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调查报告 | 近七成企业深受疫情影响,工信部出手打响车市“保供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期,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疫情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再次陷入摇摆状态。

其中,上海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区,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当地疫情的发展趋势可谓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心。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疫情下的产业发展,加斯帕尔发起了相关话题的专题调查,短时间内吸引了近2000名在线用户参与。

在这些用户中,30%以上来自零部件企业,20%来自整车企业,另有13%和11%是原材料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汽车经销商和物流运输商,占比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一半的参与用户(占比55%)位于重点疫区,使得本次调查的样本数据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疫情下汽车行业运行的现状。提供依据。

近七成企业深受疫情影响,物流停滞首当其冲。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近40%的人表示疫情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30%的人认为影响较大。这些影响集中在“物流停滞”和“工厂倒闭控制”两个方面。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面对新一轮传染性极强的奥米克隆疫情,3月28日凌晨,上海紧急调整防控策略,从“网格化管理”到“治河”,从“压茬”到“全局静态管理”,一直延续至今。

同样是从3月28日开始,江浙沪皖高速出口升级上海的车辆管控措施,铜陵、诸暨、镇江、丹阳直接劝返,仙居则是货车司机下高速后直接隔离上海。

疫情防控的升级几乎让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按下了“暂停键”,随之而来的物流停滞开始影响到各行各业。据了解,自3月28日起,除防疫和生活必需品外,上海多项生产物流陷入停顿。对于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汽车行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从外地运到上海的原材料、零部件进不去,需要从上海发往外地的产品发不出去。即使少数物流可以操作,时间成本也比以前高很多。

据某企业员工介绍,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封闭管制政策,只能将产品从供应商的仓库拉到一个点,人工卸货,然后在高速路口转到另一辆车上。经过这么多次中转,才能拉到上海的工厂。

不过,一家外资零部件供应商的人士表示,上海封路前,公司的零部件上了高速,到了收费站。对方看到车辆来自上海,没有放行。最后下游车企只能叫铲车卸货,转运到市里,运输成本比零件还高。

零部件进不去,产品出不去,是上海疫情下汽车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虽然有19%的参与者表示企业有备件生产,但也很难维持产能。一家头带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盖世汽车,公司各条线基本都是靠备货稳步推进,但只维持了疫情前80%左右的产能,备货情况已经比较紧张,应该只能再坚持几周。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除了物流停滞,上海汽车企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工厂关闭和闭环管理”。

据了解,早在3月14日,March大众位于上海嘉定安亭的工厂就接到通知,要求工厂进行48小时闭环隔离控制,结果却是f……超过48小时。随着疫情进入社区,防疫控制措施不断升级,闭环时间一再延长。上汽通用位于浦东金桥的工厂也因为疫情放缓了生产节奏。

特斯拉上海工厂也在3月中旬因防疫停产两天,随后在“治河”政策实施后的3月28日再次被迫停产。原计划停产四天,但其上海工厂员工仍留在家中,何时复工仍“无定论”。在公布第一季度销量时,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由于供应链中断和疫情,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但4月份的停产将使第二季度更加困难。

理论上,“闭环管理”在物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汽车行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整车企业来说,生产一辆零配件车是不可能的。因此,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节奏被打乱后,下游车企不得不放慢生产节奏,甚至被迫停产。

4月9日,蔚来正式宣布停产。蔚来表示,3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均已停产,至今未恢复。受此影响,蔚来汽车生产已经暂停。

4月14日消息,蔚来供应链已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复产。不过,蔚来也指出,其后续生产计划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考虑到目前的疫情,这意味着其工厂未来的经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通过留厂,灵活调整生产线,展现能力,保证供应。

事实上,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中“鼓励和安排员工及时进厂工作”成为制造企业保障供应的首选。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以上汽大众为例。上海作为其大本营,承担了大部分产能。公开资料显示,上汽大众拥有6个生产基地,9个汽车工厂。其中上海基地有一厂、二厂、三厂、新能源汽车厂,均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其中,新能源汽车工厂将于2020年建成投产,年产能约30万辆;其他三家工厂的年生产能力超过82万辆。这意味着,仅上海安亭基地就承担了上汽大众112万余辆的产能。

