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相信是大多数电动车车主的梦想,尤其是经历过长假的车主。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且仍以每月70万辆的高速扩张,“能源补充”成为限制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短板。
今年以来,广汽爱安、Xpeng汽车相继宣布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以此打破消费者对电动车充电和续航的焦虑。涉及的技术无一例外都与800V平台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800V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产品。早在2019年,保时捷Taycan就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拉开了汽车行业800V时代的序幕。400V两倍快充能量的诱惑,让高压快充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趋势。
但显然,两者都是“800V平台”,高电压快充的极致体验真正实现还是伴随着小鹏G9的出现。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关注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极其关键的汽车零部件——高压电动压缩机,更准确地说,是由美的工业科技旗下的凌薇汽车零部件提供的全球首台800V碳化硅(SiC)12000 rpm高速电动压缩机。
不可替代?什么是高压碳化硅电动压缩机?
“12000转800V碳化硅(SiC)电动压缩机,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纯电动汽车真正实现快充。”最新一期盖世汽车《800V元年颠覆了什么》云对话栏目中,哔哩哔哩U朱@竟然是香香。
简单理解,电动压缩机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心脏”,为系统提供主动制冷制热的动力,最关键的是在车辆能量补给过程中为动力电池保驾护航。
因此,在车载平台从400V升压到800V的过程中,除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OBC车载充电器和高压配电箱之外,提高电动压缩机的耐压水平也非常重要。
但不得不面对相关元器件的重新开发、电池模块安全性的提高、半导体器件电路的改变,这些都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现阶段,基于技术难度和成本等多重考虑,业内实现800V快充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分别是纯800V平台、800V平台+DC/DC转换器和双400V电池串并联。”盖世汽车研究院电力系统数据分析师夏指出,“泰灿受限于当时缺乏合适的技术,不得不通过增加/DC来逆变800V,以匹配400V电动压缩机的使用”。
美的工业技术下的凌薇汽车零部件高级研究高级工程师、汽车压缩机R&D平台相关负责人指出,与纯800V平台相比,DC/DC+400V电动压缩机方案更难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快充条件下的制冷需求,能耗较大,大大降低了800V高压快充原有的极致补能体验。
基于这样的认识,凌薇汽配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800V、SiC、12,000rpm的高速电动压缩机,不仅率先上了小鹏G9,也得到了众多主流整车企业的认可。据介绍,这款产品大致可以用“超高效、超速度、超静音、超可靠”等关键词来概括。
凌薇电动车用800V电动压缩机;图片来源:凌薇汽配
具体来说,采用凌薇汽配专利重叠块电机技术,功率密度提高10%;通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业内首创的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技术,整体重量减轻了1kg,从而降低了整体能耗。
同时,提高压缩机转速的解决方案,替代了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体积大、重量重的大排量压缩机,率先将转速从8000提升到12000,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通过机械噪声的改善、流体通道的优化、轴系的动平衡、电磁噪声的优化、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同等工况下,高速带来的噪声降低5-8dB,振动降低50%。
此外,为解决高电压、高速度带来的开关损耗瓶颈,凌薇汽车零部件采用碳化硅(SiC)半导体应用技术,攻克800V高载频浮点算法平台技术难题。在超高压绝缘耐压技术和叠块电机技术的双重支撑下,可实现4.3kV的5倍绝缘耐压,具有400%的绝缘安全冗余。
值得关注的是,凌薇汽配将美国在家电压缩机领域的工业技术应用到汽车上,使电动压缩机的转速可以在420转/分钟至12000转/分钟范围内自由切换,以满足高压充电和日常驾驶时对压缩机制冷的差异化要求,并将能耗降至最低。据了解,除了以上,三角循环加热技术、独特的涡旋压缩结构设计、卷绕方式、动静涡旋盘的制造精度都是影响产品性能的核心因素。这些技术是凌薇汽车零部件自主开发的,拥有非常庞大和完整的技术专利体系。
强势入局,以核心技术引领电动车发展新趋势
与动力、底盘等核心部件相比,空调压缩机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汽车部件。但随着汽车电动化的转型,汽车热管理的定位从单纯提供舒适的车厢温度,变成了行车安全和舒适的重要保障。作为直接驱动电动车空调系统的电动压缩机,变得极为关键。
其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也决定了电动压缩机的市场格局是高度集中的。根据Marklines的数据,丰田自动织机、哈昂、华宇三电、奥特佳占据全球汽车空调压缩机70%的份额,而华宇三电、奥特佳占据国内市场近70%的份额,头部效应明显。
就在很多行业玩家还在痴迷400V电动压缩机技术的时候,美的工业技术以800V和12,000 RPM碳化硅(SiC)电动压缩机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实力强劲,信心满满。
“电动压缩机的‘跨界’没有新生力量造成的‘颠覆’。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汽车电动压缩机强调与客户的协同开发能力,需要充分了解整车架构,提供快速响应服务。”美的工业技术负责人表示。
作为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美的工业技术每年投放市场的压缩机超过1亿台。在家用空调领域,美的压缩机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早在五年前,美国的工业技术就已经开始了家用电器、空调、压缩机等15000转产品的开发,比整个汽车制造业要早得多。
