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于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和海南线上线下举办。其中,北京会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艺创国际会展中心。
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大会将包括20多场会议,13,000平方米的技术展览和许多同期活动。200多位政府高级领导人、海外机构官员、全球商界领袖、学者和行业专家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其中,北京易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在8月26日举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张国强总经理对燃料电池行业的三大展望;
1.燃料电池技术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跨代技术;
2.燃料电池未来的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3.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易华通的张国强。非常荣幸参加本次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我演讲的题目是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行业情况。第二是易华通的情况,第三是我们对行业的预期。
随着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能源正朝着低碳方向发展。氢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能源转换的必由之路。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路线图。我国也非常重视氢能。我从2004年开始研究燃料电池中的氢能并将其产业化。说实话,这十几年来,我们国家各个部委,尤其是包括科技部和发改委,已经出台了无数的国家层面的氢能产业规划和100多项地方产业促进政策。众所周知,去年底五部委发布的氢能10城1000示范城市群规划,以及国家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两个政策是接近的,一个解决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一个解决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有了这两个政策,做氢能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产业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链,为后期国家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实话,有一种声音认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过热。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所有的贵宾都在谈论数量。氢能行业其实刚刚起步,所谓的热度其实是在资本端。这恰恰是我们氢能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没有资本的帮助,中国的氢能产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但需要引导其健康发展。
2021年,国内氢能产业公共投资总额达到3100亿元,同比翻番。国内央企和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助推了行业发展。技术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自主核心技术,包括核心零部件。与2008年相比,我也是2008年奥运会氢能源保障队的一员。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进口的最高端燃料电池客车在定价和性能上已经超过了2008年进口的车型,这体现了我们的进步。
加氢的基础设施保障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希望70 MPa是发展趋势,但目前还是短板。我来告诉你一个数据。到2022年上半年,运营的加氢站有269个。除甘肃、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至少有一个加氢站。目前加氢站总数世界第一。这个数据是从国家能源局获得的。示范应用推广规模也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7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达10561辆,是世界上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车辆运营涉及全国68个城市,小规模示范已进入商业化初期。在“双碳”目标和各项氢能政策的支持下,在资本援助、产业协调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国家。
现在我稍微汇报一下易华通的情况。我知道现场除了领导和嘉宾还有很多领导同志。在此,我谨代表易华通向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到来……关心易华通成长的海内外同仁。易华通涉足氢能行业已久。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系统和关键部件的十大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在这次展会上也全部拿到了,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展台看一看。也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堆的量产,在我国较早实现,并在商业实践中得到大规模应用。自主化方面,实现了双极板、电堆、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架等十项垂直集成核心技术的突破,获得专利520多项。目前,电力覆盖范围为30至240千瓦。如今,可实现高速运行的49吨重卡,是与福田联合开发的全球最大的单系统发动机。欢迎来看。
该发动机采用多项自主集成技术,实现燃料电池氢、空气、水、热和电的协同控制,具有高效率、高响应、高集成度和高经济性的特点。刚才感谢董先生介绍了我们和丰田的合资企业,包括去年和今年联合开发了两款发动机产品,也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商业化初期,我们通过钻石模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形态,解决了早期市场推广问题,促进了产业发展。目前已与国内30多家整车企业合作,发布103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覆盖客车、卡车、乘用车。目前易华通也是公布机型最多的系统厂商,在营销策略上坚持点、线、面。因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需要周边配套设施,所以我们在北京、张家口、上海运营,拓展半径不超过300公里的城市群,最终形成推广城市为纽带,不断完善氢能网络体系,实现市场全覆盖。根据营销策略,截至8月,已有超过2400辆搭载易华通发动机的汽车在全国23个城市运营,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亿公里。
