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死磕”混动背后:车市出现新的胜负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增长,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快速发展,而且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渗透率达到25.1%,比2021年3月的11.1%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高达41%。如果按照技术路线来区分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48V和REEV还受限于产品和技术特性,其他很多技术路线都在全面爆发。

得益于长期的政策鼓励和各厂商的投入,纯电动汽车市场绝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体。3月国内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37.1万辆,同比增长116.8%。

除了纯电,国内混合动力市场也在全面加速。其实从增速来看,相比之前我们比较关注的纯电动市场,插电式混动市场爆发的更加猛烈。3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内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151.3%。普通油电混合动力市场也持续增长,3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62%。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开始,国内油电混合赛道上的选手越来越多。除了丰田、本田等细分市场的“老玩家”,多家自主车企也开始充分利用混合动力赛道。长城、吉利、广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相继进入市场,混合动力汽车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车市新亮点:混混沌沌

国内混改市场的这一轮爆发要从2021年算起。

在此之前,虽然国内混动市场已经初露端倪(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混动车市场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2018年突破20万辆,2019年接近40万辆),但说到混动,话题绝对是围绕着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

直到2021年,这种局面才最终被打破。

首先要打破的是插电式混动车。当时刀片电池风生水起的时候,比亚迪带来了DM-i混动系统,两张“王牌”一起抛出,现象级。相继投放市场的秦加DM-i、宋加DM-i销量猛增,卖断货的情况已成常态。得益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持续热销,比亚迪在2021年一举完成了从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车企业的转型。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宋加DM-i,图片来源:比亚迪

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20万辆。一年后的2021年,比亚迪销量超过7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60.4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144.9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爆发更加猛烈,全年销售27.3万辆,同比激增467.62%)。

火爆的市场也刺激比亚迪迅速扩充DM-i家族。截至目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先后推出了宋PRO DM-i、宋MAX DM-i、唐DM-i、韩DM-i、毁灭者05等新车。此外,一款同样搭载DM-i系统的新车海豹即将上市,而4月初的最新消息显示,比亚迪已经正式宣布正式停售燃油车。

除了比亚迪,长城汽车在混动领域的布局也全面加速。2020年底,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包括HEV和PHEV在内的柠檬混动DHT系统。进入2021年后,长城汽车陆续推出了多款搭载柠檬混动DHT系统的车型,包括WEY玛奇朵、WEY Latte、哈弗H6S、哈弗赤兔等新车。根据相关报道,长城汽车未来的两个主要平台-柠檬平台和坦克平台-预计将提供HEV或PHEV版本。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WEY玛奇朵,图片来源:WEY品牌官网

吉利是另一家准备全面拥抱混合动力市场的“独立”汽车公司。它依托于去年发布的混动平台——雷沈青Hi X,据悉该平台将覆盖HEV、PHEV、REEV(增程式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根据官方规划,未来三年,吉利集团将有超过20款车型搭载雷神混动系统,其中首款车型星月L混动版已于3月30日正式上市,另一款新车帝豪L Hi X也已发布,预计今年上市。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星月L混动版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还有另一家独立车企广汽乘用车,对混动市场也有同样的需求。广汽乘用车张越赛总经理此前曾表示,混合动力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正进入黄金发展期。为了迎接这个黄金发展期,广汽传祺已经正式将2022年定义为混动元年。此前,基于丰田THS系统开发的巨浪混动系统已经正式上市,搭载该系统的首款车型第二代传祺GS8也于去年底正式上市。2022年,广汽传祺发布混动概念车EMKOO,接下来还会推出更多混动车型。按照广汽传祺的规划,品牌层面将全面向混动领域靠拢。未来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到2030年混动销量占比超过60%。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EMKOO概念车,图片来源:广汽传祺

此外,自主混动领域还包括奇瑞汽车带来的鲲鹏DHT和星核电ET-i(分别服务于奇瑞品牌和星途品牌);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有点过时,但长安汽车也带来了自己的混动系统——蓝鲸iDD(单电机+独立变速器)。当然,作为细分市场的主力军,日系品牌不断加大混动市场,日产也将自己的e-POWER混动系统带到了中国;本田和丰田也在扩大混合阵营。尤其是丰田,已经明确发出了冲击混合动力市场的信号。之前上市的三款重量级新车,即全新的汉兰达、皇冠房鹿和赛纳SIENNA,不再提供常规动力版本,混合动力也从替代变成了强制选项。

“停滞”混合的现实原因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赛道玩家拥挤,产品阵营中的权重与日俱增。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国内混合动力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认为,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推动了工业拥抱电气化的进程。此前,很多车企热衷于小步快跑的传统技术优化措施,比如对传统动力进行升级,提高整车轻量化,实现整车低阻力,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收紧,上述措施已无法满足要求,推出低能耗、少排放的电气化方案已成为行业共识。

当然,在上述前提下,理论上发展纯电业务肯定是最优方案。但在现实中,大家普遍面临着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足、充电焦虑等问题,寻求多技术路线的共同发展是理所当然的。盖世汽车研究院表示,未来纯电将长期适用于城市场景(充电方便,续航合适)。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发达、用户购买力有限的地区,排放更低的混合动力汽车可能更合适。

