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攻克卡脖子难题 车企自研电池或势在必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供应链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因电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新能源汽车停产、交付延迟事件频频出现,再次证明了新能源时代“得电池者得天下”的真理。为此,不少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动力电池领域。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和宝马、丰田等传统车企都加入了自研自产电池的队伍,努力解决“电池荒”焦虑。

供应短缺和高成本,车企遭遇电池短缺。

据统计,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193.7 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装载量之和接近总量的70%。

BYD, Toyota, BMW, Weilai, Ai 'an

虽然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可观,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车企或多或少遭遇“电池荒”,电池供应跟不上订单增长的步伐,导致新车交付周期一再推迟,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未按合同交付汽车”的投诉总量为2082件,2022年1-9月累计投诉量已经远远超过2021年的投诉总量,增长了2.5倍。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诉占比93.3%,主要投诉包括电池供应不及时、芯片短缺等。

除了供不应求,电池的高成本也让车企叫苦不迭。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总制造成本的40%-60%。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电池成本占比持续上升,未来电池采购价格将持续上涨。

确保稳定供应,促进发展,汽车公司寻求解决电池短缺的方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为了避免电池供应不足和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产能和交付,国内车企已经开始加大在电池领域的布局。

其中,与电池厂商成立合资公司是早期新能源主机厂采取的策略。相比较而言,基于资本层面的合作,因为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更加坚实稳定。比如早在2019年,丰田就与比亚迪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纯电车车型,这无疑是看中了比亚迪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工信部新车申报信息显示,一汽丰田全新纯电动汽车bZ3车型将搭载武威福地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旗下福地电池的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意味着丰田正式开始使用比亚迪旗下公司生产的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

相比建立合资企业,目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主机厂更倾向于自建电池厂。通过自己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可以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长期来看,也可以有效缓解供应压力。2018年,长城汽车剥离动力电池事业部,成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势力领军企业蔚来和广汽爱安近期也成立了电池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和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车企选择自主研发的电池,可以在电池规格定义和标准主导权方面占据有利地位,有助于打造mor……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掌控话语权,车企自研电池利大于弊。

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供应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车企通过自行研发、生产、供应电池,确实可以降低部分车辆的制造成本,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最新数据显示,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份额稳定在35%以上,LG、松下等二线企业市场份额也保持在10%以上。这些电池企业最高毛利率只有18%,更多的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头部电池厂商收入还是一样的。作为后来者,车企通过自研自产电池实现投入与回报的平衡并不难。

BYD, Toyota, BMW, Weilai, Ai 'an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车企坚持涌入电池制造赛道,这无疑是看中了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重要性和技术壁垒。就像燃油车时代,国内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受国外技术限制,而是有被供应商“卡住”的隐患。车企只有把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话语权。

以比亚迪为例。作为自主研发、自产电池的先行者,比亚迪最新推出的刀片电池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成本低,从而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稳步上升。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超过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的份额已超过30%。

当然,自研电池注定是车企的长期项目,短期内仍需依靠外部采购实现稳定供应。因此,各大车企在投入电池研发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与电池厂商的合作。除了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宝马还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亿纬锂能签署了规模为100亿欧元的生产合同。在保持多年供应关系的基础上,SAIC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在电池研发方面进行合作。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电池领域的布局并不是一条腿走路,而是倾向于采购和自研并行发展。

总结:

从长远来看,车企自研电池不仅可以降低电池购买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池供应短缺带来的“卡脖子”问题,还可以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构筑技术壁垒,控制更多话语权。可以预见,汽车企业自研电池将对现有电池供应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有望催化更多创新技术,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链不断发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供应链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因电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新能源汽车停产、交付延迟事件频频出现,再次证明了新能源时代“得电池者得天下”的真理。为此,不少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动力电池领域。以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和宝马、丰田等传统车企都加入了自主研发、自产电池的队伍,力争做到……e对“电池短缺”的焦虑。

供应短缺和高成本,车企遭遇电池短缺。

据统计,2022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6.7万辆,同比增长1.1倍。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193.7 GWh,累计同比增长110.5%。其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的装载量之和接近总量的70%。

BYD, Toyota, BMW, Weilai, Ai 'an

虽然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可观,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车企或多或少遭遇“电池荒”,电池供应跟不上订单增长的步伐,导致新车交付周期一再推迟,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根据车知的数据。com,2021年“未按合同交付汽车”的投诉总量为2082件,2022年1-9月累计投诉量已经远远超过2021年的投诉总量,增长了2.5倍。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诉占比93.3%,主要投诉包括电池供应不及时、芯片短缺等。

