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17日,由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作为共同主办单位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本届论坛围绕“全球新变革与智能汽车发展新战略”主题,设置了五场主题论坛和两场闭门会议,与行业组织、高校、龙头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
其中,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在12月17日举行的“生态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东软睿驰的曹斌。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当场参加会议。不幸的是,我录制了一个视频,并向领先的专家报告了我们的想法和工作。请指正。
我报告的题目是“基础软件国产化加速汽车生态创新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确定的发展趋势,在整个全球市场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智能化发展最快。我们看到三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一方面,硬件正在为智能搭建更好的基础平台,智能包括全面数字化。几乎每个组件都可以在域控制器的软件上完全控制,实现了多组件协同智能的应用。此外,不同架构的方向,如多域控制器或中央计算单元,也在迅速发展。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大量软件集中在少数控制器中,软件的智能功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云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能力也正在被车企所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整车的智能化开发过程中。不仅提供了OTA的能力,云端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也为很多场景应用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在以上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下,产生了一个必然的结果。跨领域、多组件协同使用云能力的智能应用越来越由车企主导。很明显跨领域的应用很多,原本专注于某一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提供多功能的协同智能应用开发。此外,云基础设施目前是确定性的,由车企主导。零部件供应商不可能提供一个云设施,在提供零部件的时候交付。这一方面为车企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过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近一两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整个行业的软件人才都在向OEM集中。过去Tier1供应商的软件开发团队人才和Tier2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人才越来越集中在OEM。很多Tier1厂商面临很多困惑:软件开发资源的未来发展如何?首先,行业和整个形态都在进行一些重构。以前是主机厂定义整车、零部件和通讯,零部件功能和通讯的接口信号交给零部件供应商完成零部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现在,许多软件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发的。这一领域的挑战是巨大的,总体复杂性非常高。不仅仅是单个部件的问题,更是多个部件、车辆协调、场景的问题。这些题目不仅本身比较复杂,而且过去积累的知识也相对较少。在过去,主机厂也缺乏大规模的软件团队。现在一个项目往往几百人几千人,组织管理的成熟度其实很有挑战性。
第三,在方法论和生态上,我们过去几十年发展出来的是传统的方式:AUTOSAR OEM定义沟通矩阵,交给零部件供应商。你开发出来之后,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无论是调试还是校准,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太多的错误,后续的开发和替代交付过程也会变得非常顺利。但是现在这些问题会改变,因为它解决了总栈级。说到软件开发,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帮助OEM厂商开发大型软件。它还需要新的方法和相应的生态系统,包括工具链,包括测试和校准方法和平台。这些挑战也需要整个行业共同面对。
我们看到,由于OEM厂商引领的整体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需要一些新的方法论、新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平台的构建。我们认为这是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必然阶段。当然,我们也会认为,有机会发展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整个工业化水平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热点。对于整个行业参与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市场机会。在整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发展优势一旦发展成为技术优势,进一步成为生态优势,一个生态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就发展起来了。这将继续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和新的机遇,才能在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中形成新的方法论和新的生态系统。我觉得这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生态的推广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角度,需要行业组织发挥作用。就像过去几十年,比如从2000年开始,整个行业都在发展AUTOSAR。当时希望硬件可以更容易更换,零部件供应商和主机厂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耦,工作的可重用性可以提高,于是像AUTOSAR这样的系统应运而生,相应的工作和方法可以被广泛采用。现在,由于新课题、新开发方法论和系统架构的要求,需要相应的组织站出来,就新课题建立共识,推动新的架构、框架和方法,使整个行业在共识体系下发展。两年前,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AUTOSEMO行业组织,推动“软件定义汽车”基础软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态发展。
软件分工,市场新变化。以前我们看到有最基础的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AUTOSAR。但是车企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还是有一定跨度的,包括域内开发、域间协作、多功能应用的组合、应用之间的解耦协作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套新的方法和中间件框架来支持。在整个行业中,对跨领域中间件的需求会非常明确。
另一方面,未来开发一辆车需要的软件会越来越多,整个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每个OEM完全由自己的软件团队开发,难度和挑战其实是非常大的。外部的专业机构和团队,专业化的产品和工具,专业的软件资源供应,也将在新的行业生态中蓬勃发展。
