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有人欢喜有人愁:年销百万的新晋者与失利者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百万销量可以说是很多车企的终身目标。100万的销量对于一些车企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更多的车企来说却是十年或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同样,有些车企刚刚登上百万销量的平台,就被无情地拖垮了。从0到1,从0到100万,各个车企付出的艰辛是沉重的。

从上海通用首次突破年销量百万开始,几十年来国内市场涌现出一批年销量过百万的车企。更令人瞩目的是,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量突破200万辆的车企。

据盖世汽车统计,截至2021年,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汽车企业有9家,分别是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SAIC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仅2021年,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车企就有8家,北京现代第一个走出去。

2022年有新的车企年销量突破百万辆。自主品牌是比亚迪和奇瑞,合资品牌是广汽丰田。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东风日产可能成为继北京现代之后又一家销量百万的车企。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王迪”是不可阻挡的。

比亚迪用了13年时间,才把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一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半年时间,比亚迪成为第一个完成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1月2日,比亚迪年度销量出炉。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燃油车累计销量5049辆,共计186.85万辆。而比亚迪的死敌特斯拉全年全球交付131.39万辆,没有达到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自2022年9月起,比亚迪月销量突破20万辆,最近4个月累计突破80万辆,已超越比亚迪2021年销量。

时间追溯到10年前,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公开表示,特斯拉是分分钟造出来的,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则表示,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随着王传福与马斯克之战,比亚迪与特斯拉新能源老大之战拉开序幕。如今,随着比亚迪的强势崛起,特斯拉的销量已经被比亚迪赶超,马斯克也改变了态度,承认“比亚迪等中国厂商很有竞争力”。

比亚迪的野心不止于此。在海外市场,比亚迪11月份首次突破1万辆大关,为1.23万辆。2022年,其海外销量达到5.6万辆。尽管增长迅速,但对于比亚迪来说,要成为一家全球车企还不够。为此,比亚迪推出了建厂、买船、运船等海外战略,以期快速抢占海外市场。

王传福曾在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强调:“比亚迪的新能源商用车之前已经实现了全球生产,乘用车未来也将走向产业国际化。”有证券预测,到2023年,比亚迪出口销量有望达到30 ~ 50万辆。

比亚迪销量为何飙升?除了押宝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与自身实力密切相关。如今,比亚迪全球申请专利3.8万件,授权专利2.6万件,排名第一。2022年上半年,R&D投资已超过60亿元。

目前比亚迪有王朝和海洋两个系列,还有高端品牌腾势品牌。此外,比亚迪还将推出百万级高端豪华品牌——旺旺,以及另一个具有专业和个性化特点的全新品牌。王传福透露,比亚迪将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全方位、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

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会有很大的提升。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在本土阵营中,比亚迪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因为其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爆款车型。2023年,预测年销量接近300万。

奇瑞:自主品牌出海的老大

新能源老大除了比亚迪,专注于传统燃油车业务的奇瑞集团是一匹黑马。

奇瑞花了13年时间,终于把一座价值百万美元的奖杯带回家。2009年,奇瑞还是自主品牌老大的时候,尹同跃就高调宣布,后年要力争实现100万辆,如果形势不好,最迟2012年达标。事与愿违,由于多方策略的失误,尹同跃卖百万年的愿望被推迟了。2013年,奇瑞甚至丢掉了国产老大的位置。直到2021年,奇瑞才看到曙光,年销量达到96.1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尹同跃再次将2022年的年销量目标定为“150万辆,力争200万辆”。不过按照现在的销量,恐怕它的愿望又要落空了。

尽管如此,奇瑞实现百万销量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销量数据显示,11月,奇瑞销量100,531辆,年内连续第六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12.73万辆,同比增长32.6%,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以此计算,奇瑞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

奇瑞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没有海外市场的贡献。数据显示,奇瑞1-11月出口汽车40.65万辆,占总销量的36%,同比增长70.9%,再次刷新中国品牌乘用车纪录。其中,奇瑞集团4个月出口超过5万辆。

目前,奇瑞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海外体系。它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十多家工厂,拥有1500多家经销商或服务网点。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国内乘用车出口总量将超过530万辆,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在稳定的供应链和产品竞争力优势的叠加效应下,国内乘用车出口量将达到350万辆,其中奇瑞预计出口量将达到67万辆。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然而,在传统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领域的同时,奇瑞的软肋也越来越明显。2022年1-11月,奇瑞新能源销量22.09万辆,同比增长147.9%。尽管如此,大多数小型车的销量让尹同跃感到充满紧迫感。尹同跃此前表示,面对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汽车要抓住不可错过的关键机遇期。面对这个关键时期,奇瑞也将再次起航。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奇瑞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研发,到2025年建成300个Eta Ursae Majoris实验室,涵盖纯电动、智能、混合动力等领域。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奇瑞官网