除了供不应求,电池的高成本也让车企叫苦不迭。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总制造成本的40%-60%。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增加,电池成本占比持续上升,未来电池采购价格将持续上涨。

确保稳定供应,促进发展,汽车公司寻求解决电池短缺的方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为了避免电池供应不足和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产能和交付,国内车企已经开始加大在电池领域的布局。

其中,与电池厂商成立合资公司是早期新能源主机厂采取的策略。相比较而言,基于资本层面的合作,因为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更加坚实稳定。比如早在2019年,丰田就与比亚迪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纯电车车型,这无疑是看中了比亚迪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工信部新车申报信息显示,一汽丰田全新纯电动汽车bZ3车型将搭载武威福地电池有限公司(比亚迪旗下福地电池的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意味着丰田正式开始使用比亚迪旗下公司生产的磷酸亚铁锂刀片电池。

相比建立合资企业,目前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主机厂更倾向于自建电池厂。通过自己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可以增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长期来看,也可以有效缓解供应压力。2018年,长城汽车剥离动力电池事业部,成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势力领军企业蔚来和广汽爱安近期也成立了电池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和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车企选择自主研发的电池,可以在电池规格定义和标准主导权方面占据有利地位,有助于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掌控话语权,车企自研电池利大于弊。

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电池供应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车企通过自行研发、生产、供应电池,确实可以降低部分车辆的制造成本,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最新数据显示,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份额稳定在……以上35%,而LG、松下等二线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这些电池企业最高毛利率只有18%,更多的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头部电池厂商收入还是一样的。作为后来者,车企通过自研自产电池实现投入与回报的平衡并不难。

BYD, Toyota, BMW, Weilai, Ai 'an

即便如此,仍有大量车企坚持涌入电池制造赛道,这无疑是看中了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重要性和技术壁垒。就像燃油车时代,国内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减少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受国外技术限制,而是有被供应商“卡住”的隐患。车企只有把电池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话语权。

以比亚迪为例。作为自主研发、自产电池的先行者,比亚迪最新推出的刀片电池不仅安全系数高,而且成本低,从而推出了高性价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稳步上升。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超过118万辆,同比增长249.56%,在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市场的份额已超过30%。

当然,自研电池注定是车企的长期项目,短期内仍需依靠外部采购实现稳定供应。因此,各大车企在投入电池研发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与电池厂商的合作。除了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宝马还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亿纬锂能签署了规模为100亿欧元的生产合同。在保持多年供应关系的基础上,SAIC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在电池研发方面进行合作。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在电池领域的布局并不是一条腿走路,而是倾向于采购和自研并行发展。

总结:

从长远来看,车企自研电池不仅可以降低电池购买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池供应短缺带来的“卡脖子”问题,还可以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构筑技术壁垒,控制更多话语权。可以预见,汽车企业自研电池将对现有电池供应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有望催化更多创新技术,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链不断发展。

标签:比亚迪丰田宝马蔚来埃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百度发布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合规方案,自动驾驶云2.0全景图12月亮相

11月2日,百度Apollo“自动驾驶云20预发布沟通会”在北京亦庄举办。

1900/1/1 0:00:00
沃尔沃汽车10月销量同比劲增36.8%,连续3月超30%增长

2022年11月2日,沃尔沃汽车10月共售出15035辆,同比劲增368,连续3个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沃尔沃XC60不负销量担当,10月共售出6213辆,同比大涨65。

1900/1/1 0:00:00
奥迪或将采购比亚迪混动系统?比亚迪回应

日前,有报道称,2023款一汽大众奥迪的部分主流车型,或将采购比亚迪的DMiDMp进行配套,还有消息称,首款搭载的车型或为奥迪A4L。

1900/1/1 0:00:00
同比增45%,神龙汽车向质疑说“不”

前段时间,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的一段言论在国内引起巨大讨论。尤其是在广汽菲克前两天宣布申请破产后,所有人都为Stellantis集团另一家合资公司神龙汽车捏了一把汗。

1900/1/1 0:00:00
中兴通讯:手握ICT技术,发力智能网联汽车赛道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随着汽车从工业制造品向智能化产品演进,其软件架构也在逐步成熟。

1900/1/1 0:00:00
EV晨报 | 10月新势力榜:AITO和极氪首进前五;极氪009和智己L7 SP性能版11月1日晚正式上市

110月新势力榜:AITO和极氪首次“杀进”前五零跑小鹏下降超3510月,中国造车新势力市场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