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斯年智驾CEO何贝:2023年的业务重心在提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作者|易

受访者供图

11月14日,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思念智家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水木创投、易蓉投资领投,陈涛资本、广发信德、智华实业、湖滨资本等股东跟投,中中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思念智家官方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大R&D投资,加速无人驾驶在港口领域的业务拓展和场景应用。

思念智家成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泛港口领域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是提供港口无人服务。在这一阶段,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无人驾驶卡车(在港口运输集装箱的无人驾驶卡车)和IMV(无人驾驶智能平板运输设备)。

香港连接四海,陆路四通八达。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与长江、黄河等内河运输一起,形成中国四通八达的水运体系。

根据法国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的统计,在2021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30名的榜单中,中国占据了10个名额。从吞吐量数据来看,去年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总吞吐量超过4.5亿TEU,中国前30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几乎占到一半(47%)。

不仅如此,国内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在不断上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5.45亿吨,同比增长6.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0%。

思念之家CEO何北表示,按照运输20元/集装箱计算,纯封闭港口市场集装箱运输收入约60亿,散货运输收入可达240亿。此外,港口下不同码头、园区、工业园区之间还有短途运输市场(短驳),规模约1200亿元。

在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成为各大港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目前全国只有1%的港口实现了自动化,载人重卡仍是主流。目前载人驾驶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的成本高,利润率低,提升空间有限。

根据中国水运网的数据,目前国内港口运营的卡车司机成本占整个港口运输成本的50%以上。五年来,物流行业司机的工资翻了近一倍,从原来的6500元/月涨到了12000元/月。同时,港口24小时作业要求驾驶员三班倒,容易造成疲劳驾驶等现象,产生安全隐患。

一系列的就业问题给了港口无人驾驶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目前,许多企业为港口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服务。大部分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如思念智家、主线科技、飞步科技、西京科技等。剩余的市场份额被传统的工程机械和汽车电子公司占据,如SAIC、一汽集团和三一重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主线科技已向国内港口客户交付超过100张无人驾驶电卡;SAIC的5G+L4智能重卡也完成了转移约6.1万个集装箱的工作。震旦之家起步较晚。目前已在宁波港、唐山港、珠海港、厦门港、苏州港、宿迁港部署了100台大型作业车。

据斯年智家介绍,公司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代运营模式,港口不需要购买无人卡车和无人平板车或者雇人运营,斯年提供设备租赁和后续运营服务。在这种模式下,思念类似于一个物流服务商,按运力收取运费,运费低于目前传统的货车运费价格。

另一种是销售模式,即将组装好的设备一次性打包卖给港口提供技术服务,后期收取一部分运营费用。在这种模式下,Snian成为了无人驾驶技术软件供应商,按照运营里程收取技术订阅费。

以下是思念之家CEO何贝接受未来汽车日报采访,编辑发布:

问:该行业最近的一些发展感觉像是冬天。你怎么想呢?

答:市场观念好的时候,大家都追求精神文明。观念不好的时候,还是要追求物质文明。能否养活自己就成了关键。对于专注于垂直市场(包括港口、矿山和卫生设施)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在矿山、港口等垂直领域,无人驾驶是刚需。两年前,我们在教育客户。今年以来,市场和风向发生了变化,客户更多的看到了自己确实需要无人驾驶。

问:有人认为这次比19年的寒冬还要糟糕,整个行业可能处于洗牌的关键节点?

答:其实挺正常的。经济不好的时候,被淘汰的不是自动驾驶行业本身。市场不是唱衰无人驾驶行业,而是唱衰赚不到钱的公司。

问:你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的商业化?我们什么时候能收支平衡?有估算吗?

答:一般公司盈亏都有一个经典的算法。公司人数是每人每月5万。以我们公司为例。目前公司员工150人左右,公司月支出5x150 = 7.5万,年支出8000万-9000万。如果毛利能达到40%,也就是说,我们的收入达到2亿元的时候基本就能保本了。

关于整个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我觉得这很正常,就是最初的新能源,像锂电池,最初的光伏都是一样的。当一个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时候,一定要交很多学费。

问:你如何看待资本对行业的影响?

