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威能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电池资产集约化管理的理念。BaaS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还可以成为资源回收和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有力抓手。
2022年11月17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威能CMO杨震博士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从燃料密集型的消耗能源体系向物质密集型的循环能源体系转变,
杨震博士|威能CMO
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年来,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确实有很大提升。去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单月渗透率首次超过10%,上月渗透率超过30%。相信这个数据会不断被打破。
分析一下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第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第二,五年来,电力交换设施建设迅速,解决了能源补充问题。第三,销售端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有所突破,已经到了普及的阶段。
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无论是A00级还是中型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成本高达38%。换句话说,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成本最大的单核零配件。
纵观中国新能源市场电池资产规模和增长预期,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电池资产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3.6万亿元。2030年,中国车电分离电池资产规模将达到16000亿左右,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万亿级市场。
以上都是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但在这些机遇的背后,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
总的来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是从燃料密集型和消费型能源系统向物质密集型和循环型能源系统过渡。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材料密集型,第二是回收能源。
中汽研究院的报告分析,以三元锂电池为例,三元锂电池的战略核心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其中锂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钴为73.3%,镍甚至高达95%。资源问题怎么解决?可能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同时,2020-2060年,新能源自行车碳减排目标为83%,其中动力电池碳减排将贡献12%。
综上所述,需要解决“动力电池如何回收,如何从战略上保证供应”的问题。这个核心问题。
威能在电池资产集约化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威能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出了电池资产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在这个大框架下,威能主要投资了三个方面:一是电池技术的深入研究,二是电池数据的智能化建设,三是电池资产管理和资产运营。
首先介绍一下夏伟能。微能成立于2020年8月,是一家电池资产运营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基于BaaS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型公司。威能以“高效电池管理和低碳能源世界”为使命,充分挖掘电池的经济和气候效应,为全行业提供包括电池技术、数据智能和资产管理能力在内的一整套BaaS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威能的四个创始股东,包括蔚来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胡贝……科投,过去两年完成了四轮融资。
2020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后,9月,威能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到2022年11月,威能的管理运营资产规模增长了190多倍。预计2025年整体管理运营资产约100 GWh。威能对现有资产做到了三个100%:资产100%可追溯,资产100%可流通,资产100%可回收。
首先,Wei可以在整个周期内跟踪和管理所有电池资产。
其次,基于全国范围的换电网络,威能通过大均衡电池调度策略,保证所有电池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再次,为动力电池退役后战略资源的高效低碳循环,威能也投入了这个方向。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威能建设的三大能力体系。
2022年,威能在武汉光谷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全球首个“动力电池全循环应用技术研究”锂分解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BSS电池状态管理技术:为动力电池的状态管理和状态评估服务。BSB电池应力均衡技术:基于换电站,如何让动力电池主动接受调度和大循环,从而保证应力均衡。玛氏电池回收技术:建成流程短、拆解精细的电池回收生产线。