因此,在3月14日接到48小时闭环管控通知后,上汽大众开始咨询员工,鼓励他们留在工厂进行“闭环生产”,并为工厂内的员工准备了行军床、帐篷、瑜伽垫。但是大部分员工都被孤立在家,能坚持在工厂工作的员工比例并不多。所以生产线虽然维持了运转,但由于人手不足,生产节奏也大大放缓。

此外,“灵活调整现有生产线,同时将产能移至非疫情工厂”、“集团合作、联盟发展”成为车企的后备方案。

4月15日,针对上海等地疫情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各基地、生产线、产品品种等方式,灵活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

通用汽车总部还表示,供应链正在实施一项全球“应急计划”,以减轻限制措施的影响。据业内猜测,所谓的“应急计划”可能是启动AB厂的替代供应。

福特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一起积极应对。“目前我们在重庆、南昌、杭州的主要生产基地还没有停产。根据当地的防疫措施,我们制定了完善的计划,确保畅销车型的生产。”

零部件企业方面,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透露,他们公司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到三个月的生产。为此公司正在通过远程资源配置、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股东的合作互助,尽可能做一些预案和缓解。

浙江的另一家供应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预计只能维持到4月底5月初。目前,该公司还试图在上海周围寻找替代供应商,而他们的供应商以前就在那里。

为防止更多车企停产,相关部委积极采取措施保障供应。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3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产业链长,影响面广,尤其是下游汽车企业,无论是“闭环生产”还是“柔性调整”,一旦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受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如4月14日晚,Xpeng汽车创始人何发布微博称,如果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找不到动态复工的办法,那么5月份,中国所有的汽车制造商都可能要停产。

随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以后,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和工业行业将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行业。行业的经济损失和成本会很大。”

因此,在日益艰难的疫情防控战中,为了保证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寻求政策支持成为汽车企业最后的筹码。好消息是,从这两天的动向来看,工信部和上海市经信委都出手了。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4月5日,工信部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666家重点企业复产……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产量占全国11%)。

为进一步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4月11日,中汽协正式推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并解决实际困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会同上海有关部门,加强部市和前后方协调,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外资项目,掌握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查找复产的障碍和阻碍。

经过一系列动作,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指导方针很明确。区政府、镇、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一企一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设立核酸检测点并提供检测服务,及时处理医疗废物,为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提供托底服务。

4月15日下午,SAIC副总裁王晓秋发布的一份关于发布《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疫情防控指引》的内部文件显示,SAIC正在努力推动复工复产。文件显示,SAIC计划于4月17日反馈复工情况,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同时,文件表示,SAIC将统一上报下属企业申请启动提前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获批名单将在各属地街道、社区备案。如果能成行,无疑将是SAIC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其他企业也可以积极借鉴。

半数参与者认为疫情对车市影响很大,全年增长不容乐观。

上海、苏州、吉林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疫区和重点聚集地,疫情的爆发对汽车行业有着立竿见影的影响。目前上海的确诊人数依然居高不下,这也为企业复工复产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上海疫情大数据报告,图片来源:百度APP

疫情对车市的影响会持续多久?近40%的参与者表示将在1至3个月之间,另有30%的参与者表示影响将在3至6个月之间。

对此,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交付或服务延迟,这种延迟从供应商传导到主机厂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对汽车行业产生持久影响。”

某合资车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考虑到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疫情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后期恢复生产,部分供应商也可能无法供货。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从2022年全年来看,超过半数的参与者认为疫情对全年车市影响较大,车市全年稳定增长的难度很大。

据乘用车联合会统计,2022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1-3月累计零售量491.5万辆,下降4.5%,同比下降23万辆。

联合会指出,从整体市场来看,由于4月初当地新增确诊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预计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额将明显低于3月份。如果上海等地疫情持续,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生产损失。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表示,沪、长等疫情严重地区汽车产业发达,聚集了SAIC、一汽大众、特斯拉等众多头部车企。仅这两个地区就占了国内汽车年产量的20%。近期,受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疫情影响,我国汽车行业再次陷入摇摆状态。

