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4家车企Q2财报:净利最高和最低差了90亿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9月前,国内上市车企完成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任务。

盖世汽车整理了14家整车企业(以乘用车业务为主)的中期业绩报告,发现与往年相比,整车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得“惨淡”,汽车板块盈利能力前三名被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揽(天齐锂业净利润103.28亿元,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81.68亿元,赣锋锂业净利润72.54亿元)。似乎印证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车企成民工”的观点。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当然,“农民工”的实力也是有利有弊的。也受疫情、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SAIC、长安汽车等5家车企上半年净利润仍能保持在50亿元以上,而北汽蓝谷、赛力士报告期内净亏损均超过10亿元,仍未能摆脱生存危机。

下半年,随着外部因素的减弱,以及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帮助,部分车企的盈利能力有望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夺汽车板块净利润第一的位置。

疫情拖累了第二季度业绩。

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紧张、地域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加深,大部分车企的财报越来越不理想。14家车企中,近半数车企二季度净利润下降。

SAIC上半年净利润(69.1亿元)近八成来自第一季度(55.16亿元)。这是因为二季度疫情对其生产影响较大。其主要品牌在3月下旬遭遇减产或停产后,整个集团直到6月才全面恢复生产。整个第二季度,SAIC总销量为101.37万辆,同比下降12.22%。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荣威品牌

较低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亿元)导致SAIC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4亿元。

长安汽车近80%的净利润(58.58亿元)也是第一季度(45.36亿元)贡献的。广汽集团、力帆科技等一些车企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们看长城,就只看净利润。上半年的55.92亿元中,有近七成(39.67亿元)是第二季度贡献的。但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长城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仅为7.56亿元,远低于一季度(13.03亿元)。

在多家头部车企中,吉利和东风集团净利润暴跌,引人关注。吉利上半年净利润降至15.52亿元,同比下降34.81%。对此,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青表示,有两个方面:一是极氪现在处于快速扩张期,整体投入加大;二是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进,带来了更高的股份支付费用。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东风集团同期净利润降幅高达35.8%,应该主要是商用车业务下滑造成的。东风集团上半年商用车业务收入208.08亿元,同比下降61.83%。东风集团有限公司解释称,商用车市场受物流行业产能过剩、油价上涨等重大因素影响,需求持续低迷。

不仅东风集团的股票,江淮和江铃也受到了整体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比如江淮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3.52万辆,同比下降17.47%。由于销量下滑,JAC净利润由正转负,上半年净亏损7.12亿元,同比下降2.5倍。

至于赛勒斯和北汽蓝谷,上半年合计净亏损达40亿元。双方的共同点是对智能汽车的投入持续增加,但产销规模尚未达到预期。比如北汽蓝谷,上半年销量实现了1.4倍的同比增长,但1.7万辆的实际销量数据却无法保本。赛勒斯集团的情况也差不多,文杰系列的产销量还在攀升。

从14车上半年财报可以看出,掌门人与非掌门人的利润差距在逐渐拉大,最高和最低净利润差距超过90亿元,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保持盈利有不同的方法。

车企亏损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终大多指向销量低迷或下滑,或者转型中投入产出比失衡。能保持盈利甚至增长的车企,在市场表现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展示了不同的“赚钱”手段。

比亚迪是靠产品“硬实力”赚钱的代表。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5.95亿元,同比增长2倍,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7倍。比亚迪表示,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发展影响。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销量64.6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与比亚迪的“一鸣惊人”不同,广汽集团近两年的营收表现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收入增长超过40%,达到486.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2.61%至57.71亿元。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这两个日系合资品牌依然是绝对主力。上半年总销售额占集团总量的70%以上,总收入约1390亿元(按50%股权计算,计入广汽集团的部分应为695亿元),远超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等独立板块的贡献值。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长安是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扭转乾坤的代表。虽然长安将净利润的增长归功于品牌向上、产品结构优化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更大的贡献在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到2020年,长安通过投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对长安新能源的战略投资、处置非流动资产和政府补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今年上半年,长安通过增资奥维塔科技盈利21.28亿元。

今年上半年,长城也加入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盈利大军,35亿元净利润由此而来。不同的是,26.7亿元是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其他损益项目贡献的。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内,营业外损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汇率收益增加。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瑞蓝汽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接手的力帆汽车在破产重组后实现业绩增长,扣非净利润转正。力帆科技(原力帆汽车)目前是吉利换电业务的排头兵。今年早些时候,它发布了动力交换品牌瑞蓝汽车。今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共销售汽车1.73万辆,助力其营收增长至31.34亿元,实现1.6倍的高增长。

在业绩增长的稳定性方面,比亚迪和广汽集团的销量增长带动了更强劲的业绩。而从非经常性损益中获利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下半年谁会有压力?

