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4日13: 00,第二届“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启动仪式在网上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主办,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日本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协办。活动为期三天,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技术专家学者将围绕汽车行业的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图1: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2022全球连接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启动仪式组委会成员及演讲嘉宾。
一年前,金秋时节,首届“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人汽车工程师和学者在线聚集,共同探讨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全网接触总人数超过36万,受到海内外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创办首届活动的几个协会(旅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决定发扬成功经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海外华人、华人汽车工程师、学者及相关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经过一年的精心打磨和诸多波折,“全球华侨汽车工程师联盟”于2022年8月爆发。由联盟组委会策划组织的启动仪式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接2022”活动也于今日隆重开幕,标志着联盟即将在海内外汽车行业展翅。

图2:主持人(日本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满信)开场。
开幕式上,全球华侨汽车工程师联盟秘书长、华侨汽车工程师全球连接2022组委会主席辛平博士在欢迎词中表示,在新冠肺炎和反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我们华侨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有志之士提出建立一个全球性、行业性、非政府、非盈利的全球华侨汽车工程师联盟。辛平博士还强调,全球联盟将有助于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希望进入国内市场的海外企业铺平道路。为此,全球联盟还成立了离岸企业支持平台筹备组,促进海内外企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图3: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联盟秘书长、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连接2022组委会主席辛平博士致欢迎词。
联盟首任轮值主席、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汽车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徐宏明教授详细介绍了今年华侨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连接活动和新成立的华侨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徐宏明教授表示,全球连接开创了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同一领域华人互动交流的新模式,显示出海外汽车学术团体的影响力不是单一组织活动所能达到的。全球通确立了“海外C……”的地位中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为世界各国的中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今后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该联盟已被FISITA正式接纳为战略合作伙伴,并与Gaspar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联盟现已开通网站,同时制定了具体的相关工作计划。通过上述非常重要的合作关系,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的活动将进一步开展,更多的机会将被开拓,共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为中国汽车工程师服务,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图4: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联盟首任轮值主席介绍,英国伯明翰大学先进汽车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徐宏明教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日中经济协会理事会会长武尾先生、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梅森先生、英中商业协会高级理事基兰·帕特尔先生也在百忙之中亲自致辞,对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全球联盟开展的活动以及海内外业界的关注和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肯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多家国际及海外知名有影响力的组织一致表示,愿意与全球联盟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全球联盟未来的工作。

图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先生题为“坚持创新,赢得未来”的演讲
在特邀报告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李克强教授、日产汽车网联技术开发与服务运营部及软件与用户体验开发部村松寿郎部长分别做了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与产业化推进实践”和“汽车(车联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精彩演讲。虽然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智能化、电气化等多个新兴领域,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科技创新举世瞩目。汽车工业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期给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智能化、电气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与融合,这也体现了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的活动方针和宗旨。作为交流平台,在欧美日等多个兄弟协会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全球汽车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在会后的问答环节中,李克强院士和村松寿郎部长对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包括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扩张表示了极大的信心和肯定。但同时,两位嘉宾也对中国车企在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此外,了解当地的政策、标准和法规,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也是中国车企出海前应该做好的功课。

……图6: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李克强教授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产业化推进实践”的主题演讲。

图7:日产车联网技术开发与服务运营部、软件与用户体验开发部部长寿郎村松发表题为“汽车的电气化与智能化(车联网)”的主题演讲。
第一天的第三项议程是全球连接日本分会的报告会议。株式会社现代文化研究所技术专家藤冈伸郎先生、Folofly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小池裕康先生、聚义动力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范嘉伦先生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日本市场的现状和课题、未来市场对EV的普及需求,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EV在日本市场的推广应用。相比欧美和中国的EV普及率,日本的EV普及率还是略显缓慢。但鉴于日本政府提出的205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及日本市场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电气化、智能化等技术需要更快的发展和普及,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国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三位嘉宾在日本分会场的演讲主题分别是“日本物流领域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日本EV物流车的市场改革”、“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系统的可靠性开发”。

图8:全球连接日本分公司的三位嘉宾,Folofly株式会社小池育CEO、株式会社现代文化研究所技术专家藤冈信郎先生、聚义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日本分公司CEO范家伦(从左至右)。