基于先进的R&D布局和对电动压缩机技术的深入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全球首台800V碳化硅(SiC)12000 rpm电动压缩机外,凌薇汽配还基于800V平台推出了以CO2为制冷剂的新型电动压缩机,成为近50年来工业压缩机领域的技术突破。
据介绍,该技术解决了行业低温制热与车内多场景制冷制热的高效协同,极大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里程锐减的痛点。即使在-35℃至-40℃的低温环境下,自发热能量依然强劲,同样的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可提升20%。此外,与传统制冷剂相比,CO2制冷剂不仅来源更广,而且成本更低,现有的产业链布局已逐渐形成……红色。从美的的产业技术来看,到今年12月基本可以完成100万台CO2旋转式电动压缩机的产能。
瞄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赛道,做行业的使能者。
事实上,凌薇汽车零部件进入汽车行业远不止汽车热管理。
近年来,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引导、扶持和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还在以每月70万辆的增速快速上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终端市场的高需求相反,汽车产业链却困难重重。除了“缺芯”、“缺电”、“原材料涨价”等共性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安全性更高、性能更高、性价比更高、能耗更低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面向未来的首要任务。
作为白色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美的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对核心零部件的高度自研和对产业链的全面掌控。正因如此,在同为大型制造业的汽车行业陷入转型困局之时,美的集团于2011年启动汽车零部件开发,通过其核心底层技术优势,致力于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
如今,依托美的工业技术积累的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的延伸和创新,凌薇汽车零部件已围绕“热管理、电驱动、底盘执行系统”进行布局,生产包括驱动电机、电动压缩机、EPS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多种产品。
在R&D和生产方面,凌薇汽配布局了五大R&D基地,建立了430余人的专业R&D团队,其中硕博高端人才比例超过80%,可在3~5个月内实现与整车企业客户同步R&D和量产的R&D实力;生产基地包括即将投产的合肥和安庆工厂的产业布局,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交付。
安庆凌薇新基地鸟瞰图;图片来源:安庆凌薇
随着凌薇汽配核心产品的逐步落地,其汽配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多家知名汽车企业的定点合作项目。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凌薇汽车零部件正在继续大力投资产业化。今年2月,美的在安徽省安庆市投资110亿元工业技术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庆制造基地。与此同时,合肥制造基地产能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但在高院士和许多业内专家看来,本土企业发展的窗口期正在日益缩小。“未来两年是本土整车企业品牌化的最佳窗口期,800V是车企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技术之一。”夏分析,根据各车企规划,随着G9开启国产800V商用元年,2023 -2024年新车将密集上市,到2030年,800V平台架构有望成为中高端车型的主导技术。
现阶段,在800V高压碳化硅(SiC)平台车型量产的新窗口下,不仅是美的集团,越来越多的家电、互联网、地产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加速涌入汽车行业,新一轮跨界“造车”正在到来。
值得肯定的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美的集团并不追求“造整车”,而是依托美的在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庞大技术储备和丰富产业化经验的工业技术,并将其转移到汽车行业,为客户提供最需要、最缺乏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凌薇汽配已经完成了从零部件到组件的迭代,成功进入多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未来将积极探索集成体系,为成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商做准备。"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相信是大多数电动车车主的梦想,尤其是经历过长假的车主。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迭代,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千万辆,且仍以每月70万辆的高速扩张,“能源补充”成为限制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短板。
今年以来,广汽爱安、Xpeng汽车相继宣布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以此打破消费者对电动车充电和续航的焦虑。涉及的技术无一例外都与800V平台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800V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产品。早在2019年,保时捷Taycan就搭载了800V高压平台,拉开了汽车行业800V时代的序幕。400V两倍快充能量的诱惑,让高压快充一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趋势。
但显然,两者都是“800V平台”,高电压快充的极致体验真正实现还是伴随着小鹏G9的出现。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关注一个看似不起眼却极其关键的汽车零部件——高压电动压缩机,更准确地说,是由美的工业科技旗下的凌薇汽车零部件提供的全球首台800V碳化硅(SiC)12000 rpm高速电动压缩机。
不可替代?什么是高压碳化硅电动压缩机?
