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大众CEO迪斯正在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风云人物。在德国三大车企中,迪斯的个性最鲜明,也是直接向竞争对手马斯克学习的企业家。从成本管理、推进电气化、向特斯拉学习到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在传统业务之外寻求新的机遇,大众集团正在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样本。
在德国三大车企的转型中,我最看好大众集团。
这种偏执源于我对伊迪丝的爱。
外界更关注大众内部管理者的权力斗争。似乎Diss被解除了权力,被边缘化了。
但正是这些权责的变化,体现了迪斯从电动化和软件定义汽车两个维度,将大众集团全面转型为科技出行公司的决心。
3月15日,大众集团公布了2021年的市场表现和2022年的发展规划。
从数据来看,大众集团在2021年实现了稳步前进,纯电动汽车在全球核心市场有所提升,软件实力和硬件建设都在增长。
大众集团2021年的市场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最值得关注的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纯电动汽车增长显著,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一,占纯电动市场的25%;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二,占纯电市场8%;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也增长了4倍多。
二是利润翻倍至200亿欧元,业务销售回报率提升至8%,大幅高于2020年的4.8%。
第三,在北美和南美市场扭亏为盈,欧洲和中国引领市场。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几乎翻了一番,超过45万辆。2021年,大众集团在各地区的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正确的本土化战略有很大关系。”
在欧洲,大众集团早期决定的电气化战略已经开始收获市场回报。每售出四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
在北美,大众品牌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已经恢复盈利。包括ID.4在内的五款全新SUV车型获得了市场认可,占大众在美销量的75%以上,达到375,030辆。
在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翻了两番,达到93,000辆。大众集团高层认为,2021年中国市场本来可以卖出更多汽车,但芯片短缺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影响产量。
财务数据显示,奥迪股份公司2021财年汽车销量为860万辆,同比下降6%,但销售收入增长12%,达到2502亿欧元。不含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达到200亿欧元,不含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从上一财年的4.8%提高到8%。
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也达到了155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了55亿欧元。截至2021年底,其净流动性为267亿欧元。
在当前这个转型的时代,各大车企都在负重前行。他们一方面要稳住现有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要开拓新的市场,投入巨大的精力推动新技术新生态的落地。
大众集团作为汽车行业的顶级企业,压力也是最大的。但从其2021年的表现来看,确实颇有成效,大众集团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批在转型之路上成绩初显的巨头之一。
Diss主导的转型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与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也值得业界借鉴。
在转型之初,迪斯就把特斯拉作为学习的榜样,他本人也多次表达了对特斯拉的欣赏。迪斯表示:“特斯拉和马斯克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接受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还包括生产力和发展速度。”
在支家军看来,借鉴特斯拉的非常规发展经验,很可能让大众集团事半功倍。无论是特斯拉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经验,都提升了大众集团的转型效率,加速了其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的发展。
大众集团通过ID系列迅速找到了市场方向,产品的卖点和营销方式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认可,或多或少与这种借鉴有关。
除了经营理念,Diss的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节流”方面,大众集团在2021年启动了间接成本管理项目。由此,大众集团提前实现了到2023年降低10%间接成本的目标。
根据……到官方数据,与2019年相比,大众集团2021年节省的成本达到40亿欧元。
在“开源”方面,奥迪股份公司于2021年7月发布了新的汽车战略,以期创造新的利润。
其中,在机电一体化平台方面,MEB平台正在不断扩大产品阵营。除了现有的ID.3、ID.4和ID.6、ID.5和ID。3月9日刚刚发布的Buzz也即将推出,市场反馈良好的ID家族将再次获得整体影响力。
全新SSP可扩展系统平台即将迎来首款落地车型——大众三一。目前,大众集团已决定投资20亿欧元,在沃尔夫斯堡主工厂旁边的地区建立新工厂,生产这款新车。
