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Jeep,又败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固态电池、电池替代技术等。就在最近,另一项非常创新的技术出现在视野中,而这项技术就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个技术到底行不行?是鸡肋的存在还是新机会的出现?大家一起聊聊吧。

◆什么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上的过程。它进一步深化了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底盘的一体化,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结构效率,大大减轻了车重,增加了电池续航里程,被认为是决定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竞争胜负的关键核心技术。

简单来说,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就是将电池集成到底盘中,使其成为车辆底盘的一部分。

要实现这项技术,并不是简单地将电池单元集成到背板中。电池系统集成只能在以下阶段后实现:

第一阶段,CTM(Cell to Module),最初的新能源产业,希望将电芯标准化,规模化降低成本。然而,由于各种型号的不同要求,电池制造商很难统一电池单元的尺寸。后来电池系统标准化转向模块。在过去的几年中,电池系统集成的焦点一直是不断提高标准电池模块的尺寸,例如典型的590模块。

第二阶段,CTP (cell to pack): CTP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在电池组上,有效提高了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目前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蜂巢能源都有自己的CTP方案,比较知名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就采用了CTP技术。

第三阶段,CTC(Cell to Chassis):向CTC阶段演进,不仅需要电池的重排,还需要纳入电驱动电控系统,使电池、电机、电控、车载充电器、底盘高度集成,通过智能功率域控制器优化功率分配,降低能耗。这就对整个制造链条要求极高,要求主机厂和电池供应商具备多项跨领域的能力:大部分车企必须具备设计电池和高度集成三电系统的能力,电池企业需要设计电机、底盘等板块。目前,国内的零跑和海外的特斯拉已经率先公布了CTC方案,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加速布局。

CTC技术就是直接跳过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将电芯与底盘结合,将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集成在一起。

◆CTC技术有哪些优势?

首先,适应性高,与整车匹配度提高,可快速灵活批量生产。其次,底盘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可以跨平台适应未来所有级别和类型的车辆。同时,也正是因为高度的集成化和模块化,使得零部件数量和生产步骤得到了更好的简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

高度集成是CTC技术的最大优势,可以更好地优化零部件和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容量。

◆是不是◆CTC技术不逊色?

当然有。首先,你不能换电。目前国家有换电模式的政策,各大厂商也推出了换电的品牌和支持换电的车型。但是,CTC技术将电池与底盘集成在一起,因此使用CTC方案的车辆将无法适应换电和补充能量。

其次,从维护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采用CTC方案的车辆的电池组和底盘是整体设计的,当车辆底盘区域发生碰撞变形时,维修方案会涉及更多的整体结构件,成本会增加。

CTC不仅是优势,更是乐趣……它无法解决的心智问题,比如无法更换电力,无法补充能量,后期维护成本高。

◆不同品牌在CTC技术上有什么区别?

零跑:或成为中国CTC技术第一品牌。

零跑汽车在4月份发布了自己的CTC方案,这次发布的CTC方案并不是业界最激进的“电池-底盘”,而是采用了“电池-模块-底盘”的模式。与前者相比,零跑方案的模块更多,而电池组也在同样的地方省略了。总的来说,更像是一个试探性的过渡方案。但从结果来看,零跑CTC方案有效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

零跑方案并没有省略模块,更像是CTP到CTC的过渡方案,但即便如此,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迈出第一步是很大的勇气和魄力。

该方案创新性地应用了CTC双框架环梁结构,将电池框架结构和底盘车身结构合二为一,既是底盘结构又是电池结构,整体结构效率更高。其次是气密性,电池密封是通过车身设计实现的,CTC技术借用了底盘的基本结构,利用车身纵梁和横梁形成完整的密封结构,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同时,根据零跑官方公布的信息,这种CTC方案减少了20%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15%的结构件成本,提高了25%的整车刚性,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它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并兼容智能和集成热管理系统。未来可兼容800V高压平台,支持400kW超级快充。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个方案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零部件减少,成本降低,续航增加,强度提升,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该CTC方案将是第一个应用于C01车型的方案。如无意外,零跑C01(参数|询价)也将是国内首款搭载CTC技术的量产车型。

从车型的具体性能来看,CTC技术可以为C01带来更大的电池容量空间,相比传统方案增加了14.5%的电池布置空间,实现了更宽敞的驾驶空间,消除了电池组与车身之间的安装间隙,车身垂直空间增加了10 mm..