第二部分是关于数据智能。先来看一个经典的三层数据架构:一个动力电池在不同场景(车载阶段、换电站阶段、梯级利用阶段)的所有数据都被秒级汇聚到数据平台,在那里进行清洗、整理和验证,然后发送到PaaS平台,每个电池和电芯都会被成像并应用到算法中,不断提高精度。
伟能将为所有运营商提供一个SaaS运营平台。在操作平台上,可以查看每块电池的溯源回放、健康状态、租赁管理等信息。该系统具有智能推送和智能诊断等一系列功能。
为什么要做这个数字系统?这是为了解决威能目前面临的电池管理问题。不可能让10万块动力电池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跑,未来走向全球。因此,从威能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属性的电池科技公司”,必须通过人工智能有效管理电池的全周期。
2020年,威能推出BaaS商业模式,如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运营和运营历程。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车电分离、电池出租的趋势。不仅乘用车方向有很多新玩家进入这一领域,B端和重卡也发展迅速。
从行业的大趋势来看,威能坚持车电分离的模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这与威能的初心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坚持做正确的、困难的事情。目前公司65%的员工是技术人员。两年来,威能申请了90多项专利,电池技术占74.3%,软件和算法占20%左右。
以上是威能的背景和能力体系。我们向市场推出了BaaS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个服务解决方案有三个主要方向:1 .电池资产的管理和运营;2.智能电池数据系统;3.电池资源回收服务及产品。
首先,介绍了一种电池租赁模式。在传统的OEM销售流程中,经销商向用户销售整车(包括电池)。在BaaS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只购买无动力的车身,电池由威能持有并出租给用户,同时提供电池运行、安全等服务。
BaaS车型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
其次,可以提高电池效率和新能源普及率。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在生命周期上会出现错位:以乘用车为例,电池的国家质保是8年,但车身要到15年后才会报废。如果用户买了一辆新能源车,8年后还会再花10万买电池吗?BssS可以减少这种购车顾虑。
第三,动力电池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选择租赁电池,车主其实可以长期体验可充电、可更换、可升级的电池服务模式。
第四,对于国家和行业协会来说,电池租赁模式是资源回收的有力起点。每一块电池从上车到最后变成材料和资源都在企业手里。企业将以相对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能力来管理这些电池,可以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安全性和合规性。
基于所有的数据能力和算法,维能推出了新品牌“锂溶液”,分为两款产品。1.大众版为大众提供服务。在这个平台上,有行业数据的深度分析、行业知识分享、研究报告、定期/不定期的大V分享。目前是微信小程序呈现,以后会用APP呈现。
2.锂电解决方案企业服务,基于威能电池流程管理能力的沉淀,该产品为主机厂、电池厂、运营公司、保险行业提供合作。威能企业服务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电池资产管理系统,二是电池云管理系统,三是电池评估管理系统。
得益于锂电解决方案企业的服务,威能可以有效管理客户和自身电池资产:故障预警率可以达到95%,即100个潜在电池故障风险中有95个可以通过云系统预警识别。
其次,电池的SOH精度高达1%。第三,基于动力交换网络和主动调度系统,威能的电池资产将比全国平均标准延长25%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时间。
最后分享一下威能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下图是威能对一个电池全周期不同阶段的定义。
从车辆端服务开始,通过云管理运营,威能管理车梯。这款电池退役后,通过火星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将电池的核心战略资源在物质层面进行再生,投入上游用于下一批电池的生产。
解释机上楼梯的概念。目前市场上对车载楼梯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出厂阶段就把动力电池拆开来降维”。在威能看来,我们坚信一个动力电池最大的挖掘价值应该在车端实现,所以我们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动力电池的车载阶段。
基于威能同批次、同质量、大批量的电池资产,威能目前可以实现电池的集约化管理和报废,并在电池拆解方面建立了自动化拆解生产线。
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考虑,威能取得了一些数据成果:这是我们的实验室数据。在回收阶段,整体碳减排可降低50%以上,回收成本可降低20%,正极材料回收效率可提高18%,三废排放可减少30%左右。
总之,威能已经从最早的电池运营服务延伸到电池管理和运营……并升级到电池梯队和回收阶段。目前威能也在和很多厂商、高校进行前瞻性的联合研发。
(以上内容来自2022年11月17日威能CMO杨震博士在2022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发表的题为《BaaS模式创新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题演讲,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为了实现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威能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电池资产集约化管理的理念。BaaS模式不仅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还可以成为资源回收和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有力抓手。
