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给供应商降价从来不是好事。因为压力会一级一级传导。”在路透社2月初的一篇报道中,有业内人士直言,由于特斯拉降价,一些供应商的压力倍增。
摆在这些供应商面前无非两条路,要么继续压低价格,要么拥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随着2023年国家补贴的取消,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宣布了涨价措施,但特斯拉却一反常态地打出了降价牌。目前只有少数车企跟上步伐,但不排除“降价潮”不会出现。问题是特斯拉有足够的降价空间。至于其他车企,如果没有可以覆盖成本的交付量,只会“多卖感谢”。
因此,车企如何尽可能地保持或保持成本优势变得越来越关键。压力接力棒也传递给了供应商。比如特斯拉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准备面对这家车企可能的降价要求。当然,也有很多供应商面临失去订单的风险。
TrendForce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小米、华为、比亚迪等公司陆续推出微电容科技、风华高科的低容量车法规MLCC,订单竞标开始。
为了确保足够的盈利能力,汽车公司转而采购价格更低的MLCC产品。和MLCC相关的厂商通过竞标来争取订单。报告认为,这一趋势将加大供应链上下游的降价压力,MLCC对车辆的高毛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下降。
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被誉为“电子工业的大米”,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无源元件之一。数据显示,一辆混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要12,000 MLCCs左右,一辆纯电动汽车需要18,000 MLCCs左右,高端车型的单车消耗甚至可以达到30000以上。
随着ADAS/AD水平的不断提高,对MLCC的需求也将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太阳能发电的预测,2023年全球对汽车MLCC的需求将是2019年的1.9倍。
MLCC市场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村田、太阳贵等日企为代表。以及郭巨、集美、三星等中、台、韩公司组成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是代表团,相关厂商有风华高科、宇阳科技等。
近两年来,日本厂商陆续退出低端车规产品的低价竞争周期,转而生产高端产品。因此,TrendForce指出,这一次,来自中国、中国省和南韩的制造商将竞标低端车辆法规MLCC的订单。同时,在新车企仍要考虑降低整车成本的情况下,2023年MLCC车规产品价格战仍将持续。
一方面是车企想要降低价格,另一方面是行业内部发起的激烈价格战。供应商的处境似乎内外艰难。
不过,上述报告也指出,消费电子、5G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市场的需求有所放缓,汽车市场对MLCC的需求有望受益于特斯拉的降价促销。据统计,今年2月,MLCC供应商BBRatio(账面-票据比;订单交付率小幅上升至0.79。
此外,由于此次价格战的影响,日本工厂长期的高市场份额也将被其他竞争对手分享。预计2023年村田、TDK、太阳贵电的产能将分别降至41%、16%、13%,合计份额较2022年减少10%以上。从行业整体来看,MLCC供应商将在全年积极投资研发,扩大MLCC汽车的产能。
除了MLCC市场,放眼其他汽车零部件市场,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无论如何,能在这场价格战中活下来的供应商会活得更好。“车企给供应商降价从来不是好事。因为压力会一级一级传导。”在路透社2月初的一篇报道中,有业内人士直言,由于特斯拉降价,一些供应商的压力倍增。
摆在这些供应商面前无非两条路,要么继续压低价格,要么拥有足够的议价能力。
随着2023年国家补贴的取消,国内大部分车企都宣布了涨价措施,但特斯拉却一反常态地打出了降价牌。目前只有少数车企跟上步伐,但不排除“降价潮”不会出现。问题是特斯拉有足够的降价空间。至于其他车企,如果没有可以覆盖成本的交付量,只会“多卖感谢”。
因此,车企如何尽可能地保持或保持成本优势变得越来越关键。压力接力棒也传递给了供应商。比如特斯拉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准备面对这家车企可能的降价要求。当然,也有很多供应商面临失去订单的风险。
TrendForce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小米、华为、比亚迪等公司陆续推出微电容科技、风华高科的低容量车法规MLCC,订单竞标开始。
为了确保足够的盈利能力,汽车公司转而采购价格更低的MLCC产品。和MLCC相关的厂商通过竞标来争取订单。报告认为,这一趋势将加大供应链上下游的降价压力,MLCC对车辆的高毛利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下降。
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被誉为“电子工业的大米”,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无源元件之一。数据显示,一辆混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要12,000 MLCCs左右,一辆纯电动汽车需要18,000 MLCCs左右,高端车型的单车消耗甚至可以达到30000以上。
随着ADAS/AD水平的不断提高,对MLCC的需求也将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太阳能发电的预测,2023年全球对汽车MLCC的需求将是2019年的1.9倍。
MLCC市场主要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以村田、太阳贵等日企为代表。以及郭巨、集美、三星等中、台、韩公司组成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是代表团,相关厂商有风华高科、宇阳科技等。
近两年来,日本厂商陆续退出低端车规产品的低价竞争周期,转而生产高端产品。因此,TrendForce指出,这一次,来自中国、中国省和南韩的制造商将竞标低端车辆法规MLCC的订单。同时,在新车企仍要考虑降低整车成本的情况下,2023年MLCC车规产品价格战仍将持续。
一方面是车企想要降低价格,另一方面是行业内部发起的激烈价格战。供应商的处境似乎内外艰难。
不过,上述报告也指出,消费电子、5G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市场的需求有所放缓,汽车市场对MLCC的需求有望受益于特斯拉的降价促销。据统计,今年2月,MLCC供应商BBRatio(账面-票据比;订单交付率小幅上升至0.79。
此外,由于此次价格战的影响,日本工厂长期的高市场份额也将被其他竞争对手分享。预计2023年村田、TDK、太阳贵电的产能将分别降至41%、16%、13%,合计份额较2022年减少10%以上。从行业整体来看,MLCC供应商将在全年积极投资研发,扩大MLCC汽车的产能。
除了MLCC市场,放眼其他汽车零部件市场,可能也有类似的情况。无论如何,能在这场价格战中活下来的供应商会活得更好。
在2月14日,集度ROBOVERSE三里屯体验中心启动会后,集度CEO夏一平接受了媒体群访。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通过了2035年欧洲停售燃料发动机车辆议案。
1900/1/1 0:00:002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印发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措施的通知。
1900/1/1 0:00:00据国内媒体报道,小米汽车有可能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两名汽车行业的知情人士确认了以上消息,但同时也表示,在最终获颁资质之前,小米的造车资质仍有可能存在变化。
1900/1/1 0:00:002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专家媒体交流会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发表了有关新能源车行业方面的看法。苗圩建议,将计划于今年年底退出的新能源汽车购置减免政策继续延续。
1900/1/1 0:00:00日前,国内媒体爆料,消息人士称,宁德时代正在向车企推行一个“锂矿返利”计划,以降低电池成本。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宁德时代的证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