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再次将辅助驾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微信聊天记录。一位车主声称,他在高架桥路段行驶时开启了车辆的LCC2.5辅助驾驶功能。但由于车辆没有及时识别前方物体并进行预警,他只是分心,导致车辆以80 km/h的速度撞上了前方车辆。
很快,一段相关事件的视频监控流出。视频显示,白天在日光充足的环境下,两个人正在高架桥左侧处理故障车辆。其中一人走到车辆后方,疑似放置三脚架提示后方车辆避让。不料后方一辆车突然冲出,没有减速,径直撞上了人和故障车。
最新消息显示,受害者因伤势过重已经死亡。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起事故,许多消息来源指出,涉及的车辆是小鹏P7。
(部分聊天截图)
不久后,得到了Xpeng汽车公司的证实。
Xpeng汽车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核实,8月10日下午,宁波一车主驾驶的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的人员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亡。我们为这次事故中的遇难者感到悲伤和难过。目前交警部门已立案处理,店家已前往现场协助处理。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继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虽然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开启了什么样的辅助功能,还需要相关部门最终认定,但小鹏P7事件让很多网友感到惋惜,也引来了很多围观。
有人提了个建议:“建议取消国内的辅助驾驶功能。幸运的人太多了。”
有人质疑说辞:“你真的会开辅助驾驶吗?还是借口?另外,你为什么这么相信辅助驾驶?”
还有人做了总结:“现阶段辅助驾驶还不够。我真的敢用。真的很难。”
当然,在很多网友为事故感到难过的时候,也有人问,LCC是什么?同等条件下,LCC遇到前方车辆什么时候会预警?
什么是LCC?
对于LCC,Xpeng Motors官网解释为车道对中辅助,并给出了使用指南:
车道居中辅助(LCC)是一项舒适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60 km/h以下的堵车辅助(TJA)和60km/h以上的智能巡航辅助(ICA)..车道居中辅助系统(LCC)启动后,该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并持续将车辆置于当前车道的中央。
当启用车道居中辅助(LCC)时,驾驶员仍然需要始终握住方向盘,并在必要时接管方向盘。
车道居中辅助(LCC)适用于高速公路上车道线清晰的干燥路况,禁止在城市街道上使用LCC。
同时,Xpeng Motors也发出警告,使用LCC有很多注意事项,包括:
LCC是辅助驾驶功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当LCC被激活时,你仍然需要时刻握着方向盘,以便在有潜在危险的时候及时接管车辆。
LCC是为了驾驶舒适性和便利性而设计的,无法应对突发的危险情况。司机有责任保持警惕,安全驾驶,并随时控制车辆。千万不要依赖系统来处理突发事件。务必观察前方道路,并准备好随时采取纠正措施,否则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
你不能完全依赖这个系统。
根据Xpeng Motors对LCC的讲解和提示,我们可以知道,在使用LCC时,一定要观察行驶环境,以便在潜在危险发生时及时接管车辆,不能依靠LCC来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
聊天对话显示,车主保持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并提到车辆在碰撞前没有预警,在类似情况下会主动预警。
车主提到的这个功能可能是ACC (ad……主动巡航)。
关于ACC,Xpeng Motors表示,车主开启ACC功能后,车辆会保持设定的最大巡航速度向前行驶。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车辆,ACC将根据需要降低车速,并根据选定的时间与前方车辆保持距离,直到达到适当的巡航速度。
其中,Xpeng Motors指出,ACC主要用于在高速公路等干燥的直路上行驶。
问题是,为什么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开启ACC后没有及时识别前方车辆?
一位业内工程师向新智家解释,辅助驾驶系统通常传感精度和准确度不足。另外规划算法不足,自动绕线很危险。目前“最方便”的方式是手动接管。
今年4月,湖南岳阳也发生过类似事故。
一位Xpeng Motors车主打开了Xpeng Motors中的ACC+LCC功能,在国道上行驶了十几公里后,突然遇到了一辆侧翻的车。Xpeng Motors没有提前警告车主,也没有主动减速。车主注意到异常制动无效后,撞上了故障车。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目前,配备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似乎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流行趋势。没有辅助驾驶功能,新车似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卖点。
火车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多,部分体现在辅助驾驶渗透率的快速增长。
8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2021年,我国L2级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3.5%,今年上半年提高到30%。”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预计,2030年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普及率将达到100%。
在与事故相关的微博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既然是被自动驾驶撞的人,就应该和司机无关,为小鹏索赔。”
目前,小鹏P7事故的责任界定还没有定论,但这样灰暗的时刻确实让我们很受伤。
随着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能不能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有什么区别?