其次,CTC技术提高了电池空间利用率,电池寿命提高10%,提高了电池保温性能。同时采用了AI BMS大数据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基本杜绝了电池或电池失效带来的安全问题。

特斯拉:CTC方案与集成压铸技术

特斯拉在2020年发布了全新的交钥匙封装技术CTC。特斯拉的计划是将电池或模块直接安装在底盘上,电池组将作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连接车身的前后大型铸件。原来的驾驶舱地板取消了,换成了电池盖,座椅直接安装在电池盖上。

特斯拉的方案更直接,取消模块,电池直接放在底盘里,座椅直接放在上面。

根据申请专利和公开资料,特斯拉CTC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电池组的上盖与电芯粘合,并直接与座椅等车辆结构件连接;

2.在电池之间填充树脂材料,起到热保护和结构支撑的作用;

3.将以前的铝线连接改为母线连接,利用母线引脚直接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采集板进行电气连接;

4.电池组一侧装有8个泄压阀,加强对热失控的管理;特斯拉的方案具有减少配套零部件,减轻车重,提高整体电池容量的优点,车重减轻10%,续航里程增加14%,减少370个零部件,单位成本降低7%,单位投资降低8%,大大提高了汽车制造的效率。而且特斯拉最新的第三代圆柱形电池4680电芯和上一代电芯都可以使用这种CTC方案。

这种方案也达到了减少零件、减轻车重、增加电池寿命的目的,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方案。

除了CTC方案,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也值得在这里介绍。该技术将前车身+底盘电池组+后车身组合成一个车身。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将大大减少车身零件,降低车身复杂性,实现轻量化。根据特斯拉公布的资料,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Model Y(参数|询价)可使下车体总成重量减轻30%,制造成本降低40%。同时压铸后的一体式本体不需要二次热处理,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

其实一体化压铸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结合CTC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车身重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底盘颠簸,维修成本会非常非常高。

比亚迪:密封件将采用CTB技术。

比亚迪于2021年推出全新纯电动e3.0平台,集成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高压配电箱、逆变器、车载充电器、车载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八大模块,实现“八位一体”的动力系统集成。电池依然采用刀片式电池,深度整合了整车的驱动、制动、转向等功能。

比亚迪全新的e3.0平台实现了“八位一体”的动力系统集成,配合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锋电池,将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将于5月20日预售的全新型号Seal将基于e3.0平台打造,还将采用CTB电池机身集成技术。简单来说,海豹突击队在“八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电池整合到车身中,刀片电池将安全和强度整合为整车的一部分。

比亚迪的CTB技术从结构上看还是有独立的电池组的,只是在安装的时候,电池组和车身是硬连接的,缝隙用密封胶封装,达到一体的效果。

目前比亚迪的方案曝光的信息并不多。从已经曝光的图片来看,比亚迪的CTB电池体一体化技术将车内的地板面板与电池组的上壳体结合在一起,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设计制造电池组时,将电池系统与车身融为一体。这样的效果是可以满足电池本身的密封防水要求,电池与成员舱之间的密封也比较简单,整体风险可控。

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加快CTC研发布局。

2020年8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开发新的电池底盘集成技术。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CTC的研发,并已宣布计划在2025年左右推出高度集成的CTC技术,预计在2028年左右升级为第五代智能CTC。

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C技术仍处于关键阶段,尚未发布最终产品。作为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不会放过CTC技术。

据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集成CTC技术不仅将重新排列电池,还将包括包括电机、电子控制、DC/DC、OBC等在内的动力部件。电芯集成了车身、底盘、电驱动、热管理以及各种高低压控制模块,使里程超过1000km。

◆CTC技术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CTC技术直接涉及到底盘,底盘是车企最关心的核心部件。因此,在底盘研究方面更有经验的汽车公司……ch和开发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主导权,而没有开发优势的车企最终会在底盘等硬件环节失去主导权。