答:我觉得有点理性。之前你的估值可能更多的是按照整个市场的时间来计算的。举个例子,如果整个市场是万亿,资本认为你的公司可以占10%的市场,那么你的公司就是一个千亿美元的公司。但是未来可能还是会回归到一个商业本质,按照PS系数或者PE系数来计算。

问:哪种算法更适合斯年智家?

a: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PS更适合。

问:在自动驾驶行业,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很难生存,但自动驾驶芯片公司活得更好。你怎么想呢?

答:芯片公司走的路线属于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是L2或者L2+,已经被证明可行。但是无人驾驶和L3、L4一样,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没有人能证明这条路已经可以走或者可以走。所以相比较而言,自动驾驶公司会更难,因为他们要证明这个东西是否存在。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其在资本市场的PS系数会更高。

问: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你认为持续获得资本认可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无论是一级市场融资还是二级市场上市融资,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是你能不能说服自己。如果你编了一个故事,说服不了你自己和你的同事,那就不要试图说服别人。我们能获得资本认可的一点是……首先,我们所做的是合法、合理和合法的,其次,每个里程碑都能按时实现。每次吹牛都只能管一轮。你能给新投资者一个解释吗?这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不要追求过高的估值,如何在惊涛骇浪中有一个稳定的收益是以后要做的事情。

问:思念涉及的商业模式很多,包括运营和销售。公司在人才方面会面临压力吗?

答:不尽然。我们仍在招聘。预计明年团队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充至170-180人。

问:大家都在裁员。为什么还在招人?

答:很多公司裁员可能是因为战略不清晰,业务不好,或者是因为一些派系斗争。裁员是一件很“伤”的事情。公司要赔钱,还要伤人。即使公司内部的人留下来,也可能会心慌。

问:有什么融资经验可以分享吗?

答:筹资难,说起来简单。有时候聊一会可能就知道对方会不会投你。随着公司的扩张和知名度的提高,融资可能会更容易。其他方面,商业计划书要足够干,把公司的行业、公司选择、商业模式解释清楚就够了。还有,圈子很重要。如果你在整个行业或者整个朋友圈口碑不好,投资人就不会投。

问:自动驾驶公司要度过寒冬,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答: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冬,第一看你有没有钱,第二看你什么时候能开始持续造血,第三看你花了多少钱。现在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是一种挑战。当大家都不富裕的时候,你下游没钱,那么谁来出第一笔钱是关键。

问:过去两年公司做了哪些调整?

A:2020年A:我们会在闹市区穷,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20个人当中做出口碑,如何让客户相信你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产品能力,这是最关键的。2021年,需要的是如何做好运营,如何深挖细节,如何把握这些经营经验。今年的难点在于收入的形成。比如我们未来要上市,或者要面临下一轮融资,我们可能会思考什么样的收入是优质的,然后如何运营管理公司,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

问:明年的重点是什么?

答:“净化”就是毛利率的提升。因为没有开车,也有收入,接下来就是净化。我们现在基本已经到了增长的阶段,明年可能会想到如何提高毛利率,如何增加更多的订单。

问:公司目前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当时创业的初衷?

答: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一年前定的KPI,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定会觉得好笑。不是因为我们强大了,才能够实现当初的想法,而是因为我们的战略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同时我们的目标也相对简单。因为目标明确,人也靠谱,最终的实现路径没有走很多弯路。

问:你对过去的两年有什么遗憾吗?

答:会有遗憾,但没关系,因为大家都在期待,所以我不后悔之前做的事。然后整个公司其实也没得选择,一步一步往前推。喜欢,就是很多人思考的,面对生死抉择的,我们似乎还没有。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作者|易

受访者供图

11月14日,港口自动驾驶公司思念智家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水木创投、易蓉投资领投,陈涛资本、广发信德、智华实业、湖滨资本等股东跟投,中中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思念智家官方表示,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大R&D投资,加速无人驾驶在港口领域的业务拓展和场景应用。

思念智家成立于202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泛港口领域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商。其核心业务是提供港口联合国……所需服务。在这一阶段,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无人驾驶卡车(在港口运输集装箱的无人驾驶卡车)和IMV(无人驾驶智能平板运输设备)。

香港连接四海,陆路四通八达。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3.2万公里的海岸线。与长江、黄河等内河运输一起,形成中国四通八达的水运体系。

