,技术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而且随着电池技术的研究和销量的增加,比亚迪插电式车型的成本一再下降。
13.69-20.49万元的秦Pro和149.8-17.28万元的宋PLUS,抢占了15万元以内的大部分混动市场。那么问题就来了其他自主品牌。吉利的雷神混动车型还没出现,长城的DHT车型在威品牌,瑞虎8加鲲鹏e+产品的号召力不够。
在原燃油车热销的10-15万元市场,比亚迪已经先入为主。其他自主品牌还在考虑是否降低成本,承担损失,消费者是否会认可比亚迪以外的插电式车型。虽然插电是趋势之一,但去年54.5万辆的插电市场整体产能依然疲软。
这个怎么?从技术储备、成本控制、产品布局、市场规模、消费意愿等方面考虑,这些自主品牌或多或少都在小心翼翼地探索混合市场。不像比亚迪,他们没有传统燃油车的负担。发展电动化,保持燃油车的份额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以长安汽车为例,为什么新的iDD插电系统不安装在销售车型CS75PLUS上?如果CS75PLUS iDD成功,不仅可以快速拿到量,还可以为未来所有的插电和混动车型分摊成本,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长安汽车有着非常缜密的思考。
给混合市场一个样本
“车越大,越能体现混动车型的价值”,这是长安UNI sequence给出的答案。UNI-K iDD是一款2吨中型SUV,但搭载30.74kWh大容量PHEV电池后,百公里加速8.1秒,纯电动续航里程130km,NEDC工况油耗5L/100km,综合续航里程100km。
这是一组很优秀的数据,但是UNI-K iDD提供的价值远不止这些。17.69-19.29万元,相比其他自主品牌中型插电式SUV的价格,长安UNI-K iDD仅比燃油版高出12%左右,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定价。
15万元以上的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是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不仅自主品牌会在这个区间发力,未来还会有更多合资品牌扎堆。在燃油车领域保持了几十年竞争优势的合资品牌,一旦嫁接上优秀的插电技术,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挑战。
在这方面,一个或多个自主品牌必须率先在15万元以上的混合市场发起冲锋。
因此,UNI-K iDD的真正意义在于长安Au……移动果断而勇敢的下调了自主品牌高端混动市场的价格,此外还有比亚迪没有覆盖的15万元混动市场。不仅加快了鱼龙混杂的市场步伐,还率先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后来者要想在高端混合市场发力,首先要面对UNI-K iDD这样高标准的存在。
“独立和合资之间必然有一场战斗,这是无法避免的。”按照UNI顺序,BEV、HEV、PHEV、REV、FCV的技术路线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动力形式不同而已。未来无论是长安汽车还是UNI sequence的发展,都取决于自身的“品牌”特色、产品亮点以及对消费者的服务。
从CS75PLUS、CS55PLUS、逸动PLUS,到UNI系列,长安汽车的这些爆款产品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领头羊,蚕食了部分合资品牌的份额。长安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成就,不仅仅源于蓝鲸的先进动力,更在于各方面的价值超越。
今年是长安汽车发展新能源的元年,也是产品大年。除了UNI-K iDD,还有UNI-V iDD以及长安新能源的两款纯电动车C385和A185,包括高端品牌奥威塔的E11,都将陆续发布。也就是说基于Ark和CHN,EPA0、EPA1、EPA2三个平台上的型号都出来了。
中国汽车市场上有两种汽车公司。一个善于与风搏斗。在随风成长的时代,他们可以升到顶峰,但一旦车市下行,他们就开始迷茫,崩溃只有2-3年。也有长安汽车这样的车企,擅长逆风作战。几十年的默默耕耘,终于在新品出来后,所有的能量都爆发了。
长安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冲进合资腹地,勇敢探索,大胆复兴。独立和合资之间曾经不可逾越的障碍正被无限拉近。
有人说2022年是混元年。但长安汽车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电气化技术路线,长安汽车希望看到的是所有参与者都将市场放大。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最终形成自主品牌凭借混动技术全面领先的新格局。“比亚迪和理想的销量和预期一样好。”
在长安UNI-K iDD上市前夕,长安汽车副总裁杨大勇非常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新能源市场的看法。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中,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激烈争论,新能源车之间的不断竞争,更能体现一个车企的战略眼光。
去年比亚迪和理想在混动市场的成功程度如何?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比亚迪新能源销量的近一半,理想型仅一款增程式SUV就卖了9万多辆。2021年,曾经被视为过渡方案的插电式和混动式车型,包括被诟病没有技术含量和增加程序,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
从节假日关于电动车的新闻报道来看,纯电动车至今还没有摘掉里程焦虑的帽子。去年一波原材料涨价,今年电池涨价、油价上涨等消息不绝于耳,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催化剂。
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经过四年的蛰伏,它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过程中,首次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3月10日上市的长安UNI-K iDD是长安汽车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象征着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小体积插值的第一年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不平衡。电气……以韦小立、特斯拉为首的ic整车企业已经成功占领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五菱洪光MINIEV、长安奔奔EV等一系列产品的爆发,已经形成了比较大规模的低端新能源领域。
其实参考燃油车市,可以看出中国车市的健康状况应该是“纺锤形”的中端市场更广阔。这个“沙漏”的结果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成熟。好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意识形态的改变,中端市场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298.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44.4万辆,同比增长168.6%;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71.2%。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速超过了纯电动汽车。
