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 -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14:新形势下汽车行业运行与市场发展”上,五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孙静雯发表了精彩演讲。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对锂行业的最新看法和判断。
我的报告主题主要集中在锂资源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高后,2023年锂价将高位震荡。
2.探讨2023-2025年锂资源的供给弹性。
3.全球锂资源供应体系的深刻变革已经开始。
4.“中国本土优质锂资源的战略重估”将继续深化。
5.产业发展建议。
1.创新高后,2023年锂价将高位震荡。
现在锂价创下本月新高,前面50万已经到了近56-60万的位置。我们认为锂资源价格在创出新高后,明年可能会高位宽幅震荡,这是我们的初步预期。
我们认为锂资源板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一季度,终端需求快速爆发,上游锂资源供给弹性缺乏。这体现在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非常高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回暖,但海外资源国供应陷入疫情泥潭,供应出现一些问题。
2022年二季度至今,海外资源国基本趋平,海外成熟项目产能扩张速度符合预期。棕色土地的产能扩张项目已经陆续增加,但一些大型绿色地雷的进度比预期慢,至少慢1-2个季度。总体来看,供给仍难以满足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紧张程度,并在今年11月创下新高。
2023年,我们认为锂价将维持高位震荡。最核心的,未来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终端需求,所以各月终端装机量对价格走势的影响权重可能较高。
2024年和2025年,我们认为供需关系将边际缓解,但考虑到电力和储能的快速增加,特别是如果锂的价格回到20万以下,我们认为可能会刺激储能市场加速。锂价届时不会重回低谷,而是会寻求新的中枢,同时成本端大幅抬高,带来成本支撑。这是我们对锂价的总体回顾和未来展望。
刚才提到的终端需求端对明年锂价格边际的驱动力影响非常高,锂需求在四个维度上相对完整:
(1)终端装机需求,基本可以从数据中推断出盘面的需求。
(2)供应链必要循环中的库存需求。
(3)床上用品的库存需求。
(4)理想的库存需求。
这四种需求合起来才是锂资源采购市场的真实需求。
首先,毫无疑问,装机容量需求是基本盘,但中国市场的总量对锂价的权重较高。一方面,中国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65%以上,但未来可能是30%。而中国市场主要来自于中国整个定价机制,更多的是短单和现货,所以市场扰动的边际影响比较大。欧美市场大多是3-5……耳朵长期单一机制,所以对短期价格的影响比较小。如果只能看装机需求,中国的边际变化才是核心。
二、供应链必要周期中的库存是多少?一吨锂矿从澳大利亚开采,然后运到中国的锂盐厂,最后到中国的锂电池材料,最后到电池安装,最后到整车生产。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四个月。如果是海外企业的资源供应商,这个周期可能在6个月以上。即使Talison今天生产10万吨锂精矿,也要6个月才能缓解中国的边际市场。我们认为锂行业的供需关系需要考虑产业链中从资源到整车供应链的必要周期的库存,我们认为这一般在4个月以上。这在基本金属和铁矿石行业并不显著,因为这是一个大而成熟的市场,每年的增速相对较慢,与GDP同步,所以效果并不显著。而锂行业正处于从小行业到大行业的快速增长期,所以供应链库存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会非常明显。
第三,打底层库存。现在整车产能、电池产能、材料产能都在大幅扩张,尤其是电池和材料,更应该大幅扩张。只有先锁定上游资源,才能在下个月的数据中获得一席之地,在份额上取得突破。因此,材料端和电池端激烈的份额之争和产能之争,会导致底储的存在,从而显著加剧锂资源供应的焦虑。