辅助驾驶
常见的驾驶辅助功能有自适应巡航、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变道辅助等。
虽然这些功能看似复杂,但重点在于“辅助”二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压力,其核心并不是控制汽车。
在传感器配置方面,目前辅助驾驶仅使用摄像头视觉的数据,无法完整准确的感知周围环境。摄像头在强光环境下容易出现误检,驾驶员仍需控制车辆。
换句话说,在辅助驾驶的场景下,驾驶员仍然是驾驶的主体。相信在购买有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时,工作人员会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握紧方向盘。
自驾
自动驾驶原则上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但由于法律法规和安全的要求,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座上需要有一名安全员(万一发生事故,可以手动接管)。
此外,在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比辅助驾驶更加严格。
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系统会导入相关区域的高精地图;当车辆上路时,安装在车身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信息,更精确的算法系统可以识别路面上的静态/动态障碍物,并准确预测其行动轨迹。
结合各种信息,自动驾驶汽车会做出智能决策,规划新路线,控制车辆轨迹——这是辅助驾驶不具备的能力。
这时,车辆就成了驾驶的主体。
无人驾驶的
一般来说,无人驾驶的水平是最高的,相当于把驾驶完全交给了无人驾驶系统。驾驶座可能没有安全员,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有。
但是,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界定责任的困难
事实上,近年来“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令人十分遗憾。责任的界定一直是个难点,也是长期以来用户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大约五六年前,一些新造车企业以“辅助驾驶”为名作为卖点,试图通过宣传诱导用户信任该系统。
经过多次诉讼,业界逐渐将“自动驾驶”一词替换为“自动辅助驾驶”,并发布了相关的《车主手册》,要求车辆必须由持有驾驶执照的人驾驶,并且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与“辅助驾驶”相关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去年8月,蔚来ES8致命事故引起轩然大波,“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宣传口径在业内被热议。
基于此,李的创始人李想呼吁媒体和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术语标准,以避免夸大宣传造成的误解。
他说:“L2和L3的用户不了解,建议统一名称:L2 =辅助驾驶;L3 =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 =无人驾驶。没有一个多余的汉字,以免夸大宣传造成误解。克制推广,投入技术,对用户、行业、企业都是长期有利的。”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政策确实有收紧的迹象。
去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提出:
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用于事故再现、责任判定和原因分析。
其中,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当包括车辆和系统的基本信息、车辆状态和动态信息、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信息、驾驶环境信息、驾驶员和乘客操作和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
这些对交通事故的追溯和责任划分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也得到相应的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OTA技术召回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生产者利用OTA对售出车辆进行技术服务活动的,应当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生产企业使用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智能汽车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频繁的“辅助驾驶”事故很可能会倒逼法律法规的快速完善,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风险预警、规范宣传措辞等。
标签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未成熟。
一些灰暗的时刻不会阻止世界向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未来前进,但这些事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故,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来防止它再次发生?
一系列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失去许多鲜活的生命,这对遇难者家属来说是一场灾难。这值得相关企业警惕和反思,如何将技术进步带来的伤亡降到最低。
毕竟,用科技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是很多企业的共同追求。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一场车祸再次将辅助驾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微信聊天记录。一位车主声称,他在高架桥路段行驶时开启了车辆的LCC2.5辅助驾驶功能。但由于车辆没有及时识别前方物体并进行预警,他只是分心,导致车辆以80 km/h的速度撞上了前方车辆。
很快,一段相关事件的视频监控流出。视频显示,白天在日光充足的环境下,两个人正在高架桥左侧处理故障车辆。其中一人走到车辆后方,疑似放置三脚架提示后方车辆避让。不料后方一辆车突然冲出,没有减速,径直撞上了人和故障车。
最新消息显示,受害者因伤势过重已经死亡。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起事故,许多消息来源指出,涉及的车辆是小鹏P7。
(部分聊天截图)
不久后,得到了Xpeng汽车公司的证实。
Xpeng汽车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核实,8月10日下午,宁波一车主驾驶的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的人员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亡。我们为这次事故中的遇难者感到悲伤和难过。目前交警部门已立案处理,店家已前往现场协助处理。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继续跟进后续结果,并协助客户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虽然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开启了什么样的辅助功能,还需要相关部门最终认定,但小鹏P7事件让很多网友感到惋惜,也引来了很多围观。
有人提了个建议:“建议取消国内的辅助驾驶功能。幸运的人太多了。”
有人质疑说辞:“你真的会开辅助驾驶吗?还是借口?另外,你为什么这么相信辅助驾驶?”