图9: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第二天-欧洲分部。

图10: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洪堡主席、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智能主席金耀初教授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与展望”的主题演讲。
2022年11月5日,北京时间20:00,作为本次全球连线的第二天,欧洲分会场成功线上举行。欧洲专场的主题是汽车技术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专场分为主题演讲部分和圆桌会议部分两部分,分别由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副会长陶剑波博士和全英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唐华银博士主持。非常荣幸邀请到众多业内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就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主题演讲环节,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工程学院洪堡人工智能教授、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智能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金耀初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与展望”的精彩演讲。金耀初教授首先介绍了进化算法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两个实际工程应用实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器设计和多场景车辆动态优化),详细讲解了如何将机器学习及相关优化算法与数据驱动理论相结合,解决汽车行业的实际问题。
在随后的报告环节中,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主席林春兴博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李宇博士rench中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奥地利Kontrol GmbH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金伟博士、法国Yole智能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博士、欧洲某著名汽车工程咨询公司电池系统开发项目经理今敏先生、马勒动力系统公司R&D总监Mike Bassett博士分别从不同领域和关键技术做了精彩的报告。几位嘉宾演讲的主题分别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系统中的特殊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合规性的技术形态验证与法律数字化、乘用车电气化关键技术:800V平台与SiC模块、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开发中的安全问题、电动/电气化动力总成。董康博士因个人特殊原因未能出席当天的活动。在最后的统一提问环节,观众踊跃提问,报告嘉宾在提问互动中与观众进行了积极良好的互动。
0
图11:全球连接欧洲分部,圆桌论坛。
欧洲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圆桌讨论。主持人为唐华银博士,嘉宾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研究中心博士、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王博士、奥中心负责人博士、法国Yole智能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博士、恩智浦半导体BMS系统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理事张赵睿。北京时间11月4日13: 00,第二届“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启动仪式在网上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主办,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日本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协办。活动为期三天,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技术专家学者将围绕汽车行业的一系列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图1: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2022全球连接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启动仪式组委会成员及演讲嘉宾。
一年前,金秋时节,首届“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人汽车工程师和学者在线聚集,共同探讨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全网接触总人数超过36万,受到海内外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创办首届活动的几个协会(旅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决定发扬成功经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海外华人、华人汽车工程师、学者及相关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经过一年的精心打磨和诸多波折,“全球华侨汽车工程师联盟”于2022年8月爆发。由联盟组委会策划组织的启动仪式暨“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接2022”活动也于今日隆重开幕,标志着联盟即将在海内外汽车行业展翅。

图2:主持人(日本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满信)开场。
开幕式上,全球华人汽车联盟秘书长辛平博士……工程师、2022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接活动组委会主席在欢迎词中表示,在新冠肺炎和反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我们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有志之士提出建立一个全球性、行业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的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联盟。辛平博士还强调,全球联盟将有助于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他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希望进入国内市场的海外企业铺平道路。为此,全球联盟还成立了离岸企业支持平台筹备组,促进海内外企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图3: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联盟秘书长、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连接2022组委会主席辛平博士致欢迎词。
联盟首任轮值主席、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汽车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徐宏明教授详细介绍了今年华侨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连接活动和新成立的华侨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徐宏明教授表示,全球连接开创了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同一领域华人互动交流的新模式,显示出海外汽车学术团体的影响力不是单一组织活动所能达到的。《全球连线》确立了“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的地位,为未来各国所有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该联盟已被FISITA正式接纳为战略合作伙伴,并与Gaspar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联盟现已开通网站,同时制定了具体的相关工作计划。通过上述非常重要的合作关系,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的活动将进一步开展,更多的机会将被开拓,共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为中国汽车工程师服务,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为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图4:全球华人汽车工程师联盟首任轮值主席介绍,英国伯明翰大学先进汽车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徐宏明教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日中经济协会理事会会长武尾先生、国际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梅森先生、英中商业协会高级理事基兰·帕特尔先生也在百忙之中亲自致辞,对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全球联盟开展的活动以及海内外业界的关注和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肯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多家国际及海外知名有影响力的组织一致表示,愿意与全球联盟建立长期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全球联盟未来的工作。