目前时间已经进入下半年。从整个汽车市场的走势和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下半年各车企的盈利能力逐渐显现迹象,有的在好转,有的将继续承压。

以乘用车业务(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为主的车企,下半年将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利好。中汽协预测,今年国内乘用车年销量有望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乘用车企业将受益。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比亚迪

SAIC有望在上半年扭转净利润下滑的局面。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SAIC于6月恢复双班生产,当月销量已实现47.15%的高增长。在政策的帮助下,SAIC下半年销售收入有望增加,有助于全年业绩进一步向好,稳固净利润第一的位置。

比亚迪上半年仍将保持昂扬的势头。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供不应求,产能跟不上订单量”。截至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98万辆,保持1.6倍的增速。新型号海豚和驱逐舰05表现亮眼,尤其是海豚当月销量跃升至2.3万。或许,你可以期待比亚迪营收突破3000亿……今年安?

处于亏损行列的赛利斯集团预计收入将进一步增加,净利润将收窄。天籁品牌系列销量持续攀升,半年达到1万辆(8月1万辆)。在“华为粉”的辅助下,后续的月销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借助日系两大品牌和广汽爱安,广汽集团将以良好的业绩加入“大军”。

长安下半年的销售业绩因自然灾害增加了不确定性。长安近日表示,8月份由于高温,重庆基地实施限电停产。受此影响,预计8月产销目标下调10万辆左右,对当月产销影响较大。为了挽回8月份的减产损失,长安优化了9月份的生产调度计划,尽力减少相关影响。长安认为,限电对全年目标影响有限。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严重依赖商用车的车企将继续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2021年由于环保政策、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等利好因素,商用车需求提前透支,现在换购需求不足。中汽协预测,2022年国内商用车销量约为400万辆,同期下降约16%。这对江淮、江铃等商用车业务较强的车企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显然,2022年上半年车市的动荡,拉大了头部和非头部车企的利润差距。下半年,掌门人一直在努力挽回上半年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全年利润,但非掌门人的生存困境似乎有所加剧。9月前,国内上市车企完成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任务。

盖世汽车整理了14家整车企业(以乘用车业务为主)的中期业绩报告,发现与往年相比,整车企业的盈利能力变得“惨淡”,汽车板块盈利能力前三名被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揽(天齐锂业净利润103.28亿元,当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81.68亿元,赣锋锂业净利润72.54亿元)。似乎印证了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车企成民工”的观点。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当然,“农民工”的实力也是有利有弊的。也受疫情、原材料上涨、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SAIC、长安汽车等5家车企上半年净利润仍能保持在50亿元以上,而北汽蓝谷、赛力士报告期内净亏损均超过10亿元,仍未能摆脱生存危机。

下半年,随着外部因素的减弱,以及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的帮助,部分车企的盈利能力有望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夺汽车板块净利润第一的位置。

疫情拖累了第二季度业绩。

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相比,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紧张、地域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加深,大部分车企的财报越来越不理想。14家车企中,近半数车企二季度净利润下降。

SAIC上半年净利润(69.1亿元)近八成来自第一季度(55.16亿元)。这是因为二季度疫情对其生产影响较大。在其主要品牌在3月下旬遭遇减产或停产后,whol……该集团直到6月份才完全恢复生产。整个第二季度,SAIC总销量为101.37万辆,同比下降12.22%。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荣威品牌

较低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8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1亿元)导致SAIC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4亿元。

长安汽车近80%的净利润(58.58亿元)也是第一季度(45.36亿元)贡献的。广汽集团、力帆科技等一些车企也是如此。

但是,如果我们看长城,就只看净利润。上半年的55.92亿元中,有近七成(39.67亿元)是第二季度贡献的。但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长城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仅为7.56亿元,远低于一季度(13.03亿元)。

在多家头部车企中,吉利和东风集团净利润暴跌,引人关注。吉利上半年净利润降至15.52亿元,同比下降34.81%。对此,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青表示,有两个方面:一是极氪现在处于快速扩张期,整体投入加大;二是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人才的引进,带来了更高的股份支付费用。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东风集团同期净利润降幅高达35.8%,应该主要是商用车业务下滑造成的。东风集团上半年商用车业务收入208.08亿元,同比下降61.83%。东风集团有限公司解释称,商用车市场受物流行业产能过剩、油价上涨等重大因素影响,需求持续低迷。

不仅东风集团的股票,江淮和江铃也受到了整体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比如江淮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3.52万辆,同比下降17.47%。由于销量下滑,JAC净利润由正转负,上半年净亏损7.12亿元,同比下降2.5倍。

至于赛勒斯和北汽蓝谷,上半年合计净亏损达40亿元。双方的共同点是对智能汽车的投入持续增加,但产销规模尚未达到预期。比如北汽蓝谷,上半年销量实现了1.4倍的同比增长,但1.7万辆的实际销量数据却无法保本。赛勒斯集团的情况也差不多,文杰系列的产销量还在攀升。

从14车上半年财报可以看出,掌门人与非掌门人的利润差距在逐渐拉大,最高和最低净利润差距超过90亿元,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保持盈利有不同的方法。

车企亏损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终大多指向销量低迷或下滑,或者转型中投入产出比失衡。能保持盈利甚至增长的车企,在市场表现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展示了不同的“赚钱”手段。

