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吉利汽车发布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0.3%,至1016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后的股东应占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同比下降21.9%,至43.5亿元。
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但吉利集团给出了经营业绩低于管理层预期的预期解释:主要由于年内全球芯片供应短缺。此外,吉利在2021年财报中坦言:“中国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疫情相关的其他干扰以及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并未显示出减弱的迹象,并将继续对集团2022年的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基于此,在2021年吉利汽车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念道,公司将积极应对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未来将继续加强布局自研芯片的路线,通过多种技术路线方案,多方位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确实不只是吉利。自2020年底以来,全球汽车制造商一直陷入芯片短缺的困境。从最新的2月产销数据来看,多家车企提到产销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例如,长安、长城和吉利都将2月份销量的下降归因于博世“核心相关”零部件供应不足。
把镜头拉到国外,“缺芯减产”的剧本也已经上演。本月中旬,丰田表示,将在Q2削减高达20%的日本国内产量,以缓解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给供应商带来的压力。无独有偶,大众集团上周表示,由于半导体短缺,该公司2021年的汽车销量比计划少200万辆。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115.84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有所增加,达到7.09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的6.1%。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公开表示,汽车芯片供应仍有较大缺口,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仍无明显改善,汽车企业购买芯片仍需等待较长时间。
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一位半导体从业者也表达了对芯片市场的担忧:芯片短缺引发的涨价潮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升温的趋势。“芯片公司不会一下子涨太多,但是在合同之外,车企如果要自行采购,价格一般要贵几十倍。”据央视财经报道,上海黄浦区赛格电子市场原本20元一颗的芯片(ST L9369芯片)被炒到了几千元。
事实上,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车企早就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李书福曾直言,车载高计算能力芯片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工艺先进的高计算能力芯片才能满足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求。不仅如此,他还指出,芯片作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也是构建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保障汽车产业双循环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落实具体措施,吉利集团继续加强自主研发芯片的部署。此前,在“智能吉利2025”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宣布,由吉利新擎科技研发、采用整车法规7nm工艺的智能座舱芯片SE1000,在完成整车re的认证后,将于2022年正式量产……通货膨胀。需要注意的是,这将成为国内首款7nm工艺的汽车级SOC芯片。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新青科技是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的易卡通科技和Arm中国共同成立的。
诚然,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缺芯”的困境,构建完整的整车法规生态链成为上下游自主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芯片领域部署自研,保障未来智能汽车的芯片供应,成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布局思路和投资机会。那么,吉利这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自然要抓住机会。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贸易形势,海外零部件供应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来说,加强自研的部署更具有战略意义。3月23日,吉利汽车发布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10.3%,至1016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后的股东应占利润60.6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同比下降21.9%,至43.5亿元。
虽然营收同比增长,但吉利集团给出了经营业绩低于管理层预期的预期解释:主要由于年内全球芯片供应短缺。此外,吉利在2021年财报中坦言:“中国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疫情相关的其他干扰以及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并未显示出减弱的迹象,并将继续对集团2022年的销售业绩和盈利能力构成压力。”
基于此,在2021年吉利汽车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CEO念道,公司将积极应对供应链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未来将继续加强布局自研芯片的路线,通过多种技术路线方案,多方位解决芯片短缺问题。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确实不只是吉利。自2020年底以来,全球汽车制造商一直陷入芯片短缺的困境。从最新的2月产销数据来看,多家车企提到产销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例如,长安、长城和吉利都将2月份销量的下降归因于博世“核心相关”零部件供应不足。
把镜头拉到国外,“缺芯减产”的剧本也已经上演。本月中旬,丰田表示,将在Q2削减高达20%的日本国内产量,以缓解芯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给供应商带来的压力。无独有偶,大众集团上周表示,由于半导体短缺,该公司2021年的汽车销量比计划少200万辆。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115.84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有所增加,达到7.09万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的6.1%。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公开表示,汽车芯片供应仍有较大缺口,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仍无明显改善,汽车企业购买芯片仍需等待较长时间。
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一位半导体从业者也表达了对芯片市场的担忧:芯片短缺引发的涨价潮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升温的趋势。“芯片公司不会一下子涨太多,但是在合同之外,车企如果要自行采购,价格一般要贵几十倍。”据央视财经报道,上海黄浦区赛格电子市场原本20元一颗的芯片(ST L9369芯片)被炒到了几千元。
事实上,包括吉利在内的自主车企早就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李书福曾直言,车载高计算能力芯片已经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工艺先进的高计算能力芯片才能满足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求。不仅如此,他还指出,芯片作为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也是构建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保障汽车产业双循环发展的关键。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落实具体措施,吉利集团继续加强自主研发芯片的部署。此前,在“智能吉利2025”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宣布,由吉利新擎科技研发、采用整车法规7nm工艺的智能座舱芯片SE1000,在完成整车re的认证后,将于2022年正式量产……通货膨胀。需要注意的是,这将成为国内首款7nm工艺的汽车级SOC芯片。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新青科技是由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的易卡通科技和Arm中国共同成立的。
诚然,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缺芯”的困境,构建完整的整车法规生态链成为上下游自主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芯片领域部署自研,保障未来智能汽车的芯片供应,成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布局思路和投资机会。那么,吉利这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自然要抓住机会。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贸易形势,海外零部件供应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来说,加强自研的部署更具有战略意义。
盖世汽车讯近年来,对电动汽车技术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然而,很多用户也希望,SUV、跨界车和轻型卡车具备四轮驱动(4WD)和全轮驱动(AWD)能力,这是电动传动系统难以实现的。
1900/1/1 0:00:00“汽车集团要日夜奋战,努力拼搏,大干三个月,6月22日一定要实现恒驰5量产。
1900/1/1 0:00:00日前,小鹏汽车官方表示,该品牌旗下车型小鹏P7参数询价第十万台正式下线。
1900/1/1 0:00:00近年来,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面对现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新能源产品,有的消费者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选择哪个品牌,哪款车型合适。
1900/1/1 0:00:00新能源车的崛起已不再是秘密。
1900/1/1 0:00:002021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绽放速度,远超预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