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倍,占新车销量的17.9%。数据显示,该行业在2021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增速也是2016年以来最高。
2021年13.4%的市场份额,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过了市场规模的门槛,真正进入了从政策引导到完全市场化的发展新阶段。但新阶段必然面临新的问题,如技术创新、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能源交通有待协调、消费服务有待提升、市场用户有待培育等。许多行业热点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为响应和服务行业,3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委员会百人论坛(2022)第三天将围绕上述热点话题举办八场专题论坛,上午四场,下午四场。
27日上午就“市场与消费/动力电池/能源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消费市场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应对新的消费趋势?如何制定新的品牌营销策略?如何进行国际化战略布局?如何制定需求侧政策?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全新的驾驶体验?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论坛将围绕上述问题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立足消费层面,研究产业问题,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百人会成立了“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中心”,将在本次论坛上正式成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加快交通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动力电池的创新成为增强新能源汽车竞争水平、打造国家产业竞争力、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第一国还是追赶国,还是动力电池链条上的主要企业,都在瞄准新技术,布局新一代动力电池。本届动力电池论坛聚焦“下一代电池产业化之路”,研判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竞争与合作趋势;动力电池的创新发展趋势: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协同发展路径:构建供应链保障体系;双碳背景下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挑战:动力电池产业链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电池行业合作共建新生态等话题邀请嘉宾共同探讨。
由于涉及多领域的协同规划和一体化发展,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论坛将围绕油、电、气、光、储、充、换、氢等多种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协同规划、运营模式、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内容,国内能源、交通、电网、充换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负责人将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新智能汽车时代,传统汽车企业如何形成新的智能实力?智能时代跨界企业如何成长?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如何进一步产业化?汽车智能化时代如何更好的监管数据、网络、个人信息?如何保证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一系列关键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智能汽车前沿高峰论坛将聚焦智能汽车发展的新力量、新力量。
27日下午的主题是“商用车/氢能产业/后市场发展/投资与创新”。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势在必行。资料显示,商用车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0.9%,消耗51%的汽柴油,产生56%的道路交通碳排放,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2021年,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近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呈现良好势头。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将围绕电动化的实施路径与效果、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跨界创新、车联网、现代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运营、行业政策体系等新业态,进一步推动商用车绿色转型。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成为多场景减碳和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路径选择。2022-2025年是氢能商业化的重要时间窗口。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批启动,地方政府政策频频亮相,资本市场持续升温,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入加速阶段。本次氢能产业论坛将探讨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脱碳、储能、建筑等场景的应用潜力和商用路径;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探索可复制、可扩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财税金融政策如何共同支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的后市场问题也逐渐显现。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论坛将主要围绕:智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评估方法和技术创新;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汽车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在后市场的应用及数据互联的障碍和机制;讨论了支持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和监管建议等问题。会上还将成立并发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联合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让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攀升。目前,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从全球范围来看,技术路线仍有选择空间,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关键零部件壁垒尚未形成,信息系统仍在发展,品牌效应尚未显现,商业模式多样化,产业链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为此,大会特别举办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投资与创新论坛,将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行业投融资策略,包括重大投资机会的判断和投资策略、产业化进程中资本的融资策略、如何推动汽车行业新一轮并购等。
27日下午,另一场重要的闭门研讨会同时举行,即第六届电动汽车发展与政策全球圆桌会议。2021年是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加速之年,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主要经济体的推动。论坛邀请了政府部门代表、驻华使馆代表,以及国内外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参加,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及政策机制”进行交流。3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倍,占新车销量的17.9%。数据显示,该行业在2021年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增速也是2016年以来最高。
