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徐长明: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宜平稳调整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次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阶段”为主题,聚焦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消费新方向等议题。广泛邀请国内相关部委领导、国外政府机构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汽车之家摘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观点,与读者分享。

会议期间,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分享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过编辑):

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一、回答为什么最近新能源爆炸了;二、新能源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局面?第三,对政策效果的估计。

第一,为什么最近新能源爆发式增长?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达到326.6万辆,同比增加近200万辆,增长156%。今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速达到141%,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事实上,这种加速发展始于2020年下半年,并于去年12月达到52.7万辆的历史新高。从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渗透率达到15.7%,2020年只有6%,一年增长近10%。今年前两个月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9.2%,并持续增长。事实上,渗透率接近20%的月份已经达到了近7个月的历史跨度。

如果有爆发式增长,肯定有突发因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相对于传统汽车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产品,代表产品是特斯拉Model 3。从2019年、2020年、2021年到今年前两个月,Model 3的月销量都在这条曲线上。特斯拉Model 3自2019年12月开始在中国制造,最初一个月约3000辆。爆发式增长是从2020年6月再次降价到27.1万元,销量有了很大的增长,月销量达到1万多辆。2020年11月再次降价,价格达到24-25万元。从去年的情况来看,Model 3的产品已经超级有竞争力了。

Model 3,Model Y, Tesla, MINI, Hongguang miniev

特斯拉Y型车

二是Model Y,2021年初开始国产,国产后价格有竞争力。月销量达到1万辆左右。其实更大的增长是Model Y推出了磷酸亚铁锂版本的车,价格下降了5万元左右,价格有相当的优势,月销量达到1.5万甚至更高。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Model Y的销量达到了16.9万辆。Model 3上市后,还有Model Y,大大拉动了国内部分高端产品的销量。蔚来、理想、小鹏的变化与特斯拉的变化基本同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涨。低端产品为五菱洪光MINIEV(参数|询价),2020年8月上市。上市后销量一路攀升,在3万元市场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Model 3,Model Y, Tesla, MINI, Hongguang miniev

五菱洪光MINIEV]

第二,未来会怎样?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新能源汽车将保持高速发展期,有四个基本理由:

1、“双碳”战略将形成新的推力。大城市大约四分之一的碳排放是由交通造成的。大城市减碳肯定是推动电车替代油罐车,肯定是有好处的,会促进电动车的发展。

2.智能形成新的张力。

3.规模化使得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互动。

4.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智能发展很快?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来自供给侧的推动,第二是来自需求侧的拉动。现在大量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进入,从供给侧推动了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来看,95后将进入主要的购买阶层,95后成长环境的一大特点是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技术爆炸,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这些都是从95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这一代人面临的技术爆炸的特点是互联网的土著人,他们总是在线和出生。这个特性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智能在广泛领域的深度应用,对智能汽车有着天然的接受度,没有任何学习成本。所以,这一代成为t之后……购车主体,智能汽车一定会快速发展。还有一点,随着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升,这一代人在汽车领域发展出了自己的品牌。对于车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大家都没有偏见。对自主品牌没有偏见,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是领先的。所以下一步,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智能化和电气化是互动的。电气化降低了智能化的门槛,智能化给电气化带来了新的动力。是助推,所以我们说智能化会对未来的电动汽车形成新的拉力。

另一种尺度。电动车有了规模之后,会给研发带来很大的便利。零部件方面,很多零部件供应商不愿意提供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不相信你能生产出月销售额过万的产品。现在事实证明有几个产品一个月卖过万,现在零部件企业更愿意和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会给整个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车联网、金融等领域带来变革。随着规模的发展,会带来便利,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未来消费者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95后和00后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预测2030年00后占比17-18%,90后占比34-35%。其实95后会占1/3多一点。1995年以后,电动车的接受度是24%,全社会的平均水平是16%,会随着消费者的变化有很大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石油汽车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电动汽车有很多优点,使用成本更低,加速体验更好,科技功能更多,场景更丰富,这些都比燃油车好。但也有相对的劣势,比如补充能量的方便性,续航里程的稳定性,尤其是高速后耗电量的快速增加,包括冬季电能的衰减,汽车的残值相对较低,购买成本相对较高,安全顾虑,消费者驾驶习惯的改变,这些都是相对于油车的劣势。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还没有完全覆盖燃油汽车的基本特征。如果未来电池技术没有突破,如果汽车还是一种交通工具,技术上没有特别大的革命性突破,电动汽车就无法对燃油汽车形成全面快速的替代。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而不是替代。