日系品牌:东风日产下台,广丰接班。

随着广汽丰田12月销量公布,合资品牌再添百万销量车企,这也是2022年唯一一家新进百万俱乐部的合资车企。广汽丰田用了18年的时间进入中国市场,完成百万辆的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汽车厂商的零售数据,广汽丰田的销量为87.1万辆,按照月销量不到10万辆计算,广汽丰田的累计销量将大幅减少。另一方面,12月26日,广汽丰田生产100万辆。按照厂家和经销商的一贯逻辑,短短四天很难完全卖出去。

但在2022年,相比其他日系合资品牌,广汽丰田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如果加上2022年12月的销量,2019年至2022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将呈线性增长,分别为68.2万辆、76.5万辆、84万辆和100万辆。

2018年以来,凭借在混动市场的良好表现,广汽丰田累计销量持续增长,在合资车企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已进入合资乘用车头部阵营。在TNGA的全球平台架构下,全新混动汉兰达、风兰达、Visa、bZ4X相继上市。

为了不落后于别人,广汽丰田还在快速变化。在2022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表示将全面电动化,智能混动和智能纯电动产品将加速推进。2023年发布12款双擎产品,升级实现TNGA车型的智能电混;BZ纯电动品牌将引入广汽集团、丰田和广汽丰田共同开发的新车型。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广汽丰田官网

一边是广汽丰田的逆势增长,一边是东风日产的无奈退出。

从2015年开始,东风日产已经连续7年累计销量百万辆。不过,2022年,东风日产的百万辆纪录可能会被打断。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东风日产累计零售量83.1万辆,同比下降18.6%。批发销量仅为85.5万辆,同比下降12.7%。

包括日产、启辰、英国菲尼迪在内的东风日产11月销量仅为4.5万辆,同比下降53.26%,创下东风日产2022年最差单月销量纪录。从这点来看,东风日产和百万辆之间会有巨大的销量差距。

前日本老板为什么会沦落至此?业内普遍认为,日产主力车型表现不佳,新能源失败是主要原因。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曾经的销量冠军日产轩逸月销量已经跌至2.5万辆,罕见跌出榜单前三,排名第12。作为东风日产在SUV市场的重量级车型,琦君曾经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全琦君搭载三缸发动机,从月销10000辆的主力车型跌落到只有1000辆的边缘车型。

其次,纯电动产品的失败让东风日产雪上加霜。2022年9月,纯电动汽车艾瑞亚正式上市。然而,该车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月就遭遇了滑铁卢,销量仅为456辆,11月销量也仅为387辆。

总结:不难看出,想要成长为百万销量的车企都有自己的优势。比亚迪一战全胜,押宝新能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奇瑞凭借多年的海外市场开拓,成功实现了多年夙愿;广丰凭借鱼龙混杂的市场勉强达到百万销量目标;而东风日产却因为坚持,在2022年流下了眼泪。但是,俗话说,没有长远之忧的人,会有近忧。站在百万销量舞台上的车企依然不能停止前进,因为还有很多车企在台下磨刀霍霍。百万销量可以说是很多车企的终身目标。100万的销量对于一些车企来说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更多的车企来说却是十年或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同样,有些车企刚刚登上百万销量的平台,就被无情地拖垮了。从0到1,从0到100万,各个车企付出的艰辛是沉重的。

从上海通用首次突破年销量百万开始,几十年来国内市场涌现出一批年销量过百万的车企。更令人瞩目的是,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成为国内首家年产销量突破200万辆的车企。

据盖世汽车统计,截至2021年,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汽车企业有9家,分别是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SAIC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仅2021年,年销量超过百万辆的车企就有8家,北京现代第一个走出去。

2022年有新的车企年销量突破百万辆。自主品牌是比亚迪和奇瑞,合资品牌是广汽丰田。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东风日产可能成为继北京现代之后又一家销量百万的车企。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王迪”是不可阻挡的。