还有人做了总结:“现阶段辅助驾驶还不够。我真的敢用。真的很难。”
当然,在很多网友为事故感到难过的时候,也有人问,LCC是什么?同等条件下,LCC遇到前方车辆什么时候会预警?
什么是LCC?
对于LCC,Xpeng Motors官网解释为车道对中辅助,并给出了使用指南:
车道居中辅助(LCC)是一项舒适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60 km/h以下的堵车辅助(TJA)和60km/h以上的智能巡航辅助(ICA)..车道居中辅助系统(LCC)启动后,该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控制方向盘,并持续将车辆置于当前车道的中央。
当启用车道居中辅助(LCC)时,驾驶员仍然需要始终握住方向盘,并在必要时接管方向盘。
车道居中辅助系统(LCC)适用于……高速公路上车道线清晰的干燥路况,禁止在城市街道上使用LCC。
同时,Xpeng Motors也发出警告,使用LCC有很多注意事项,包括:
LCC是辅助驾驶功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当LCC被激活时,你仍然需要时刻握着方向盘,以便在有潜在危险的时候及时接管车辆。
LCC是为了驾驶舒适性和便利性而设计的,无法应对突发的危险情况。司机有责任保持警惕,安全驾驶,并随时控制车辆。千万不要依赖系统来处理突发事件。务必观察前方道路,并准备好随时采取纠正措施,否则可能导致重伤或死亡。
你不能完全依赖这个系统。
根据Xpeng Motors对LCC的讲解和提示,我们可以知道,在使用LCC时,一定要观察行驶环境,以便在潜在危险发生时及时接管车辆,不能依靠LCC来应对突发的紧急情况。
聊天对话显示,车主保持车辆以80km/h的速度行驶,并提到车辆在碰撞前没有预警,在类似情况下会主动预警。
车主提到的这个功能可能是ACC(自适应巡航)。
关于ACC,Xpeng Motors表示,车主开启ACC功能后,车辆会保持设定的最大巡航速度向前行驶。如果检测到前方有车辆,ACC将根据需要降低车速,并根据选定的时间与前方车辆保持距离,直到达到适当的巡航速度。
其中,Xpeng Motors指出,ACC主要用于在高速公路等干燥的直路上行驶。
问题是,为什么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在开启ACC后没有及时识别前方车辆?
一位业内工程师向新智家解释,辅助驾驶系统通常传感精度和准确度不足。另外规划算法不足,自动绕线很危险。目前“最方便”的方式是手动接管。
今年4月,湖南岳阳也发生过类似事故。
一位Xpeng Motors车主打开了Xpeng Motors中的ACC+LCC功能,在国道上行驶了十几公里后,突然遇到了一辆侧翻的车。Xpeng Motors没有提前警告车主,也没有主动减速。车主注意到异常制动无效后,撞上了故障车。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驾驶
目前,配备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似乎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流行趋势。没有辅助驾驶功能,新车似乎缺少了一个重要的卖点。
火车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多,部分体现在辅助驾驶渗透率的快速增长。
8月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2021年,我国L2级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3.5%,今年上半年提高到30%。”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预计,2030年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普及率将达到100%。
在与事故相关的微博评论区,有网友留言:“既然是被自动驾驶撞的人,就应该和司机无关,为小鹏索赔。”
目前,小鹏P7事故的责任界定还没有定论,但这样灰暗的时刻确实让我们很受伤。
随着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能不能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来防止事故再次发生?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有什么区别?