此外,大众集团将投资8亿欧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SSP平台。在大众集团的规划中,SSP平台未来将成为集团唯一的生产平台,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支持自动驾驶功能。
除了自己的产品阵营,大众集团也在积极推动企业间的合作。3月14日,大众集团宣布将扩大与福特的合作,未来将基于MEB平台生产福特第二款纯电动汽车。据估计,在六年内,福特MEB车型的产量将翻一番,达到120万辆。
在此之前,大众和福特也已经结成战略联盟,双方在电动汽车、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都有合作。
纵观大众集团的合作版图,其领域涵盖了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的各个层面。
在软件领域,大众集团的前软件部门已经更名为CARIAD。CARIAD已经整合了海拉的相机软件业务,并正在与博世合作开发L3级自动驾驶技术。
在硬件领域,大众集团已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在欧洲成立合资公司,并与英国石油公司合作,即将推出首批大功率充电设施;在国内,大众集团与一汽、江淮、万邦德合资成立的科迈斯也在充电设施领域稳步发展;在美国,大众汽车集团和Electrify America制定了全新的扩张计划,计划到2025年建成1万个大功率充电终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在3月15日大众集团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迪斯提到,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升级,大众集团将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和美国,并将优先考虑中国。
这显然与大众集团2021年在北美和中国的增长率有关。在欧洲市场已经稳居第一的基础上,大众集团已经开始酝酿新的扩张计划——在北美与特斯拉正面竞争,进一步抢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
“鉴于欧洲的形势,我们将把更多业务转移到中国,”迪斯说。中国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我们在中国的增长是一笔资产,对公众来说,提高在中国的销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大众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约为16%,并计划今年将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翻一番,这是该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
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已经开始。且不说太久之前,从电气化改造阶段开始,在2019年4月的“大众集团之夜”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宣布了到2028年生产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其中一半以上将在中国生产。
0
当时迪斯说:“大众集团正在进行全球转型,中国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一规划显示了大众集团的长远规划,中国市场将成为大众集团进入电动时代后的“主场”。
这不仅表明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表明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有着前所未有的依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世界上日益成熟和完善的产业链格局,这些都是汽车企业R&D和销售最需要的。
大众汽车集团将业务核心东移至中国,将为其发展带来更多利益。
1
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全新纯电动平台的“爆发点”。3月,登陆中国的首款MEB平台车型ID.4上市;6月,ID.6上市;10月,ID.3上市。半年之内三款纯电动平台的新车相继在国内上市,节奏之快前所未有。
以ID.3为例,上市仅一周就交付了1255辆,大众集团纯电动平台在中国市场的力量已经初具雏形。
除了产品,大众集团还针对年轻客户采用了新的销售方式,包括在中国商场开设120家pop-up shop门店,这也为其销量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目前,大众集团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除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奥迪,还有合资企业如SAIC奥迪、奥迪一汽、江淮大众和凯美仕。2021年,保时捷、宾利和兰博基尼也在中国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
根据官方信息,大众汽车集团为其2022年的发展制定了目标:预计交付量将增长5%至10%,业务销售回报率将提高至7.0%至8.5%。同时,官方也承认,2022年还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共享大众CEO迪斯正在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风云人物。在德国三大车企中,迪斯的个性最鲜明,也是直接向竞争对手马斯克学习的企业家。从成本管理、推进电气化、向特斯拉学习到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在传统业务之外寻求新的机遇,大众集团正在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样本。
在德国三大车企的转型中,我最看好大众集团。
这种偏执源于我对伊迪丝的爱。
外界更关注大众内部管理者的权力斗争。似乎Diss被解除了权力,被边缘化了。
但正是这些权责的变化,体现了迪斯从电动化和软件定义汽车两个维度,将大众集团全面转型为科技出行公司的决心。
3月15日,大众集团公布了2021年的市场表现和2022年的发展规划。