“12000转800V碳化硅(SiC)电动压缩机,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纯电动汽车真正实现快充。”最新一期盖世汽车《800V元年颠覆了什么》云对话栏目中,哔哩哔哩U朱@竟然是香香。
简单理解,电动压缩机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心脏”,为系统提供主动制冷制热的动力,最关键的是在车辆能量期间为动力电池保驾护航……补充。
因此,在车载平台从400V升压到800V的过程中,除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OBC车载充电器和高压配电箱之外,提高电动压缩机的耐压水平也非常重要。
但不得不面对相关元器件的重新开发、电池模块安全性的提高、半导体器件电路的改变,这些都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现阶段,基于技术难度和成本等多重考虑,业内实现800V快充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分别是纯800V平台、800V平台+DC/DC转换器和双400V电池串并联。”盖世汽车研究院电力系统数据分析师夏指出,“泰灿受限于当时缺乏合适的技术,不得不通过增加/DC来逆变800V,以匹配400V电动压缩机的使用”。
美的工业技术下的凌薇汽车零部件高级研究高级工程师、汽车压缩机R&D平台相关负责人指出,与纯800V平台相比,DC/DC+400V电动压缩机方案更难满足动力电池在大功率快充条件下的制冷需求,能耗较大,大大降低了800V高压快充原有的极致补能体验。
基于这样的认识,凌薇汽配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800V、SiC、12,000rpm的高速电动压缩机,不仅率先上了小鹏G9,也得到了众多主流整车企业的认可。据介绍,这款产品大致可以用“超高效、超速度、超静音、超可靠”等关键词来概括。
凌薇电动车用800V电动压缩机;图片来源:凌薇汽配
具体来说,采用凌薇汽配专利重叠块电机技术,功率密度提高10%;通过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业内首创的一维和三维联合仿真技术,整体重量减轻了1kg,从而降低了整体能耗。
同时,提高压缩机转速的解决方案,替代了市场上普遍使用的体积大、重量重的大排量压缩机,率先将转速从8000提升到12000,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通过机械噪声的改善、流体通道的优化、轴系的动平衡、电磁噪声的优化、控制算法的优化,在同等工况下,高速带来的噪声降低5-8dB,振动降低50%。
此外,为解决高电压、高速度带来的开关损耗瓶颈,凌薇汽车零部件采用碳化硅(SiC)半导体应用技术,攻克800V高载频浮点算法平台技术难题。在超高压绝缘耐压技术和叠块电机技术的双重支撑下,可实现4.3kV的5倍绝缘耐压,具有400%的绝缘安全冗余。
值得关注的是,凌薇汽配将美国在家电压缩机领域的工业技术应用到汽车上,使电动压缩机的转速可以在420转/分钟至12000转/分钟范围内自由切换,以满足高压充电和日常驾驶时对压缩机制冷的差异化要求,并将能耗降至最低。据了解,除了以上,三角循环加热技术、独特的涡旋压缩结构设计、卷绕方式、动静涡旋盘的制造精度都是影响产品性能的核心因素。这些技术是凌薇汽车零部件自主开发的,拥有非常庞大和完整的技术专利体系。
强势入局,以核心技术引领电动车发展新趋势
与动力、底盘等核心部件相比,空调压缩机可能是一个不起眼的汽车部件。但随着汽车电动化的转型,汽车热管理的定位从单纯提供舒适的车厢温度,变成了行车安全和舒适的重要保障。作为直接驱动电动车空调系统的电动压缩机,变得极为关键。
其相对较高的技术壁垒也决定了电动压缩机的市场格局是高度集中的。根据Marklines的数据,丰田自动织机、哈昂、华宇三电、奥特佳占据全球汽车空调压缩机70%的份额,而华宇三电、奥特佳占据国内市场近70%的份额,头部效应明显。
就在很多行业玩家还在痴迷400V电动压缩机技术的时候,美的工业技术以800V和12,000 RPM碳化硅(SiC)电动压缩机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实力强劲,信心满满。
“电动压缩机的‘跨界’没有新生力量造成的‘颠覆’。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汽车电动压缩机强调与客户的协同开发能力,需要充分了解整车架构,提供快速响应服务。”美的工业技术负责人表示。
作为美的集团五大业务板块之一,美的工业技术每年投放市场的压缩机超过1亿台。在家用空调领域,美的压缩机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且早在五年前,美国的工业技术就已经开始了家用电器、空调、压缩机等15000转产品的开发,比整个汽车制造业要早得多。
基于先进的R&D布局和对电动压缩机技术的深入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全球首台800V碳化硅(SiC)12000 rpm电动压缩机外,凌薇汽配还基于800V平台推出了以CO2为制冷剂的新型电动压缩机,成为近50年来工业压缩机领域的技术突破。
据介绍,该技术解决了行业低温制热与车内多场景制冷制热的高效协同,极大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里程锐减的痛点。即使在-35℃至-40℃的低温环境下,自发热能量依然强劲,同样的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可提升20%。此外,与传统制冷剂相比,CO2制冷剂不仅来源更广,而且成本更低,现有的产业链布局已逐渐形成……红色。从美的的产业技术来看,到今年12月基本可以完成100万台CO2旋转式电动压缩机的产能。
瞄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赛道,做行业的使能者。
事实上,凌薇汽车零部件进入汽车行业远不止汽车热管理。