辅助驾驶
常见的驾驶辅助功能有自适应巡航、前方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变道辅助等。
虽然这些功能看似复杂,但重点在于“辅助”二字,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驾驶压力,其核心并不是控制汽车。
在传感器配置方面,目前辅助驾驶仅使用摄像头视觉的数据,不能完全准确地识别完全感知周围的环境。摄像头在强光环境下容易出现误检,驾驶员仍需控制车辆。
换句话说,在辅助驾驶的场景下,驾驶员仍然是驾驶的主体。相信在购买有驾驶辅助功能的车辆时,工作人员会反复告诉他们不要掉以轻心,时刻保持专注,握紧方向盘。
自驾
自动驾驶原则上不需要驾驶员的干预,但由于法律法规和安全的要求,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座上需要有一名安全员(万一发生事故,可以手动接管)。
此外,在技术方面,自动驾驶比辅助驾驶更加严格。
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前,系统会导入相关区域的高精地图;当车辆上路时,安装在车身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信息,更精确的算法系统可以识别路面上的静态/动态障碍物,并准确预测其行动轨迹。
结合各种信息,自动驾驶汽车会做出智能决策,规划新路线,控制车辆轨迹——这是辅助驾驶不具备的能力。
这时,车辆就成了驾驶的主体。
无人驾驶的
一般来说,无人驾驶的水平是最高的,相当于把驾驶完全交给了无人驾驶系统。驾驶座可能没有安全员,甚至连方向盘都没有。
但是,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界定责任的困难
事实上,近年来“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令人十分遗憾。责任的界定一直是个难点,也是长期以来用户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大约五六年前,一些新造车企业以“辅助驾驶”为名作为卖点,试图通过宣传诱导用户信任该系统。
经过多次诉讼,业界逐渐将“自动驾驶”一词替换为“自动辅助驾驶”,并发布了相关的《车主手册》,要求车辆必须由持有驾驶执照的人驾驶,并且手始终放在方向盘上。
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与“辅助驾驶”相关的事故也屡见不鲜。
去年8月,蔚来ES8致命事故引起轩然大波,“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宣传口径在业内被热议。
基于此,李的创始人李想呼吁媒体和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术语标准,以避免夸大宣传造成的误解。
他说:“L2和L3的用户不了解,建议统一名称:L2 =辅助驾驶;L3 =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 =无人驾驶。没有一个多余的汉字,以免夸大宣传造成误解。限制推广和技术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是长期有利的。"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政策确实有收紧的迹象。
去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提出:
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用于事故再现、责任判定和原因分析。
其中,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当包括车辆和系统的基本信息、车辆状态和动态信息、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信息、驾驶环境信息、驾驶员和乘客操作和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
这些对交通事故的追溯和责任划分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也得到相应的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OTA技术召回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生产者利用OTA对售出车辆进行技术服务活动的,应当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生产企业使用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智能汽车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频繁的“辅助驾驶”事故很可能会倒逼法律法规的快速完善,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风险预警、规范宣传措辞等。
标签
虽然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整个行业的发展还远未成熟。
一些灰暗的时刻不会阻止世界向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未来前进,但这些事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故,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来防止它再次发生?
一系列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失去许多鲜活的生命,这对遇难者家属来说是一场灾难。这值得相关企业警惕和反思,如何将技术进步带来的伤亡降到最低。
毕竟,用科技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是很多企业的共同追求。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日前,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匈牙利投资建设工厂,将建设100GWh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总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约合50739亿人民币),今年内开工建设,预计建设周期不超过64个月。
1900/1/1 0:00:00在自动驾驶发展的细分赛道上,轻舟智航再次另辟蹊径。以往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布局NOA赛道时,往往瞄准高速路段,NOA功能最先在高速落地,此次,轻舟智行改道,把场景扩展到难度和范围更大的城区。
1900/1/1 0:00:00前段时间,由比亚迪供应的刀片电池已经交付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近日,根据外媒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比亚迪刀片电池供应计划已获得欧盟的批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JimFarley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叫阵,称福特在电动皮卡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1900/1/1 0:00:00根据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7月比6月公共充电桩增加47万台,7月同比增长657。截止2022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3980万台,同比增加975。
1900/1/1 0:00:00不止一位大佬说过,未来或许只有34家中国品牌汽车可以活下来。相比吉利、长城等头部,非头部活下来的概率要小得多,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和残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