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在上半年平淡的车市中找一个亮点,那只有新能源了。在整个新车消费形势再现低迷,燃油车消费大幅下降25%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却走出了双速增长,真的让人觉得:天啊,真的要变了吗?
本次盘点是汽车之家“2022年盘点”系列的最后一部分。文中的销售数据都是新机动车的保险数据,显示的是真正到达消费者的销量。
了解更多网上“年中盘点”,请戳:
2022年年中盘点:中国品牌为何能逆势崛起?2022年年中盘点:德系品牌转战新能源市场?2022年年中盘点:日系品牌优势与不足明显?2022年年中盘点:美国人,韩国人,他是我哥。
新能源风光在这里独树一帜。
新能源汽车绝对是目前汽车圈“最美”的,用这么俗气夸张的词来一枝独秀绝对不过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6.1万辆,同比增长115%,同期燃油车销量下降25%。
从月度表现来看,即使在最困难的4、5月份,新能源汽车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态。反而以同比上涨甚至翻倍的速度傲然屹立于江湖。4月份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50%,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64%。
上半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售162.62万辆,同比增长101%,占新能源汽车消费总量的8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34.82万辆,同比增长196%,占比17%,主要由比亚迪DM-i系列拉动;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173%,主要受M5(参数|询价)新车上市的推动。
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和燃油汽车消费的萎缩,带来了新能源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2.24%,而去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其中,中国品牌汽车渗透率为43.7%,部分月份已超过50%,新能源撑起了中国品牌的半边天。
因为特斯拉,美国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8.1%,而德系车只有4.61%,日系车只有0.5%,相当于没有。但这里有第一个数字:上半年日系HEV车型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这个增速也很可观。
中国品牌领先,国外品牌姗姗来迟。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燃油车时代完全不同。一度,中国品牌只能与之并驾齐驱,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已经率先崛起,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占比84%,是话语权的主人,而传统强势的德系和日系,在当前的新能源市场却显得十分弱势。
看看国外几个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大众数量最多,半年销量只有6.5万辆,还不如很多中国品牌一辆车的销量,产品只有6.95%的新能源;宝马半年卖1.7万辆新能源车,奔驰、奥迪、丰田、本田是最大的燃油车,新能源产品销量只有四位数。
在新能源汽车的新博弈中,这些外资品牌的品牌力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支撑,产品竞争力也远不如当年。在燃油车红利还在的情况下,面对先入为主的中国品牌,不得不放弃现有优势,转向电动化。目前来看,这些品牌的一些英雄确实已经不行了,或者说还没有醒来。
不要低估“旧势力”
说到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比亚迪、五菱、特斯拉,然后才是造车新势力。他们因为起得早,形成了先发优势,但“旧势力”也不容小觑。以下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车企/品牌排名。我们列出了前20名,这样我们可以对模式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前十名中,除前三名外,奇瑞、广汽、吉利、SAIC位列第二梯队。我们后面会分析产品情况。相比新锐,这些中华老字号车企一直走在前列,却没能把握住技术路线和消费市场的演变,造成了被新生力量抢了风头的现状。