在国内市场,地区经济发展有差距,配套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这个前提下,通过混动来弥补纯电动车日常应用中的不足是明智的。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未来汽车企业面临的三大挑战是大规模排放、两端行业失控和全球范围内的低碳竞争。未来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车企不仅要明确顶层技术路径,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出发,按照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也就是说,要遵循从传统动力汽车减碳到低碳HEV,再发展到零碳BEV和FCEV的技术路线,优化产品结构。更新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也正式更名为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指出2035年混合动力新车在传统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要达到100%,助力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此外,之前丰田、本田、比亚迪等珠玉的市场表现,也刺激了其他车企加大混改市场的热情。

上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以比亚迪为首的插电市场的火爆已经充分证实了国内插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样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和类似的混动系统(DM-i、雷神Hi X、柠檬混动DHT等自主混动系统谁更先进的争论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插电市场赶超比亚迪肯定会是近期很多自主品牌的重要市场目标。

2021年油电混动市场表现如何?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油电混合动力市场销量超过110万辆,同比增长41%。油电混动产品在保持传统燃油车驾驶习惯的同时,油耗更低,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混动车型已经形成了i……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消费习惯。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技术平台的多点开花,油电混合动力市场也将迎来自己的爆发期。

从政策环境和现实市场需求来看,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可视为未来全面拥抱电动化的重要支点。去年的市场表现已经验证了插电式混动是油车潜艇转型第一步的市场预测。油电混动市场将全面觉醒也是大势所趋,细分市场已经出现了“头部玩家”。接下来就看追求者中谁能占得先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增长,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快速发展,而且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销售渗透率达到25.1%,比2021年3月的11.1%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绝对主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高达41%。如果按照技术路线来区分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48V和REEV还受限于产品和技术特性,其他很多技术路线都在全面爆发。

得益于长期的政策鼓励和各厂商的投入,纯电动汽车市场绝对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体。3月国内纯电动汽车批发销量37.1万辆,同比增长116.8%。

除了纯电,国内混合动力市场也在全面加速。其实从增速来看,相比之前我们比较关注的纯电动市场,插电式混动市场爆发的更加猛烈。3月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内销量8.4万辆,同比增长151.3%。普通油电混合动力市场也持续增长,3月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62%。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开始,国内油电混合赛道上的选手越来越多。除了丰田、本田等细分市场的“老玩家”,多家自主车企也开始充分利用混合动力赛道。长城、吉利、广汽乘用车等自主品牌相继进入市场,混合动力汽车正在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车市新亮点:混混沌沌

国内混改市场的这一轮爆发要从2021年算起。

在此之前,虽然国内混动市场已经初露端倪(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混动车市场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2018年突破20万辆,2019年接近40万辆),但说到混动,话题绝对是围绕着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

直到2021年,这种局面才最终被打破。

首先要打破的是插电式混动车。当时刀片电池风生水起的时候,比亚迪带来了DM-i混动系统,两张“王牌”一起抛出,现象级。相继投放市场的秦加DM-i、宋加DM-i销量猛增,卖断货的情况已成常态。得益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持续热销,比亚迪在2021年一举完成了从燃油车企业向新能源车企业的转型。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宋加DM-i,图片来源:比亚迪

盖世汽车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销量42.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20万辆。一年后的2021年,比亚迪销量超过7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60.4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144.9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爆发更加猛烈,全年销售27.3万辆,同比激增467.62%)。

火爆的市场也刺激比亚迪迅速扩充DM-i家族。截至目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先后推出了宋PRO DM-i、宋MAX DM-i、唐DM-i、韩DM-i、毁灭者05等新车。此外,一款同样搭载DM-i系统的新车海豹即将上市,而4月初的最新消息显示,比亚迪已经正式宣布正式停售燃油车。

除了比亚迪,长城汽车在混动领域的布局也全面加速。2020年底,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包括HEV和PHEV在内的柠檬混动DHT系统。进入2021年后,长城汽车陆续推出了多款搭载柠檬混动DHT系统的车型,包括WEY玛奇朵、WEY Latte、哈弗H6S、哈弗赤兔等新车。根据相关报道,长城汽车未来的两个主要平台-柠檬平台和坦克平台-预计将提供HEV或PHEV版本。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WEY玛奇朵,图片来源:WEY品牌官网

吉利是另一家准备全面拥抱混合动力市场的“独立”汽车公司。它依托于去年发布的混动平台——雷沈青Hi X,据悉该平台将覆盖HEV、PHEV、REEV(增程式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根据官方规划,未来三年,吉利集团将有超过20款车型搭载雷神混动系统,其中首款车型星月L混动版已于3月30日正式上市,另一款新车帝豪L Hi X也已发布,预计今年上市。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星月L混动版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还有另一家独立车企广汽乘用车,对混动市场也有同样的需求。广汽乘用车张越赛总经理此前曾表示,混合动力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正进入黄金发展期。为了迎接这个黄金发展期,广汽传祺已经正式将2022年定义为混动元年。此前,基于丰田THS系统开发的巨浪混动系统已经正式上市,搭载该系统的首款车型第二代传祺GS8也于去年底正式上市。2022年,广汽传祺发布混动概念车EMKOO,接下来还会推出更多混动车型。按照广汽传祺的规划,品牌层面将全面向混动领域靠拢。未来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全系车型混动,到2030年混动销量占比超过60%。

