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云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百人会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在三天时间内举行了14场会议,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的政策调整、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市场与消费新方向、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商用车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多场景应用、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以及产业投资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5日上午,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商汤总经理孙大鹏在双智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演讲。
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商汤总经理孙大鹏;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郭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很高兴有机会在百人会上向大家报告商汤的舞台工作。
今天,我将以“商汤绝影车路合作,助力双智城市建设”为主题,简单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
商汤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服务超过2400家行业顶级客户,这主要得益于商汤多年的R&D积累。虽然成立才七年,但商汤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全公司6000多人,研发团队3500人。
目前,商汤的业务基本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台,四大支柱”。“一个平台”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配备了自主开发的训练框架。“四大支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车。其中,智能汽车是多产业融合业务协同优势最明显的板块。与智慧商业结合形成自动连接产品,可以有效到达商业枢纽,促进商业模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交叉,形成智慧交通产品,使车路协同系统有效整合智慧交通的各种业务场景和应用,为出行带来更多选择;结合智慧生活,可以将手机的娱乐应用有效应用到整个机舱,让乘客体验更好。
然后报告我们的汽车产品计划。
这是我们整个汽车产品体系的框架图。最下面是我们刚才讲的大设备,大设备上面是绝影赋能的引擎。绝对赋能引擎是一套面向汽车厂商的软件系统,让汽车厂商深入挖掘数据的价值。
在为这款发动机提供动力方面,我们形成了三个产品系列:
第一个产品序列是智能车舱。主要是面向驾驶员感知和乘客感知的系统,更多的是提供车内智能互动娱乐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产品序列是量产智能驾驶。主要面向前装量产客户,向车厂提供OEM版智能导航和智能泊车功能。
第三个产品序列是智能驾驶连接系列。主要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我们把它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场景,以保证在现有的工况下能够达到L4级别的效果。
这个图的上方是车路协同的陆云产品体系,主要包括智能路侧传感产品和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五个产品构成了上塘汽车的整个产品体系。
这是我们车路合作的一个产品方案。目前的逻辑也是“智能汽车+智能道路+协同云”,使它们能够充分融合,能够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化。
车辆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网约车转型的传统车辆,加上L4级自动驾驶小巴。道路平台主要收集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路侧感知能力,加上相对智能的信号灯控制系统。
云平台主要包括三点:云控制平台主要提供车辆接入、路侧设备接入和云控制;业务平台主要提供可视化算法、流量工程和业务应用;训练平台依靠AI训练设备和训练引擎,使数据更加安全和灵活。
车、路、云产品融合在一起,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示范区、封闭园区、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管理。目前,商汤的车路协同产品体系已接入超过120万辆网联汽车,具备20余项智能交通检测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产品细节。
所谓智能汽车,就是将包括公交车、养护车、运营车在内的各类车辆通过联网设备连接起来,在车上实现无感知支付、道路病害检测、治理、交通分析算法,最终为城市出行、城市管理、封闭式园区运营管理提供各种设备的联网接入。目前,商汤的网联汽车边缘接入方案比较完善,可以方便地将现有的网联汽车改造成网络,利用AI能力为双智慧城市的治理提供服务。
除了传统汽车的网联改造,我们的L4级小巴目前已经开始线下使用。这款车基本具备智能网联功能,能灵活适应各种场景,鲁棒性强,能适应各种天气情况。
协作云从平台层面提供管理支持。目前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设备接入、车辆监管、车辆运行、电子围栏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商汤产品如何为双智慧城市建设赋能。