值得庆幸的是,从去年开始,这些企业也开始推出新的品牌和平台,如吉利的极氪、长安的深蓝/奥伊塔、东风的蓝兔、SAIC的智记、广汽的爱安、长城的欧拉等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是新势力,那么这些老牌传统车企的动作和产品将成为下半年的新焦点。
第一梯队: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
这三家公司确实是目前新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各有各的个性化优势。比亚迪已经布局多年,包括技术布局和产业链布局,已经全面转型电动化;特斯拉可以算是全球汽车革命的引领者,而五菱则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产品路线。
新王者比亚迪
比亚迪上半年销售新能源汽车56.83万辆,同比增长341%,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52%,混合动力汽车占比48%。在细分市场布局上,比亚迪基本已经全面覆盖主流市场,产品表现也相当不错。
紧凑型车市场有秦PLUS,秦Pro新能源,毁灭者05。上半年秦PLUS在紧凑型车市场取得了中国品牌最好成绩,排名第六,还在多个细分市场获得月度第三名。
“秦PLUS 2021 DM-i 120KM尊贵型”
中大型车市场,韩、韩半年累计保险销售8.5万辆,超越奔驰E级、奥迪A6L获得半年中大型车销量第二名,与冠军宝马5系差距缩小至1万辆以内。
紧凑型SUV市场布局包括宋加新能源、元加、宋Pro新能源三款车型,其中宋加新能源已经取代哈弗成为同级新的销量冠军。从今年2月开始,已经连续5个月蝉联月销量桂冠,表现十分稳定。
“Seal 2022 650km四驱性能版”
除此之外,中型SUV还有唐新能源、小型车市场的海豚、小型SUV市场的元Pro,都在同市场表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不久前,比亚迪在一款中型车上推出了新的海豹,售价在30万元以下,主力车型价格落在20-25万元区间,这是当前汽车消费升级的主流价格空间。
我们只看到比亚迪一夜腾飞,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之前,它已经完成了技术体系和规模的准备,并没有从众造微型车,也没有挑战BBA。推出的产品快速匹配了15-30万的不断增长的主流消费市场,产品力在强化品牌力,这是比亚迪未来进一步强大的关键。
五菱,微型车之王
五菱洪光MINIEV上半年保险销量为196,300辆,同比增长25%。它不仅是新能源自行车销售之王,也是上半年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汽车。在微型车半年报中,是排名第二的小蚁的近5倍。洪光MINIEV的微型车数不胜数,但至今没有一款能成为“另一个洪光MINIEV”。
“洪光MINIEV 2022杏仁饼向真磷酸亚铁锂”
上汽通用五菱也拥有一批微型车,如五菱NanoEV、宝骏KiWi EV和宝骏E系列,但它们的销量不像洪光MINIEV那么小。宝骏KiWi EV上半年销量为9411辆,而五菱NanoEV只有6295辆。
五菱推出洪光MINIEV的时候,是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让市场看到了不补贴新能源车也能卖。而且,坦白说,五菱是最本分的车企。当年,秋名车五菱洪光一路飘红,投身烟花大众消费市场,一直是五菱汽车的立身之本。
不得不不满的特斯拉。
特斯拉在4月和5月受到重创。上海超级工厂4月停产三周,直接产量减少4万多辆。当月销量只有1728辆,和3月份相比可以算是直接剃了光头。5月,上海工厂一度因供应链问题停工一周,直到5月17日才复工。所以上半年特斯拉有两个月完全不正常。
即便如此,特斯拉上半年仍收获了19.8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其中,Model Y销售13.4万辆,同比增长188%。是新能源汽车自行车销量亚军,也是唯一一款有销量的新能源汽车……除了洪光·米尼耶夫,超过10万。而且还在中型SUV市场夺得了半年的销量桂冠,销量是亚军奔驰GLC的近两倍。
『Y型2022后轮驱动版』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特斯拉的交付量也在6月份以夸张的方式爆发。下半年,如果局势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特斯拉会表现得更加稳定和优秀。
第二梯队:奇瑞/广汽/吉利/SAIC
这四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燃油车时代优秀的国产车企。
奇瑞:单纯依靠微型车可以吗?