即使纯电动汽车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纯电动汽车续航衰减、能源补充设施不完善、维修率低等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能够大幅降低油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并且随着长安、长城、吉利、奇瑞等品牌的插电式车型相继落地,插电式市场将成为新的焦点。
必须强调的是,纯电动汽车是未来的方向,但目前仍是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过渡期的过渡产物,也是目前的最优解。换句话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汽车的继承者,而不是为了抢占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
正如五菱洪光MINIEV点燃了微型电动汽车市场一样,比亚迪的DM-i也点燃了插电式汽车市场。为什么是比亚迪?最重要的是价格。浸混动十几年的比亚迪,技术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而且随着电池技术的研究和销量的增加,比亚迪插电式车型的成本一再下降。
13.69-20.49万元的秦Pro和149.8-17.28万元的宋PLUS,抢占了15万元以内的大部分混动市场。那么问题就来了其他自主品牌。吉利的雷神混动车型还没出现,长城的DHT车型在威品牌,瑞虎8加鲲鹏e+产品的号召力不够。
在原燃油车热销的10-15万元市场,比亚迪已经先入为主。其他自主品牌还在考虑是否降低成本,承担损失,消费者是否会认可比亚迪以外的插电式车型。虽然插电是趋势之一,但去年54.5万辆的插电市场整体产能依然疲软。
这个怎么?从技术储备、成本控制、产品布局、市场规模、消费意愿等方面考虑,这些自主品牌或多或少都在小心翼翼地探索混合市场。不像比亚迪,他们没有传统燃油车的负担。发展电动化,保持燃油车的份额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以长安汽车为例,为什么新的iDD插电系统不安装在销售车型CS75PLUS上?如果CS75PLUS iDD成功,不仅可以快速拿到量,还可以为未来所有的插电和混动车型分摊成本,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长安汽车有着非常缜密的思考。
给混合市场一个样本
“车越大,越能体现混动车型的价值”,这是长安UNI sequence给出的答案。UNI-K iDD是一款2吨中型SUV,但搭载30.74kWh大容量PHEV电池后,百公里加速8.1秒,纯电动续航里程130km,NEDC工况油耗5L/100km,综合续航里程100km。
这是一组很优秀的数据,但是UNI-K iDD提供的价值远不止这些。17.69-19.29万元,相比其他自主品牌中型插电式SUV的价格,长安UNI-K iDD仅比燃油版高出12%左右,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定价。
15万元以上的插电式和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是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不仅自主品牌会在这个区间发力,未来还会有更多合资品牌扎堆。在燃油车领域保持了几十年竞争优势的合资品牌,一旦嫁接上优秀的插电技术,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挑战。
在这方面,一个或多个自主品牌必须率先在15万元以上的混合市场发起冲锋。
因此,UNI-K iDD的真正意义在于长安Au……移动果断而勇敢的下调了自主品牌高端混动市场的价格,此外还有比亚迪没有覆盖的15万元混动市场。不仅加快了鱼龙混杂的市场步伐,还率先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智。后来者要想在高端混合市场发力,首先要面对UNI-K iDD这样高标准的存在。
“独立和合资之间必然有一场战斗,这是无法避免的。”按照UNI顺序,BEV、HEV、PHEV、REV、FCV的技术路线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动力形式不同而已。未来无论是长安汽车还是UNI sequence的发展,都取决于自身的“品牌”特色、产品亮点以及对消费者的服务。
从CS75PLUS、CS55PLUS、逸动PLUS,到UNI系列,长安汽车的这些爆款产品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领头羊,蚕食了部分合资品牌的份额。长安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成就,不仅仅源于蓝鲸的先进动力,更在于各方面的价值超越。
今年是长安汽车发展新能源的元年,也是产品大年。除了UNI-K iDD,还有UNI-V iDD以及长安新能源的两款纯电动车C385和A185,包括高端品牌奥威塔的E11,都将陆续发布。也就是说基于Ark和CHN,EPA0、EPA1、EPA2三个平台上的型号都出来了。
中国汽车市场上有两种汽车公司。一个善于与风搏斗。在随风成长的时代,他们可以升到顶峰,但一旦车市下行,他们就开始迷茫,崩溃只有2-3年。也有长安汽车这样的车企,擅长逆风作战。几十年的默默耕耘,终于在新品出来后,所有的能量都爆发了。
长安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自主品牌中脱颖而出,冲进合资腹地,勇敢探索,大胆复兴。独立和合资之间曾经不可逾越的障碍正被无限拉近。
有人说2022年是混元年。但长安汽车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电气化技术路线,长安汽车希望看到的是所有参与者都将市场放大。在一个成熟的市场,最终形成自主品牌凭借混动技术全面领先的新格局。
自动驾驶的发展迎来了一次大更新。
1900/1/1 0:00:003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简称“充电联盟”)发布充电设施建设数据。2022年2月比2022年1月公共充电桩增加36万台,2月同比增长449。
1900/1/1 0:00:00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占汽车总量26。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0日,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在致股东信中表示,该公司计划在其电动卡车、厢式货车和SUV中使用新电池,其中,标准车型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LFP),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技术公司Privacy4Cars宣布获得其第三项从车载模块中删除数据的专利。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1日,丰田汽车表示,将在第二季度将其国内的汽车产量削减至多20,以缓解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给其供应商带来的压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