2022年11月17日,在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2022年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威能CMO杨震博士表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从燃料密集型的消耗能源体系向物质密集型的循环能源体系转变,
杨震博士|威能CMO
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年来,新能源汽车整体发展确实有很大提升。去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单月渗透率首次超过10%,上月渗透率超过30%。相信这个数据会不断被打破。
分析一下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第一,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第二,五年来,电力交换设施建设迅速,解决了能源补充问题。第三,销售端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有所突破,已经到了普及的阶段。
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无论是A00级还是中型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的成本高达38%。换句话说,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成本最大的单核零配件。
纵观中国新能源市场电池资产规模和增长预期,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电池资产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2030年将达到3.6万亿元。2030年,中国车电分离电池资产规模将达到16000亿左右,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万亿级市场。
以上都是这个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但在这些机遇的背后,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
总的来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是从燃料密集型和消费型能源系统向物质密集型和循环型能源系统过渡。有两个关键词:第一是材料密集型,第二是回收能源。
中汽研究院的报告分析,以三元锂电池为例,三元锂电池的战略核心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其中锂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钴为73.3%,镍甚至高达95%。资源问题怎么解决?可能成为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同时,2020-2060年,新能源自行车碳减排目标为83%,其中动力电池碳减排将贡献12%。
综上所述,需要解决“动力电池如何回收,如何从战略上保证供应”的问题。这个核心问题。
威能在电池资产集约化管理方面的工作
在威能成立之初,我们就提出了电池资产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在这个大框架下,威能主要投入了三个方面:一是电池技术的深入研究,二是电池数据的智能化建设,还有……电池资产管理和资产运营。
首先介绍一下夏伟能。微能成立于2020年8月,是一家电池资产运营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家基于BaaS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型公司。威能以“高效电池管理和低碳能源世界”为使命,充分挖掘电池的经济和气候效应,为全行业提供包括电池技术、数据智能和资产管理能力在内的一整套BaaS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蔚来汽车、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科投等四家威能创始股东,在过去两年内完成了四轮融资。
2020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后,9月,威能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到2022年11月,威能的管理运营资产规模增长了190多倍。预计2025年整体管理运营资产约100 GWh。威能对现有资产做到了三个100%:资产100%可追溯,资产100%可流通,资产100%可回收。
首先,Wei可以在整个周期内跟踪和管理所有电池资产。
其次,基于全国范围的换电网络,威能通过大均衡电池调度策略,保证所有电池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再次,为动力电池退役后战略资源的高效低碳循环,威能也投入了这个方向。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威能建设的三大能力体系。
2022年,威能在武汉光谷高新区投资建设了全球首个“动力电池全循环应用技术研究”锂分解研究院。研究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BSS电池状态管理技术:为动力电池的状态管理和状态评估服务。BSB电池应力均衡技术:基于换电站,如何让动力电池主动接受调度和大循环,从而保证应力均衡。玛氏电池回收技术:建成流程短、拆解精细的电池回收生产线。
第二部分是关于数据智能。先来看一个经典的三层数据架构:一个动力电池在不同场景(车载阶段、换电站阶段、梯级利用阶段)的所有数据都被秒级汇聚到数据平台,在那里进行清洗、整理和验证,然后发送到PaaS平台,每个电池和电芯都会被成像并应用到算法中,不断提高精度。
伟能将为所有运营商提供一个SaaS运营平台。在操作平台上,可以查看每块电池的溯源回放、健康状态、租赁管理等信息。该系统具有智能推送和智能诊断等一系列功能。
为什么要做这个数字系统?这是为了解决威能目前面临的电池管理问题。不可能让10万块动力电池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跑,未来走向全球。因此,从威能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具有互联网属性的电池科技公司”,必须通过人工智能有效管理电池的全周期。
2020年,威能推出BaaS商业模式,如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运营和运营历程。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车电分离、电池出租的趋势。不仅乘用车方向有很多新玩家进入这一领域,B端和重卡也发展迅速。