奇瑞汽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5万辆,但在售车辆只有6辆,主要靠小蚁和QQ冰淇淋支撑。两款微型车占其新能源产品销量的98%。今年上市的两款PHEV新车尚未形成数量优势。
“瑞虎8加鲲鹏e+ 2022 PHEV 1.5T风格e+”
4月,奇瑞上市中型SUV瑞虎8PLUS鲲鹏e+,这是一款月销量超过300辆的PHEV车型,三个月共销售1096辆。同级别的新能源市场有唐新能源、长安UNI-K新能源甚至Model Y这样的玩家,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星途追风ET-i 2022 1.5TCI-DHT 105KM皇家流行版》
3月,星途品牌紧凑型SUV星途追风ET-i开启预售,同样是PHEV车型。星路追风PHEV车型的推出,将与比亚迪的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长城的玛奇朵DHT-PHEV同台竞技,也会感觉有些恐怖。
广汽:“新生力量”的崛起
包括广汽阿亚恩和广汽传祺在内,广汽乘用车上半年实现新能源销量8.33万辆。但是传祺只卖了一台GS4新能源,数量很少,所以成绩都归广汽阿亚恩。
最近很多新势力排行榜都把广汽永旺纳入其中,永旺真的很想被当成新势力。作为广汽爱安品牌独立后的首款产品,AION Y按照爆款的思路打造,同时预计其月销量将达到5000台。其实AION Y早就做到了,6月销量接近1万辆。广汽爱安的快速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ION Y。
「『AION Y 2022 70领版磷酸亚铁锂」
另一款主打产品AION S,主要面向B端销售,明确B端销量占一半,私人购买很大一部分作为网约车使用。
吉利:押注氪星和克林
说到“旧势力”的电气化改造,吉利汽车是最有意思的。近年来生产了领克、几何、氪等品牌,是吉利汽车进攻新能源市场的新军。上半年吉利军团一共卖了8万辆新能源车,确实不够好,但是ZEEKR 001已经成为其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
氪的品牌定位是全新的高端纯电动车品牌,是吉利冲击国内高端消费市场的旗帜。基于SEA庞大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的首款量产车型ZEEKR 001,上半年实现1.88万辆的销量,成为吉利旗下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目前月销量稳定在4000多辆的水平。如果非要在上半年平淡的车市中找一个亮点,那只有新能源了。在整个新车消费形势再现低迷,燃油车消费大幅下降25%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却走出了双速增长,真的让人觉得:天啊,真的要变了吗?
本次盘点是汽车之家“2022年盘点”系列的最后一部分。本文中销售数据……都是新机动车的保险数据,显示真正到达消费者的销量。
了解更多网上“年中盘点”,请戳:
2022年年中盘点:中国品牌为何能逆势崛起?2022年年中盘点:德系品牌转战新能源市场?2022年年中盘点:日系品牌优势与不足明显?2022年年中盘点:美国人,韩国人,他是我哥。
新能源风光在这里独树一帜。
新能源汽车绝对是目前汽车圈“最美”的,用这么俗气夸张的词来一枝独秀绝对不过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06.1万辆,同比增长115%,同期燃油车销量下降25%。
从月度表现来看,即使在最困难的4、5月份,新能源汽车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疲态。反而以同比上涨甚至翻倍的速度傲然屹立于江湖。4月份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50%,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64%。
上半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售162.62万辆,同比增长101%,占新能源汽车消费总量的8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34.82万辆,同比增长196%,占比17%,主要由比亚迪DM-i系列拉动;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173%,主要受M5(参数|询价)新车上市的推动。
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和燃油汽车消费的萎缩,带来了新能源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2.24%,而去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其中,中国品牌汽车渗透率为43.7%,部分月份已超过50%,新能源撑起了中国品牌的半边天。
因为特斯拉,美国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8.1%,而德系车只有4.61%,日系车只有0.5%,相当于没有。但这里有第一个数字:上半年日系HEV车型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这个增速也很可观。
中国品牌领先,国外品牌姗姗来迟。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与燃油车时代完全不同。一度,中国品牌只能与之并驾齐驱,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已经率先崛起,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占比84%,是话语权的主人,而传统强势的德系和日系,在当前的新能源市场却显得十分弱势。