BYD, Toyota, Honda, Great Wall and GAC Chuanqi

EMKOO概念车,图片来源:广汽传祺

此外,自主混动领域还包括奇瑞汽车带来的鲲鹏DHT和星核电ET-i(分别服务于奇瑞品牌和星途品牌);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有点过时,但长安汽车也带来了自己的混动系统——蓝鲸iDD(单电机+独立变速器)。当然,作为细分市场的主力军,日系品牌不断加大混动市场,日产也将自己的e-POWER混动系统带到了中国;本田和丰田也在扩大混合阵营。尤其是丰田,已经明确发出了冲击混合动力市场的信号。之前上市的三款重量级新车,即全新的汉兰达、皇冠房鹿和赛纳SIENNA,不再提供常规动力版本,混合动力也从替代变成了强制选项。

“停滞”混合的现实原因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赛道玩家拥挤,产品阵营中的权重与日俱增。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国内混合动力市场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认为,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推动了工业拥抱电气化的进程。此前,很多车企热衷于小步快跑的传统技术优化措施,比如对传统动力进行升级,提高整车轻量化,实现整车低阻力,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收紧,上述措施已无法满足要求,推出低能耗、少排放的电气化方案已成为行业共识。

当然,在上述前提下,理论上发展纯电业务肯定是最优方案。但在现实中,大家普遍面临着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不足、充电焦虑等问题,寻求多技术路线的共同发展是理所当然的。盖世汽车研究院表示,未来纯电将长期适用于城市场景(充电方便,续航合适)。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发达、用户购买力有限的地区,排放更低的混合动力汽车可能更合适。

在国内市场,地区经济发展有差距,配套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差异。在这个前提下,通过混动来弥补纯电动车日常应用中的不足是明智的。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未来汽车企业面临的三大挑战是大规模排放、两端行业失控和全球范围内的低碳竞争。未来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车企不仅要明确顶层技术路径,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出发,按照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发展路径逐步实现。也就是说,要遵循从传统动力汽车减碳到低碳HEV,再发展到零碳BEV和FCEV的技术路线,优化产品结构。更新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0技术路线图》也正式更名为混合动力技术路线,指出2035年混合动力新车在传统能源乘用车中的占比要达到100%,助力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

此外,之前丰田、本田、比亚迪等珠玉的市场表现,也刺激了其他车企加大混改市场的热情。

上面我们已经解释过了,以比亚迪为首的插电市场的火爆已经充分证实了国内插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样的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和类似的混动系统(DM-i、雷神Hi X、柠檬混动DHT等自主混动系统谁更先进的争论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插电市场赶超比亚迪肯定会是近期很多自主品牌的重要市场目标。

2021年油电混动市场表现如何?盖世汽车研究院整理的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油电混合动力市场销量超过110万辆,同比增长41%。油电混动产品在保持传统燃油车驾驶习惯的同时,油耗更低,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系混动车型已经形成了i……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基本消费习惯。未来,随着混合动力技术平台的多点开花,油电混合动力市场也将迎来自己的爆发期。

从政策环境和现实市场需求来看,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可视为未来全面拥抱电动化的重要支点。去年的市场表现已经验证了插电式混动是油车潜艇转型第一步的市场预测。油电混动市场将全面觉醒也是大势所趋,细分市场已经出现了“头部玩家”。接下来就看追求者中谁能占得先机了。

标签:比亚迪丰田本田长城广汽传祺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际快讯】法国对戈恩发出国际通缉令;俄罗斯2022销量或腰斩;华尔街对特斯拉能否保持高利润率存疑

马斯克准备465亿美元用于收购推特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其已经获得465亿美元的资金来收购推特。

1900/1/1 0:00:00
雪铁龙C4小型厢式车将于7月停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小型厢式车市场持续萎缩,雪铁龙将于今年7月停产其最后一款小型厢式车GrandC4SpaceTourer。

1900/1/1 0:00:00
天纳克推出先进的混合摩擦复合材料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天纳克(Tenneco)推出先进的OE混合摩擦复合材料,可同时满足内燃机(ICE)和电动汽车(EV)的制动性能和舒适性要求。

1900/1/1 0:00:00
文远知行首款全无人驾驶环卫车发布,5月开启南沙区全区路测

今天,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推出款前装量产全无人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并宣布车队正式下线,5月起将在广州南沙区全区域开展公开道路测试,首批车队规模将超50台。

1900/1/1 0:00:00
元戎启行前装方案投入自动驾驶运营 成本业内最低

2022年4月20日,元戎启行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落地深圳,该车队由30辆自动驾驶车辆组成,将投入到元戎启行在深圳的RoboTaxi运营中。

1900/1/1 0:00:00
图观车市| 3月新能源上险排行榜点评

近日,机动车新车上险数据出炉,3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销量4462万辆,同比增长了13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361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845万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