比亚迪用了13年时间,才把第一辆新能源车下线。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一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比亚迪只用了半年时间,比亚迪成为第一个完成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里程碑的中国品牌。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1月2日,比亚迪年度销量出炉。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燃油车累计销量5049辆,共计186.85万辆。而比亚迪的死敌特斯拉全年全球交付131.39万辆,没有达到1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自2022年9月起,比亚迪月销量突破20万辆,最近4个月累计突破80万辆,已超越比亚迪2021年销量。

时间追溯到10年前,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公开表示,特斯拉是分分钟造出来的,而特斯拉CEO马斯克则表示,比亚迪不是特斯拉的竞争对手。随着王传福与马斯克之战,比亚迪与特斯拉新能源老大之战拉开序幕。如今,随着比亚迪的强势崛起,特斯拉的销量已经被比亚迪赶超,马斯克也改变了态度,承认“比亚迪等中国厂商很有竞争力”。

比亚迪的野心不止于此。在海外市场,比亚迪11月份首次突破1万辆大关,为1.23万辆。2022年,其海外销量达到5.6万辆。尽管增长迅速,但对于比亚迪来说,要成为一家全球车企还不够。为此,比亚迪推出了建厂、买船、运船等海外战略,以期快速抢占海外市场。

王传福曾在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强调:“比亚迪的新能源商用车之前已经实现了全球生产,乘用车未来也将走向产业国际化。”有证券预测,到2023年,比亚迪出口销量有望达到30 ~ 50万辆。

比亚迪销量为何飙升?除了押宝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与自身实力密切相关。如今,比亚迪全球申请专利3.8万件,授权专利2.6万件,排名第一。2022年上半年,R&D投资已超过60亿元。

目前比亚迪有王朝和海洋两个系列,还有高端品牌腾势品牌。此外,比亚迪还将推出百万级高端豪华品牌——旺旺,以及另一个具有专业和个性化特点的全新品牌。王传福透露,比亚迪将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全方位、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

2023年,比亚迪的销量会有很大的提升。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在本土阵营中,比亚迪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因为其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爆款车型。2023年,预测年销量接近300万。

奇瑞:自主品牌出海的老大

新能源老大除了比亚迪,专注于传统燃油车业务的奇瑞集团是一匹黑马。

奇瑞花了13年时间,终于把一座价值百万美元的奖杯带回家。2009年,奇瑞还是自主品牌老大的时候,尹同跃就高调宣布,后年要力争实现100万辆,如果形势不好,最迟2012年达标。事与愿违,由于多方策略的失误,尹同跃卖百万年的愿望被推迟了。2013年,奇瑞甚至丢掉了国产老大的位置。直到2021年,奇瑞才看到曙光,年销量达到96.1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初,尹同跃再次将2022年的年销量目标定为“150万辆,力争200万辆”。不过按照现在的销量,恐怕它的愿望又要落空了。

尽管如此,奇瑞实现百万销量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销量数据显示,11月,奇瑞销量100,531辆,年内连续第六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12.73万辆,同比增长32.6%,创下历史最好水平。以此计算,奇瑞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

奇瑞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没有海外市场的贡献。数据显示,奇瑞1-11月出口汽车40.65万辆,占总销量的36%,同比增长70.9%,再次刷新中国品牌乘用车纪录。其中,奇瑞集团4个月出口超过5万辆。

目前,奇瑞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海外体系。它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十多家工厂,拥有1500多家经销商或服务网点。

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2025年国内乘用车出口总量将超过530万辆,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在稳定的供应链和产品竞争力优势的叠加效应下,国内乘用车出口量将达到350万辆,其中奇瑞预计出口量将达到67万辆。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然而,在传统车企纷纷转向新能源领域的同时,奇瑞的软肋也越来越明显。2022年1-11月,奇瑞新能源销量22.09万辆,同比增长147.9%。尽管如此,大多数小型车的销量让尹同跃感到充满紧迫感。尹同跃此前表示,面对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国汽车要抓住不可错过的关键机遇期。面对这个关键时期,奇瑞也将再次起航。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奇瑞计划投入超过1000亿元研发,到2025年建成300个Eta Ursae Majoris实验室,涵盖纯电动、智能、混合动力等领域。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奇瑞官网

日系品牌:东风日产下台,广丰接班。

随着广汽丰田12月销量公布,合资品牌再添百万销量车企,这也是2022年唯一一家新进百万俱乐部的合资车企。广汽丰田用了18年的时间进入中国市场,完成百万辆的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汽车厂商的零售数据,广汽丰田的销量为87.1万辆,按照月销量不到10万辆计算,广汽丰田的累计销量将大幅减少。另一方面,12月26日,广汽丰田生产100万辆。按照厂家和经销商的一贯逻辑,短短四天很难完全卖出去。

