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琦君发表了关于当前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安全的演讲。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经理琦君;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他表示,作为软件定义的汽车,以硬件为主导的传统汽车已经演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新车,这将催生全新供应商的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
作为传统汽车,供需边界模糊,供应链结构不断变化,链条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生态系统模式转变,共同构建汽车智能新体系。车企不再单独垄断以汽车为主导的设计圈,而是着眼于用户的需求和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从而拓展车企的商业模式,不仅造车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作为供应商,应该有更多的产品主导权,让产品设计和研发更加自由。
在客户端,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参与度逐渐增加,用户的信息将加速融入汽车企业和供应链的紧密合作中。新的汽车产业链将提升汽车产业的R&D和制造效率、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车企和供应商要重新审视,重塑商业形态,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寻求供应链合作和市场的增量机会,从单一的供需关系转向合作。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刘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下午好!我是江淮汽车采购中心的琦君。
中国汽车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浪潮,智能化、低碳化、数字化成为新的主流趋势。2021年智能汽车将同比增长75.6%,渗透率超过20%,预计2025年将达到47.5%。低碳,2022年1-7月渗透率达到13.4%。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数字化重塑。
作为软件定义的汽车,以硬件为主导的传统汽车已经演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新车,这将催生全新供应商的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作为OEM厂商,要在一些关键点或业务节点上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如何与供应商合作有效保障和把握软件系统的成熟度和完成度,如何拓展软件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作为传统汽车,供需边界模糊,供应链结构不断变化,链条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生态系统模式转变,共同构建汽车智能新体系。新的汽车产业链正在从链条走向遍布我们的网络。车企不再单独垄断以汽车为主导的设计圈,而是着眼于用户的需求和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从而拓展车企的商业模式,不仅造车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作为供应商,应该有更多的产品主导权,让产品设计和研发更加自由。在客户端,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参与度逐渐增加,用户的信息将加速融入汽车企业和供应链的紧密合作中。新的汽车产业链将提升汽车产业的R&D和制造效率、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车企和供应商要重新审视,重塑商业形态,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寻求供应链合作和市场的增量机会,从单一的供需关系转向合作。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链脱碳起步较晚,面临新的绿色壁垒。供应链排放是企业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当前政策要求下,发展供应链减排和低碳转型是打造供应链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供应端、物流端、消费端的全生命周期将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产生巨大的变革。
中国智能汽车的低碳路径应围绕R&D、生产、使用、回收四个环节,实现整车系统一体化、零部件低碳、使用排放清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在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中,随着国家智能制造的战略推进,各种智能传感技术被应用于收集各类数据,实现个性化互联。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备取代传统的人力+机械的物流运输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整车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水平。从R&D、采购、制造、交付到支持,供应链传统节点的数字化升级是大势所趋。数据可以在整个数字化开发、智能供应、智能工厂、客户交互和售后服务中无缝流动,同步规划,动态表现。
作为第四个特征,供应链安全受到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叠加影响。最近几个月,中国的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迫切需要重建一个弹性、安全、可控的供应链,尤其是在芯片领域,需要多个行业跨界合作,共同解决“卡脖子”问题,建立真正自主可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技术变革和疫情的影响,为汽车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的重构打开了新的窗口……产业链重塑。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新赛道,智能电动汽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疫情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江淮汽车逐步调整供应链战略,从追求成本和效率,最终转向以增强供应链的应变能力为核心目标。
作为姜奇集团“十四五”战略举措,围绕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效益展开。基本发展的原则,包括需求、规划、等级和竞争,都围绕着这四个原则。
在建设方面,整体上是围绕这个进行的。一是以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为核心,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提升产业链科技能力,集聚企业竞争实力。二是抓智能新能源汽车,加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控制能力。第三,积极推动与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秀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第四,大力推进供应链本地化。重点打造省内配套圈。
关键行动围绕四个方面。一是与安徽省汽车企业共建共享区域产业链。二是布局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领域。三是广泛合作,打造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第四,加强产学研合作。
具体措施,一是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性并加大供应链的核心建设,围绕微笑曲线从上游、中游、下游展开行业的供应链布局。在上游区域,围绕寻找核心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开展合资合作,保障供应链安全,引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驱动电机、IGBT、芯片供应商。
在产业的中游,汽车将成为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移动智能终端。围绕电子电器、功能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围绕中游智能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互联互通、智能服务,与百度、地平线等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强化技术和场景应用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链下游,重点发展汽车服务、汽车循环经济、供应链金融、电商平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
作为合资公司,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参与大众和蔚来汽车的关键供应链建设,强化江淮汽车的供应链优势,积极投资未来有上市潜力的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关键零部件资源的控制能力。
作为整个江淮汽车,围绕借助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东风,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大众、蔚来汽车等汽车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安徽汽车产业链整合。大力构建高端稳定的产业链体系,高端产业与基础产业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新四化”推进产业链合资合作和国产化建设,实施上中下游产业链布局,建立供应链安全深度合作、有效持续改进的供应链体系。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2022年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琦君就当前汽车行业供应链体系安全发表演讲。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副总经理琦君;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他表示,作为软件定义的汽车,以硬件为主导的传统汽车已经演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新车,这将催生全新供应商的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