从数据来看,大众集团在2021年实现了稳步前进,纯电动汽车在全球核心市场有所提升,软件实力和硬件建设都在增长。
大众集团2021年的市场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最值得关注的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纯电动汽车增长显著,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一,占纯电动市场的25%;在美国市场排名第二,占纯电市场8%;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也增长了4倍多。
二是利润翻倍至200亿欧元,业务销售回报率提升至8%,大幅高于2020年的4.8%。
第三,在北美和南美市场扭亏为盈,欧洲和中国引领市场。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大众集团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几乎翻了一番,超过45万辆。2021年,大众集团在各地区的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与正确的本土化战略有很大关系。”
在欧洲,大众集团早期决定的电气化战略已经开始收获市场回报。每售出四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
在北美,大众品牌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已经恢复盈利。包括ID.4在内的五款全新SUV车型获得了市场认可,占大众在美销量的75%以上,达到375,030辆。
在中国市场,纯电动汽车的交付量翻了两番,达到93,000辆。大众集团高层认为,2021年中国市场本来可以卖出更多汽车,但芯片短缺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影响产量。
财务数据显示,奥迪股份公司2021财年汽车销量为860万辆,同比下降6%,但销售收入增长12%,达到2502亿欧元。不含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达到200亿欧元,不含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从上一财年的4.8%提高到8%。
汽车业务的净现金流也达到了155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了55亿欧元。截至2021年底,其净流动性为267亿欧元。
在当前这个转型的时代,各大车企都在负重前行。他们一方面要稳住现有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要开拓新的市场,投入巨大的精力推动新技术新生态的落地。
大众集团作为汽车行业的顶级企业,压力也是最大的。但从其2021年的表现来看,确实颇有成效,大众集团可以称得上是第一批在转型之路上成绩初显的巨头之一。
Diss主导的转型能够取得好的效果,与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密不可分,也值得业界借鉴。
在转型之初,迪斯就把特斯拉作为学习的榜样,他本人也多次表达了对特斯拉的欣赏。迪斯表示:“特斯拉和马斯克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接受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还包括生产力和发展速度。”
在支家军看来,借鉴特斯拉的非常规发展经验,很可能让大众集团事半功倍。无论是特斯拉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经验,都提升了大众集团的转型效率,加速了其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的发展。
大众集团通过ID系列迅速找到了市场方向,产品的卖点和营销方式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认可,或多或少与这种借鉴有关。
除了经营理念,Diss的一系列开源节流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节流”方面,大众集团在2021年启动了间接成本管理项目。由此,大众集团提前实现了到2023年降低10%间接成本的目标。
根据……到官方数据,与2019年相比,大众集团2021年节省的成本达到40亿欧元。
在“开源”方面,奥迪股份公司于2021年7月发布了新的汽车战略,以期创造新的利润。
其中,在机电一体化平台方面,MEB平台正在不断扩大产品阵营。除了现有的ID.3、ID.4和ID.6、ID.5和ID。3月9日刚刚发布的Buzz也即将推出,市场反馈良好的ID家族将再次获得整体影响力。
全新SSP可扩展系统平台即将迎来首款落地车型——大众三一。目前,大众集团已决定投资20亿欧元,在沃尔夫斯堡主工厂旁边的地区建立新工厂,生产这款新车。
此外,大众集团将投资8亿欧元建立一个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SSP平台。在大众集团的规划中,SSP平台未来将成为集团唯一的生产平台,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支持自动驾驶功能。
除了自己的产品阵营,大众集团也在积极推动企业间的合作。3月14日,大众集团宣布将扩大与福特的合作,未来将基于MEB平台生产福特第二款纯电动汽车。据估计,在六年内,福特MEB车型的产量将翻一番,达到120万辆。
在此之前,大众和福特也已经结成战略联盟,双方在电动汽车、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都有合作。
纵观大众集团的合作版图,其领域涵盖了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的各个层面。
在软件领域,大众集团的前软件部门已经更名为CARIAD。CARIAD已经整合了海拉的相机软件业务,并正在与博世合作开发L3级自动驾驶技术。