从行业的大趋势来看,威能坚持车电分离的模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这与威能的初心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坚持做正确的、困难的事情。目前公司65%的员工是技术人员。两年来,威能申请了90多项专利,电池技术占74.3%,软件和算法占20%左右。
以上是威能的背景和能力体系。我们向市场推出了BaaS服务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个服务解决方案有三个主要方向:1 .管理与运营……电池资产的开启;2.智能电池数据系统;3.电池资源回收服务及产品。
首先,介绍了一种电池租赁模式。在传统的OEM销售流程中,经销商向用户销售整车(包括电池)。在BaaS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只购买无动力的车身,电池由威能持有并出租给用户,同时提供电池运行、安全等服务。
BaaS车型有几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大大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
其次,可以提高电池效率和新能源普及率。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在生命周期上会出现错位:以乘用车为例,电池的国家质保是8年,但车身要到15年后才会报废。如果用户买了一辆新能源车,8年后还会再花10万买电池吗?BssS可以减少这种购车顾虑。
第三,动力电池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选择租赁电池,车主其实可以长期体验可充电、可更换、可升级的电池服务模式。
第四,对于国家和行业协会来说,电池租赁模式是资源回收的有力起点。每一块电池从上车到最后变成材料和资源都在企业手里。企业将以相对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的能力来管理这些电池,可以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安全性和合规性。
基于所有的数据能力和算法,维能推出了新品牌“锂溶液”,分为两款产品。1.大众版为大众提供服务。在这个平台上,有行业数据的深度分析、行业知识分享、研究报告、定期/不定期的大V分享。目前是微信小程序呈现,以后会用APP呈现。
2.锂电解决方案企业服务,基于威能电池流程管理能力的沉淀,该产品为主机厂、电池厂、运营公司、保险行业提供合作。威能企业服务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电池资产管理系统,二是电池云管理系统,三是电池评估管理系统。
得益于锂电解决方案企业的服务,威能可以有效管理客户和自身电池资产:故障预警率可以达到95%,即100个潜在电池故障风险中有95个可以通过云系统预警识别。
其次,电池的SOH精度高达1%。第三,基于动力交换网络和主动调度系统,威能的电池资产将比全国平均标准延长25%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时间。
最后分享一下威能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下图是威能对一个电池全周期不同阶段的定义。
从车辆端服务开始,通过云管理运营,威能管理车梯。这款电池退役后,通过火星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将电池的核心战略资源在物质层面进行再生,投入上游用于下一批电池的生产。
解释机上楼梯的概念。目前市场上对车载楼梯的理解更多的是“在出厂阶段就把动力电池拆开来降维”。在威能看来,我们坚信一个动力电池最大的挖掘价值应该在车端实现,所以我们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动力电池的车载阶段。
基于威能同批次、同质量、大批量的电池资产,威能目前可以实现电池的集约化管理和报废,并在电池拆解方面建立了自动化拆解生产线。
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考虑,威能取得了一些数据成果:这是我们的实验室数据。在回收阶段,整体碳减排可降低50%以上,回收成本可降低20%,正极材料回收效率可提高18%,三废排放可减少30%左右。
总之,威能已经从最早的电池运营服务延伸到电池管理和运营……并升级到电池梯队和回收阶段。目前威能也在和很多厂商、高校进行前瞻性的联合研发。
(以上内容来自2022年11月17日威能CMO杨震博士在2022第二届汽车动力电池论坛上发表的题为《BaaS模式创新助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主题演讲,由盖世汽车主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近期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升温,尽管为经济生活平添了些许“不确定性”,但“生命至上”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值得珍视的理念与共识。
1900/1/1 0:00:00马自达近日在该公司的“中期管理计划更新”中公布了其新的电动车支出计划到2030年,马自达将投入15万亿日元(约7575亿元人民币)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
1900/1/1 0:00:0011月24日,马斯克推特发文表示,目前,所有北美购买FSD的用户,均可通过申请来使用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Beta;同时他还祝贺特斯拉AutopilotAI团队实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00/1/1 0:00:00日前,广东潮州一辆特斯拉ModelY在路边停车失败后,狂奔26公里并连撞多辆车,最终导致2死3伤。
1900/1/1 0:00:002022年11月24日,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车联网安全联合实验室牵头,联合行业优势资源编写,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全新奥迪Q8etron车型采用先进的安全带扣,该带扣的外壳部分由汽车塑料混合废料制成,这些废料来自于格栅、保险杠、轮毂、车身底盖和其他部件,并经过化学回收过程处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