看看国外几个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大众数量最多,半年销量只有6.5万辆,还不如很多中国品牌一辆车的销量,产品只有6.95%的新能源;宝马半年卖1.7万辆新能源车,奔驰、奥迪、丰田、本田是最大的燃油车,新能源产品销量只有四位数。
在新能源汽车的新博弈中,这些外资品牌的品牌力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支撑,产品竞争力也远不如当年。在燃油车红利还在的情况下,面对先入为主的中国品牌,不得不放弃现有优势,转向电动化。目前来看,这些品牌的一些英雄确实已经不行了,或者说还没有醒来。
不要低估“旧势力”
说到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比亚迪、五菱、特斯拉,然后才是造车新势力。他们因为起得早,形成了先发优势,但“旧势力”也不容小觑。以下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车企/品牌排名。我们列出了前20名,这样我们可以对模式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前十名中,除前三名外,奇瑞、广汽、吉利、SAIC位列第二梯队。我们后面会分析产品情况。相比新锐,这些中华老字号车企一直走在前列,却没能把握住技术路线和消费市场的演变,造成了被新生力量抢了风头的现状。
值得庆幸的是,从去年开始,这些企业也开始推出新的品牌和平台,如吉利的极氪、长安的深蓝/奥伊塔、东风的蓝兔、SAIC的智记、广汽的爱安、长城的欧拉等如果说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是新势力,那么这些老牌传统车企的动作和产品将成为下半年的新焦点。
第一梯队: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
这三家公司确实是目前新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各有各的个性化优势。比亚迪已经布局多年,包括技术布局和产业链布局,已经全面转型电动化;特斯拉可以算是全球汽车革命的引领者,而五菱则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产品路线。
新王者比亚迪
比亚迪上半年销售新能源汽车56.83万辆,同比增长341%,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52%,混合动力汽车占比48%。在细分市场布局上,比亚迪基本已经全面覆盖主流市场,产品表现也相当不错。
紧凑型车市场有秦PLUS,秦Pro新能源,毁灭者05。上半年秦PLUS在紧凑型车市场取得了中国品牌最好成绩,排名第六,还在多个细分市场获得月度第三名。
“秦PLUS 2021 DM-i 120KM尊贵型”
中大型车市场,韩、韩半年累计保险销售8.5万辆,超越奔驰E级、奥迪A6L获得半年中大型车销量第二名,与冠军宝马5系差距缩小至1万辆以内。
紧凑型SUV市场布局包括宋加新能源、元加、宋Pro新能源三款车型,其中宋加新能源已经取代哈弗成为同级新的销量冠军。从今年2月开始,已经连续5个月蝉联月销量桂冠,表现十分稳定。
“Seal 2022 650km四驱性能版”
除此之外,中型SUV还有唐新能源、小型车市场的海豚、小型SUV市场的元Pro,都在同市场表现出了不错的竞争力。不久前,比亚迪在一款中型车上推出了新的海豹,售价在30万元以下,主力车型价格落在20-25万元区间,这是当前汽车消费升级的主流价格空间。
我们只看到比亚迪一夜腾飞,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之前,它已经完成了技术体系和规模的准备,并没有从众造微型车,也没有挑战BBA。推出的产品快速匹配了15-30万的不断增长的主流消费市场,产品力在强化品牌力,这是比亚迪未来进一步强大的关键。
五菱,微型车之王
五菱洪光MINIEV上半年保险销量为196,300辆,同比增长25%。它不仅是新能源自行车销售之王,也是上半年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最高的汽车。在微型车半年报中,是排名第二的小蚁的近5倍。洪光MINIEV的微型车数不胜数,但至今没有一款能成为“另一个洪光MINIEV”。
“洪光MINIEV 2022杏仁饼向真磷酸亚铁锂”
上汽通用五菱也拥有一批微型车,如五菱NanoEV、宝骏KiWi EV和宝骏E系列,但它们的销量不像洪光MINIEV那么小。宝骏KiWi EV上半年销量为9411辆,而五菱NanoEV只有6295辆。
五菱推出洪光MINIEV的时候,是在补贴退坡的背景下,让市场看到了不补贴新能源车也能卖。而且,坦白说,五菱是最本分的车企。当年,秋名车五菱洪光一路飘红,投身烟花大众消费市场,一直是五菱汽车的立身之本。
不得不不满的特斯拉。
特斯拉在4月和5月受到重创。上海超级工厂4月停产三周,直接产量减少4万多辆。当月销量只有1728辆,和3月份相比可以算是直接剃了光头。5月,上海工厂一度因供应链问题停工一周,直到5月17日才复工。所以上半年特斯拉有两个月完全不正常。
即便如此,特斯拉上半年仍收获了19.8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其中,Model Y销售13.4万辆,同比增长188%。是新能源汽车自行车销量亚军,也是唯一一款有销量的新能源汽车……除了洪光·米尼耶夫,超过10万。而且还在中型SUV市场夺得了半年的销量桂冠,销量是亚军奔驰GLC的近两倍。
『Y型2022后轮驱动版』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特斯拉的交付量也在6月份以夸张的方式爆发。下半年,如果局势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特斯拉会表现得更加稳定和优秀。
第二梯队:奇瑞/广汽/吉利/SAIC
这四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燃油车时代优秀的国产车企。
奇瑞:单纯依靠微型车可以吗?