再说说冬奥会吧。的确,我们在这个事件中非常引人注目。投入各类燃料电池汽车1200多辆,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75万公里,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700吨。我觉得这次冬奥会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世界真正看到氢能真的可以作为保证人类出行需求的能源,而且是大规模的出行需求。第二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刚才董总说了,我们经历了高海拔、严寒、复杂路况,实现了零事故。也可能是巧合,冬奥会结束一周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期待已久的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包括刚才我的导师欧阳院士说的,我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参与了氢能出行专项项目,在海拉尔圆满完成极寒测试,在北京迎接测试赛,提前为冬奥会开发验证燃料电池产品和技术,为在冬奥会成功应用奠定基础,真正实现赛事无车辆延误,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最后,我将向您报告我们对行业未来的预期。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柴油车的最佳替代品。2018年,我国柴油车总量为2103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9.1%。每年消耗柴油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在未来,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联合开发,这些汽车可以被我们的零排放燃料电池汽车所取代。届时,燃料电池每年可实现至少15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我们预测2021-2025年行业将进入大规模,整个市场……泽要达到50万辆,30年要达到或者超过100万辆。其实刚才欧阳老师也说了,我们在散热的问题上,包括效率的问题上,投入很大。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市场应用的需要,燃料电池系统将轻量化、高度集成化、长寿命、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并进一步提高续驶里程。我们认为70 MPa会成为主流。我们也会在这之后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
同时,液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一定环境下得到应用。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后期随着数量的增加,我们的成本会成倍下降。刚才大家的预测都不一样。这是我代表易华通公司的预测。25年只要达到10万台,就降到1000元,23年市场规模达到100万台,达到200元。未来的产业发展还有很多挑战。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的保障现在已经成为瓶颈。在北京公布名单之前,有1000辆车得到了推广。老实说,氢化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当然,北京也在积极增加加氢站的数量。我们相信今年年底加氢站的数量会增加,这个问题会得到缓解。我们也希望加快全国加氢站的建设,同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包括气瓶的标准,站上制氢的标准,氢能作为能源落地的标准,希望能进一步加快推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线上线下的朋友们,燃料电池技术是一项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划时代技术,其未来的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我们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以产业报国、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的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于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和海南线上线下举办。其中,北京会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艺创国际会展中心。
会议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大会将包括20多场会议,13,000平方米的技术展览和许多同期活动。200多位政府高级领导人、海外机构官员、全球商界领袖、学者和行业专家将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其中,北京易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在8月26日举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主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张国强总经理对燃料电池行业的三大展望;
1.燃料电池技术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跨代技术;
2.燃料电池未来的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3.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易华通的张国强。非常荣幸参加本次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我演讲的题目是发展氢能产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行业情况。第二是易华通的情况,第三是我们对行业的预期。
随着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能源正朝着低碳方向发展。氢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能源转换的必由之路。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路线图。我国也非常重视氢能。我从2004年开始研究燃料电池中的氢能并将其产业化。说实话,这十几年来,我们国家各个部委,尤其是包括科技部和发改委,已经出台了无数的国家层面的氢能产业规划和100多项地方产业促进政策。众所周知,去年底五部委发布的氢能10城1000示范城市群规划,以及国家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两个政策是接近的,一个解决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一个解决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有了这两个政策,做氢能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产业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链,为后期国家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实话,有一种声音认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过热。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所有的贵宾都在谈论数量。氢能行业其实刚刚起步,所谓的热度其实是在资本端。这恰恰是我们氢能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没有资本的帮助,中国的氢能产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但需要引导其健康发展。
2021年,国内氢能产业公共投资总额达到3100亿元,同比翻番。国内央企和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助推了行业发展。技术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自主核心技术,包括核心零部件。与2008年相比,我也是2008年奥运会氢能源保障队的一员。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进口的最高端燃料电池客车在定价和性能上已经超过了2008年进口的车型,这体现了我们的进步。
加氢的基础设施保障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希望70 MPa是发展趋势,但目前还是短板。我来告诉你一个数据。到2022年上半年,运营的加氢站有269个。除甘肃、青海、西藏外,其他各省至少有一个加氢站。目前加氢站总数世界第一。这个数据是从国家能源局获得的。示范应用推广规模也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7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达10561辆,是世界上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车辆运营涉及全国68个城市,小规模示范已进入商业化初期。在“双碳”目标和各项氢能政策的支持下,在资本援助、产业协调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国家。