比亚迪是靠产品“硬实力”赚钱的代表。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5.95亿元,同比增长2倍,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7倍。比亚迪表示,上半年收入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发展影响。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销量64.6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与比亚迪的“一鸣惊人”不同,广汽集团近两年的营收表现一直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收入增长超过40%,达到486.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2.61%至57.71亿元。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这两个日系合资品牌依然是绝对主力。上半年总销售额占集团总量的70%以上,总收入约1390亿元(按50%股权计算,计入广汽集团的部分应为695亿元),远超广汽乘用车、广汽传祺等独立板块的贡献值。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

长安是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扭转乾坤的代表。虽然长安将净利润的增长归功于品牌向上、产品结构优化以及自主品牌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更大的贡献在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到2020年,长安通过投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对长安新能源的战略投资、处置非流动资产和政府补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60亿元。今年上半年,长安通过增资奥维塔科技盈利21.28亿元。

今年上半年,长城也加入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盈利大军,35亿元净利润由此而来。不同的是,26.7亿元是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其他损益项目贡献的。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内,营业外损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汇率收益增加。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瑞蓝汽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接手的力帆汽车在破产重组后实现业绩增长,扣非净利润转正。力帆科技(原力帆汽车)目前是吉利换电业务的排头兵。今年早些时候,它发布了动力交换品牌瑞蓝汽车。今年上半年,力帆科技共销售汽车1.73万辆,助力其营收增长至31.34亿元,实现1.6倍的高增长。

在业绩增长的稳定性方面,比亚迪和广汽集团的销量增长带动了更强劲的业绩。而从非经常性损益中获利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下半年谁会有压力?

目前时间已经进入下半年。从整个汽车市场的走势和市场表现来看,2022年下半年各车企的盈利能力逐渐显现迹象,有的在好转,有的将继续承压。

以乘用车业务(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为主的车企,下半年将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利好。中汽协预测,今年国内乘用车年销量有望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乘用车企业将受益。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比亚迪

SAIC有望在上半年扭转净利润下滑的局面。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SAIC于6月恢复双班生产,当月销量已实现47.15%的高增长。在政策的帮助下,SAIC下半年销售收入有望增加,有助于全年业绩进一步向好,稳固净利润第一的位置。

比亚迪上半年仍将保持昂扬的势头。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供不应求,产能跟不上订单量”。截至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98万辆,保持1.6倍的增速。新型号海豚和驱逐舰05表现亮眼,尤其是海豚当月销量跃升至2.3万。或许,你可以期待比亚迪营收突破3000亿……今年安?

处于亏损行列的赛利斯集团预计收入将进一步增加,净利润将收窄。天籁品牌系列销量持续攀升,半年达到1万辆(8月1万辆)。在“华为粉”的辅助下,后续的月销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借助日系两大品牌和广汽爱安,广汽集团将以良好的业绩加入“大军”。

长安下半年的销售业绩因自然灾害增加了不确定性。长安近日表示,8月份由于高温,重庆基地实施限电停产。受此影响,预计8月产销目标下调10万辆左右,对当月产销影响较大。为了挽回8月份的减产损失,长安优化了9月份的生产调度计划,尽力减少相关影响。长安认为,限电对全年目标影响有限。

Chang 'an, BYD,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Dongfeng, Great Wall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严重依赖商用车的车企将继续受到市场低迷的影响。2021年由于环保政策、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等利好因素,商用车需求提前透支,现在换购需求不足。中汽协预测,2022年国内商用车销量约为400万辆,同期下降约16%。这对江淮、江铃等商用车业务较强的车企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显然,2022年上半年车市的动荡,拉大了头部和非头部车企的利润差距。下半年,掌门人一直在努力挽回上半年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全年利润,但非掌门人的生存困境似乎有所加剧。

标签:长安比亚迪广汽集团东风长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专访阿思柯李俊:汽车零部件物流走向运包一体化,新能源领域需求上涨

作为汽车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汽车零部件物流,正走向运包一体化。

1900/1/1 0:00:00
红旗入驻元宇宙,新能源设计美学正式发布

分享红旗迈入元宇宙世界,说明红旗品牌正在加速迈入数字化、智联化。三款全新的新能源概念车,则代表着下一阶段新车型的研发方向。

1900/1/1 0:00:00
行业论坛|AUTOSEMO多元协调构建汽车软件新生态论坛圆满成功

2022年9月1日,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以下简称AUTOSEMO)在南京召开多元协调构建汽车软件新生态主题论坛。

1900/1/1 0:00:00
LOOMIA公司开发弹性电子纺织品 可用于汽车

盖世汽车讯传统的FR4印刷电路板(PCB)和电线,并不适合所有需要电子器件的应用。对于一些表面柔软的应用来说,甚至柔性PCB和其他柔性电路板的柔软度也不够。

1900/1/1 0:00:00
7月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霸榜,比亚迪再夺第二

9月5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球电动车电池装机量达397GWh,同比增长826,连续25个月保持稳定增长。

1900/1/1 0:00:00
做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轿跑,全新奕炫马赫版1.5L到店实拍

分享东风风神奕炫车队已连续两年蝉联CTCC年度总冠军,奕炫也是第二次搭载马赫动力15T发动机,并在刚刚过去的CTCC株洲站斩获多项桂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