奇瑞汽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5万辆,但在售车辆只有6辆,主要靠小蚁和QQ冰淇淋支撑。两款微型车占其新能源产品销量的98%。今年上市的两款PHEV新车尚未形成数量优势。
“瑞虎8加鲲鹏e+ 2022 PHEV 1.5T风格e+”
4月,奇瑞上市中型SUV瑞虎8PLUS鲲鹏e+,这是一款月销量超过300辆的PHEV车型,三个月共销售1096辆。同级别的新能源市场有唐新能源、长安UNI-K新能源甚至Model Y这样的玩家,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星途追风ET-i 2022 1.5TCI-DHT 105KM皇家流行版》
3月,星途品牌紧凑型SUV星途追风ET-i开启预售,同样是PHEV车型。星路追风PHEV车型的推出,将与比亚迪的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长城的玛奇朵DHT-PHEV同台竞技,也会感觉有些恐怖。
广汽:“新生力量”的崛起
包括广汽阿亚恩和广汽传祺在内,广汽乘用车上半年实现新能源销量8.33万辆。但是传祺只卖了一台GS4新能源,数量很少,所以成绩都归广汽阿亚恩。
最近很多新势力排行榜都把广汽永旺纳入其中,永旺真的很想被当成新势力。作为广汽爱安品牌独立后的首款产品,AION Y按照爆款的思路打造,同时预计其月销量将达到5000台。其实AION Y早就做到了,6月销量接近1万辆。广汽爱安的快速起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ION Y。
「『AION Y 2022 70领版磷酸亚铁锂」
另一款主打产品AION S,主要面向B端销售,明确B端销量占一半,私人购买很大一部分作为网约车使用。
吉利:押注氪星和克林
说到“旧势力”的电气化改造,吉利汽车是最有意思的。近年来生产了领克、几何、氪等品牌,是吉利汽车进攻新能源市场的新军。上半年吉利军团一共卖了8万辆新能源车,确实不够好,但是ZEEKR 001已经成为其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
氪的品牌定位是全新的高端纯电动车品牌,是吉利冲击国内高端消费市场的旗帜。基于SEA庞大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的首款量产车型ZEEKR 001,上半年实现1.88万辆的销量,成为吉利旗下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目前月销量稳定在4000多辆的水平。4
『ZEEKR 001 2022超长续航双电机优版』
7月,斥资3亿元为ZEEKR 001免费升级高通骁龙8155芯片,解决了车主和媒体经常抱怨的车堵问题,将智能系统与机械品质相匹配。花3亿元交个朋友,这么大方,…ows认为吉利确实对氪气品牌寄予厚望,希望ZEEKR 001未来能以优异的销售成绩回报这笔投资。
5
[克林09新能源2021 2.0T PHEV光环7座]
吉利另一款广受关注的产品是今年年初正式交付的中大型SUV——克林09新能源。半年总销量6848辆,6月销量接近1700辆。随着运油车的推出,2006年1月2日和2006年5月,LECK品牌的PHEV车型不断涌现。与极氪品牌不同,莱克主要专注于混合市场。
在6月份的2022领克春夏发布会上,领克发布了基于雷神智能混动技术平台,结合领克理念的领克智能混动技术Lynk E-Motive。到2025年,该技术将覆盖领克所有车型,这意味着该品牌所有产品都将搭载领克智能混动技术,实现全电动化,也意味着混动车型将逐渐成为领克的主要销售车型。
未来氪和领克能否在纯电动和混动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值得期待。
SAIC:知己如何成为“知音”?