其中,上海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区,也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当地疫情的发展趋势可谓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心。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疫情下的产业发展,加斯帕尔发起了相关话题的专题调查,短时间内吸引了近2000名在线用户参与。

在这些用户中,超过30%来自……零部件企业,20%来自整车企业,另外13%和11%是原材料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汽车经销商和物流运输商,占比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超过一半的参与用户(占比55%)位于重点疫区,使得本次调查的样本数据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疫情下汽车行业运行的现状。提供依据。

近七成企业深受疫情影响,物流停滞首当其冲。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近40%的人表示疫情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30%的人认为影响较大。这些影响集中在“物流停滞”和“工厂倒闭控制”两个方面。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面对新一轮传染性极强的奥米克隆疫情,3月28日凌晨,上海紧急调整防控策略,从“网格化管理”到“治河”,从“压茬”到“全局静态管理”,一直延续至今。

同样是从3月28日开始,江浙沪皖高速出口升级上海的车辆管控措施,铜陵、诸暨、镇江、丹阳直接劝返,仙居则是货车司机下高速后直接隔离上海。

疫情防控的升级几乎让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按下了“暂停键”,随之而来的物流停滞开始影响到各行各业。据了解,自3月28日起,除防疫和生活必需品外,上海多项生产物流陷入停顿。对于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的汽车行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从外地运到上海的原材料、零部件进不去,需要从上海发往外地的产品发不出去。即使少数物流可以操作,时间成本也比以前高很多。

据某企业员工介绍,由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封闭管制政策,只能将产品从供应商的仓库拉到一个点,人工卸货,然后在高速路口转到另一辆车上。经过这么多次中转,才能拉到上海的工厂。

不过,一家外资零部件供应商的人士表示,上海封路前,公司的零部件上了高速,到了收费站。对方看到车辆来自上海,没有放行。最后下游车企只能叫铲车卸货,转运到市里,运输成本比零件还高。

零部件进不去,产品出不去,是上海疫情下汽车企业面临的普遍困境。虽然有19%的参与者表示企业有备件生产,但也很难维持产能。一家头带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盖世汽车,公司各条线基本都是靠备货稳步推进,但只维持了疫情前80%左右的产能,备货情况已经比较紧张,应该只能再坚持几周。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随着疫情防控升级,除了物流停滞,上海汽车企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工厂关闭和闭环管理”。

据了解,早在3月14日,March大众位于上海嘉定安亭的工厂就接到通知,要求工厂进行48小时闭环隔离控制,但事实证明,远远不止48小时。随着疫情进入社区,防疫控制措施不断升级,闭环时间一再延长。上汽通用位于浦东金桥的工厂也因为疫情放缓了生产节奏。

特斯拉上海工厂也在3月中旬因防疫停产两天,随后在“治河”政策实施后的3月28日再次被迫停产。原计划停产四天,但上海工厂的员工仍留在家中,何时复工仍“悬而未决……e”。在公布第一季度销量时,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由于供应链中断和疫情,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时期”,但4月份的停产将使第二季度更加困难。

理论上,“闭环管理”在物流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汽车行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整车企业来说,生产一辆零配件车是不可能的。因此,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生产节奏被打乱后,下游车企不得不放慢生产节奏,甚至被迫停产。

4月9日,蔚来正式宣布停产。蔚来表示,3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吉林、上海、江苏等地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均已停产,至今未恢复。受此影响,蔚来汽车生产已经暂停。

4月14日消息,蔚来供应链已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复产。不过,蔚来也指出,其后续生产计划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考虑到目前的疫情,这意味着其工厂未来的经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通过留厂,灵活调整生产线,展现能力,保证供应。

事实上,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其中“鼓励和安排员工及时进厂工作”成为制造企业保障供应的首选。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以上汽大众为例。上海作为其大本营,承担了大部分产能。公开资料显示,上汽大众拥有6个生产基地,9个汽车工厂。其中上海基地有一厂、二厂、三厂、新能源汽车厂,均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其中,新能源汽车工厂将于2020年建成投产,年产能约30万辆;其他三家工厂的年生产能力超过82万辆。这意味着,仅上海安亭基地就承担了上汽大众112万余辆的产能。