第四,可取的库存。行业参与者对价格走势会有自己的判断。一旦达成共识,势必会有补货和库存增加,所以这一块会进一步放大锂资源采购的需求。
以上加在一起,最后就是锂资源采购的真实总需求。经我们模型测算,2022年全球对锂原料进行上述库存调整后的需求约为84万吨LCE,预计明年将达到107万吨LCE。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7万吨LCE的水平。
这是关于2023-2025年和2030年的行业供需展望。我们认为明年供需边际关系会有所缓和,尤其是下半年。后来因为行业的电力和储能还在快速增长,要求资源商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扩大资源投入。此外,还需要更完善的锂资源回收体系,以满足2025年后的长期行业需求。
二、锂热:探索2023-2025年锂资源的供给弹性。
供应方面,锂业应该是锂热。从2023年到2025年,我们认为供应方面有几个因素需要关注:
首先是总量。今年世界锂资源和一次资源总量,不包括回收,约为76万吨LCE。2023年将增加37万吨至112万吨,2025年将增加189万吨LCE。中期供给的增长与价格有关。如果高价环境持续,无疑会刺激资源的后续开发。如果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开发项目可能会放缓。因此,在中期维度上,无论是锂资源、铜矿还是铁矿石,中期价格走势仍然与需求相关,需求决定的运行方向往往是因变量。
二是短期供应。从地域上看,明年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智利、阿根廷和非洲。从种类上看,锂辉石中LCE约18万吨,盐湖中LCE约13万吨,云母中LCE约6万吨,云母的量可能大于这个数据。
第三,成熟的扩建项目基本符合预期,成交量在陆续增加。然而,大规模的绿地项目,从澳大利亚到巴西再到非洲,至少比预期晚了1-2个季度。其他分散的增量,如原矿和尾矿……这不足以改变供求模式,尽管它们在增加。未来要扭转供需格局,还是需要大规模绿地的矿山。
这是对供给侧结构的预测,然后是对2025年和2030年供给侧和结构的判断。
就从矿石中提取锂而言,它仍然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新供应来源。据估计,从矿石中提取锂的产量将从今年的42万吨增加到明年的66万吨LCE当量。2025年,会更加灵活。
从矿石中提取锂的生产线容易复制,工艺也相对成熟,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弹性供应源。然而,目前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澳大利亚是中国的主要资源基地。在过去,西澳的锂矿和中国的锂盐厂是整个锂资源行业最可靠、最高效的资产组合和供应来源。
然而,澳大利亚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2019-2020年的最后一个出清周期之后,澳大利亚的锂资源提供商已经从初创资源提供商时代进入了新兴巨头时代。因此,其对供应方的影响力,包括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他的想法变了,音量也变了。
但在未来中期,甚至到2025年,我们预计中国的云母、非洲的锂辉石、巴西和加拿大将形成多元化的供应结构,这将稀释澳大利亚部分矿山的份额。
海外锂矿资源商普遍不满足于卖矿,都想向下延伸,从锂矿到锂盐综合业务框架。同时希望实现多元化的客户体系。
关于盐湖提锂,我们一直认为盐湖提锂是TWh时代最可靠的基石供应结构,因为其资源量规模大,稳态运行成本极低。
然而,从盐湖中提取锂存在一个重大问题。目前盐湖的生产效率较低。这种低效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卤水抽出后,最终进入锂盐生产,锂回收率只有不到40%,这在南美和中国都很普遍,产量太低。第二,制作周期太长。一般来说,智利SQM提取卤水制作锂盐产品需要18个月以上。中国青海一般需要24个月以上。如果生产周期过长,往往难以匹配盐湖提锂,满足需求侧的快速增加,这就是它的问题。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打开盐湖提锂供给的瓶颈,未来可能会成为供给侧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部分海外和国内锂资源项目在暴利下进度仍明显低于预期?