SAIC乘用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早些年和比亚迪在混动市场不分男女。在纯电动汽车领域,SAIC曾经推出的漫威R也是当时的佼佼者。但近年来,SAIC迷失了方向。去年,上体为了复兴,推出了高端品牌双子星:致基汽车和樊菲汽车,尤其是致基汽车,目标是打造汽车行业的“高端豪华新物种”。
也许你永远也想不到,微型汽车科莱威year是SAIC目前的销售责任,上半年售出16,500辆。荣威Ei5和荣威i6 MAX新能源主要以本土出租车市场为主,尤其是Ei5。
目前,最受SAIC关注的是智计L7。作为智机的首款旗舰机型,上市前就吸引了足够的关注。4月正式上市,4-6月三个月保险销量分别为35、45、140。之前的销量都是天使轮用户贡献的,智机L7总销量不到500辆。然而,疫情对SAIC的生产和交付有很大影响。随着防控形势的稳定,预计下半年智基L7将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6
「智机L7 Pro『2022』」
今年智机遭受了很多负面影响,产品铺货减少,权益缩水,电池容量减少,都在侵蚀这个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新品牌的形象。智机汽车发布的时候,立了很多旗。这需要时间和产品的完整性来进一步证明,有必要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和BBA的主模型。
第三梯队:小鹏/大众/长城。
在第三梯队中,出现了造车的新生力量,最后出现了一个国外品牌:大众。
小鹏:引领新生力量
顺便说一句,说到小鹏的新势力。上半年,小鹏在新动力排位赛中获得第一名,16.9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30%。其作为小鹏P7的销量实现了3.53万辆,同比增长82%。这一增幅也相当可观。
哪吒汽车上半年涉足风火轮,5.9万辆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倍,主要得益于准新车哪吒U的拉动,上半年销量为2.06万辆,3.82万辆的销量仍是其销售负担,同比增长159%。增速最低的蔚来、EC6、ES8销量分别下滑16%、15%,在新能源市场较为少见。
7
《小鹏G9 2022四驱基本款》
7月底,Xpeng Motors所有车型开始降价促销,不同车型降幅在5000-10000元不等,为……e第一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今年5月中旬,Xpeng Motors在肇庆工厂恢复了双班生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车的交付速度。产能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尽快卖出去,才能保住全年的新动力销量桂冠。
中大型SUV小鹏G9将于8月开始预订,9月正式上市。据悉,上市后不久将开始交付。9月份恰恰是理想中的L9正式交付的时候。到时候,分配给李一个人的精力和产能就会减少。小鹏G9能否接过接力棒仍有疑问。
大众:廉颇老了吗?
在海外品牌中,大众是转型电动化最有行动力的,也是销量最高的。即便如此,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是相当惨淡的。上半年ID系列汽车销售5.58万辆。受疫情影响,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今年都停产了很长时间,对生产和销售都有很大影响。8月1日,上汽大众宣布旗下三款ID车型7月销量达到10086辆。显然,上汽大众正在走出疫情的拖累。
8
“id.4x2022极智长续航版”
Dis已经“下课”,ID系列在新CEO的带领下能否有全新的销售业绩?或许大众的“教训”是,如果时代变了,旧的真的不行了,燃油车时代的品牌力无法无缝转移到电气化时代,这大概就是吉利等中国车企重新树立新品牌的深意。
长城:转型靠欧拉和威派
目前哈弗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推出新能源汽车的计划。长城电气化改造任务暂由欧拉和威派承担。上半年欧拉销量5.76万辆,增幅不大。威品牌由于尚未推出规模化产品,仅售出3219辆。欧拉好猫黑猫撑起长城汽车新能源半边天。
欧拉是中国唯一专注于女性消费市场的品牌。整个品牌走纯电路路线,利润可观。今年年初,由于产能不足,欧拉暂停了欧拉的白猫和黑猫的新车订单,但长城在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仍然会优先考虑欧拉,因为其利润确实可观。
9
《欧拉芭蕾猫2022 401km胡桃夹子版》
7月,被定义为女性“时尚单品”的芭蕾猫上市。在开放盲订阶段,欧拉报告称“5小时订单量破3万辆”,下半年具体市场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不过这款车价格有点高,会有多少时尚女性买单,拭目以待。
0
[拿铁DHT-PHEV 2022 1.5T双轮驱动超大杯]
威派走的是技术流,这将是长城柠檬DHT混动系统的主要支撑。去年广州车展前夕,玛奇朵DHT-PHEV正式上市。今年3月,中型SUV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7月25日,拿铁DHT-PHEV正式上市。去年长城还推出了两款HEV车型,分别是玛奇朵DHT和拿铁DHT。