作为传统汽车,供需边界模糊,供应链结构不断变化,链条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生态系统模式转变,共同构建汽车智能新体系。车企不再单独垄断以汽车为主导的设计圈,而是着眼于用户的需求和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从而拓展车企的商业模式,不仅造车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作为供应商,应该有更多的产品主导权,让产品设计和研发更加自由。
在客户端,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参与度逐渐增加,用户的信息将加速融入汽车企业和供应链的紧密合作中。新的汽车产业链将提升汽车产业的R&D和制造效率、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车企和供应商要重新审视,重塑商业形态,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寻求供应链合作和市场的增量机会,从单一的供需关系转向合作。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刘校长,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下午好!我是江淮汽车采购中心的琦君。
中国汽车正面临新一轮发展浪潮,智能化、低碳化、数字化成为新的主流趋势。2021年智能汽车将同比增长75.6%,渗透率超过20%,预计2025年将达到47.5%。低碳,2022年1-7月渗透率达到13.4%。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当前汽车产业正在进行数字化重塑。
作为软件定义的汽车,以硬件为主导的传统汽车已经演变为以软件为主导的新车,这将催生全新供应商的完全不同的供应链体系。作为OEM厂商,要在一些关键点或业务节点上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如何与供应商合作有效保障和把握软件系统的成熟度和完成度,如何拓展软件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作为传统汽车,供需边界模糊,供应链结构不断变化,链条结构逐渐向多元化生态系统模式转变,共同构建汽车智能新体系。新的汽车产业链正在从链条走向遍布我们的网络。车企不再单独垄断以汽车为主导的设计圈,而是着眼于用户的需求和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从而拓展车企的商业模式,不仅造车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作为供应商,应该有更多的产品主导权,让产品设计和研发更加自由。在客户端,汽车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参与度逐渐增加,用户的信息将加速融入汽车企业和供应链的紧密合作中。新的汽车产业链将提升汽车产业的R&D和制造效率、用户体验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车企和供应商要重新审视,重塑商业形态,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寻求供应链合作和市场的增量机会,从单一的供需关系转向合作。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链脱碳起步较晚,面临新的绿色壁垒。供应链排放是企业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当前政策要求下,发展供应链减排和低碳转型是打造供应链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供应端、物流端、消费端的全生命周期将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产生巨大的变革。
中国智能汽车的低碳路径应围绕R&D、生产、使用、回收四个环节,实现整车系统一体化、零部件低碳、使用排放清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在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中,随着国家智能制造的战略推进,各种智能传感技术被应用于收集各类数据,实现个性化互联。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备取代传统的人力+机械的物流运输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整车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水平。从R&D、采购、制造、交付到支持,供应链传统节点的数字化升级是大势所趋。数据可以在整个数字化开发、智能供应、智能工厂、客户交互和售后服务中无缝流动,同步规划,动态表现。
作为第四个特征,供应链安全受到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叠加影响。最近几个月,中国的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迫切需要重建一个弹性、安全、可控的供应链,尤其是在芯片领域,需要多个行业跨界合作,共同解决“卡脖子”问题,建立真正自主可控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技术变革和疫情的影响,为汽车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的重构打开了新的窗口……产业链重塑。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新赛道,智能电动汽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疫情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适应汽车产业链的变革和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江淮汽车逐步调整供应链战略,从追求成本和效率,最终转向以增强供应链的应变能力为核心目标。
作为姜奇集团“十四五”战略举措,围绕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效益展开。基本发展的原则,包括需求、规划、等级和竞争,都围绕着这四个原则。
在建设方面,整体上是围绕这个进行的。一是以智能化、网络化、电动化为核心,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提升产业链科技能力,集聚企业竞争实力。二是抓智能新能源汽车,加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控制能力。第三,积极推动与国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秀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第四,大力推进供应链本地化。重点打造省内配套圈。
关键行动围绕四个方面。一是与安徽省汽车企业共建共享区域产业链。二是布局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领域。三是广泛合作,打造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第四,加强产学研合作。
具体措施,一是重新审视供应链的安全性并加大供应链的核心建设,围绕微笑曲线从上游、中游、下游展开行业的供应链布局。在上游区域,围绕寻找核心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开展合资合作,保障供应链安全,引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驱动电机、IGBT、芯片供应商。
在产业的中游,汽车将成为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移动智能终端。围绕电子电器、功能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围绕中游智能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互联互通、智能服务,与百度、地平线等公司开展合资合作,强化技术和场景应用需求,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链下游,重点发展汽车服务、汽车循环经济、供应链金融、电商平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
作为合资公司,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参与大众和蔚来汽车的关键供应链建设,强化江淮汽车的供应链优势,积极投资未来有上市潜力的零部件企业,提升核心/关键零部件资源的控制能力。
作为整个江淮汽车,围绕借助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东风,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大众、蔚来汽车等汽车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安徽汽车产业链整合。大力构建高端稳定的产业链体系,高端产业与基础产业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新四化”推进产业链合资合作和国产化建设,实施上中下游产业链布局,建立供应链安全深度合作、有效持续改进的供应链体系。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Securityisaprocess,notaproduct(安全不在于单一的产品,而是更多体现于流程)BruceSchneier。
1900/1/1 0:00:009月6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隆重召开,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发表了题为“放芯驰骋驾驭未来”的主旨演讲。
1900/1/1 0:00:00“新发展形势下,软件的复杂度和开发效率的提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我们无法仅仅依靠效率的提升应对未来整体复杂度。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9月8日,随着领先的汽车市场开始强制要求安装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宣布推出下一代双图像传感器VDVB1940,
1900/1/1 0:00:00日前,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Mobileye宣布,搭载MobileyeDrive的蔚来ES8参数询价自动驾驶汽车已抵达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开始在美测试,
1900/1/1 0:00:008月,比亚迪再次超越一汽大众夺得零售和批发销量“双料冠军”,一汽大众夺得亚军,奇瑞汽车首次超越上汽大众夺得季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