2021年13.4%的市场份额,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跨过了市场规模的门槛,真正进入了从政策引导到完全市场化的发展新阶段。但新阶段必然面临新的问题,如技术创新、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能源交通有待协调、消费服务有待提升、市场用户有待培育等。许多行业热点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为响应和服务行业,3月27日,中国电动汽车委员会百人论坛(2022)第三天将围绕上述热点话题举办八场专题论坛,上午四场,下午四场。
27日上午就“市场与消费/动力电池/能源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汽车消费市场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何应对新的消费趋势?如何制定新的品牌营销策略?如何进行国际化战略布局?如何制定需求侧政策?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全新的驾驶体验?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论坛将围绕上述问题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立足消费层面,研究产业问题,推动汽车文化的普及,百人会成立了“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中心”,将在本次论坛上正式成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加快交通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动力电池的创新成为增强新能源汽车竞争水平、打造国家产业竞争力、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否是第一个国家……或者是新能源汽车的追赶国,或者是动力电池链条上的主力企业,他们都在瞄准新技术,布局新一代动力电池。本届动力电池论坛聚焦“下一代电池产业化之路”,研判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竞争与合作趋势;动力电池的创新发展趋势: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协同发展路径:构建供应链保障体系;双碳背景下电池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挑战:动力电池产业链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电池行业合作共建新生态等话题邀请嘉宾共同探讨。
由于涉及多领域的协同规划和一体化发展,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论坛将围绕油、电、气、光、储、充、换、氢等多种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协同规划、运营模式、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政策支持等内容,国内能源、交通、电网、充换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负责人将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新智能汽车时代,传统汽车企业如何形成新的智能实力?智能时代跨界企业如何成长?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如何进一步产业化?汽车智能化时代如何更好的监管数据、网络、个人信息?如何保证智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一系列关键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智能汽车前沿高峰论坛将聚焦智能汽车发展的新力量、新力量。
27日下午的主题是“商用车/氢能产业/后市场发展/投资与创新”。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势在必行。资料显示,商用车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0.9%,消耗51%的汽柴油,产生56%的道路交通碳排放,其绿色转型迫在眉睫。2021年,在双碳目标的带动下,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近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呈现良好势头。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将围绕电动化的实施路径与效果、智能化发展趋势与跨界创新、车联网、现代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运营、行业政策体系等新业态,进一步推动商用车绿色转型。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成为多场景减碳和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路径选择。2022-2025年是氢能商业化的重要时间窗口。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获批启动,地方政府政策频频亮相,资本市场持续升温,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入加速阶段。本次氢能产业论坛将探讨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脱碳、储能、建筑等场景的应用潜力和商用路径;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突破;探索可复制、可扩展、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财税金融政策如何共同支持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相关的后市场问题也逐渐显现。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论坛将主要围绕:智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评估方法和技术创新;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汽车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在后市场的应用及数据互联的障碍和机制;讨论了支持行业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和监管建议等问题。会上还将成立并发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联合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让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不断攀升。目前,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窗口。从全球范围来看,技术路线仍有选择空间,核心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关键零部件壁垒尚未形成,信息系统仍在发展,品牌效应尚未显现,商业模式多样化,产业链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为此,大会特别举办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投资与创新论坛,将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下的行业投融资策略,包括重大投资机会的判断和投资策略、产业化进程中资本的融资策略、如何推动汽车行业新一轮并购等。
27日下午,另一场重要的闭门研讨会同时举行,即第六届电动汽车发展与政策全球圆桌会议。2021年是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加速之年,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主要经济体的推动。论坛邀请了政府部门代表、驻华使馆代表,以及国内外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参加,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及政策机制”进行交流。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正在加速推动汽车、交通、城市深度融合。
1900/1/1 0:00:00当前,随着5G、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汽车产业的边界进一步拓宽,竞争格局全面重塑,引发汽车产品形态、产业链条和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由此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量和机遇。
1900/1/1 0:00:00李克强总理在202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1900/1/1 0:00:003月18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以下英文简称SCP)指导的“2022车用动力系统国际高峰论坛”以数字连线云直播的形式成功举行。
1900/1/1 0:00:003月5日,在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1900/1/1 0:00:003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云论坛”将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