在AUTOSEMO成立的时候,我们对基础软件,包括基础软件的生态开发的思路就逐渐形成了。一方面,我们整合并兼容了现有的标准,包括AUTOSAR now的AP/CP,因为整个行业已经用了很多年,在解决控制器之间的问题时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和可靠的,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推倒重来;另一方面,光靠AUTOSAR是不够的。即使实现了良好的局部替代,也无法完全解决大规模软件开发和大规模域控制器集中应用创新带来的新挑战。
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提出了ASF中间件的概念,也就是基于AUTOSAR的基于SOA的软件支撑平台的作用。这部分工作也得到了全行业的广泛认可。目前ASF是可以发布的1.0参考规范,相应开发方法的具体实现环境也有详细说明。在应用ASF的过程中,车企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需求,不仅仅是SOA的基础设施,包括更高效的信号和消息的控制和转发机制,数据管理机制,包括跨域集成调试,甚至一些其他种类的高级语言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索ASF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车企的软件开发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变得更加便捷,软件复用性好,可以实现真正的跨车跨平台迭代;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生态可能会得到很好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化的应用软件,你可以把自己的软件打包,变成ASF框架下的应用集,嵌入平台,交付给车企,可以广泛应用。这样整个行业的发展效率就会提高,生态活跃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鉴于整个行业的趋势,我们从2018年开始向市场发布我们的NeuSAR基础软件产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年的迭代和不断完善。一方面,我们一直非常坚定地继续改进AUTOSAR的标准化(我们在今年年底将AP和CP都升级到了21111的最新版本);另一方面,我们也最早针对行业的需求,将ASF商业化。目前,许多OEM客户使用我们的ASF中间件开发其应用软件。同时,在与车企的交互过程中,车企的需求转化为相应的组件,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中间件平台,这也加速了NeuSAR的开发。不仅标准化组织越来越成熟高效,中间件的丰富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以说中间件的规模甚至大于AP。同时结合复杂域控制开发开发了相应的工具链,以及域控制器、跨域服务的定义和协作等一些集成工具,包括相应的开发部署、后期调试和校准等。,并随着汽车企业的应用过程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对整车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主要分享的内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包括芯片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特别是在中间件应用框架的开发上,希望越来越多的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在整个AUTOSEMO组织中与我们互动,促进新的中间件框架和新的生命力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希望我们的NeuSAR得到更好的应用,也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更多的意见。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2022年12月16日-17日,由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作为共同主办单位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本届论坛围绕“全球新变革与智能汽车发展新战略”主题,设置了五场主题论坛和两场闭门会议,与行业组织、高校、龙头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新路径。
其中,东软睿驰总经理曹斌在12月17日举行的“生态论坛”上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东软睿驰的曹斌。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当场参加会议。不幸的是,我录制了一个视频,并向领先的专家报告了我们的想法和工作。请指正。
我报告的题目是“基础软件国产化加速汽车生态创新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确定的发展趋势,在整个全球市场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智能化发展最快。我们看到三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一方面,硬件正在为智能搭建更好的基础平台,智能包括全面数字化。几乎每个组件都可以在域控制器的软件上完全控制,实现了多组件协同智能的应用。此外,不同架构的方向,如多域控制器或中央计算单元,也在迅速发展。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大量软件集中在少数控制器中,软件的智能功能变得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云的计算能力和数据能力也正在被车企所关注,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整车的智能化开发过程中。不仅提供了OTA的能力,云端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也为很多场景应用提供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在以上两个非常重要的趋势下,产生了一个必然的结果。跨领域、多组件协同使用云能力的智能应用越来越由车企主导。很明显跨领域的应用很多,原本专注于某一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提供多功能的协同智能应用开发。此外,云基础设施目前是确定性的,由车企主导。零部件供应商不可能提供一个云设施,在提供零部件的时候交付。这一方面为车企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过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近一两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整个行业的软件人才都在向OEM集中。过去Tier1供应商的软件开发团队人才和Tier2供应商提供的软件人才越来越集中在OEM。很多Tier1厂商面临很多困惑:软件开发资源的未来发展如何?首先,行业和整个形态都在进行一些重构。以前是主机厂定义整车、零部件和通讯,零部件功能和通讯的接口信号交给零部件供应商完成零部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现在,许多软件是由原始设备制造商开发的。这一领域的挑战是巨大的,总体复杂性非常高。不仅仅是单个部件的问题,更是多个部件、车辆协调、场景的问题。这些题目不仅本身比较复杂,而且过去积累的知识也相对较少。在过去,主机厂也缺乏大规模的软件团队。现在一个项目往往几百人几千人,组织管理的成熟度其实很有挑战性。
第三,在方法论和生态上,我们过去几十年发展出来的是传统的方式:AUTOSAR OEM定义沟通矩阵,交给零部件供应商。你开发出来之后,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法,无论是调试还是校准,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太多的错误,后续的开发和替代交付过程也会变得非常顺利。但是现在这些问题会改变,因为它解决了总栈级。说到软件开发,这种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帮助OEM厂商开发大型软件。它还需要新的方法和相应的生态系统,包括工具链,包括测试和校准方法和平台。这些挑战也需要整个行业共同面对。