图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先生题为“坚持创新,赢得未来”的演讲
在特邀报告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李克强教授、日产汽车网联技术开发与服务运营部及软件与用户体验开发部村松寿郎部长分别做了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开发与产业化推进实践》和《……的精彩演讲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车联网)”。虽然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在智能化、电气化等多个新兴领域,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科技创新举世瞩目。汽车工业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期给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企业和中国汽车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智能化、电气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与融合,这也体现了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全球联盟的活动方针和宗旨。作为交流平台,在欧美日等多个兄弟协会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全球汽车行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在会后的问答环节中,李克强院士和村松寿郎部长对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企业的未来发展,包括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扩张表示了极大的信心和肯定。但同时,两位嘉宾也对中国车企在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放心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此外,了解当地的政策、标准和法规,了解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心理,也是中国车企出海前应该做好的功课。

图6: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车辆与交通学院李克强教授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产业化推进实践”的主题演讲。

图7:日产车联网技术开发与服务运营部、软件与用户体验开发部部长寿郎村松发表题为“汽车的电气化与智能化(车联网)”的主题演讲。
第一天的第三项议程是全球连接日本分会的报告会议。株式会社现代文化研究所技术专家藤冈伸郎先生、Folofly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小池裕康先生、聚义动力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范嘉伦先生通过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日本市场的现状和课题、未来市场对EV的普及需求,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EV在日本市场的推广应用。相比欧美和中国的EV普及率,日本的EV普及率还是略显缓慢。但鉴于日本政府提出的205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及日本市场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电气化、智能化等技术需要更快的发展和普及,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国内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三位嘉宾在日本分会场的演讲主题分别是“日本物流领域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日本EV物流车的市场改革”、“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系统的可靠性开发”。

图8:全球连接日本分公司的三位嘉宾,Folofly株式会社小池育CEO、株式会社现代文化研究所技术专家藤冈信郎先生、聚义电力系统株式会社日本分公司CEO范家伦(从左至右)。