根据法国航运咨询公司Alphaliner的统计,在2021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30名的榜单中,中国占据了10个名额。从吞吐量数据来看,去年全球前30大集装箱港口的总吞吐量超过4.5亿TEU,中国前30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几乎占到一半(47%)。

不仅如此,国内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在不断上升。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5.45亿吨,同比增长6.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0%。

思念之家CEO何北表示,按照运输20元/集装箱计算,纯封闭港口市场集装箱运输收入约60亿,散货运输收入可达240亿。此外,港口下不同码头、园区、工业园区之间还有短途运输市场(短驳),规模约1200亿元。

在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成为各大港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目前全国只有1%的港口实现了自动化,载人重卡仍是主流。目前载人驾驶在整个行业中占据的成本高,利润率低,提升空间有限。

根据中国水运网的数据,目前国内港口运营的卡车司机成本占整个港口运输成本的50%以上。五年来,物流行业司机的工资翻了近一倍,从原来的6500元/月涨到了12000元/月。同时,港口24小时作业要求驾驶员三班倒,容易造成疲劳驾驶等现象,产生安全隐患。

一系列的就业问题给了港口无人驾驶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目前,许多企业为港口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进行自动驾驶测试和运营服务。大部分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如思念智家、主线科技、飞步科技、西京科技等。剩余的市场份额被传统的工程机械和汽车电子公司占据,如SAIC、一汽集团和三一重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主线科技已向国内港口客户交付超过100张无人驾驶电卡;SAIC的5G+L4智能重卡也完成了转移约6.1万个集装箱的工作。震旦之家起步较晚。目前已在宁波港、唐山港、珠海港、厦门港、苏州港、宿迁港部署了100台大型作业车。

据斯年智家介绍,公司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代运营模式,港口不需要购买无人卡车和无人平板车或者雇人运营,斯年提供设备租赁和后续运营服务。在这种模式下,思念类似于一个物流服务商,按运力收取运费,运费低于目前传统的货车运费价格。

另一种是销售模式,即将组装好的设备一次性打包卖给港口提供技术服务,后期收取一部分运营费用。在这种模式下,Snian成为了无人驾驶技术软件供应商,按照运营里程收取技术订阅费。

以下是思念之家CEO何贝接受未来汽车日报采访,编辑发布:

问:该行业最近的一些发展感觉像是冬天。你怎么想呢?

答:市场观念好的时候,大家都追求精神文明。观念不好的时候,还是要追求物质文明。能否养活自己就成了关键。对于专注于垂直市场(包括港口、矿山和卫生设施)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在矿山、港口等垂直领域,无人驾驶是刚需。两年前,我们在教育客户。今年以来,市场和风向发生了变化,客户更多的看到了自己确实需要无人驾驶。

问:有人认为这次比19年的寒冬还要糟糕,整个行业可能处于洗牌的关键节点?

答:其实挺正常的。经济不好的时候,被淘汰的不是自动驾驶行业本身。市场不是唱衰无人驾驶行业,而是唱衰赚不到钱的公司。

问:你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的商业化?我们什么时候能收支平衡?有估算吗?

答:一般公司盈亏都有一个经典的算法。公司人数是每人每月5万。以我们公司为例。目前公司员工150人左右,公司月支出5x150 = 7.5万,年支出8000万-9000万。如果毛利能达到40%,也就是说,我们的收入达到2亿元的时候基本就能保本了。

关于整个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我觉得这很正常,就是最初的新能源,像锂电池,最初的光伏都是一样的。当一个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的时候,一定要交很多学费。

问:你如何看待资本对行业的影响?

答:我觉得有点理性。之前你的估值可能更多的是按照整个市场的时间来计算的。举个例子,如果整个市场是万亿,资本认为你的公司可以占10%的市场,那么你的公司就是一个千亿美元的公司。但是未来可能还是会回归到一个商业本质,按照PS系数或者PE系数来计算。

问:哪种算法更适合斯年智家?

a: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PS更适合。

问:在自动驾驶行业,一些解决方案提供商很难生存,但自动驾驶芯片公司活得更好。你怎么想呢?