我们看到,由于OEM厂商引领的整体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需要一些新的方法论、新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平台的构建。我们认为这是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必然阶段。当然,我们也会认为,有机会发展新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整个工业化水平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热点。对于整个行业参与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市场机会。在整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发展优势一旦发展成为技术优势,进一步成为生态优势,一个生态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就发展起来了。这将继续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和新的机遇,才能在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中形成新的方法论和新的生态系统。我觉得这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生态的推广有几个非常关键的角度,需要行业组织发挥作用。就像过去几十年,比如从2000年开始,整个行业都在发展AUTOSAR。当时希望硬件可以更容易更换,零部件供应商和主机厂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耦,工作的可重用性可以提高,于是像AUTOSAR这样的系统应运而生,相应的工作和方法可以被广泛采用。现在,由于新课题、新开发方法论和系统架构的要求,需要相应的组织站出来,就新课题建立共识,推动新的架构、框架和方法,使整个行业在共识体系下发展。两年前,在工信部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AUTOSEMO行业组织,推动“软件定义汽车”基础软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生态发展。
软件分工,市场新变化。以前我们看到有最基础的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AUTOSAR。但是车企在应用软件的开发上还是有一定跨度的,包括域内开发、域间协作、多功能应用的组合、应用之间的解耦协作等。,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套新的方法和中间件框架来支持。在整个行业中,对跨领域中间件的需求会非常明确。
另一方面,未来开发一辆车需要的软件会越来越多,整个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每个OEM完全由自己的软件团队开发,难度和挑战其实是非常大的。外部的专业机构和团队,专业化的产品和工具,专业的软件资源供应,也将在新的行业生态中蓬勃发展。
在AUTOSEMO成立的时候,我们对基础软件,包括基础软件的生态开发的思路就逐渐形成了。一方面,我们整合并兼容了现有的标准,包括AUTOSAR now的AP/CP,因为整个行业已经用了很多年,在解决控制器之间的问题时已经被证明是非常有效和可靠的,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推倒重来;另一方面,光靠AUTOSAR是不够的。即使实现了良好的局部替代,也无法完全解决大规模软件开发和大规模域控制器集中应用创新带来的新挑战。
在过去的开发过程中,我们提出了ASF中间件的概念,也就是基于AUTOSAR的基于SOA的软件支撑平台的作用。这部分工作也得到了全行业的广泛认可。目前ASF是可以发布的1.0参考规范,相应开发方法的具体实现环境也有详细说明。在应用ASF的过程中,车企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需求,不仅仅是SOA的基础设施,包括更高效的信号和消息的控制和转发机制,数据管理机制,包括跨域集成调试,甚至一些其他种类的高级语言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索ASF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车企的软件开发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变得更加便捷,软件复用性好,可以实现真正的跨车跨平台迭代;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生态可能会得到很好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化的应用软件,你可以把自己的软件打包,变成ASF框架下的应用集,嵌入平台,交付给车企,可以广泛应用。这样整个行业的发展效率就会提高,生态活跃度也会进一步提高。
鉴于整个行业的趋势,我们从2018年开始向市场发布我们的NeuSAR基础软件产品,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年的迭代和不断完善。一方面,我们一直非常坚定地继续改进AUTOSAR的标准化(我们在今年年底将AP和CP都升级到了21111的最新版本);另一方面,我们也最早针对行业的需求,将ASF商业化。目前,许多OEM客户使用我们的ASF中间件开发其应用软件。同时,在与车企的交互过程中,车企的需求转化为相应的组件,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中间件平台,这也加速了NeuSAR的开发。不仅标准化组织越来越成熟高效,中间件的丰富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以说中间件的规模甚至大于AP。同时结合复杂域控制开发开发了相应的工具链,以及域控制器、跨域服务的定义和协作等一些集成工具,包括相应的开发部署、后期调试和校准等。,并随着汽车企业的应用过程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对整车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我主要分享的内容。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包括芯片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特别是在中间件应用框架的开发上,希望越来越多的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能够在整个AUTOSEMO组织中与我们互动,促进新的中间件框架和新的生命力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希望我们的NeuSAR得到更好的应用,也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更多的意见。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标签:
2022年12月16日17日,由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1900/1/1 0:00:00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的第4代SiCMOSFET和栅极驱动器IC已被日本先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立安斯泰莫”)用于其纯电动汽车(以下简称“
1900/1/1 0:00:00日前,据内部消息透露,近期埃安针对旗下高端品牌Hyper昊铂举行了意向经销商私享交流会。会上透露了,Hyper昊铂的全新王牌车型HyperGT将于12月30日开幕广州车展上首发亮相。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技术解决方案创新者indieSemiconductor宣布推出其首款用于外部汽车照明的片上系统(SoC)。
1900/1/1 0:00:00对话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周晓莺撰文盖世汽车编辑解全敏“同等政策下,
1900/1/1 0:00:0012月18日晚,创新南山公众号发布消息,深圳市发放1亿元的“HiGo南山”汽车消费券,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可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先到先得,发完即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