对于电池企业来说,CTC技术的应用需要电池厂商从更早的阶段介入整车设计,这就要求电池企业有更强的R&D和设计能力,以便与一些主机厂合作进行深度开发。预计未来电池厂和主机厂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CTC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车企和电池厂商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但他们之间的主导权争夺自然会出现。车企和电池厂商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这很可能关系到未来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此外,电池企业在车辆底盘开发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积累,很可能在CTC研发过程中失去整个项目的主导地位,打破目前电池厂商的强势地位。

◆CTC技术和电力交换技术谁更符合现在的发展,◆谁更符合现在的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不好说。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大力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因此,目前以北汽新能源、蔚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吉利为首的各大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换电技术。

换电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补充能量消耗只需要几分钟。此外,电力交换模式也使得该技术在电池损耗管理和电池可重复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电力交换技术在业界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换电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相对主流的解决方案,BAIC新能源、蔚来、当代安培科技等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换电。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汽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一体化底盘设计和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

与电力交换相比,CTC技术正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与换电技术相比,CTC技术在降低成本、提高续航、减轻重量方面有很大优势,这使得各大厂商都愿意布局CTC技术。

CTC技术相对于动力交换没有那么灵活,但是成本低、续航时间更长、车辆更轻是动力交换不具备的优势。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如比亚迪刀片电池、固态电池、电池替代技术等。就在最近,另一项非常创新的技术出现在视野中,而这项技术就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个技术到底行不行?是鸡肋的存在还是新机会的出现?大家一起聊聊吧。

◆什么是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辆底盘上的过程。它进一步深化了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和底盘的一体化,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结构效率,大大减轻了车重,增加了电池续航里程,被认为是决定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竞争胜负的关键核心技术。

简单来说,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就是将电池集成到底盘中,使其成为车辆底盘的一部分。

要实现这项技术,并不是简单地将电池单元集成到背板中。电池系统集成只能在以下阶段后实现:

第一阶段,CTM(Cell to Module),最初的新能源产业,希望将电芯标准化,规模化降低成本。然而,由于各种型号的不同要求,电池制造商很难统一电池单元的尺寸。后来电池系统标准化转向模块。在过去的几年里,电池系统集成的重点一直是不断提高标准化电池模块的尺寸……,如典型的590模块。

第二阶段,CTP (cell to pack): CTP是将电芯直接集成在电池组上,有效提高了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目前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蜂巢能源都有自己的CTP方案,比较知名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就采用了CTP技术。

第三阶段,CTC(Cell to Chassis):向CTC阶段演进,不仅需要电池的重排,还需要纳入电驱动电控系统,使电池、电机、电控、车载充电器、底盘高度集成,通过智能功率域控制器优化功率分配,降低能耗。这就对整个制造链条要求极高,要求主机厂和电池供应商具备多项跨领域的能力:大部分车企必须具备设计电池和高度集成三电系统的能力,电池企业需要设计电机、底盘等板块。目前,国内的零跑和海外的特斯拉已经率先公布了CTC方案,比亚迪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加速布局。

CTC技术就是直接跳过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将电芯与底盘结合,将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集成在一起。

◆CTC技术有哪些优势?

首先,适应性高,与整车匹配度提高,可快速灵活批量生产。其次,底盘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可以跨平台适应未来所有级别和类型的车辆。同时,也正是因为高度的集成化和模块化,使得零部件数量和生产步骤得到了更好的简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

高度集成是CTC技术的最大优势,可以更好地优化零部件和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电池容量。

◆是不是◆CTC技术不逊色?

当然有。首先,你不能换电。目前国家有换电模式的政策,各大厂商也推出了换电的品牌和支持换电的车型。但是,CTC技术将电池与底盘集成在一起,因此使用CTC方案的车辆将无法适应换电和补充能量。

其次,从维护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采用CTC方案的车辆的电池组和底盘是整体设计的,当车辆底盘区域发生碰撞变形时,维修方案会涉及更多的整体结构件,成本会增加。

CTC不仅是优势,也是其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比如无法替代电力和补充能源,后期维护成本高。

◆不同品牌在CTC技术上有什么区别?

