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
2022年北京车展可能会推迟到6月。
3月21日,盖世汽车经多方证实,原定于2022年4月21日在北京开幕的2022(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将延期至2022年6月,官方信息据悉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历史总是相似的。2020年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因疫情延期至同年9月26日-10月5日。2022年以来,随着我国多地疫情的死灰复燃,再次推迟成为必然。
盖世点评:突如其来的延迟无疑会打乱很多车企制定的新车推广和分销计划。届时,线上发布将可能成为部分车企不得不选择的新车发布方式。
40多款新能源车扎堆涨价,最高涨幅超过3万元。
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开始,并持续发酵。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近20家汽车企业宣布提价,涉及车型超过40款。不仅如此,价格涨幅也在扩大,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万元。
盖世点评:涨价还在继续。基于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企,芯片短缺,短期内新车价格可能不会回落。
小米汽车的R&D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工程样机将在第三季度亮相。
3月22日晚间,小米汽车集团发布了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继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后,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过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R&D团队已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核心领域拓展R&D;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当天,小米京津分公司总经理罗宝军向行业媒体透露,小米汽车的工程样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同时他表示,小米的新能源汽车是形成小米之家闭环的最后一环,“一定会突破大家的想象”。
盖世点评:小米车再次提速。
许家印:6月22日实现恒驰5量产。
3月22日晚19时,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召开“恒驰5”量产动员会。会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恒驰5必须在6月22日实现量产。
图片来源:网络
点评:缺席当天恒大集团投资人会议,出现在“恒驰5”量产动员会,不言而喻。
ZF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在广州破土动工。
3月23日,ZF集团在中国的第四个R&D中心——ZF广州技术中心近日正式破土动工。
ZF广州技术中心效果图
ZF广州技术中心一期工程投资约7亿元,占地约10000平方米。2022年底建成,2023年投入运营。全面建成后,广州技术中心将达到1000人以上的规模,配备多种先进的实验室和软硬件测试环境,并配备可测试高速、动态和自动驾驶场景的测试场地。届时,广州技术中心将进一步提升ZF在中国市场现有的R&D能力,与中国其他三个R&D中心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加强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ZF在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
ZF广洲技术中心作为ZF在中国的第四个R&D中心和ZF在华南地区的第一个R&D中心,拥有核心工程技术R&D能力,将依托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素质人才,专注于软件开发、机电一体化设计和系统集成,为当地客户提供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电驱动系统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盖世点评:ZF集团在中国市场的R&D布局进一步完善。
威派科技拟重组组织架构,强化电气化战略重点。
威派科技在3月22日召开的监事会会议上决定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组织整体效率。会议批准将原电控、新能源技术、传感与驱动、委托生产四大事业部重组为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暂定名: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事业群)和电气化解决方案(暂定名: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新设立的组织架构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威派科技旨在进一步提升动力总成电气化的战略重点,巩固企业运营,以更高效、灵活、有力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出行技术的发展。重组后的组织更加注重业务增长和价值创造。这种更加透明的组织可以通过优化资源整合更快地应对市场变化,从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盖世点评: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重叠行业瞬息万变,各大企业的拆分、整合合资、并购等动作越来越频繁。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
2022年北京车展可能会推迟到6月。
3月21日,盖世汽车经多方证实,2022(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车展……原定于2022年4月21日在北京开幕的ve展将延期至2022年6月,官方信息据悉将于近期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历史总是相似的。2020年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因疫情延期至同年9月26日-10月5日。2022年以来,随着我国多地疫情的死灰复燃,再次推迟成为必然。
盖世点评:突如其来的延迟无疑会打乱很多车企制定的新车推广和分销计划。届时,线上发布将可能成为部分车企不得不选择的新车发布方式。
40多款新能源车扎堆涨价,最高涨幅超过3万元。
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开始,并持续发酵。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近20家汽车企业宣布提价,涉及车型超过40款。不仅如此,价格涨幅也在扩大,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万元。
盖世点评:涨价还在继续。基于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企,芯片短缺,短期内新车价格可能不会回落。
小米汽车的R&D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工程样机将在第三季度亮相。
3月22日晚间,小米汽车集团发布了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继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后,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过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R&D团队已超过1000人,未来将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核心领域拓展R&D;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当天,小米京津分公司总经理罗宝军向行业媒体透露,小米汽车的工程样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同时他表示,小米的新能源汽车是形成小米之家闭环的最后一环,“一定会突破大家的想象”。
盖世点评:小米车再次提速。
许家印:6月22日实现恒驰5量产。
3月22日晚19时,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召开“恒驰5”量产动员会。会上,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恒驰5必须在6月22日实现量产。
图片来源:网络
点评:缺席当天恒大集团投资人会议,出现在“恒驰5”量产动员会,不言而喻。
ZF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在广州破土动工。
3月23日,ZF集团在中国的第四个R&D中心——ZF广州技术中心近日正式破土动工。
ZF广州技术中心效果图
ZF广州技术中心一期工程投资约7亿元,占地约10000平方米。2022年底建成,2023年投入运营。全面建成后,广州技术中心将达到1000人以上的规模,配备多种先进的实验室和软硬件测试环境,并配备可测试高速、动态和自动驾驶场景的测试场地。届时,广州技术中心将进一步提升ZF在中国市场现有的R&D能力,与中国其他三个R&D中心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加强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ZF在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
ZF广洲技术中心作为ZF在中国的第四个R&D中心和ZF在华南地区的第一个R&D中心,拥有核心工程技术R&D能力,将依托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素质人才,专注于软件开发、机电一体化设计和系统集成,为当地客户提供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电驱动系统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盖世点评:ZF集团在中国市场的R&D布局进一步完善。
威派科技拟重组组织架构,强化电气化战略重点。
威派科技在3月22日召开的监事会会议上决定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组织整体效率。会议批准将原电控、新能源技术、传感与驱动、委托生产四大事业部重组为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暂定名: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事业群)和电气化解决方案(暂定名:电气化解决方案事业群)两大事业群。
新设立的组织架构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威派科技旨在进一步提升动力总成电气化的战略重点,巩固企业运营,以更高效、灵活、有力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出行技术的发展。重组后的组织更加注重业务增长和价值创造。这种更加透明的组织可以通过优化资源整合更快地应对市场变化,从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盖世点评:全球经济形势不明朗,重叠行业瞬息万变,各大企业的拆分、整合合资、并购等动作越来越频繁。
3月24日,Stellantis集团和LG新能源LGEnergySolution宣布,双方已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即以双方合资的形式共同建立加拿大境内第一家大型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
1900/1/1 0:00:00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预计锂资源供需平衡有望在23年后恢复正常。”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之高层论坛中如是说。
1900/1/1 0:00:003月26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发表“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主题演讲。
1900/1/1 0:00:003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在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的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中发表演讲。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日经网报道,随着消费者慢慢转向绿色出行,以及在泰国当地政府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来自中国、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争相进军泰国的电动汽车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