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燃油车的鼻祖,大家都很清楚是奔驰,但是电动汽车的鼻祖是谁呢?
不了解汽车行业的人可能会脱口而出特斯拉。实际上,特斯拉只能算是一家推广电动汽车的车企。电动汽车真正的鼻祖是通用汽车,它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而通用对电动汽车技术的探索始于100多年前。
百年电动车探索之路
故事从110年开始。1912年,通用汽车公司的GMC品牌制造了一款新的电动皮卡。司机座位下安装了一个木质电池盒,里面装的是爱迪生生产的镍铁电池。这款电动皮卡当年生产了682辆。
时间来到1990年。在当年的洛杉矶车展上,通用展出了一款纯电动概念车Impact。外界原本以为这只是通用汽车对于电动汽车的一个想法,但是通用汽车决定量产这款概念车。这就是EV1项目的由来。
1996年,在史泰龙新片的红毯首映式上,出现了第一辆EV1,这也是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纯电动汽车。
支持快速充电、能量回收、续航200km,拥有众多电动车至今无法超越的——0.19cd超低风阻系数。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通用EV1都是领先的电动车。
特斯拉CEO马斯克本人也曾是EV1的“粉丝哥”。他说开EV1的感觉太刺激了。也是受通用汽车EV1的影响,特斯拉于2003年成立。
EV1是汽车电气化的先驱车型。现在司空见惯的很多技术都是EV1首创的,比如热泵空调、电液助力转向系统、低滚动阻力轮胎、感应充电、无钥匙点火、电子驻车、胎压感应等等。
随着EV1的研发,通用汽车培养了一批电动汽车技术的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是今天Ultium Ultraenergy电池系统的技术带头人。
EV1甚至深深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那些曾经的EV1项目参与者,如今已经遍布汽车行业,在特斯拉、蔚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卡诺等企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百年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探索,为通用汽车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也坚定了上汽通用全面电动化的决心和信心。2020年3月,通用汽车正式推出模块化驱动系统和配备Ultium专属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汽车平台。最近如火如荼的LYRIQ瑞格,是首款基于Autron平台的国产车型。
2021年1月,通用汽车正式宣布,将在2035年前停止生产柴油和汽油动力乘用车、皮卡和SUV产品,全部转向电动产品。这样的勇气在跨国车企中并不多见。今天,上汽通用要在新时代实现全电动化。
电气化的新时代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汽通用正如火如荼。不久前,在“2022年科技展望日”上,宣布到2025年,电气化和智能网联新技术的投资将增加到700亿元。
700亿是什么概念?“韦小立”这三款头车每年在R&D的投资加起来也就100亿元。如此“无成本”的投入,可见上汽通用准备在这一轮汽车行业改革中孤注一掷。
当然,上汽通用做出电气化ALL IN的决定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信心自然来自于上述持续百年的电气化探索所获得的技术积累,以及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25年所培育的系统能力。
去年,上海奥特能超级工厂、泛亚新能源实验楼、广德电池安全实验室被o……ned相继投产,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将于今年年底前投产。估计上汽通用在新能源体系建设上的中国速度会让很多合资品牌羡慕。
同时,上汽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参与了Autoenergy平台的开发,与当地供应商共同开发了中国市场专属电池配方,实现了Autoenergy平台零部件超过95%的国产化采购比例,这不仅意味着上汽通用获得了新能源从R&D、设计、工程、制造到供应链的完整系统能力,也表明上汽通用的电气化产品将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现在,拥有像Autodyne这样成熟灵活的整车平台,将大大缩短上汽通用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加快电气化产品的创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上汽通用三大品牌10多款纯电动产品的大规模落地,未来两年上汽通用还将推出新一代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具体来看,凯迪拉克LYRIQ锐界已经交付,别克首款Otneng平台的5款纯电动SUV将于年底亮相,雪佛兰首款Otneng平台量产车型将于明年年底前交付。这些都只是上汽通用汽车的Autoenergy平台给国内用户送去的“开胃菜”。
智能电动出行时代,一辆车的软件能力比机械能力更能决定其成败,而上汽通用也在加速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软实力”领域的布局。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系统与软件工程中心于今年正式成立,以期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专属技术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舱方面,我们已经可以在凯迪拉克LYRIQ瑞格和别克世纪上看到最新的VCS智能驾驶舱系统,包括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最高的9K超高清显示屏。从明年开始,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AR-HUD也将出现在VCS智能驾驶舱系统中。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将于明年春节前由OTA率先安装在凯迪拉克LYRIQ锐歌上,并逐步应用到别克、雪佛兰的未来车型上。