第一,我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资源项目从勘探、找矿到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最后做出投资决策,最后建成投产,需要4-5年的时间。
如果看大型盐湖项目,阿根廷和智利一般都在7年以上。所以大型资源项目上线并不容易,需要时间。
第二,资源类项目不等同于高端制造业项目。环保,社区,能源支持,尤其是盐湖这边,多在寒冷高海拔矿区。无论是在智利、阿根廷还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配套问题,无论是淡水还是天然气还是电力,往往都是重大制约因素。
另外,有能力有经验的团队应该是很有限的。此外,疫情对供应链的干扰并未散去,尤其是对于一些海外项目的开发。目前,一些设备的订购、物流和运输仍然受到效率的极大制约。这些因素可能是过去一年多以来拖累新兴资源项目上马的主要因素。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锂行业仍在经历增长裂变期和增长蜕变期……是从过去的工业金属到未来的白油的时期,所以这个行业在所有国家都没有为下游增长做好准备,特别是在海外资源国,锂行业的配套生态不是很完整和成熟,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第三,全球锂资源供应体系的深刻变革已经开始。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将决定未来很多供应增量可能无法非常顺利地进入整个采购体系。
第一个变化是定价。
首先,锂产品的定价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前锂行业更多的是5年前精细化学品的定价机制,现在已经演变成大宗商品的定价逻辑。
第二,海外长单的定价机制发生了变化。以前锂行业一般都是签长期订单,锁量锁价,一般是一年的订单,每年10月到11月滚动,谈下一年的水平。目前海外的定价机制已经从一年到三到五年的长单,但是半年内会有一个全球定价和调价机制来参考价格的波动。
第三,在澳大利亚,锂精矿的拍卖机制在今年启动,这对于业界来说是非常令人不安的。矿山希望以后锂盐价格由精矿决定,而不是由国内锂盐价格决定。2016-2020年,当时的锂矿定价机制更多是以中国市场锂盐价格为基础,考虑中国成本因素确定价格。目前西澳的矿山希望通过精矿拍卖来制定锂盐价格,同时希望利用大宗拍卖的金额来影响10万吨长单的市场。但是,我们认为,锂行业注定与铁矿石行业不同。别忘了锂行业还有盐湖提锂,因为盐湖是从卤水到锂盐一体化的。如果未来盐湖提锂量增加,会对现行定价机制带来一定的约束和制约。
第四是金融属性的形成,因为锂产业以前是完整的商品层面。如果未来形成金融属性,我们认为除了成本因素,还需要考虑金融属性对海外价格的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此外,还衍生出一个潜在的问题,定价权。现在,LME已率先推出锂资源期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紧随其后。今年,新加坡交易所也推出了锂期货。以钴市场为例。中国作为最大的钴精炼商和消费国,主要的钴市场都是由很小的伦敦电气钴市场定价,我认为这对行业来说是不合理的,并在当时带来了很大的波动。2022年11月8 -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论坛在嘉定举行。作为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的第一次汽车行业盛会,本届论坛以“让我们相聚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场会议论坛+16场主题论坛”,聚焦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与行业精英共同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10日下午举行的“主题论坛14:新形势下汽车行业运行与市场发展”上,五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孙静雯发表了精彩演讲。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对锂行业的最新看法和判断。
我的报告主题主要集中在锂资源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高后,2023年锂价将高位震荡。
2.探讨2023-2025年锂资源的供给弹性。
3.全球锂资源供应体系的深刻变革已经开始。
4.“中国本土优质锂资源的战略重估”将继续深化。
5.关于ind……的建议试验开发。
1.创新高后,2023年锂价将高位震荡。
现在锂价创下本月新高,前面50万已经到了近56-60万的位置。我们认为锂资源价格在创出新高后,明年可能会高位宽幅震荡,这是我们的初步预期。
我们认为锂资源板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一季度,终端需求快速爆发,上游锂资源供给弹性缺乏。这体现在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非常高效,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回暖,但海外资源国供应陷入疫情泥潭,供应出现一些问题。
2022年二季度至今,海外资源国基本趋平,海外成熟项目产能扩张速度符合预期。棕色土地的产能扩张项目已经陆续增加,但一些大型绿色地雷的进度比预期慢,至少慢1-2个季度。总体来看,供给仍难以满足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紧张程度,并在今年11月创下新高。
2023年,我们认为锂价将维持高位震荡。最核心的,未来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终端需求,所以各月终端装机量对价格走势的影响权重可能较高。
2024年和2025年,我们认为供需关系将边际缓解,但考虑到电力和储能的快速增加,特别是如果锂的价格回到20万以下,我们认为可能会刺激储能市场加速。锂价届时不会重回低谷,而是会寻求新的中枢,同时成本端大幅抬高,带来成本支撑。这是我们对锂价的总体回顾和未来展望。
