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时代下的行车安全该如何保证?——被忽视的汽车安全气囊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新能源供给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变化,交通环境也在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

2022年4月1日起,根据新交规,放宽了超速的处罚标准,最重要的信息是,超速20%不扣分。这也意味着,按照高速120公里的限速,车开到144KM/时不会被扣分。新能源的环保,最高限速的提高,交通法规的放宽,听起来都是好事。但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这相当于对行车安全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汽车安全,人们可能会谈论智能驾驶、更快的芯片算法、更多的道路数据收集、更高效的激光雷达传感,甚至未来的无人驾驶。的确,这是目前汽车发展最热的趋势和方向,但当危机发生时,保护乘客的最后一道护栏仍然是传统的被动安全部件——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真的有效吗?它们能拯救生命或减少伤害吗?

作为事故发生后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全气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正面碰撞中,前排安全气囊可降低驾驶员死亡率14%;乘客安全气囊可以减少11%。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供的数据,如果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一起使用,头部严重受伤的概率会降低85%,而如果只使用安全带,只会降低60%。

气囊越多越好?

安全气囊是保证车内乘员安全的最强“盾牌”,主要是防止乘员与车内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安全气囊一般安装在车内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前排和后排。保护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充有气体的气囊,使乘员撞击气囊,以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不可否认,更多的安全气囊意味着更全面的保护。

2022年9月26日上市的奇瑞艾瑞泽8是一款10万元左右的中级车。它还配备了10个安全气囊,从头到脚保护乘员。在10个安全气囊的加持下,艾瑞泽8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和C-NCAP(中国新车评价流程)是让很多汽车厂商闻风丧胆的测试,因为其条件苛刻,在事故中对车辆结构完整性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实验中,艾瑞泽8的主驾驶员安全气囊与侧气帘配合良好,有效避免了乘员头部与周围硬物接触的风险。同时,气帘采用先进的OPW(一次成型制造)技术,密封性强,具有良好的气体保持和压力维持能力,确保车辆碰撞6秒后气帘压力仍大于50%,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安全系数。

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汽车推广中,往往把安全气囊的高展开率作为一大卖点。以今年6月上市的专为家庭打造的理想智能旗舰SUV L9为例,该车配备了前排两个安全气囊和侧面四个安全气囊,并在车内两侧安装了覆盖第一排、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两个侧气帘,确保覆盖车内12个安全保护位置,形成360度被动安全保护。

在理想的L9中,侧帘式安全气囊像窗帘一样垂下。你的车配备了吗?

汽车的安全气囊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主副驾驶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汽车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的位置以及它们在汽车碰撞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帘式气囊安装在车内的什么位置呢?会像幕布一样展开吗?气帘在碰撞事故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Volvo, Arrizo 8, Chery, Tesla, Volkswagen

帘式气囊,缩写为CAB(帘式气囊),可在5ms内从车顶内板展开,约25 ~ 35 ms内完全展开至汽车门框底梁..即使汽车在事故中发生侧翻,驾驶室也能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头部。

在众多豪华车中,沃尔沃一直以安全著称,“安全即豪华”的品牌理念受到了众多精英的喜欢。为了能够在沃尔沃没有车顶的敞篷车上安装驾驶室,沃尔沃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C70等沃尔沃敞篷车采用了内置于车门内、从上方开启的驾驶室设计,保证了敞篷车也能实现出色的驾驶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能。

近年来,驾驶室的重要性被许多汽车品牌所重视,因驾驶室产品缺陷而导致的召回事件也屡有发生。例如,2022年4月,特斯拉召回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部分2021-2022款Model X车辆,原因是担心侧帘式安全气囊在碰撞中可能不会展开。最终结果是,特斯拉负责维修和更换所有受影响车辆的左右前帘式安全气囊。

帘式安全气囊在翻车事故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目前,帘式安全气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一步成型技术,称为OPW(一片编织)。比较……与传统的只能用于一次碰撞的切割和缝合方法相比,OPW的性能更优越:它可以用于两个目的:一次碰撞和防翻滚。

在所有的车祸中,翻车事故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翻车事故的受伤率为55.6%,死亡率达到了10.9%。尤其是对于重心较高,比轿车更容易发生侧翻的SUV来说,帘式安全气囊的存在在侧翻事故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内生产汽车安全气囊的龙头企业如此低调。

汽车主机厂一般在哪里采购安全气囊?