图9:海外华人汽车工程师全球连线第二天-欧洲分部。

图10: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工程学院人工智能洪堡讲座教授金耀初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他是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系的计算智能主席。
2022年11月5日,北京时间20:00,作为本次全球连线的第二天,欧洲分会场成功线上举行。欧洲专场的主题是汽车技术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专场分为主题演讲部分和圆桌会议部分两部分,分别由奥中科技交流协会副会长陶剑波博士和全英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唐华银博士主持。非常荣幸邀请到众多业内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就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主题演讲环节,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工程学院洪堡人工智能教授、英国萨里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智能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金耀初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中的应用与展望”的精彩演讲。金耀初教授首先介绍了进化算法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两个实际工程应用实例(混合动力汽车控制器设计和多场景车辆动态优化),详细讲解了如何将机器学习及相关优化算法与数据驱动理论相结合,解决汽车行业的实际问题。
在随后的报告环节中,全英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副主席林春兴博士、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理事李宇博士、奥地利Kontrol GmbH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金伟博士、法国Yole智能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宇博士、欧洲某著名汽车工程咨询公司电池系统开发项目经理今敏先生、马勒动力系统公司R&D董事Mike Bassett博士分别从不同领域和关键技术做了精彩的报告。几位嘉宾演讲的主题分别是基于机器学习的驾驶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系统中的特殊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合规性的技术形态验证与法律数字化、乘用车电气化关键技术:800V平台与SiC模块、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开发中的安全问题、电动/电气化动力总成。董康博士因个人特殊原因未能出席当天的活动。在最后的统一提问环节,观众踊跃提问,报告嘉宾在提问互动中与观众进行了积极良好的互动。
0
图11:全球连接欧洲分部,圆桌论坛。
欧洲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圆桌讨论。主持人为唐华银博士,嘉宾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储能研究中心博士、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王博士、奥中心负责人博士、法国Yole智能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博士、恩智浦半导体BMS系统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法国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理事张赵睿。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在11月9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三:汽车与芯片的融合发展”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2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本次论坛聚焦汽车与芯片的融合。我认为……这个主题非常符合当前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整个社会开始关注芯片,或者说关注汽车芯片,因为去年的汽车缺芯,当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初我们也没想到缺芯会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后来我们也没想到影响会持续这么久。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发展生态。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对中国汽车芯片未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我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汽车芯片发展的高地和聚集地。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新车市场还是汽车数量,我们都已经是最大的了。同时,我们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我们在保有量和新车方面已经是世界第一,今年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与此同时,L2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新车的渗透率也已超过30%。因此,中国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汽车芯片技术的升级,为芯片产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近地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将为我国汽车芯片的产业链提供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我相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全世界的高地和聚集地。
第二,中国必须建立汽车芯片和车载操作系统并存的产业生态。今天上午,包括昨天的闭门峰会,从苗主任、万董事长到众多企业负责人,都提到了芯片行业和操作系统,以及对汽车生态发展的看法,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芯片和操作系统共生生态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实Wintel和AA联盟在桌面和手机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但是,汽车和台式机、手机不太一样。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贴近中国的法律和中国的市场。其软硬件的开发也要结合车路协同的网侧数据平台,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满足我国软件定义汽车的要求。换句话说,中国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模式,必须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生态支撑。
第三,汽车和芯片行业未来一定会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关系。这种核心的缺失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这两个发展如此迅速的行业之间的协同共赢并不是很好。但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车企对芯片产品和这项技术的关注,还是国内外芯片企业对汽车技术带来的芯片技术革命的关注,都让我感觉到,未来汽车与芯片的关系,绝对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配件与整车的关系。芯片一定是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技术、市场、企业形态,包括资本影响力,汽车芯片必然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成为未来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汽车芯片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重构。同时,疫情和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也迫使汽车和芯片行业重新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同时,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决定了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汽车芯片也将……走向高端,而我们中国的汽车,或者说传统汽车,绝对不会是低端芯片的集中营。
推动这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建立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和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需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各方面的努力。同时,要在人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各个领域进行沟通,增进交流,开展合作,培育环境,完善政策,探索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了业界各界专家参与,包括OEM厂商、芯片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各方专家。目的是加强技术交流,探索管理体系各方面的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半导体行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大家的批评,我也有一些想法。
一是要加大星载芯片的应用,这是解决我国星载芯片应用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火车上大规模应用,才能形成芯片迭代的新技术土壤,进而推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构建更具弹性的汽车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生态和面向汽车未来技术的产业链生态双生态战略。应该说,面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我们需要更多地向国外IDM芯片公司学习,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开放、共享、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生态。面对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需要构建软件、硬件、底层操作系统联动的新技术生态模式。双生态的构建不仅可以从供给侧解决汽车芯片的供给问题,还可以从技术侧引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双生态,需要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相互合作、相互融合,需要汽车企业深度参与芯片的研发。芯片公司也要贴近汽车公司,了解汽车的需求,了解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变化,时刻关注汽车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双方要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技术对接,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第三,要加强芯片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他们是芯片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的人才队伍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汽车对芯片的高可靠性要求和特殊场景的需求叠加之后,汽车芯片专业人才更加匮乏。所以要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供应链和产业链,需要补充各个环节的人才,同时我认为需要重点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要完善我国汽车芯片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芯片的性能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因此确实需要建立严格的汽车芯片标准和检测体系。目前国内这方面还非常缺乏,这也严重制约了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芯片标准和测试体系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是供应链长、技术集中度高、全球分工充分的行业,需要各国优秀企业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为全球优秀芯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将以最开放的态度欢迎全球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合作……泰图德。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十五”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11月8日至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在11月9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三:汽车与芯片的融合发展”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2