刚才提到的终端需求端对明年锂价格边际的驱动力影响非常高,锂需求在四个维度上相对完整:
(1)终端装机需求,基本可以从数据中推断出盘面的需求。
(2)供应链必要循环中的库存需求。
(3)床上用品的库存需求。
(4)理想的库存需求。
这四种需求合起来才是锂资源采购市场的真实需求。
首先,毫无疑问,装机容量需求是基本盘,但中国市场的总量对锂价的权重较高。一方面,中国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65%以上,但未来可能是30%。而中国市场主要来自于中国整个定价机制,更多的是短单和现货,所以市场扰动的边际影响比较大。欧美市场多为3-5年长期单机制,所以对短期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只能看装机需求,中国的边际变化才是核心。
二、供应链必要周期中的库存是多少?一吨锂矿从澳大利亚开采,然后运到中国的锂盐厂,最后到中国的锂电池材料,最后到电池安装,最后到整车生产。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四个月。如果是海外企业的资源供应商,这个周期可能在6个月以上。即使Talison今天生产10万吨锂精矿,也要6个月才能缓解中国的边际市场。我们认为锂行业的供需关系需要考虑产业链中从资源到整车供应链的必要周期的库存,我们认为这一般在4个月以上。这在基本金属和铁矿石行业并不显著,因为这是一个大而成熟的市场,每年的增速相对较慢,与GDP同步,所以效果并不显著。而锂行业正处于从小行业到大行业的快速增长期,所以供应链库存的影响在某个阶段会非常明显。
第三,打底层库存。现在的整车产能、电池产能、材料产能都大大……expanded,特别是电池和材料,要大幅度拓展。只有先锁定上游资源,才能在下个月的数据中获得一席之地,在份额上取得突破。因此,材料端和电池端激烈的份额之争和产能之争,会导致底储的存在,从而显著加剧锂资源供应的焦虑。
第四,可取的库存。行业参与者对价格走势会有自己的判断。一旦达成共识,势必会有补货和库存增加,所以这一块会进一步放大锂资源采购的需求。
以上加在一起,最后就是锂资源采购的真实总需求。经我们模型测算,2022年全球对锂原料进行上述库存调整后的需求约为84万吨LCE,预计明年将达到107万吨LCE。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97万吨LCE的水平。
这是关于2023-2025年和2030年的行业供需展望。我们认为明年供需边际关系会有所缓和,尤其是下半年。后来因为行业的电力和储能还在快速增长,要求资源商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扩大资源投入。此外,还需要更完善的锂资源回收体系,以满足2025年后的长期行业需求。
二、锂热:探索2023-2025年锂资源的供给弹性。
供应方面,锂业应该是锂热。从2023年到2025年,我们认为供应方面有几个因素需要关注:
首先是总量。今年世界锂资源和一次资源总量,不包括回收,约为76万吨LCE。2023年将增加37万吨至112万吨,2025年将增加189万吨LCE。中期供给的增长与价格有关。如果高价环境持续,无疑会刺激资源的后续开发。如果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开发项目可能会放缓。因此,在中期维度上,无论是锂资源、铜矿还是铁矿石,中期价格走势仍然与需求相关,需求决定的运行方向往往是因变量。
二是短期供应。从地域上看,明年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智利、阿根廷和非洲。从种类上看,锂辉石中LCE约18万吨,盐湖中LCE约13万吨,云母中LCE约6万吨,云母的量可能大于这个数据。
第三,成熟的扩建项目基本符合预期,成交量在陆续增加。然而,大规模的绿地项目,从澳大利亚到巴西再到非洲,至少比预期晚了1-2个季度。其他零散的增量,如原矿和尾矿,虽然在增加,但不足以改变供需格局。未来要扭转供需格局,还是需要大规模绿地的矿山。
这是对供给侧结构的预测,然后是对2025年和2030年供给侧和结构的判断。
就从矿石中提取锂而言,它仍然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新供应来源。据估计,从矿石中提取锂的产量将从今年的42万吨增加到明年的66万吨LCE当量。2025年,会更加灵活。
从矿石中提取锂的生产线容易复制,工艺也相对成熟,因为这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弹性供应源。然而,目前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澳大利亚是中国的主要资源基地。在过去,西澳的锂矿和中国的锂盐厂是整个锂资源行业最可靠、最高效的资产组合和供应来源。
然而,澳大利亚发生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2019-2020年的最后一个出清周期之后,澳大利亚的锂资源提供商已经从初创资源提供商时代进入了新兴巨头时代。因此,其对供应方的影响力,包括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他的想法变了,音量也变了。
然而,在未来的中期,甚至到202年……我们预计,中国的云母、非洲的锂辉石、巴西和加拿大将形成多元化的供应结构,这将稀释澳大利亚部分矿山的份额。
海外锂矿资源商普遍不满足于卖矿,都想向下延伸,从锂矿到锂盐综合业务框架。同时希望实现多元化的客户体系。
关于盐湖提锂,我们一直认为盐湖提锂是TWh时代最可靠的基石供应结构,因为其资源量规模大,稳态运行成本极低。
然而,从盐湖中提取锂存在一个重大问题。目前盐湖的生产效率较低。这种低效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卤水抽出后,最终进入锂盐生产,锂回收率只有不到40%,这在南美和中国都很普遍,产量太低。第二,制作周期太长。一般来说,智利SQM提取卤水制作锂盐产品需要18个月以上。中国青海一般需要24个月以上。如果生产周期过长,往往难以匹配盐湖提锂,满足需求侧的快速增加,这就是它的问题。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技术进步可能会打开盐湖提锂供给的瓶颈,未来可能会成为供给侧更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部分海外和国内锂资源项目在暴利下进度仍明显低于预期?