上汽通用的“软实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更有发言权。虽然市面上智能驾驶辅助的车型越来越多,但实际使用体验却千差万别。我体验过超级巡航之后,能明显感受到“大厂造车”的严谨。
特斯拉的Autopilot完全放纵车主解放双手,但Super Cruise在不影响辅助驾驶体验的情况下,设置了严格的驾驶测试和提醒。所谓“真爱就是克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也让中国用户享受到更放心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方便电动汽车用户享受更便捷的专属服务,上汽通用三大品牌也在推进更多电动汽车专属销售渠道的建设,同时自建和合作的能源补充体系也在加紧建设。
而且,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消费者买车后,并不意味着交易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此,上汽通用也在积极布局数字生态业务,为中国用户提供多元化、迭代化、全场景的车辆生命周期体验,让汽车永远在进化的路上,重新定义汽车拥有周期。
多点发力,全面布局,是上汽通用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运营策略。通过深度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基于上汽通用汽车25年本土化体系的实力,…d .着眼于中国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和使用场景,我们创造了真正适合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电气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上汽通用作为合资企业的领头羊,能够在这一波汽车行业的变革中始终站在最前沿的地方。
这几年有不少车企在电动化上呼之欲出,但里面的含金量却大相径庭。很多车企都是打着自主研发、硬件采购、软件外包、生产代工的旗号,做的只是软硬件一体化。而上汽通用则选择了从零开始,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已经确定的方向。
从同一起跑线上,谁能走得更远,结果一目了然。说到燃油车的鼻祖,大家都很清楚是奔驰,但是电动汽车的鼻祖是谁呢?
不了解汽车行业的人可能会脱口而出特斯拉。实际上,特斯拉只能算是一家推广电动汽车的车企。电动汽车真正的鼻祖是通用汽车,它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
而通用对电动汽车技术的探索始于100多年前。
百年电动车探索之路
故事从110年开始。1912年,通用汽车公司的GMC品牌制造了一款新的电动皮卡。司机座位下安装了一个木质电池盒,里面装的是爱迪生生产的镍铁电池。这款电动皮卡当年生产了682辆。
时间来到1990年。在当年的洛杉矶车展上,通用展出了一款纯电动概念车Impact。外界原本以为这只是通用汽车对于电动汽车的一个想法,但是通用汽车决定量产这款概念车。这就是EV1项目的由来。
1996年,在史泰龙新片的红毯首映式上,出现了第一辆EV1,这也是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纯电动汽车。
支持快速充电、能量回收、续航200km,拥有众多电动车至今无法超越的——0.19cd超低风阻系数。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通用EV1都是领先的电动车。
特斯拉CEO马斯克本人也曾是EV1的“粉丝哥”。他说开EV1的感觉太刺激了。也是受通用汽车EV1的影响,特斯拉于2003年成立。
EV1是汽车电气化的先驱车型。现在司空见惯的很多技术都是EV1首创的,比如热泵空调、电液助力转向系统、低滚动阻力轮胎、感应充电、无钥匙点火、电子驻车、胎压感应等等。
随着EV1的研发,通用汽车培养了一批电动汽车技术的专业人才,其中许多人是今天Ultium Ultraenergy电池系统的技术带头人。
EV1甚至深深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那些曾经的EV1项目参与者,如今已经遍布汽车行业,在特斯拉、蔚来、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卡诺等企业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百年来在电动车领域的探索,为通用汽车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也坚定了上汽通用全面电动化的决心和信心。2020年3月,通用汽车正式推出模块化驱动系统和配备Ultium专属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汽车平台。最近如火如荼的LYRIQ瑞格,是首款基于Autron平台的国产车型。
2021年1月,通用汽车正式宣布,将在2035年前停止生产柴油和汽油动力乘用车、皮卡和SUV产品,全部转向电动产品。这样的勇气在跨国车企中并不多见。今天,上汽通用要做的是新时代的全电动化。
电气化的新时代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汽通用正如火如荼。不久前,在“2022年科技展望日”上,宣布投资电气化和智能网新技术……到2025年,劳动收入将增加到700亿元。
700亿是什么概念?“韦小立”这三款头车每年在R&D的投资加起来也就100亿元。如此“无成本”的投入,可见上汽通用准备在这一轮汽车行业改革中孤注一掷。
当然,上汽通用做出电气化ALL IN的决定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信心自然来自于上述持续百年的电气化探索所获得的技术积累,以及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25年所培育的系统能力。
去年,上海奥特能超级工厂、泛亚新能源实验楼、广德电池安全实验室相继开业,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将于今年年底前投产。估计上汽通用在新能源体系建设上的中国速度会让很多合资品牌羡慕。