但在2022年,相比其他日系合资品牌,广汽丰田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如果加上2022年12月的销量,2019年至2022年广汽丰田累计销量将呈线性增长,分别为68.2万辆、76.5万辆、84万辆和100万辆。

2018年以来,凭借在混动市场的良好表现,广汽丰田累计销量持续增长,在合资车企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已进入合资乘用车头部阵营。在TNGA的全球平台架构下,全新混动汉兰达、风兰达、Visa、bZ4X相继上市。

为了不落后于别人,广汽丰田还在快速变化。在2022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表示将全面电动化,智能混动和智能纯电动产品将加速推进。2023年发布12款双擎产品,升级实现TNGA车型的智能电混;BZ纯电动品牌将引入广汽集团、丰田和广汽丰田共同开发的新车型。

BYD, Chery, Nissan, Toyota, Dongfeng

图片来源:广汽丰田官网

一边是广汽丰田的逆势增长,一边是东风日产的无奈退出。

从2015年开始,东风日产已经连续7年累计销量百万辆。不过,2022年,东风日产的百万辆纪录可能会被打断。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东风日产累计零售量83.1万辆,同比下降18.6%。批发销量仅为85.5万辆,同比下降12.7%。

包括日产、启辰、英国菲尼迪在内的东风日产11月销量仅为4.5万辆,同比下降53.26%,创下东风日产2022年最差单月销量纪录。从这点来看,东风日产和百万辆之间会有巨大的销量差距。

前日本老板为什么会沦落至此?业内普遍认为,日产主力车型表现不佳,新能源失败是主要原因。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曾经的销量冠军日产轩逸月销量已经跌至2.5万辆,罕见跌出榜单前三,排名第12。作为东风日产在SUV市场的重量级车型,琦君曾经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全琦君搭载三缸发动机,从月销10000辆的主力车型跌落到只有1000辆的边缘车型。

其次,纯电动产品的失败让东风日产雪上加霜。2022年9月,纯电动汽车艾瑞亚正式上市。然而,该车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销售月就遭遇了滑铁卢,销量仅为456辆,11月销量也仅为387辆。

总结:不难看出,想要成长为百万销量的车企都有自己的优势。比亚迪一战全胜,押宝新能源,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奇瑞凭借多年的海外市场开拓,成功实现了多年夙愿;广丰凭借鱼龙混杂的市场勉强达到百万销量目标;而东风日产却因为坚持,在2022年流下了眼泪。但是,俗话说,没有长远之忧的人,会有近忧。站在百万销量舞台上的车企依然不能停止前进,因为还有很多车企在台下磨刀霍霍。

标签:比亚迪奇瑞日产丰田东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李斌发全员信,细数蔚来内部8大不足

据媒体报道,新年第一天,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发布全员信。信中李斌表示,2022年疫情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还是超出了预期,打乱了原定的节奏与计划。

1900/1/1 0:00:00
乘联会:2022年预计以微增1.8%收尾,今年或零增长

1月4日晚,乘联会发布了对2022年乘用车市场销量的初步统计,预计12月零售2425万辆,同比增长15;全年零售2070万辆,相较2021年增量55万辆,同比增长18。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极氪2023年欲交付14万辆车;Sony Honda Mobility考虑IPO;英国2022年新车销量创30年新低

极氪2023年欲交付14万辆车1月5日,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的首席执行官安聪慧(AndyAn)告诉路透社,该品牌希望在2023年将销量翻一番,达到约14万辆,

1900/1/1 0:00:00
宝马发布i Vision Dee概念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宝马发布了iVisionDee概念车,该车展示了宝马对数字功能的追求,例如车辆覆盖整个挡风玻璃的HUD显示器,让车内人员可以获得融合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混合现实体验”。

1900/1/1 0:00:00
本田和索尼推出Afeela品牌,首款原型车亮相CES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月4日,本田和索尼的电动汽车合资企业SonyHondaMobility在2023年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了计划中的电动汽车原型车。

1900/1/1 0:00:00
特斯拉将无奈接受更高锂价?锂供应商修改协议采用浮动定价

近日,锂矿公司PiedmontLithium在一份最新声明中宣布,将修订与特斯拉之间的锂矿供应协议,这可能迫使后者以更高价格购买锂电池原材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