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一平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7月19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公布上半年相关成绩,整体销量获得6月和上半年“双冠军”。其长途车6月销量达3459辆,环比增长46.6%,上半年新能源轻卡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这已经不是Remote第一次夺冠了。
自2021年以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在部分细分市场取得绝对领先。
从2009年开始,进入新能源商用车的“新生力量”不计其数,但先行者往往成为烈士,无数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企业在黎明前倒下。为什么长途车能突破重围,继续领跑行业,成为关注的焦点。
成本压力加速轻卡市场整体向新能源转型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产销两旺,整体呈逆势上涨态势。据相关机构统计,6月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为2万辆(不含跨型乘用车),环比上涨34.2%。新能源轻卡车型领域,6月销量为2019辆,环比5月上涨9.55%。
相比新能源卡车的整体发展,上半年传统卡车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虽然现在商用车销量有所回升,但同比跌幅仍然巨大,持续下滑趋势没有明显改善。体现在车企业绩上,一汽解放、福田、东风上半年销量均出现下滑,预计净利润下降。
针对上述看似矛盾的市场表现,相关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受市场相关政策影响”。
专家表示,随着今年汽车国六标准基本全方位实施,更严格的排放限制和更多的考核指标对轻卡等车型的发展影响很大。从企业角度来说,大部分国产原车都不符合标准,必须在R&D和成本的巨大压力下积极推进技术升级。随着这些成本的增加,买一辆轻卡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除了买车成本增加,它的使用成本也增加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油价飙升让很多乘用车车主叫苦不迭。以前需要200多块钱加满油的普通车,现在至少需要300块钱,已经相当接近100块钱了。对于商用车来说,用户花费的时间和距离要远远超过乘用车,所以使用成本也会增加更多。
鉴于成本的大幅增加,许多消费者开始选择新的目标,特别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大量消费者购买了新能源轻卡。据了解,远程的行知GLR使用的是大电池,纯续航120公里,每公里费用大概是0.4元,柴油车省。它节能环保,比燃油动力的轻卡优势明显。
加快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产业政策
除了市场成本导向,政策面继续引导商用车走向低碳转型。
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城市配送需求的快速增加,许多城市对高效、智能、低碳的配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包括停车优惠、路权等。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轻卡等汽车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d和应用。
但在商用车的低碳发展中,并不是所有的车型都能基于场景得到满足,大部分都是针对市场需求的“油改电”产品。
这类产品一方面难以适应新能源商用车多样化的市场场景,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商用车在高负荷下的品质要求。
以远程车打造的专业场景产品冷藏车为例。目前在标准化冷藏车的推广应用中,大部分纯电动冷藏车的续航在200公里左右,而远程增程冷藏车不仅属于新能源,续航也在600公里以上,可以满足城际场景的配送,适应性大大增强。
据车先知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长途汽车轻货主要有两大产品线,厢式车和货车。面包车轿车覆盖5-8平方产品,卡车覆盖3.5T-12T产品,形成了以纯电和增程式为核心的动力技术路线。未来,厢式轿车和卡车将根据用户需求进一步拓展更多产品类别,采用包括混合动力、氢能和甲醇在内的多种能源形式。
但对于远程来说,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布局不仅仅是远程新能源轻卡,还建立了以动力交换技术为核心的液氢能源、甲醇动力、电驱动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完成了所有产品的新能源布局,涵盖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场景。
长途汽车背后的优势
无论是基于行业趋势、政策推动还是市场消费,新能源轻卡的发展在各种因素下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车企也面临着很多发展困境。长途轻卡的出现,关键是吉利的系统协同。
众所周知,长途汽车是吉利控股集团于2016年推出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在乘用车领域多年形成的科技生态、产业链、体系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吉利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者,在市场上拥有过千万的用户。基于这种市场品牌力,长途车在品牌上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提升购买力。
第二,依托吉利在乘用车领域的技术背景、客商一体化发展、电子电气化技术资源深度共享,远程车辆不仅实现了高带宽兼容的域集成电气化基础,还具备高集成度的智能控制。在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和配置应用上,遥控车领先于其他品牌,这也是其销量提升的关键。
再次,在吉利乘用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长途汽车逐渐形成了以GLA、GHA、GMA为核心的三大造车架构,结合了空间优化和轻量化的优势。在为用户和驾驶者提供更多车型的同时,驾乘空间也会更加舒适。
根据长途车2030战略规划,到2025年,长途车将实现新能源销量25万辆,市场份额21%,绿色电综合利用率40%。同时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今年6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轻型卡车E200和小微卡E200S发往哥斯达黎加。
显然,这一系列目标的背后,需要远程车辆基于政策、市场和吉利的协同模式,高效、快速地满足场景。
作者|王一平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七月……9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公布上半年相关成绩,整体销量获得6月和上半年“双冠军”。其长途车6月销量达3459辆,环比增长46.6%,上半年新能源轻卡销量位居行业第一。
这已经不是Remote第一次夺冠了。
自2021年以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在部分细分市场取得绝对领先。
从2009年开始,进入新能源商用车的“新生力量”不计其数,但先行者往往成为烈士,无数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企业在黎明前倒下。为什么长途车能突破重围,继续领跑行业,成为关注的焦点。