随着拿铁DHT-PHEV正式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旗下几乎所有产品都搭载了柠檬混合DHT/DHT-PHEV技术。接下来就看庞大的产品矩阵能否帮助威品牌在混/混市场站稳脚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总结:
虽然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看似欣欣向荣,但局里的人大多如坐针毡。就连被光环加持的比亚迪,也在7月份被大火和召回搞得头疼不已。新势力还在努力减亏,也受到质疑;大众、宝马、吉利、长安等“旧势力”野心勃勃,但落地效果尚未可知。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补贴汽车的时代,靠出行消费产品的时代,新势力不畏老虎的时代。目前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被诟病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产品的不断丰富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一场新的“生死战”大幕已经拉开,新老势力、中外品牌一起被卷入这场变革。(文/汽车之家汪静波)4
『ZEEKR 001 2022超长续航双电机优版』
7月,斥资3亿元为ZEEKR 001免费升级高通骁龙8155芯片,解决了车主和媒体经常抱怨的车堵问题,将智能系统与机械品质相匹配。花3亿交个朋友,这么大方,说明吉利确实对氪气品牌寄予厚望,希望ZEEKR 001未来能以优异的销售成绩回报这笔投资。
5
[克林09新能源2021 2.0T PHEV光环7座]
吉利另一款广受关注的产品是今年年初正式交付的中大型SUV——克林09新能源。半年总销量6848辆,6月销量接近1700辆。随着运油车的推出,2006年1月2日和2006年5月,LECK品牌的PHEV车型不断涌现。与极氪品牌不同,莱克主要专注于混合市场。
在6月份的2022领克春夏发布会上,领克发布了基于雷神智能混动技术平台,结合领克理念的领克智能混动技术Lynk E-Motive。到2025年,该技术将覆盖领克所有车型,这意味着该品牌所有产品都将搭载领克智能混动技术,实现全电动化,也意味着混动车型将逐渐成为领克的主要销售车型。
未来氪和领克能否在纯电动和混动市场打开一片天地,值得期待。
SAIC:知己如何成为“知音”?
SAIC乘用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早些年和比亚迪在混动市场不分男女。在纯电动汽车领域,SAIC曾经推出的漫威R也是当时的佼佼者。但近年来,SAIC迷失了方向。去年,上体为了复兴,推出了高端品牌双子星:致基汽车和樊菲汽车,尤其是致基汽车,目标是打造汽车行业的“高端豪华新物种”。
也许你永远也想不到,微型汽车科莱威year是SAIC目前的销售责任,上半年售出16,500辆。荣威Ei5和荣威i6 MAX新能源主要以本土出租车市场为主,尤其是Ei5。
目前,最受SAIC关注的是智计L7。作为智机的首款旗舰机型,上市前就吸引了足够的关注。4月正式上市,4-6月三个月保险销量分别为35、45、140。之前的销量都是天使轮用户贡献的,智机L7总销量不到500辆。然而,疫情对SAIC的生产和交付有很大影响。随着防控形势的稳定,预计下半年智基L7将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6
「智机L7 Pro『2022』」
今年智机遭受了很多负面影响,产品铺货减少,权益缩水,电池容量减少,都在侵蚀这个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新品牌的形象。智机汽车发布的时候,立了很多旗。这需要时间和产品的完整性来进一步证明,有必要成为“中国的特斯拉”和BBA的主模型。
第三梯队:小鹏/大众/长城。
在第三梯队中,出现了造车的新生力量,最后出现了一个国外品牌:大众。
小鹏:引领新生力量
说到小鹏,顺便说一下……w部队。上半年,小鹏在新动力排位赛中获得第一名,16.9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30%。其作为小鹏P7的销量实现了3.53万辆,同比增长82%。这一增幅也相当可观。
哪吒汽车上半年涉足风火轮,5.9万辆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倍,主要得益于准新车哪吒U的拉动,上半年销量为2.06万辆,3.82万辆的销量仍是其销售负担,同比增长159%。增速最低的蔚来、EC6、ES8销量分别下滑16%、15%,在新能源市场较为少见。
7
《小鹏G9 2022四驱基本款》
7月底,Xpeng汽车全系车型开始降价促销,不同车型降幅在5000-10000元不等,打响了新能源汽车降价第一。今年5月中旬,Xpeng Motors在肇庆工厂恢复了双班生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车的交付速度。产能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尽快卖出去,才能保住全年的新动力销量桂冠。
中大型SUV小鹏G9将于8月开始预订,9月正式上市。据悉,上市后不久将开始交付。9月份恰恰是理想中的L9正式交付的时候。到时候,分配给李一个人的精力和产能就会减少。小鹏G9能否接过接力棒仍有疑问。
大众:廉颇老了吗?