第一种场景,通过无人小巴、智能公交和道路云平台的结合,提供微循环接驳服务。首先,人们可以通过APP电子站牌和车内屏幕获取出行信息,无支付感,无通道感。该车可以配备车路协同网络,确保安全高效驾驶。道路可以提供超视距感知,准确传达路侧信息。云是搭载智能大数据的云平台,可以提高出行效率。同时,尚还提供安全员培训管理、保险、车辆维护、路线定制、AR定制等可扩展服务。
第二个场景有助于双芝市车联网的协同运行。通过车城的“云缘”视频分析。com,为汽车出行和城市管理提供数据运营服务。目前可访问的数据主要有道路养护、交通违章、流量分析、交通事件、街道管理五大类。路径主要是在车上搭载小型接入设备,通过车载设备快速对业务应用进行本地检测、云端管理、结果分析和数据服务,将城市治理的基本诉求转移到车载摄像头上,使整个治理更加灵活。
第三种场景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指挥决策。交管部门,各种拥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私家车与运营车辆的配合,车与路的配合,可以及时形成处置方案,发出管理信号,帮助重新检查路况,最终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
技术优势,最后干脆给领导打个报告。
商汤的汽车产品起源于2016年。目前已经实现了业内第一的AI生产效率,全栈智能驾驶,拥有比较完善的测试和数据积累体系。此外,商汤投资56亿元在上海临港建立超级计算中心。得益于大规模的模型建造,模型生产效率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300多倍,直接带动了量产和R&D效率的增长。正是基于这些内容,商汤才能够赋能更多的应用场景。
同时,商汤持续研发全栈智能驾驶技术,包括感知、预测、决策规划,希望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数据积累方面,商汤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建造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e在上海临港,主要是积累各种测试数据和测试场景,包括一个测试场景库。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测试和仿真系统,在双智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大家!3月25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云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百人会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在三天时间内举行了14场会议,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的政策调整、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市场与消费新方向、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商用车可持续发展、氢能产业多场景应用、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以及产业投资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5日上午,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商汤总经理孙大鹏在双智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演讲。
商汤科技副总裁、北京商汤总经理孙大鹏;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郭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很高兴有机会在百人会上向大家报告商汤的舞台工作。
今天,我将以“商汤绝影车路合作,助力双智城市建设”为主题,简单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
商汤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已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服务超过2400家行业顶级客户,这主要得益于商汤多年的R&D积累。虽然成立才七年,但商汤已经积累了二十多年。全公司6000多人,研发团队3500人。
目前,商汤的业务基本可以概括为“一个平台,四大支柱”。“一个平台”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配备了自主开发的训练框架。“四大支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车。其中,智能汽车是多产业融合业务协同优势最明显的板块。与智慧商业结合形成自动连接产品,可以有效到达商业枢纽,促进商业模式的变革;与智慧城市交叉,形成智慧交通产品,使车路协同系统有效整合智慧交通的各种业务场景和应用,为出行带来更多选择;结合智慧生活,可以将手机的娱乐应用有效应用到整个机舱,让乘客体验更好。
然后报告我们的汽车产品计划。
这是我们整个汽车产品体系的框架图。最下面是我们刚才讲的大设备,大设备上面是绝影赋能的引擎。绝对赋能引擎是一套面向汽车厂商的软件系统,让汽车厂商深入挖掘数据的价值。
在为这款发动机提供动力方面,我们形成了三个产品系列:
第一个产品序列是智能车舱。主要是面向驾驶员感知和乘客感知的系统,更多的是提供车内智能互动娱乐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产品序列是量产智能驾驶。主要面向前装量产客户,向车厂提供OEM版智能导航和智能泊车功能。
第三个产品序列是智能驾驶连接系列。主要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我们把它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场景,以保证在现有的工况下能够达到L4级别的效果。