成本压力加速轻卡市场整体向新能源转型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产销两旺,整体呈逆势上涨态势。据相关机构统计,6月新能源物流车销量为2万辆(不含跨型乘用车),环比上涨34.2%。新能源轻卡车型领域,6月销量为2019辆,环比5月上涨9.55%。
相比新能源卡车的整体发展,上半年传统卡车的表现并没有达到市场预期。虽然现在商用车销量有所回升,但同比跌幅仍然巨大,持续下滑趋势没有明显改善。体现在车企业绩上,一汽解放、福田、东风上半年销量均出现下滑,预计净利润下降。
针对上述看似矛盾的市场表现,相关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受市场相关政策影响”。
专家表示,随着今年汽车国六标准基本全方位实施,更严格的排放限制和更多的考核指标对轻卡等车型的发展影响很大。从企业角度来说,大部分国产原车都不符合标准,必须在R&D和成本的巨大压力下积极推进技术升级。随着这些成本的增加,买一辆轻卡的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除了买车成本增加,它的使用成本也增加了。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油价飙升让很多乘用车车主叫苦不迭。以前需要200多块钱加满油的普通车,现在至少需要300块钱,已经相当接近100块钱了。对于商用车来说,用户花费的时间和距离要远远超过乘用车,所以使用成本也会增加更多。
鉴于成本的大幅增加,许多消费者开始选择新的目标,特别是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大量消费者购买了新能源轻卡。据了解,远程的行知GLR使用的是大电池,纯续航120公里,每公里费用大概是0.4元,柴油车省。它节能环保,比燃油动力的轻卡优势明显。
加快新能源商用车发展的产业政策
除了市场成本导向,政策面继续引导商用车走向低碳转型。
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城市配送需求的快速增加,许多城市对高效、智能、低碳的配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北京、成都、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推动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应用,包括停车优惠、路权等。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轻卡等车辆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在商用车的低碳发展中,并不是所有的车型都能满足基于场景的需求,大多数都是“油改电”的产品……针对市场需求。
这类产品一方面难以适应新能源商用车多样化的市场场景,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商用车在高负荷下的品质要求。
以远程车打造的专业场景产品冷藏车为例。目前在标准化冷藏车的推广应用中,大部分纯电动冷藏车的续航在200公里左右,而远程增程冷藏车不仅属于新能源,续航也在600公里以上,可以满足城际场景的配送,适应性大大增强。
据车先知了解到的信息,目前长途汽车轻货主要有两大产品线,厢式车和货车。面包车轿车覆盖5-8平方产品,卡车覆盖3.5T-12T产品,形成了以纯电和增程式为核心的动力技术路线。未来,厢式轿车和卡车将根据用户需求进一步拓展更多产品类别,采用包括混合动力、氢能和甲醇在内的多种能源形式。
但对于远程来说,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布局不仅仅是远程新能源轻卡,还建立了以动力交换技术为核心的液氢能源、甲醇动力、电驱动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完成了所有产品的新能源布局,涵盖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场景。
长途汽车背后的优势
无论是基于行业趋势、政策推动还是市场消费,新能源轻卡的发展在各种因素下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车企也面临着很多发展困境。长途轻卡的出现,关键是吉利的系统协同。
众所周知,长途汽车是吉利控股集团于2016年推出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在乘用车领域多年形成的科技生态、产业链、体系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吉利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者,在市场上拥有过千万的用户。基于这种市场品牌力,长途车在品牌上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提升购买力。
第二,依托吉利在乘用车领域的技术背景、客商一体化发展、电子电气化技术资源深度共享,远程车辆不仅实现了高带宽兼容的域集成电气化基础,还具备高集成度的智能控制。在产品的智能化技术和配置应用上,遥控车领先于其他品牌,这也是其销量提升的关键。
再次,在吉利乘用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长途汽车逐渐形成了以GLA、GHA、GMA为核心的三大造车架构,结合了空间优化和轻量化的优势。在为用户和驾驶者提供更多车型的同时,驾乘空间也会更加舒适。
根据长途车2030战略规划,到2025年,长途车将实现新能源销量25万辆,市场份额21%,绿色电综合利用率40%。同时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今年6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轻型卡车E200和小微卡E200S发往哥斯达黎加。
显然,这一系列目标的背后,需要远程车辆基于政策、市场和吉利的协同模式,高效、快速地满足场景。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我们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5319吉瓦时,保持全球领先。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将从美国乔治亚州(Georgia)获得24万亿韩元(合18亿美元)的免税和激励措施,以在该州建立其首个电动汽车专用工厂。
1900/1/1 0:00:001、领克01EMF车型将于7月25日正式上市7月23日,我们从领克品牌官方了解到,旗下紧凑型SUV领克01参数询价EMF(即混动版车型)将于7月25日上市。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7月22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奥托立夫公布了其第二季度业绩数据。
1900/1/1 0:00:00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7月18日,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集团对外宣布,由于此前收购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
1900/1/1 0:00:00作者编辑部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7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举办年中沟通会,就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的上半年业绩情况与外界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