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降价,比亚迪居然不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上个月在《特斯拉,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刀》一文中,讨论了这家位于中国的美国新能源车企,今年是否有降价的可能。无独有偶,几天后,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这把刀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8点,特斯拉突然在官方微博中宣布:即日起,地区Model 3和Model Y价格调整。调整后,Model 3的起步价为26.59万元人民币;特斯拉Model Y元起288人民币(均为补贴价格)。

另外,下面补充说明,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消息一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可以用“蜂拥而出”来形容。从微信朋友圈展示的场景来看,用“抢白菜”来形容Model 3和Model Y降价后的终端反馈毫不为过,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当下,随着事情的逐渐发酵,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特斯拉降价直接扼杀了大部分品牌电动化推进的希望。性价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已经收割了相应轿车和SUV细分市场的潜在客户。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至于答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可能不完全同意。的确,一旦陷入可怕的“价格战”,像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这些在垂直供应链和制造端不具备太大成本优势的新势力,必然会首先受到较大影响。

站在另一个维度,像大众、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传统合资品牌,也会在一个尚未夯实基础的全新赛道上,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但这似乎不包括比亚迪。今天的文章题目就提到了,前者降价,后者不是很恐慌。至于背后的真相,很简单:“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往往吃亏。”

其实不仅在汽车领域,其他行业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比如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导致百度市值下降,被国内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边缘化和超越。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上的疯狂内卷加速了诺基亚退出的速度。甚至在凉茶饮料中,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亲兄妹,这让何郑铮几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由此,视线会再次聚焦。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既然特斯拉已经率先选择掉“刀”,比亚迪能做的就是正面面对。

幸运的是,就论据而言,这家长期以“新能源领跑者”自居的车企处境乐观。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其刚刚发布的财报。

扩张方面,比亚迪三季度实现营收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创下单季度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35亿元,同比增长930.48%。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共实现营收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比亚迪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0.37亿元,同比增长185.6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利润总和。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亿元、42.34亿元、30.45亿元,合计88.93亿元。

从今年三季度的表现来看,比亚迪今年利润持续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是第二季度27.87亿元的两倍,是第一季度8.08亿元的三倍。

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其已率先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不断创出新高,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并不断加强,实现同比和环比大幅增长,促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颇为相似的是,上个月初,我见证了比亚迪9月销量突破20万辆,继续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我还写了一段话:在这一点上,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无疑实现了在售产品的“爆款”目标,插电和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很难齐头并进,两者之间的“内耗”并不明显。

并且按照上述趋势,未来几个月的终端销量将会逐渐出现环比增长,最终实现年销量180万辆的目标,甚至带领特斯拉一举摘得“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桂冠”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它也正在成为棺材上的一颗钉子。此外,预计第四季度财报也将继续创出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高。

但更尴尬的是,作为无法回避的最大敌人,从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的几个关键数据来看,总营收达到2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4.6亿元),同比增长5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7亿元),同比增长103%,连续13个季度盈利。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相比之下,比亚迪虽然新车卖的多,但是赚的钱明显比这家美国车企少。接下来,如何提高自己的“吸金能力”是摆在前者面前仍需关注的痛点之一。

当然,虽然总体来看,特斯拉降价对比亚迪整体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落在具体的车型上像比亚迪韩,比亚迪海豹,比亚迪唐,包括即将上市的护卫舰07,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等待时间的反馈。

总之就是那句话:“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往往吃亏。”可以预见的是,一方面,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白热化;另一方面,中国日益内卷化的新能源市场,留给弱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上个月在《特斯拉,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刀》一文中,讨论了这家位于中国的美国新能源车企,今年是否有降价的可能。无独有偶,几天后,悬在所有车企头上的这把刀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8点,特斯拉突然在官方微博中宣布:即日起,地区Model 3和Model Y价格调整。调整后,Model 3的起步价为26.59万元人民币;特斯拉Model Y元起288人民币(均为补贴价格)。

另外,下面补充说明,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消息一出,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可以用“蜂拥而出”来形容。从微信朋友圈展示的场景来看,用“抢白菜”来形容Model 3和Model Y降价后的终端反馈毫不为过,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当下,随着事情的逐渐发酵,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特斯拉降价直接扼杀了大部分品牌电动化推进的希望。性价比更高的Model 3和Model Y已经收割了相应轿车和SUV细分市场的潜在客户。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至于答案,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可能不完全同意。的确,一旦陷入可怕的“价格战”,像蔚来、小鹏、理想、零跑、哪吒这些在垂直供应链和制造端不具备太大成本优势的新势力,必然会首先受到较大影响。