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量产,任何一款车型的诞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果汽车厂商把精力放在安全气囊的研发上,就意味着汽车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攻克技术难关,从而增加了更多汽车生产环节的潜在风险。更何况安全气囊等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汽车零配件,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乎严苛的高标准。

因此,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将直接从专业的汽车保护系统装配工处购买。例如,大众通用汽车从奥托立夫和延锋购买安全气囊,而奇瑞和吉利将购买乐就和金恒等国内公司。细心的网友通过对汽车产业链的一些研究发现,为奥托立夫和延锋供货的上游厂商是同一家公司,华懋科技。

据了解,华贸科技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并成功实现OPW一次成型帘式安全气囊批量供应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OPW生产能力的厂商。时至今日,这家在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有着深厚积淀的公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发展主要取决于汽车销量、配置数量和配置率。目前自行车安全气囊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热门车型甚至配备了12个安全气囊,与之前的车型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奥托立夫的年报及其引用的IHS Markit数据,预计到2024年,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造车新势力”品牌的国产化趋势,给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带来了结构性增长机会。在华贸科技披露的半年报中,OPW安全气囊增速达到72.51%,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收入增速达到214.04%。华茂凭借雄厚的基础,充分把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红利及其带来的国产化机遇。随着新能源供给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动力来源在变化,交通环境也在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

2022年4月1日起,根据新交规,放宽了超速的处罚标准,最重要的信息是,超速20%不扣分。这也意味着,按照高速120公里的限速,车开到144KM/时不会被扣分。新能源的环保,最高限速的提高,交通法规的放宽,听起来都是好事。但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这相当于对行车安全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汽车安全,人们可能会谈论智能驾驶、更快的芯片算法、更多的道路数据收集、更高效的激光雷达传感,甚至未来的无人驾驶。的确,这是目前汽车发展最热的趋势和方向,但当危机发生时,保护乘客的最后一道护栏仍然是传统的被动安全部件——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真的有效吗?它们能拯救生命或减少伤害吗?

作为事故发生后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全气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正面碰撞中,前排安全气囊可降低驾驶员死亡率14%;乘客安全气囊可以减少11%。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供的数据,如果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一起使用,头部严重受伤的概率会降低85%,而如果只使用安全带,只会降低60%。

气囊越多越好?

安全气囊是保证车内乘员安全的最强“盾牌”,主要是防止乘员与车内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安全气囊一般安装在车内的驾驶座和副驾驶座,前排和后排。保护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充有气体的气囊,使乘员撞击气囊,以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不可否认,更多的安全气囊意味着更全面的保护。

2022年9月26日上市的奇瑞艾瑞泽8是一款10万元左右的中级车。它还配备了10个安全气囊,从头到脚保护乘员。在10个安全气囊的加持下,艾瑞泽8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几乎无可挑剔。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和C-NCAP(中国新车评价流程)是让很多汽车厂商闻风丧胆的测试,因为其条件苛刻,在事故中对车辆结构完整性和乘员约束系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在实验中,艾瑞泽8的主驾驶员安全气囊与侧气帘配合良好,有效避免了乘员头部与周围硬物接触的风险。同时,气帘采用先进的OPW(一次成型制造)技术,密封性强,具有良好的气体保持和压力维持能力,确保车辆碰撞6秒后气帘压力仍大于50%,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安全系数。

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汽车推广中,往往把安全气囊的高展开率作为一大卖点。以今年6月上市的专为家庭打造的理想智能旗舰SUV L9为例,该车配备了前排两个安全气囊和侧面四个安全气囊,并在车内两侧安装了覆盖第一排、第二排和第三排的两个侧气帘,确保覆盖车内12个安全保护位置,形成360度被动安全保护。

在理想的L9中,侧帘式安全气囊像窗帘一样垂下。你的车配备了吗?