答:芯片公司走的路线属于智能驾驶,相关技术是L2或者L2+,已经被证明可行。但是无人驾驶和L3、L4一样,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没有人能证明这条路已经可以走或者可以走。所以相比较而言,自动驾驶公司会更难,因为他们要证明这个东西是否存在。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其在资本市场的PS系数会更高。

问:作为一家初创企业,你认为持续获得资本认可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无论是一级市场融资还是二级市场上市融资,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是你能不能说服自己。如果你编了一个故事,说服不了你自己和你的同事,那就不要试图说服别人。我们能获得资本认可的一点是……首先,我们所做的是合法、合理和合法的,其次,每个里程碑都能按时实现。每次吹牛都只能管一轮。你能给新投资者一个解释吗?这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不要追求过高的估值,如何在惊涛骇浪中有一个稳定的收益是以后要做的事情。

问:思念涉及的商业模式很多,包括运营和销售。公司在人才方面会面临压力吗?

答:不尽然。我们仍在招聘。预计明年团队将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充至170-180人。

问:大家都在裁员。为什么还在招人?

答:很多公司裁员可能是因为战略不清晰,业务不好,或者是因为一些派系斗争。裁员是一件很“伤”的事情。公司要赔钱,还要伤人。即使公司内部的人留下来,也可能会心慌。

问:有什么融资经验可以分享吗?

答:筹资难,说起来简单。有时候聊一会可能就知道对方会不会投你。随着公司的扩张和知名度的提高,融资可能会更容易。其他方面,商业计划书要足够干,把公司的行业、公司选择、商业模式解释清楚就够了。还有,圈子很重要。如果你在整个行业或者整个朋友圈口碑不好,投资人就不会投。

问:自动驾驶公司要度过寒冬,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答:能不能熬过这个寒冬,第一看你有没有钱,第二看你什么时候能开始持续造血,第三看你花了多少钱。现在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是一种挑战。当大家都不富裕的时候,你下游没钱,那么谁来出第一笔钱是关键。

问:过去两年公司做了哪些调整?

A:2020年A:我们会在闹市区穷,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20个人当中做出口碑,如何让客户相信你的商业模式、技术能力、产品能力,这是最关键的。2021年,需要的是如何做好运营,如何深挖细节,如何把握这些经营经验。今年的难点在于收入的形成。比如我们未来要上市,或者要面临下一轮融资,我们可能会思考什么样的收入是优质的,然后如何运营管理公司,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

问:明年的重点是什么?

答:“净化”就是毛利率的提升。因为没有开车,也有收入,接下来就是净化。我们现在基本已经到了增长的阶段,明年可能会想到如何提高毛利率,如何增加更多的订单。

问:公司目前的发展是否实现了当时创业的初衷?

答:每个人都一样。我们一年前定的KPI,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定会觉得好笑。不是因为我们强大了,才能够实现当初的想法,而是因为我们的战略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同时我们的目标也相对简单。因为目标明确,人也靠谱,最终的实现路径没有走很多弯路。

问:你对过去的两年有什么遗憾吗?

答:会有遗憾,但没关系,因为大家都在期待,所以我不后悔之前做的事。然后整个公司其实也没得选择,一步一步往前推。喜欢,就是很多人思考的,面对生死抉择的,我们似乎还没有。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标签:好运一汽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法拉第未来达成3.5亿美元融资的协议

盖世汽车讯11月14日,

1900/1/1 0:00:00
营收同比增长398.5% 零跑三季度财报

近日,零跑汽车公布三季度财报,零跑汽车第三季度净亏损13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2亿元;第三季度营收4288亿元,同比增长398

1900/1/1 0:00:00
软硬兼修 岚图发布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

11月14日,在岚图汽车举办的科技日活动上,正式发布ESSASOA智能电动仿生体,这也是岚图对ESSA架构的又一次升级。

1900/1/1 0:00:00
AFS:今年全球已因缺芯减产390万辆车,部分芯片产能或转移到车芯领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Solutions(以下简称为“AFS”)的最新数据,截至11月1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90

1900/1/1 0:00:00
可容纳22块电池组,蔚来三代换电站更多细节专利公布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蔚来三代换电站更多细节专利,能看到专利图中有22块电池组,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蔚来旗下纯电动车产品的补能速度。同时有消息表示,首批蔚来三代换电站将会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落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