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本次论坛聚焦汽车与芯片的融合。我觉得这个主题真的很符合目前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整个社会开始关注芯片,或者说关注汽车芯片,因为去年的汽车缺芯,当然一直延续到现在。当初我们也没想到缺芯会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后来我们也没想到影响会持续这么久。现在,我们越来越关注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如何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发展生态。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我对中国汽车芯片未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认识,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到做了一些工作。今天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我认为未来中国一定会成为汽车芯片发展的高地和聚集地。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无论是新车市场还是汽车数量,我们都已经是最大的了。同时,我们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我们在保有量和新车方面已经是世界第一,今年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与此同时,L2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新车的渗透率也已超过30%。因此,中国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将加速汽车芯片技术的升级,为芯片产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同时,近地产业布局的需要,也将为我国汽车芯片的产业链提供非常重要的舞台。所以我相信中国汽车芯片产业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全世界的高地和聚集地。
第二,中国必须建立汽车芯片和车载操作系统并存的产业生态。今天上午,包括昨天的闭门峰会,从苗主任、万董事长到众多企业负责人,都提到了芯片行业和操作系统,以及对汽车生态发展的看法,越来越明确地指出了我们芯片和操作系统共生生态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实Wintel和AA联盟在桌面和手机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但是,汽车和台式机、手机不太一样。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贴近中国的法律和中国的市场。其软硬件的开发也要结合车路协同的网侧数据平台,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满足我国软件定义汽车的要求。换句话说,中国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模式,必须有新一代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软硬件协同发展的生态支撑。
第三,汽车和芯片产业一定会建立一种共创、共享、共赢的关系……在未来。这种核心的缺失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这两个发展如此迅速的行业之间的协同共赢并不是很好。但我很欣慰地看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车企对芯片产品和这项技术的关注,还是国内外芯片企业对汽车技术带来的芯片技术革命的关注,都让我感觉到,未来汽车与芯片的关系,绝对不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配件与整车的关系。芯片一定是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生态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在技术、市场、企业形态,包括资本影响力,汽车芯片必然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成为未来网联汽车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目前,汽车芯片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重构。同时,疫情和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让我们看到了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这也迫使汽车和芯片行业重新建立更具弹性的供应链。同时,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打破了原有的技术壁垒,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成为一个整体,决定了未来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汽车芯片也会走向高端,我们中国的汽车,或者说传统汽车,绝对不会是低端芯片的集中营。
推动这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建立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和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需要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在内的各方面的努力。同时,要在人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等各个领域进行沟通,增进交流,开展合作,培育环境,完善政策,探索发展之路。
本次论坛邀请了业界各界专家参与,包括OEM厂商、芯片公司、研究机构以及各方专家。目的是加强技术交流,探索管理体系各方面的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半导体行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大家的批评,我也有一些想法。
一是要加大星载芯片的应用,这是解决我国星载芯片应用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在火车上大规模应用,才能形成芯片迭代的新技术土壤,进而推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二,构建更具弹性的汽车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生态和面向汽车未来技术的产业链生态双生态战略。应该说,面对当前汽车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我们需要更多地向国外IDM芯片公司学习,构建更加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开放、共享、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生态。面对汽车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也需要构建软件、硬件、底层操作系统联动的新技术生态模式。双生态的构建不仅可以从供给侧解决汽车芯片的供给问题,还可以从技术侧引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构建双生态,需要汽车和芯片两个产业相互合作、相互融合,需要汽车企业深度参与芯片的研发。芯片公司也要贴近汽车公司,了解汽车的需求,了解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变化,时刻关注汽车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双方要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技术对接,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第三,要加强芯片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他们是芯片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目前,国内芯片行业的人才队伍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比较严重,尤其是汽车对芯片的高可靠性要求和特殊场景的需求都很大之后……强加,汽车芯片专业人才更是稀缺。所以要打造完整的汽车芯片供应链和产业链,需要补充各个环节的人才,同时我认为需要重点培养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四,要完善我国汽车芯片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芯片的性能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因此确实需要建立严格的汽车芯片标准和检测体系。目前国内这方面还非常缺乏,这也严重制约了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芯片标准和测试体系对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汽车和半导体行业是供应链长、技术集中度高、全球分工充分的行业,需要各国优秀企业优势互补、通力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为全球优秀芯片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平台。同时,我们也将以最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汽车半导体企业的合作。
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十五”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汽车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在正在举办的2022进博会上,大众集团旗下大众汽车品牌、奥迪品牌和保时捷品牌展出了包括2款概念车在内的5款纯电动车型,其中一款概念车为亚洲首秀。
1900/1/1 0:00:0011月7日上午,在第二届智能交通上海论坛开幕环节,由市交通委、市经信委、市局、嘉定区和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按下象征着上海市首批自动驾驶高速公路正式开放的按钮,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5日,位置数据及技术平台HERETechnologies宣布,宝马集团已采用其HEREHDLiveMap(HERE实时高精地图),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莱茵金属公司近日推出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新颖解决方案概念:路边石充电器(curbstonechargers)。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于车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可能无法同时检测所有四个轮胎的胎压损失,大众集团将在美国召回接近225万辆汽车。
1900/1/1 0:00:00作为持续登场五年的“常驻嘉宾”,2022年进博会上,特斯拉惊艳全场亮出“科技套装”:不但首次在国内展台上排出S3XY全系车型,诠释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的强劲产品掌控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