这个图的上方是车路协同的陆云产品体系,主要包括智能路侧传感产品和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五个产品构成了上塘汽车的整个产品体系。
这是我们车路合作的一个产品方案。目前的逻辑也是“智能汽车+智能道路+协同云”,使它们能够充分融合,能够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化。
车辆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属于网约车转型的传统车辆,加上L4级自动驾驶小巴。道路平台主要收集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路侧感知能力,加上相对智能的信号灯控制系统。
云平台主要包括三点:云控制平台主要提供车辆接入、路侧设备接入和云控制;业务平台主要提供可视化算法、流量工程和业务应用;训练平台依靠AI训练设备和训练引擎,使数据更加安全和灵活。
车、路、云产品融合在一起,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示范区、封闭园区、高速公路、城市交通的管理。目前,商汤的车路协同产品体系已接入超过120万辆网联汽车,具备20余项智能交通检测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产品细节。
所谓智能汽车,就是将包括公交车、养护车、运营车在内的各类车辆通过联网设备连接起来,在车上实现无感知支付、道路病害检测、治理、交通分析算法,最终为城市出行、城市管理、封闭式园区运营管理提供各种设备的联网接入。目前,商汤的网联汽车边缘接入方案比较完善,可以方便地将现有的网联汽车改造成网络,利用AI能力为双智慧城市的治理提供服务。
除了传统汽车的网联改造,我们的L4级小巴目前已经开始线下使用。这款车基本具备智能网联功能,能灵活适应各种场景,鲁棒性强,能适应各种天气情况。
协作云从平台层面提供管理支持。目前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设备接入、车辆监管、车辆运行、电子围栏等。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商汤产品如何为双智慧城市建设赋能。
第一种场景,通过无人小巴、智能公交和道路云平台的结合,提供微循环接驳服务。首先,人们可以通过APP电子站牌和车内屏幕获取出行信息,无支付感,无通道感。该车可以配备车路协同网络,确保安全高效驾驶。道路可以提供超视距感知,准确传达路侧信息。云是搭载智能大数据的云平台,可以提高出行效率。同时,尚还提供安全员培训管理、保险、车辆维护、路线定制、AR定制等可扩展服务。
第二个场景有助于双芝市车联网的协同运行。通过车城的“云缘”视频分析。com,为汽车出行和城市管理提供数据运营服务。目前可访问的数据主要有道路养护、交通违章、流量分析、交通事件、街道管理五大类。路径主要是在车上搭载小型接入设备,通过车载设备快速对业务应用进行本地检测、云端管理、结果分析和数据服务,将城市治理的基本诉求转移到车载摄像头上,使整个治理更加灵活。
第三种场景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指挥决策。交管部门,各种拥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私家车与运营车辆的配合,车与路的配合,可以及时形成处置方案,发出管理信号,帮助重新检查路况,最终提高整个城市的运行效率。
技术优势,最后干脆给领导打个报告。
商汤的汽车产品起源于2016年。目前已经实现了业内第一的AI生产效率,全栈智能驾驶,拥有比较完善的测试和数据积累体系。此外,商汤投资56亿元在上海临港建立超级计算中心。得益于大规模的模型建造,模型生产效率在过去三年中提升了300多倍,直接带动了量产和R&D效率的增长。正是基于这些内容,商汤才能够赋能更多的应用场景。
同时,商汤持续研发全栈智能驾驶技术,包括感知、预测、决策规划,希望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数据积累方面,商汤也在努力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建造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e在上海临港,主要是积累各种测试数据和测试场景,包括一个测试场景库。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的积累,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测试和仿真系统,在双智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标签:北京
3月25日,纬湃科技发布其2021财年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纬湃科技销售额为8349亿欧元(2020年:8017亿欧元),同比增长41。
1900/1/1 0:00:00“2022年,宝马集团量产及试生产纯电动车型将达15款,覆盖约90的细分市场。基于全新架构的新世代车型(NEUEKLASSE)将在2024年开始试生产,并于2025年亮相。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近日,东芝(Toshiba)发布了新型激光雷达。与该公司2021年6月推出的上一款激光雷达相比,新型激光雷达投影装置的尺寸缩小了四分之三。
1900/1/1 0:00:003月25日,零跑汽车官方宣布对零跑T03全系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将于3月26日零时开始生效。
1900/1/1 0:00:00今日,赛轮思宣布与博泰车联网联手提供互联和智能汽车助理技术,助力红旗新推出的EHS9拓展国际市场。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劳斯莱斯以其独一无二的设计而闻名。据外媒报道,该公司最新发布CarbonVeil(碳面纱),这是由劳斯莱斯迪拜分公司委托定制的一款全新幻影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