零跑:或成为中国CTC技术第一品牌。

零跑汽车在4月份发布了自己的CTC方案,这次发布的CTC方案并不是业界最激进的“电池-底盘”,而是采用了“电池-模块-底盘”的模式。与前者相比,零跑方案的模块更多,而电池组也在同样的地方省略了。总的来说,更像是一个试探性的过渡方案。但从结果来看,零跑CTC方案有效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

零跑方案并没有省略模块,更像是CTP到CTC的过渡方案,但即便如此,还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迈出第一步是很大的勇气和魄力。

该方案创新性地应用了CTC双框架环梁结构,将电池框架结构和底盘车身结构合二为一,既是底盘结构又是电池结构,整体结构效率更高。其次是气密性,电池密封是通过车身设计实现的,CTC技术借用了底盘的基本结构,利用车身纵梁和横梁形成完整的密封结构,相对于传统汽车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同时,根据零跑官方公布的信息,这种CTC方案减少了20%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15%的结构件成本,提高了25%的整车刚性,实现了hi……集成和模块化。它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并兼容智能和集成热管理系统。未来可兼容800V高压平台,支持400kW超级快充。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个方案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零部件减少,成本降低,续航增加,强度提升,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

该CTC方案将是第一个应用于C01车型的方案。如无意外,零跑C01(参数|询价)也将是国内首款搭载CTC技术的量产车型。

从车型的具体性能来看,CTC技术可以为C01带来更大的电池容量空间,相比传统方案增加了14.5%的电池布置空间,实现了更宽敞的驾驶空间,消除了电池组与车身之间的安装间隙,车身垂直空间增加了10 mm..

其次,CTC技术提高了电池空间利用率,电池寿命提高10%,提高了电池保温性能。同时采用了AI BMS大数据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基本杜绝了电池或电池失效带来的安全问题。

特斯拉:CTC方案与集成压铸技术

特斯拉在2020年发布了全新的交钥匙封装技术CTC。特斯拉的计划是将电池或模块直接安装在底盘上,电池组将作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连接车身的前后大型铸件。原来的驾驶舱地板取消了,换成了电池盖,座椅直接安装在电池盖上。

特斯拉的方案更直接,取消模块,电池直接放在底盘里,座椅直接放在上面。

根据申请专利和公开资料,特斯拉CTC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电池组的上盖与电芯粘合,并直接与座椅等车辆结构件连接;

2.在电池之间填充树脂材料,起到热保护和结构支撑的作用;

3.将以前的铝线连接改为母线连接,利用母线引脚直接与电池管理系统的采集板进行电气连接;

4.电池组一侧装有8个泄压阀,加强对热失控的管理;特斯拉的方案具有减少配套零部件,减轻车重,提高整体电池容量的优点,车重减轻10%,续航里程增加14%,减少370个零部件,单位成本降低7%,单位投资降低8%,大大提高了汽车制造的效率。而且特斯拉最新的第三代圆柱形电池4680电芯和上一代电芯都可以使用这种CTC方案。

这种方案也达到了减少零件、减轻车重、增加电池寿命的目的,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方案。

除了CTC方案,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也值得在这里介绍。该技术将前车身+底盘电池组+后车身组合成一个车身。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将大大减少车身零件,降低车身复杂性,实现轻量化。根据特斯拉公布的资料,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的Model Y(参数|询价)可使下车体总成重量减轻30%,制造成本降低40%。同时压铸后的一体式本体不需要二次热处理,大大提高了制造效率。

其实一体化压铸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结合CTC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车身重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底盘颠簸,维修成本会非常非常高。

比亚迪:密封件将采用CTB技术。

比亚迪于2021年推出全新纯电动e3.0平台,集成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高压配电箱、逆变器、车载充电器、车载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八大模块,实现“八位一体”的动力系统集成。电池依然采用刀片式电池,深度整合了整车的驱动、制动、转向等功能。

比亚迪全新的e3.0平台实现了“八位一体”的动力系统集成,配合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锋电池,将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

将于5月20日预售的全新型号Seal将基于e3.0平台打造,还将采用CTB电池机身集成技术。简单来说,海豹突击队在“八位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电池整合到车身中,刀片电池将安全和强度整合为整车的一部分。