因此,在3月14日接到48小时闭环管控通知后,上汽大众开始咨询员工,鼓励他们留在工厂进行“闭环生产”,并为工厂内的员工准备了行军床、帐篷、瑜伽垫。但是大部分员工都被孤立在家,能坚持在工厂工作的员工比例并不多。所以生产线虽然维持了运转,但由于人手不足,生产节奏也大大放缓。

此外,“灵活调整现有生产线,同时将产能移至非疫情工厂”、“集团合作、联盟发展”成为车企的后备方案。

4月15日,针对上海等地疫情对汽车产业链的影响,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各基地、生产线、产品品种等方式,灵活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的负面影响。”

通用汽车总部还表示,供应链正在实施一项全球“应急计划”,以减轻限制措施的影响。据业内猜测,所谓的“应急计划”可能是启动AB厂的替代供应。

福特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一起积极应对。“目前我们在重庆、南昌、杭州的主要生产基地还没有停产。根据当地的防疫措施,我们制定了完善的计划,确保畅销车型的生产。”

零部件企业方面,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透露,他们公司的库存只能维持不到三个月的生产。为此公司正在通过远程资源配置、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股东的合作互助,尽可能做一些预案和缓解。

浙江的另一家供应商在接受Gaspar采访时也承认,他们公司的原材料供应预计只能维持到4月底5月初。目前,该公司还试图在上海周围寻找替代供应商,而他们的供应商以前就在那里。

为防止更多车企停产,相关部委积极采取措施保障供应。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3万多个零部件组成的汽车,产业链长,影响面广,尤其是下游汽车企业,无论是“闭环生产”还是“柔性调整”,一旦上游关键零部件供应受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正如4月14日晚Xpeng Motors创始人何发布微博称,如果上海及周边地区的供应链企业找不到动态复工的办法,5月份全中国的整车厂可能都要停产。

随后,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也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以后,所有涉及上海供应链的科技和工业行业将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行业。行业的经济损失和成本会很大。”

因此,在日益艰难的疫情防控战中,为了保证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寻求政策支持成为汽车企业最后的筹码。好消息是,从这两天的动向来看,工信部和上海市经信委都出手了。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4月5日,工信部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企业“白名单”,集中资源优先保障666家重点企业复产……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产量占全国11%)。

为进一步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4月11日,中汽协正式推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帮助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及时反馈并解决实际困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会同上海有关部门,加强部市和前后方协调,梳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和外资项目,掌握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问题,查找复产的障碍和阻碍。

经过一系列动作,4月16日晚,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指导方针很明确。区政府、镇、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一企一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设立核酸检测点并提供检测服务,及时处理医疗废物,为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提供托底服务。

4月15日下午,SAIC副总裁王晓秋发布的一份关于发布《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疫情防控指引》的内部文件显示,SAIC正在努力推动复工复产。文件显示,SAIC计划于4月17日反馈复工情况,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同时,文件表示,SAIC将统一上报下属企业申请启动提前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获批名单将在各属地街道、社区备案。如果能成行,无疑将是SAIC减少损失的有效途径,其他企业也可以积极借鉴。

半数参与者认为疫情对车市影响很大,全年增长不容乐观。

上海、苏州、吉林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疫区和重点聚集地,疫情的爆发对汽车行业有着立竿见影的影响。目前上海的确诊人数依然居高不下,这也为企业复工复产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上海疫情大数据报告,图片来源:百度APP

疫情对车市的影响会持续多久?近40%的参与者表示将在1至3个月之间,另有30%的参与者表示影响将在3至6个月之间。

对此,当地一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交付或服务延迟,这种延迟从供应商传导到主机厂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对汽车行业产生持久影响。”

某合资车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考虑到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疫情复发的可能性,即使后期恢复生产,部分供应商也可能无法供货。