在海外品牌中,大众是转型电动化最有行动力的,也是销量最高的。即便如此,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也是相当惨淡的。上半年ID系列汽车销售5.58万辆。受疫情影响,一汽大众和SAIC大众今年都停产了很长时间,对生产和销售都有很大影响。8月1日,上汽大众宣布旗下三款ID车型7月销量达到10086辆。显然,上汽大众正在走出疫情的拖累。
8
“id.4x2022极智长续航版”
Dis已经“下课”,ID系列在新CEO的带领下能否有全新的销售业绩?或许大众的“教训”是,如果时代变了,旧的真的不行了,燃油车时代的品牌力无法无缝转移到电气化时代,这大概就是吉利等中国车企重新树立新品牌的深意。
长城:转型靠欧拉和威派
目前哈弗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推出新能源汽车的计划。长城电气化改造任务暂由欧拉和威派承担。上半年欧拉销量5.76万辆,增幅不大。威品牌由于尚未推出规模化产品,仅售出3219辆。欧拉好猫黑猫撑起长城汽车新能源半边天。
欧拉是中国唯一专注于女性消费市场的品牌。整个品牌走纯电路路线,利润可观。今年年初,由于产能不足,欧拉暂停了欧拉的白猫和黑猫的新车订单,但长城在芯片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仍然会优先考虑欧拉,因为其利润确实可观。
9
《欧拉芭蕾猫2022 401km胡桃夹子版》
7月,被定义为女性“时尚单品”的芭蕾猫上市。在开放盲订阶段,欧拉报告称“5小时订单量破3万辆”,下半年具体市场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不过这款车价格有点高,会有多少时尚女性买单,拭目以待。
0
[拿铁DHT-PHEV 2022 1.5T双轮驱动超大杯]
魏派拿着te……nical flow,这将是长城柠檬DHT混合动力系统的主要支撑。去年广州车展前夕,玛奇朵DHT-PHEV正式上市。今年3月,中型SUV摩卡DHT-PHEV正式上市,7月25日,拿铁DHT-PHEV正式上市。去年长城还推出了两款HEV车型,分别是玛奇朵DHT和拿铁DHT。
随着拿铁DHT-PHEV正式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旗下几乎所有产品都搭载了柠檬混合DHT/DHT-PHEV技术。接下来就看庞大的产品矩阵能否帮助威品牌在混/混市场站稳脚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总结:
虽然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看似欣欣向荣,但局里的人大多如坐针毡。就连被光环加持的比亚迪,也在7月份被大火和召回搞得头疼不已。新势力还在努力减亏,也受到质疑;大众、宝马、吉利、长安等“旧势力”野心勃勃,但落地效果尚未可知。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补贴汽车的时代,靠出行消费产品的时代,新势力不畏老虎的时代。目前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被诟病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产品的不断丰富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一场新的“生死战”大幕已经拉开,新老势力、中外品牌一起被卷入这场变革。(文/汽车之家汪静波)
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8月3日晚间,比亚迪公布7月份产销情况,比亚迪在7月份销量高达162530辆,同比增长1831。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美国汽车行业贸易组织AutosDriveAmerica的首席执行官JenniferSafavian表示,美国参议院关于延长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修订提案与消费者关系不大,
1900/1/1 0:00:00据工信部网站8月3日消息,上半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下游旺盛需求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实现高速增长。
1900/1/1 0:00:00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
1900/1/1 0:00:00市场、政策、技术多重因素叠加,新能源汽车正迎市场风口。长安汽车深耕新能源领域20余年,2022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4958辆。
1900/1/1 0:00:00目前,5家造车新势力已经公布了各自7月的成绩单,从7月交付量看,最早出位的新势力三强“蔚小理”,全部被赶超,哪吒汽车成为7月新势力交付冠军,零跑汽车排在第二,小鹏第三,蔚来“垫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