同时,上汽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参与了Autoenergy平台的开发,与当地供应商共同开发了中国市场专属电池配方,实现了Autoenergy平台零部件超过95%的国产化采购比例,这不仅意味着上汽通用获得了新能源从R&D、设计、工程、制造到供应链的完整系统能力,也表明上汽通用的电气化产品将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
现在,拥有像Autodyne这样成熟灵活的整车平台,将大大缩短上汽通用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加快电气化产品的创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五年上汽通用三大品牌10多款纯电动产品的大规模落地,未来两年上汽通用还将推出新一代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
具体来看,凯迪拉克LYRIQ锐界已经交付,别克首款Otneng平台的5款纯电动SUV将于年底亮相,雪佛兰首款Otneng平台量产车型将于明年年底前交付。这些都只是上汽通用汽车的Autoenergy平台给国内用户送去的“开胃菜”。
智能电动出行时代,一辆车的软件能力比机械能力更能决定其成败,而上汽通用也在加速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等“软实力”领域的布局。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智能系统与软件工程中心于今年正式成立,以期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专属技术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舱方面,我们已经可以在凯迪拉克LYRIQ瑞格和别克世纪上看到最新的VCS智能驾驶舱系统,包括高通骁龙8155芯片和最高的9K超高清显示屏。从明年开始,高通骁龙8295芯片和AR-HUD也将出现在VCS智能驾驶舱系统中。
在智能驾驶方面,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将于明年春节前由OTA率先安装在凯迪拉克LYRIQ锐歌上,并逐步应用到别克、雪佛兰的未来车型上。
上汽通用的“软实力”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更有发言权。虽然市面上智能驾驶辅助的车型越来越多,但实际使用体验却千差万别。我体验过超级巡航之后,能明显感受到“大厂造车”的严谨。
特斯拉的Autopilot完全放纵车主解放双手,但Super Cruise在不影响辅助驾驶体验的情况下,设置了严格的驾驶测试和提醒。所谓“真爱就是克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也让中国用户享受到更放心的产品和服务。
为了方便电动车用户享受更便捷的专属服务,上汽通用三大品牌也在推进更多专属销售c的建设……电动汽车的nnels,同时,自建和合作的能源补充系统也在加紧建设。
而且,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消费者买车后,并不意味着交易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此,上汽通用也在积极布局数字生态业务,为中国用户提供多元化、迭代化、全场景的车辆生命周期体验,让汽车永远在进化的路上,重新定义汽车拥有周期。
多点发力,全面布局,是上汽通用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运营策略。通过深度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基于上汽通用25年本土化体系的实力,聚焦中国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和使用场景,打造真正适合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电动化产品和服务。这也是上汽通用作为合资企业的领头羊,能够在这一波汽车行业的变革中始终站在最前沿的地方。
这几年有不少车企在电动化上呼之欲出,但里面的含金量却大相径庭。很多车企都是打着自主研发、硬件采购、软件外包、生产代工的旗号,做的只是软硬件一体化。而上汽通用则选择了从零开始,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已经确定的方向。
从同一起跑线上,谁能走得更远,结果一目了然。
特斯拉得州工厂计划在2023年提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目前正在为2023年第一季度在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生产75万辆ModelY做准备。
1900/1/1 0:00:00兜兜转转,宝沃再次宣告破产。11月29日,北汽福田发布了关于法院宣告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破产的公告。当德国不莱梅政府宣告宝沃正式破产的61年之后,宝沃在中国再度迎来了“死亡”的结局。
1900/1/1 0:00:00提到燃油车的鼻祖,大家都很清楚是奔驰,但电动汽车的鼻祖又是谁呢?不了解汽车行业的人,可能会脱口而出特斯拉。
1900/1/1 0:00:00国内新能源车企若是再不能盈利,怕是行不通了。延续了13年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今年即将终止,与此同时,临近年底,国内新能源汽车陆续涨价早已司空见惯。
1900/1/1 0:00:0011月30日,长安汽车“原力”技术正式发布。它的推出,是长安在秉承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践行低碳科技转型的又一次深化。至此,长安汽车已形成燃油、混动、增程、纯电、氢燃料等五大技术路线。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获悉,雷诺与空客(Airbus)将会合作研发固态电池,未来可应用到电动汽车和飞机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