Volkswagen, Weilai, Tesla, Tucki, Ford

从2022年全年来看,超过半数的参与者认为疫情对全年车市影响较大,车市全年稳定增长的难度很大。

据乘用车联合会统计,2022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157.9万辆,同比下降10.5%,环比增长25.6%。1-3月累计零售量491.5万辆,下降4.5%,同比下降23万辆。

联合会指出,从整体市场来看,由于4月初当地新增确诊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面临巨大生存压力。预计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额将明显低于3月份。如果上海等地疫情持续,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生产损失。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表示,沪、长等疫情严重地区汽车产业发达,聚集了SAIC、一汽大众、特斯拉等众多头部车企。仅这两个地区就占了国内汽车年产量的20%。同时,世界领先的一级企业在这些地区的R&D和制造基地分布密集。疫情导致的停产和物流控制,会导致正常生产压力很大,也会导致供应链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长三角、中部等其他地方汽车行业的正常生产。该分析师还指出,由于地缘冲突、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部分地区突发疫情的明显三重影响,预计汽车市场将在第二次跌落悬崖……这对于全年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但仍有三成参与者认为疫情会对短期市场产生影响,但全年影响不会太大。这些参与者的自信来自于疫情影响下的整车厂商、供应链企业甚至物流等配套企业都在积极应对。虽然小的项目节点会有所延迟,但是大家对推进项目整体进度还是很有信心的,R&D和生产的节奏基本都是按照SOP稳步推进的。特别是这次政府介入保障供应,相信产业链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会逐步解决,5月份全国汽车行业大规模停产的担忧将不复存在。同时,世界领先的一级企业在这些地区的R&D和制造基地密集分布。疫情导致的停产和物流控制,会导致正常生产压力很大,也会导致供应链供应不足,进一步影响长三角、中部等其他地方汽车行业的正常生产。该分析师还指出,由于地缘冲突、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部分地区突发疫情的明显三重影响,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汽车市场将会出现断崖式下跌,这对全年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但仍有三成参与者认为疫情会对短期市场产生影响,但全年影响不会太大。这些参与者的自信来自于疫情影响下的整车厂商、供应链企业甚至物流等配套企业都在积极应对。虽然小的项目节点会有所延迟,但是大家对推进项目整体进度还是很有信心的,R&D和生产的节奏基本都是按照SOP稳步推进的。特别是这次政府介入保障供应,相信产业链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会逐步解决,5月份全国汽车行业大规模停产的担忧将不复存在。

标签:大众蔚来特斯拉小鹏福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际快讯】国轩高科或今年在瑞士上市;未来10年纯电销量或超内燃机汽车;电气化转型或淘汰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供应商

传国轩高科最早或于今年下半年在瑞士上市知情人士透露,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正考虑通过在瑞士出售全球存托凭证筹集约100亿元(合16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最早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1900/1/1 0:00:00
PsiQuantum和梅赛德斯-奔驰利用容错量子计算加速电池设计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PsiQuantum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研发部的研究人员在《物理评论研究》(PhysicalReview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1900/1/1 0:00:00
本田停止在美国销售Insight混动车型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本田将停止在美国市场上销售Insight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并专注于三款核心车型的混合动力版本,这三款车型分别为CRV、雅阁(Accord)以及思域(Civic)。

1900/1/1 0:00:00
“变味”的纽约车展

阔别两年的2022年纽约车展在4月13号,纽约的JacobJavitsConventionCenter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也是纽约车展在停摆两年之后的首次重启。

1900/1/1 0:00:00
售价36.88万-40.88万,新“电漂”吉尼斯记录者智己L7胜算几何?

分享打破保时捷“电动汽车在湿滑路面漂移距离最长”吉尼斯纪录,智己L7电动汽车操控乐趣匹敌燃油车。智己L7Dynamic上市,售价3688万。

1900/1/1 0:00:00
智驾开箱丨行驶层面是最大变化,别克昂科旗变得更顺心

分享“电气化转型”现在好像是每个汽车厂家都在做的事情,所以当一台家用SUV在增加电气化配置之后,行驶层面变得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体验别克昂科旗2022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