第一,我们认为客观上存在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资源项目从勘探、找矿到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最后做出投资决策,最后建成投产,需要4-5年的时间。
如果看大型盐湖项目,阿根廷和智利一般都在7年以上。所以大型资源项目上线并不容易,需要时间。
第二,资源类项目不等同于高端制造业项目。环保,社区,能源支持,尤其是盐湖这边,多在寒冷高海拔矿区。无论是在智利、阿根廷还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配套问题,无论是淡水还是天然气还是电力,往往都是重大制约因素。
另外,有能力有经验的团队应该是很有限的。此外,疫情对供应链的干扰并未散去,尤其是对于一些海外项目的开发。目前,一些设备的订购、物流和运输仍然受到效率的极大制约。这些因素可能是过去一年多以来拖累新兴资源项目上马的主要因素。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锂产业从过去的工业金属到未来的白油,还在经历成长裂变期和成长蜕变期,所以这个产业在各国,尤其是海外资源国还没有做好下游成长的准备,锂产业的配套生态还不是很完整和成熟,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第三,全球锂资源供应体系的深刻变革已经开始。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这将决定未来很多供应增量可能无法非常顺利地进入整个采购体系。
第一个变化是定价。
首先,锂产品的定价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前锂行业更多的是5年前精细化学品的定价机制,现在已经演变成大宗商品的定价逻辑。
第二,海外长单的定价机制发生了变化。以前锂行业一般都是签长期订单,锁量锁价,一般是一年的订单,每年10月到11月滚动,谈下一年的水平。目前海外的定价机制已经从一年到三到五年的长单,但是半年内会有一个全球定价和调价机制来参考价格的波动。
第三,在澳大利亚,锂精矿的拍卖机制在今年启动,这是非常令人不安的行业……y.矿山希望以后锂盐价格由精矿决定,而不是由国内锂盐价格决定。2016-2020年,当时的锂矿定价机制更多是以中国市场锂盐价格为基础,考虑中国成本因素确定价格。目前西澳的矿山希望通过精矿拍卖来制定锂盐价格,同时希望利用大宗拍卖的金额来影响10万吨长单的市场。但是,我们认为,锂行业注定与铁矿石行业不同。别忘了锂行业还有盐湖提锂,因为盐湖是从卤水到锂盐一体化的。如果未来盐湖提锂量增加,会对现行定价机制带来一定的约束和制约。
第四是金融属性的形成,因为锂产业以前是完整的商品层面。如果未来形成金融属性,我们认为除了成本因素,还需要考虑金融属性对海外价格的影响,我们认为这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此外,还衍生出一个潜在的问题,定价权。现在,LME已率先推出锂资源期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紧随其后。今年,新加坡交易所也推出了锂期货。以钴市场为例。中国作为最大的钴精炼商和消费国,主要的钴市场都是由很小的伦敦电气钴市场定价,我认为这对行业来说是不合理的,并在当时带来了很大的波动。
11月14日,零跑汽车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零跑第三季度营收42878亿元,同比增长3985,环比增长388;销售成本为46716亿元,同比增长2760;毛利率为8
1900/1/1 0:00:00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
1900/1/1 0:00:00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海外发文称,鼓励北美的充电服务企业使用特斯拉规格的充电头,也鼓励其它车企直接使用特斯拉的规格的充电接口。同时,其将向全球开放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设计专利。
1900/1/1 0:00:0011月16日,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举行,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岚图汽车官方了解到,其于11月17日宣布完成A轮引战融资协议签署和交割,岚图汽车本轮融资近50亿元,融资后市场估值近300亿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