比亚迪的CTB技术从结构上看还是有独立的电池组的,只是在安装的时候,电池组和车身是硬连接的,缝隙用密封胶封装,达到一体的效果。

目前比亚迪的方案曝光的信息并不多。从已经曝光的图片来看,比亚迪的CTB电池体一体化技术将车内的地板面板与电池组的上壳体结合在一起,这意味着比亚迪在设计制造电池组时,将电池系统与车身融为一体。这样的效果是可以满足电池本身的密封防水要求,电池与成员舱之间的密封也比较简单,整体风险可控。

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加快CTC研发布局。

2020年8月,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开发新的电池底盘集成技术。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CTC的研发,并已宣布计划在2025年左右推出高度集成的CTC技术,预计在2028年左右升级为第五代智能CTC。

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CTC技术仍处于关键阶段,尚未发布最终产品。作为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不会放过CTC技术。

据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集成CTC技术不仅将重新排列电池,还将包括包括电机、电子控制、DC/DC、OBC等在内的动力部件。电芯集成了车身、底盘、电驱动、热管理以及各种高低压控制模块,使里程超过1000km。

◆CTC技术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CTC技术直接涉及到底盘,底盘是车企最关心的核心部件。因此,在底盘研究方面更有经验的汽车公司……ch和开发在未来会有更多的主导权,而没有开发优势的车企最终会在底盘等硬件环节失去主导权。

对于电池企业来说,CTC技术的应用需要电池厂商从更早的阶段介入整车设计,这就要求电池企业有更强的R&D和设计能力,以便与一些主机厂合作进行深度开发。预计未来电池厂和主机厂会有更深入的合作。

CTC技术的应用,意味着车企和电池厂商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但他们之间的主导权争夺自然会出现。车企和电池厂商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标准执行,这很可能关系到未来整个行业的话语权。

此外,电池企业在车辆底盘开发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积累,很可能在CTC研发过程中失去整个项目的主导地位,打破目前电池厂商的强势地位。

◆CTC技术和电力交换技术谁更符合现在的发展,◆谁更符合现在的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不好说。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大力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因此,目前以北汽新能源、蔚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吉利为首的各大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换电技术。

换电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补充能量消耗只需要几分钟。此外,电力交换模式也使得该技术在电池损耗管理和电池可重复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电力交换技术在业界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换电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相对主流的解决方案,BAIC新能源、蔚来、当代安培科技等公司已经开始布局换电。

同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研发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汽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一体化底盘设计和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

与电力交换相比,CTC技术正在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与换电技术相比,CTC技术在降低成本、提高续航、减轻重量方面有很大优势,这使得各大厂商都愿意布局CTC技术。

CTC技术相对于动力交换没有那么灵活,但是成本低、续航时间更长、车辆更轻是动力交换不具备的优势。

标签:Jeep北京广汽集团牧马人坦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线控底盘迎加速发展窗口期,赛道惊现黑马

作为智能化和电气化变革重要交汇点,线控底盘在国内正掀起一股布局投资热潮。

1900/1/1 0:00:00
吉利成功发射卫星!成中国首家造车又造星的企业

2022年6月2日12时00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900/1/1 0:00:00
汽车出口困局不止于疫情

近年来,随着中国品牌汽车全球化战略提速,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企业助推下,我国汽车出口业务快速提升。以宁德时代、福耀玻璃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崛起,也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订单快速增长。

1900/1/1 0:00:00
一文读懂CTC电池底盘:鸡肋还是机遇?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电池的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像我们常听到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固态电池以及换电技术等等。

1900/1/1 0:00:00
一场以爱为名的双向奔赴 “标致520狮粉盛典”亮点前瞻

分享熟悉东风标致品牌的朋友都知道,5月是一个狂欢的季节从2018年开始,东风标致每年都会在5月份进入“标致520”宠粉时刻,派发巨量好礼,与广大标致汽车粉丝及车主(简称“狮粉”)共享欢腾。

1900/1/1 0:00:00
车企不是真的「爱露营」?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这届年轻人爱上了露营。受疫情冲击,传统旅游业坠入“冰河时代”,出境游、跨省游被迫按下暂停键。人们只好在郊区身上打主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