汽车的安全气囊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主副驾驶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帘式安全气囊。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汽车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的位置以及它们在汽车碰撞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帘式气囊安装在车内的什么位置呢?会像幕布一样展开吗?气帘在碰撞事故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Volvo, Arrizo 8, Chery, Tesla, Volkswagen

帘式气囊,缩写为CAB(帘式气囊),可在5ms内从车顶内板展开,约25 ~ 35 ms内完全展开至汽车门框底梁..即使汽车在事故中发生侧翻,驾驶室也能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头部。

在众多豪华车中,沃尔沃一直以安全著称,“安全即豪华”的品牌理念受到了众多精英的喜欢。为了能够在沃尔沃没有车顶的敞篷车上安装驾驶室,沃尔沃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C70等沃尔沃敞篷车采用了内置于车门内、从上方开启的驾驶室设计,保证了敞篷车也能实现出色的驾驶性能和出色的安全性能。

近年来,驾驶室的重要性被许多汽车品牌所重视,因驾驶室产品缺陷而导致的召回事件也屡有发生。例如,2022年4月,特斯拉召回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部分2021-2022款Model X车辆,原因是担心侧帘式安全气囊在碰撞中可能不会展开。最终结果是,特斯拉负责维修和更换所有受影响车辆的左右前帘式安全气囊。

帘式安全气囊在翻车事故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目前,帘式安全气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一步成型技术,称为OPW(一片编织)。比较……与传统的只能用于一次碰撞的切割和缝合方法相比,OPW的性能更优越:它可以用于两个目的:一次碰撞和防翻滚。

在所有的车祸中,翻车事故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相关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翻车事故的受伤率为55.6%,死亡率达到了10.9%。尤其是对于重心较高,比轿车更容易发生侧翻的SUV来说,帘式安全气囊的存在在侧翻事故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内生产汽车安全气囊的龙头企业如此低调。

汽车主机厂一般在哪里采购安全气囊?

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量产,任何一款车型的诞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如果汽车厂商把精力放在安全气囊的研发上,就意味着汽车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去攻克技术难关,从而增加了更多汽车生产环节的潜在风险。更何况安全气囊等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汽车零配件,对产品质量有着近乎严苛的高标准。

因此,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将直接从专业的汽车保护系统装配工处购买。例如,大众通用汽车从奥托立夫和延锋购买安全气囊,而奇瑞和吉利将购买乐就和金恒等国内公司。细心的网友通过对汽车产业链的一些研究发现,为奥托立夫和延锋供货的上游厂商是同一家公司,华懋科技。

据了解,华贸科技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并成功实现OPW一次成型帘式安全气囊批量供应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OPW生产能力的厂商。时至今日,这家在汽车安全气囊行业有着深厚积淀的公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发展主要取决于汽车销量、配置数量和配置率。目前自行车安全气囊的数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热门车型甚至配备了12个安全气囊,与之前的车型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奥托立夫的年报及其引用的IHS Markit数据,预计到2024年,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造车新势力”品牌的国产化趋势,给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带来了结构性增长机会。在华贸科技披露的半年报中,OPW安全气囊增速达到72.51%,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收入增速达到214.04%。华茂凭借雄厚的基础,充分把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红利及其带来的国产化机遇。

标签:沃尔沃艾瑞泽8奇瑞特斯拉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Interplex推出电动汽车电池互联系统 针对下一代方形电芯进行优化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Interplex拓展其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互联解决方案产品组合。继基于圆柱形和标准方形电芯的电池模块,该公司最新推出的CellPLX版本针对下一代方形电芯进行了优化。

1900/1/1 0:00:00
多个关键指标创纪录 特斯拉三季度财报

10月20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来看,三季度营业利润37亿美元,净利润为33亿美元,汽车毛利率为27

1900/1/1 0:00:00
特斯拉换代Model 3/Y单车成本或降低50%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中三季度营业利润37亿美元,净利润为33亿美元,汽车毛利率为279。

1900/1/1 0:00:00
劳斯莱斯“闪灵”,600万拿下最贵“电动爹”

500万以内最好的XX这类话术在这不好使了,因为这车可不止500万。昨天,劳斯莱斯史上首款纯电动车闪灵“Spectre”正式发布。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涨10% 在华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大涨

盖世汽车讯随着供应链问题的缓解,大众集团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交付量实现了超过10的同比增幅,但是就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交付量来看,依然较去年同期下跌近13。

1900/1/1 0:00:00
河北最大特斯拉中心落地唐山 助力新能源和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10月19日,河北最大的特斯拉中心唐山开越路特斯拉中心正式开门迎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