现在我稍微汇报一下易华通的情况。我知道现场除了领导和嘉宾还有很多领导同志。在此,我谨代表易华通向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到来……关心易华通成长的海内外同仁。易华通涉足氢能行业已久。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系统和关键部件的十大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在这次展会上也全部拿到了,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展台看一看。也是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燃料电池堆的量产,在我国较早实现,并在商业实践中得到大规模应用。自主化方面,实现了双极板、电堆、控制器、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架等十项垂直集成核心技术的突破,获得专利520多项。目前,电力覆盖范围为30至240千瓦。如今,可实现高速运行的49吨重卡,是与福田联合开发的全球最大的单系统发动机。欢迎来看。
该发动机采用多项自主集成技术,实现燃料电池氢、空气、水、热和电的协同控制,具有高效率、高响应、高集成度和高经济性的特点。刚才感谢董先生介绍了我们和丰田的合资企业,包括去年和今年联合开发了两款发动机产品,也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商业化初期,我们通过钻石模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形态,解决了早期市场推广问题,促进了产业发展。目前已与国内30多家整车企业合作,发布103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覆盖客车、卡车、乘用车。目前易华通也是公布机型最多的系统厂商,在营销策略上坚持点、线、面。因为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需要周边配套设施,所以我们在北京、张家口、上海运营,拓展半径不超过300公里的城市群,最终形成推广城市为纽带,不断完善氢能网络体系,实现市场全覆盖。根据营销策略,截至8月,已有超过2400辆搭载易华通发动机的汽车在全国23个城市运营,累计行驶里程超过1亿公里。
再说说冬奥会吧。的确,我们在这个事件中非常引人注目。投入各类燃料电池汽车1200多辆,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75万公里,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700吨。我觉得这次冬奥会最大的意义就是让世界真正看到氢能真的可以作为保证人类出行需求的能源,而且是大规模的出行需求。第二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刚才董总说了,我们经历了高海拔、严寒、复杂路况,实现了零事故。也可能是巧合,冬奥会结束一周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了期待已久的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包括刚才我的导师欧阳院士说的,我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参与了氢能出行专项项目,在海拉尔圆满完成极寒测试,在北京迎接测试赛,提前为冬奥会开发验证燃料电池产品和技术,为在冬奥会成功应用奠定基础,真正实现赛事无车辆延误,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最后,我将向您报告我们对行业未来的预期。
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柴油车的最佳替代品。2018年,我国柴油车总量为2103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9.1%。每年消耗柴油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5亿吨。在未来,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联合开发,这些汽车可以被我们的零排放燃料电池汽车所取代。届时,燃料电池每年可实现至少15亿吨二氧化碳减排。我们预测2021-2025年行业将进入大规模,整个市场……泽要达到50万辆,30年要达到或者超过100万辆。其实刚才欧阳老师也说了,我们在散热的问题上,包括效率的问题上,投入很大。为了满足不同阶段市场应用的需要,燃料电池系统将轻量化、高度集成化、长寿命、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并进一步提高续驶里程。我们认为70 MPa会成为主流。我们也会在这之后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
同时,液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一定环境下得到应用。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后期随着数量的增加,我们的成本会成倍下降。刚才大家的预测都不一样。这是我代表易华通公司的预测。25年只要达到10万台,就降到1000元,23年市场规模达到100万台,达到200元。未来的产业发展还有很多挑战。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的保障现在已经成为瓶颈。在北京公布名单之前,有1000辆车得到了推广。老实说,氢化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当然,北京也在积极增加加氢站的数量。我们相信今年年底加氢站的数量会增加,这个问题会得到缓解。我们也希望加快全国加氢站的建设,同时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包括气瓶的标准,站上制氢的标准,氢能作为能源落地的标准,希望能进一步加快推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线上线下的朋友们,燃料电池技术是一项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划时代技术,其未来的应用市场非常广阔,可以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我们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以产业报国、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实现国家的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的贡献。
我的报告到此为止。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
1900/1/1 0:00:00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
1900/1/1 0:00:002022成都车展即将在8月26日拉开帷幕,长城汽车携旗下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炮以及沙龙汽车亮相车展,将打造多元化风格主题、场景式体验展台,为用户奉上一场汽车盛宴。
1900/1/1 0:00:008月26日,第二十五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2022成都车展)即将拉开帷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一家诞生于京都大学的日本初创企业计划生产一种可以提升电动汽车节能性能的半导体元件,与使用现有产品的汽车相比,该元件能够让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约10。
1900/1/1 0:00:008月25日,东风风神全新E70PRO焕新上市,含智行版和畅行版两款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1488万元和1498万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