站在另一个维度,像大众、丰田、本田、日产这样的传统合资品牌,也会在一个尚未夯实基础的全新赛道上,感受到深深的绝望。

但这似乎不包括比亚迪。今天的文章题目就提到了,前者降价,后者不是很恐慌。至于背后的真相,很简单:“老大跟老二打架,老三往往吃亏。”

其实不仅在汽车领域,其他行业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比如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导致百度市值下降,被国内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边缘化和超越。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苹果和三星在智能手机上的疯狂内卷加速了诺基亚退出的速度。甚至在凉茶饮料中,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亲兄妹,这让何郑铮几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由此,视线会再次聚焦。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既然特斯拉已经率先选择掉“刀”,比亚迪能做的就是正面面对。

幸运的是,就论据而言,这家长期以“新能源领跑者”自居的车企处境乐观。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其刚刚发布的财报。

扩张方面,比亚迪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70.81亿元,同比增长115.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6亿元,同比增长350.26%,创下单季度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35亿元,同比增长930.48%。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共实现营收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比亚迪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0.37亿元,同比增长185.6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过去三年的利润总和。相关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1年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4亿元、42.34亿元、30.45亿元,合计88.93亿元。

从今年三季度的表现来看,比亚迪今年利润持续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是第二季度27.87亿元的两倍,是第一季度8.08亿元的三倍。

在此前的业绩预告中,其已率先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不断创出新高,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并不断加强,实现同比和环比大幅增长,促进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颇为相似的是,上个月初,我见证了比亚迪9月销量突破20万辆,继续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我还写了一段话:在这一点上,这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无疑实现了在售产品的“爆款”目标,插电和纯电两条技术路线很难齐头并进,两者之间的“内耗”并不明显。

并且按照上述趋势,未来几个月的终端销量将会逐渐出现环比增长,最终实现年销量180万辆的目标,甚至带领特斯拉一举摘得“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桂冠”也不是太难的事情。它也正在成为棺材上的一颗钉子。此外,预计第四季度财报也将继续创出营收和净利润的双高。

但更尴尬的是,作为无法回避的最大敌人,从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的几个关键数据来看,总营收达到21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54.6亿元),同比增长5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7.7亿元),同比增长103%,连续13个季度盈利。

BYD, Tesla, Model 3,Model Y, Honda

相比之下,比亚迪虽然新车卖的多,但是赚的钱明显比这家美国车企少。接下来,如何提高自己的“吸金能力”是摆在前者面前仍需关注的痛点之一。

当然,虽然总体来看,特斯拉降价对比亚迪整体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落在具体的车型上像比亚迪韩,比亚迪海豹,比亚迪唐,包括即将上市的护卫舰07,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我们还需要等待时间的反馈。

总之就是那句话:“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往往吃亏。”可以预见的是,一方面,特斯拉和比亚迪的竞争只会越来越白热化;另一方面,中国日益内卷化的新能源市场,留给弱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Model 3Model Y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打造管家式定制服务 吉利发布新出行品牌"礼帽出行"

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569亿,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

1900/1/1 0:00:00
阿维塔11交付即可享受“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服务

10月28日,阿维塔科技宣布,首座由阿维塔与bp合作共建的定制化高压快充站已于上海正式落地,并已在阿维塔APP上线服务。

1900/1/1 0:00:00
总负债81.13亿元 广汽菲克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

10月31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27次会议于2022年10月31日(星期一)以通讯方式召开。经与会董事投票表决,审议通过《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议案》。

1900/1/1 0:00:00
材料科学领域的汽车专家

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杰罗贝洛JeroenBello带您走进材料科学领域的汽车专家

1900/1/1 0:00:00
小排量战略全面告败,2.0T更受欢迎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已经没有人再提小排量发动机了,甚至“节能减排”这四个字,已经并不常见。

1900/1/1 0:00:00
站在十字路口的内燃机零部件制造商

日前,一份最新的行业预测显示,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们计划在2030年前在电动汽车和电池行业投入近12万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生产5400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50以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