三。政策有效性评估

NEV的激励政策是过去两年爆发式增长的根本保证。没有这些政策,新能源汽车很难有现在的表现。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财税政策,不包括地方补贴。现在相比汽油车,13-15万的电动车优惠1.99万,23-25万的车优惠4.6万,28-30万的车接近5万,45万以上的车接近90这个财税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非财政政策,包括限制、牌照优惠、路权优惠等等。里面有一张图,限购城市享受优惠牌照,新能源占比达到27.2%。限购城市中,新能源占比达到13.9%。纯自发购买的城市新能源比例为10.3%,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限号的牌照优惠作用很大,通行权优惠作用也很大。

第三,在出租、网上预约、租赁、公约车领域,现在很多城市都规定出租车要换成电动车,深圳、广东很多地方都是……加速,还有在线租车等等。

还有就是生产端的强制政策双评分,强制很多传统油车企业布局电动车,否则会受到很多政策的制约。现在的激励政策已经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这些激励政策需要平稳有序的调整,不能有过多过快的调整,否则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般来说,爆发式增长必然有一个突变因素,即超级竞争力产品的出现。第二,新能源汽车未来一段时间会高速发展,但与传统汽车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编译/汽车之家张)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次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新阶段”为主题,聚焦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消费新方向等议题。广泛邀请国内相关部委领导、国外政府机构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发言。汽车之家摘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观点,与读者分享。

会议期间,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分享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过编辑):

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聊聊:一、回答为什么最近新能源爆炸了;二、新能源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局面?第三,对政策效果的估计。

第一,为什么最近新能源爆发式增长?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达到326.6万辆,同比增加近200万辆,增长156%。今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速达到141%,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事实上,这种加速发展始于2020年下半年,并于去年12月达到52.7万辆的历史新高。从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渗透率达到15.7%,2020年只有6%,一年增长近10%。今年前两个月的市场渗透率达到19.2%,并持续增长。事实上,渗透率接近20%的月份已经达到了近7个月的历史跨度。

如果有爆发式增长,肯定有突发因素。我们的研究结论是,新能源汽车出现了相对于传统汽车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产品,代表产品是特斯拉Model 3。从2019年、2020年、2021年到今年前两个月,Model 3的月销量都在这条曲线上。特斯拉Model 3自2019年12月开始在中国制造,最初一个月约3000辆。爆发式增长是从2020年6月再次降价到27.1万元,销量有了很大的增长,月销量达到1万多辆。2020年11月再次降价,价格达到24-25万元。从去年的情况来看,Model 3的产品已经超级有竞争力了。

Model 3,Model Y, Tesla, MINI, Hongguang miniev

特斯拉Y型车

二是Model Y,2021年初开始国产,国产后价格有竞争力。月销量达到1万辆左右。其实更大的增长是Model Y推出了磷酸亚铁锂版本的车,价格下降了5万元左右,价格有相当的优势,月销量达到1.5万甚至更高。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Model Y的销量达到了16.9万辆。Model 3上市后,还有Model Y,大大拉动了国内部分高端产品的销量。蔚来、理想、小鹏的变化与特斯拉的变化基本同步,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上涨。低端产品为五菱洪光MINIEV(参数|询价),2020年8月上市。上市后销量一路攀升,在3万元市场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Model 3,Model Y, Tesla, MINI, Hongguang miniev

五菱洪光MINIEV]

第二,未来会怎样?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新能源汽车将保持高速发展期,有四个基本理由:

1、“双碳”战略将形成新的推力。大城市大约四分之一的碳排放是由交通造成的。大城市减碳肯定是推动电车替代油罐车,肯定是有好处的,会促进电动车的发展。

2.智能形成新的张力。

3.规模化使得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互动。

4.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智能发展很快?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来自供给侧的推动,第二是来自需求侧的拉动。现在大量以智能、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公司进入,从供给侧推动了智能产品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来看,95后将进入主要的购买阶层,95后成长环境的一大特点是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技术爆炸,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这些都是从95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这一代人面临的技术爆炸的特点是互联网的土著人,他们总是在线和出生。这个特性给这一代人带来了智能在广泛领域的深度应用,对智能汽车有着天然的接受度,没有任何学习成本。所以,这一代成为t之后……购车主体,智能汽车一定会快速发展。还有一点,随着中国民族自信心的提升,这一代人在汽车领域发展出了自己的品牌。对于车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大家都没有偏见。对自主品牌没有偏见,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是领先的。所以下一步,以自主品牌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智能化和电气化是互动的。电气化降低了智能化的门槛,智能化给电气化带来了新的动力。是助推,所以我们说智能化会对未来的电动汽车形成新的拉力。

另一种尺度。电动车有了规模之后,会给研发带来很大的便利。零部件方面,很多零部件供应商不愿意提供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不相信你能生产出月销售额过万的产品。现在事实证明有几个产品一个月卖过万,现在零部件企业更愿意和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会给整个制造、销售、售后服务、车联网、金融等领域带来变革。随着规模的发展,会带来便利,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未来消费者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95后和00后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预测2030年00后占比17-18%,90后占比34-35%。其实95后会占1/3多一点。1995年以后,电动车的接受度是24%,全社会的平均水平是16%,会随着消费者的变化有很大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石油汽车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电动汽车有很多优点,使用成本更低,加速体验更好,科技功能更多,场景更丰富,这些都比燃油车好。但也有相对的劣势,比如补充能量的方便性,续航里程的稳定性,尤其是高速后耗电量的快速增加,包括冬季电能的衰减,汽车的残值相对较低,购买成本相对较高,安全顾虑,消费者驾驶习惯的改变,这些都是相对于油车的劣势。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还没有完全覆盖燃油汽车的基本特征。如果未来电池技术没有突破,如果汽车还是一种交通工具,技术上没有特别大的革命性突破,电动汽车就无法对燃油汽车形成全面快速的替代。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而不是替代。

三。政策有效性评估

NEV的激励政策是过去两年爆发式增长的根本保证。没有这些政策,新能源汽车很难有现在的表现。这些政策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首先是财税政策,不包括地方补贴。现在相比汽油车,13-15万的电动车优惠1.99万,23-25万的车优惠4.6万,28-30万的车接近5万,45万以上的车接近90这个财税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非财政政策,包括限制、牌照优惠、路权优惠等等。里面有一张图,限购城市享受优惠牌照,新能源占比达到27.2%。限购城市中,新能源占比达到13.9%。纯自发购买的城市新能源比例为10.3%,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限号的牌照优惠作用很大,通行权优惠作用也很大。

第三,在出租、网上预约、租赁、公约车领域,现在很多城市都规定出租车要换成电动车,深圳、广东很多地方都是……加速,还有在线租车等等。

还有就是生产端的强制政策双评分,强制很多传统油车企业布局电动车,否则会受到很多政策的制约。现在的激励政策已经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这些激励政策需要平稳有序的调整,不能有过多过快的调整,否则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般来说,爆发式增长必然有一个突变因素,即超级竞争力产品的出现。第二,新能源汽车未来一段时间会高速发展,但与传统汽车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编译/汽车之家张)据

标签:Model 3Model Y特斯拉MINI宏光MINIEV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新仿真方法 可训练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城市场景中导航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ofMaryland)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提高训练自动驾驶车辆导航模型的仿真器的有效性。

1900/1/1 0:00:00
夏一平:2023年将成汽车智能化竞争元年

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1900/1/1 0:00:00
李想:建议所有乘用车标配紧急制动功能

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1900/1/1 0:00:00
蔚来ET7交付在即,关于新车你想知道啥?

上市一年多的蔚来ET7参数询价终于迎来交付,这一年来,关于蔚来ET7的讨论度一直都居高不下,虽然该车早已亮相并开放试驾,但争议一直都在持续。

1900/1/1 0:00:00
古惠南: 发展电池技术不是要排除供应商

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正式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1900/1/1 0:00:00
王军:华为正推动智能座舱生态商业落地

3月25日27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