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田品牌公布了2022年3月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本田在华终端车累计销量为101,061辆,同比下降33.2%。
受芯片和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加上国内疫情反复,本田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并不值得骄傲。今年1-3月,本田品牌终端累计销量为353,786辆,同比下降9.3%。
另外,广汽本田第一季度销售了184,850辆汽车,其中5.37万辆是3月份的终端汽车。东风本田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68,936辆,其中3月份终端车销量为47,361辆,整体同比销量呈下降趋势。
混合是基本优势。
3月份以来,由于反复疫情导致的零配件供应短缺和产能受限,各车企销量并不理想。油价的持续上涨给燃油车市场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混合和能源转型成为主流趋势。
得益于本田在混合动力方面的技术积累,这种优势能够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份额,本田在混合动力市场的认知度和品牌关注度持续上升。2022年1-3月,搭载本田SPORT HYBRID高效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载终端累计销量为54,034辆。
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本田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搭载锐界、混动、高效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东风本田英仕派、CR-V、广汽本田雅阁、郝颖、奥德赛等车型,在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反响和口碑,也是本田品牌市场销量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无论是微混动还是插电式混动,新技术、新车型不断涌现,使得市场用户对混动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对于本田品牌来说,混动技术是其长期的基础优势。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提高市场销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气化正在稳步发展。
同样值得思考的是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对电气化的思考和探索。
如今,随着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纷纷抢占市场。以韦小立、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下,品牌销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支持。
对于R&D能力较强的品牌本田来说,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是国内领先的合资企业,但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仍然落后。但是,俗话说,与其追到不如追到。在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现阶段的电气化之路走稳走准,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本田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的转型升级。虽然姗姗来迟,但本田终于进入了电气化赛道。上个月,广汽本田正式公布了旗下全新电动品牌e:NP,并以中文命名为“至尊派”,而首款车型e:NP1则命名为“至尊派1”。
作为e:NP1的姊妹车,东风本田e:NS1也于近日开始预售,将推出E版(续航420km的CLTC)和E版(续航510km的CLTC),预售价18-21万元,并将于4月正式上市。两款车均基于本田开发的e:N Architecture F平台打造,整体造型脱胎于本田e:Prototype原型。
< img alt = "本田、东风、雅阁、郝颖和石英学校" src = "/eeimg/{HostI……img/20230303191942912017/4 . jpg "/>
对于未来在电动化道路上的发展,本田品牌对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有长远规划。广汽本田将于今年至2025年每年推出一款e:NP系列EV车型,其中吉派2将于2022年北京车展亮相,其新能源专属工厂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广汽本田2023年后在华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混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
另一方面,东风本田全面提速电动化转型战略,e:NS1作为东风本田第700万辆下线车辆,就是最好的例证,标志着东风本田正式进入电动车时代。未来,东风本田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多款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车型,率先构建魅力产品矩阵。
2022年,“power on”成为汽车圈的主旋律。对于本田品牌来说,如何在电动化的转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是品牌不断前行的关键一年。近日,本田品牌公布了2022年3月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本田在华终端车累计销量为101,061辆,同比下降33.2%。
受芯片和原材料短缺的影响,加上国内疫情反复,本田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并不值得骄傲。今年1-3月,本田品牌终端累计销量为353,786辆,同比下降9.3%。
另外,广汽本田第一季度销售了184,850辆汽车,其中5.37万辆是3月份的终端汽车。东风本田一季度累计销量为168,936辆,其中3月份终端车销量为47,361辆,整体同比销量呈下降趋势。
混合是基本优势。
3月份以来,由于反复疫情导致的零配件供应短缺和产能受限,各车企销量并不理想。油价的持续上涨给燃油车市场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混合和能源转型成为主流趋势。
得益于本田在混合动力方面的技术积累,这种优势能够很好地转化为市场份额,本田在混合动力市场的认知度和品牌关注度持续上升。2022年1-3月,搭载本田SPORT HYBRID高效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载终端累计销量为54,034辆。
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本田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搭载锐界、混动、高效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东风本田英仕派、CR-V、广汽本田雅阁、郝颖、奥德赛等车型,在市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反响和口碑,也是本田品牌市场销量的重要支撑。
随着新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无论是微混动还是插电式混动,新技术、新车型不断涌现,使得市场用户对混动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对于本田品牌来说,混动技术是其长期的基础优势。在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提高市场销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电气化正在稳步发展。
同样值得思考的是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对电气化的思考和探索。
如今,随着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纷纷抢占市场。以韦小立、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下,品牌销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用户支持。
对于R&D能力较强的品牌本田来说,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是国内领先的合资企业,但在电气化改造过程中仍然落后。H……曾经,俗话说,追到不如追到。在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把现阶段的电气化之路走稳走准,才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本田品牌也在加速电动化的转型升级。虽然姗姗来迟,但本田终于进入了电气化赛道。上个月,广汽本田正式公布了旗下全新电动品牌e:NP,并以中文命名为“至尊派”,而首款车型e:NP1则命名为“至尊派1”。
作为e:NP1的姊妹车,东风本田e:NS1也于近日开始预售,将推出E版(续航420km的CLTC)和E版(续航510km的CLTC),预售价18-21万元,并将于4月正式上市。两款车均基于本田开发的e:N Architecture F平台打造,整体造型脱胎于本田e:Prototype原型。
对于未来在电动化道路上的发展,本田品牌对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有长远规划。广汽本田将于今年至2025年每年推出一款e:NP系列EV车型,其中吉派2将于2022年北京车展亮相,其新能源专属工厂将于2024年建成投产。广汽本田2023年后在华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混动、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
另一方面,东风本田全面提速电动化转型战略,e:NS1作为东风本田第700万辆下线车辆,就是最好的例证,标志着东风本田正式进入电动车时代。未来,东风本田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多款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车型,率先构建魅力产品矩阵。
2022年,“power on”成为汽车圈的主旋律。对于本田品牌来说,如何在电动化的转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是品牌不断前行的关键一年。
4月7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披露,今年重庆市市级重大项目中,有10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25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6亿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4月5日,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宣布扩大合作关系,将为全球主要市场联合开发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此前,两家公司已经在汽油车、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展开了合作。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蔚来汽车欧洲业务负责人张辉(HuiZhang)表示,该公司愿意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共享其换电平台技术,并正在与其它汽车制造商就此事洽谈。
1900/1/1 0:00:004月7日起至14日,“超酷基因JIDU爱”集度2022春季校园招聘空中宣讲周正式启动。此次校园招聘,集度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整车研发等百余个热门岗位。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质量发展局了解到,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1900/1/1 0:00:00“像一些公司就是直接按部门裁员,你可能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因为你所在的部门属于被裁撤范围”。前段时间,互联网大厂纷纷举起裁员的“镰刀”,收割着一茬又一茬体面又高薪的梦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