近年来,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引导、扶持和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且还在以每月70万辆的增速快速上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终端市场的高需求相反,汽车产业链却困难重重。除了“缺芯”、“缺电”、“原材料涨价”等共性问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安全性更高、性能更高、性价比更高、能耗更低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加强核心技术研究,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面向未来的首要任务。
作为白色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美的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产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对核心零部件的高度自研和对产业链的全面掌控。正因如此,在同为大型制造业的汽车行业陷入转型困局之时,美的集团于2011年启动汽车零部件开发,通过其核心底层技术优势,致力于延伸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薄弱环节,从而填补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短板。
如今,依托美的工业技术积累的5500多项机电共性专利的延伸和创新,凌薇汽车零部件已围绕“热管理、电驱动、底盘执行系统”进行布局,生产包括驱动电机、电动压缩机、EPS电机、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多种产品。
在R&D和生产方面,凌薇汽配布局了五大R&D基地,建立了430余人的专业R&D团队,其中硕博高端人才比例超过80%,可在3~5个月内实现与整车企业客户同步R&D和量产的R&D实力;生产基地包括即将投产的合肥和安庆工厂的产业布局,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交付。
安庆凌薇新基地鸟瞰图;图片来源:安庆凌薇
随着凌薇汽配核心产品的逐步落地,其汽配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多家知名汽车企业的定点合作项目。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凌薇汽车零部件正在继续大力投资产业化。今年2月,美的在安徽省安庆市投资110亿元工业技术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庆制造基地。与此同时,合肥制造基地产能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高速增长,但在高院士和许多业内专家看来,本土企业发展的窗口期正在日益缩小。“未来两年是本土整车企业品牌化的最佳窗口期,800V是车企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技术之一。”夏分析,根据各车企规划,随着G9开启国产800V商用元年,2023 -2024年新车将密集上市,到2030年,800V平台架构有望成为中高端车型的主导技术。
现阶段,在800V高压碳化硅(SiC)平台车型量产的新窗口下,不仅是美的集团,越来越多的家电、互联网、地产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加速涌入汽车行业,新一轮跨界“造车”正在到来。
值得肯定的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美的集团并不追求“造整车”,而是依托美的在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拥有庞大技术储备和丰富产业化经验的工业技术,并将其转移到汽车行业,为客户提供最需要、最缺乏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凌薇汽配已经完成了从零部件到组件的迭代,成功进入多家主流汽车企业的供应链体系。未来将积极探索集成体系,为成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商做准备。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1月3日,宝马集团表示,得益于车辆价格上涨,其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优于预期,但是同时也警告道,通胀和利率上升将影响未来数月的销量。
1900/1/1 0:00:00宝马考虑直销汽车,放弃经销商网络宝马首席财务官NicolasPeter表示,未来,宝马的买家应该可以直接从宝马订购汽车,而不需要通过汽车经销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表示,其正在研发一种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采用摄像头帮助车辆更好地识别周围环境。
1900/1/1 0:00:00“我是挺喜欢蔚来ET5的,就是现在下定基本上等车要67个月,实在是有点久。况且,特斯拉Model3刚刚降价了,26万多还是有点香的,提车时间只要48周。
1900/1/1 0:00:00国芯科技11月3日公告,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汽车电子域控制MCU产品“CCFC2016BC”于近日在公司内部测试中获得成功。
1900/1/1 0:00:0011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先行者爱驰,万台整车在江西上饶智慧工厂下线。市场拓展及渠道建设方面,截至目前,爱驰已完成海外20个国家155个网点的销售布局,进一步夯实了品牌的全球化战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