在硬件领域,大众集团已与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在欧洲成立合资公司,并与英国石油公司合作,即将推出首批大功率充电设施;在国内,大众集团与一汽、江淮、万邦德合资成立的科迈斯也在充电设施领域稳步发展;在美国,大众汽车集团和Electrify America制定了全新的扩张计划,计划到2025年建成1万个大功率充电终端。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在3月15日大众集团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迪斯提到,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升级,大众集团将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和美国,并将优先考虑中国。
这显然与大众集团2021年在北美和中国的增长率有关。在欧洲市场已经稳居第一的基础上,大众集团已经开始酝酿新的扩张计划——在北美与特斯拉正面竞争,进一步抢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
“鉴于欧洲的形势,我们将把更多业务转移到中国,”迪斯说。中国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我们在中国的增长是一笔资产,对公众来说,提高在中国的销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大众集团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约为16%,并计划今年将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翻一番,这是该公司目前的首要任务。"
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已经开始。且不说太久之前,从电气化改造阶段开始,在2019年4月的“大众集团之夜”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宣布了到2028年生产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目标,其中一半以上将在中国生产。
0
当时迪斯说:“大众集团正在进行全球转型,中国将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一规划显示了大众集团的长远规划,中国市场将成为大众集团进入电动时代后的“主场”。
这不仅表明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也表明大众集团对中国市场有着前所未有的依赖。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世界上日益成熟和完善的产业链格局,这些都是汽车企业R&D和销售最需要的。
大众汽车集团将业务核心东移至中国,将为其发展带来更多利益。
1
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迎来了全新纯电动平台的“爆发点”。3月,登陆中国的首款MEB平台车型ID.4上市;6月,ID.6上市;10月,ID.3上市。半年之内三款纯电动平台的新车相继在国内上市,节奏之快前所未有。
以ID.3为例,上市仅一周就交付了1255辆,大众集团纯电动平台在中国市场的力量已经初具雏形。
除了产品,大众集团还针对年轻客户采用了新的销售方式,包括在中国商场开设120家pop-up shop门店,这也为其销量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目前,大众集团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除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奥迪,还有合资企业如SAIC奥迪、奥迪一汽、江淮大众和凯美仕。2021年,保时捷、宾利和兰博基尼也在中国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
根据官方信息,大众汽车集团为其2022年的发展制定了目标:预计交付量将增长5%至10%,业务销售回报率将提高至7.0%至8.5%。同时,官方也承认,2022年还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6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芯片短缺问题仍未解决,俄乌战火仍未散去,这些都会对各大车企的发展产生影响。
但是,大众集团的发展趋势在持续向好是不争的事实。MEB平台有能力在下一阶段占得先机,承担长期开发任务的全新SSP可扩展系统平台即将开始落地,让大众集团的2022年更加值得期待。6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芯片短缺问题仍未解决,俄乌战火仍未散去,这些都会对各大车企的发展产生影响。
但是,大众集团的发展趋势在持续向好是不争的事实。MEB平台有能力在下一阶段占得先机,承担长期开发任务的全新SSP可扩展系统平台即将开始落地,让大众集团的2022年更加值得期待。
3月16日22时36分,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福岛县沿海,地震发生后东北新干线脱轨,东电辖区内还发生了超过200万户家庭的大规模停电事故。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在当地时间周二宣布,未来10年在欧洲800亿欧元投资计划已经开启第一阶段:投资330亿欧元,用于在欧洲的芯片研发和制造设施。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丰田将对其历史最悠久的美国工厂进行升级,该公司将对这座工厂投资2700万美元,以提高其产能。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3月16日,森萨塔科技(SensataTechnologies)宣布与瑞典公司NIRADynamics展开新合作,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图森未来正寻求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并将专注于美国市场。
1900/1/1 0:00:00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出一组五菱全新纯电动车的谍照,从尾标来看,新车或被命名为AirEV。另外有消息称,该车定位或高于宏光MINIEV参数询价,且配备快充、提供长轴版、短轴版两种选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