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新增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共计842万元。执行法院包括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常熟市人民法院。
这已经不是观致第一次陷入危机了。根据田燕的风险信息,公司有多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超过4亿元。此外,公司尚有多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终审案件信息,未履行金额合计7亿多。
根据之前的消息,观致汽车名下的存款目前只有2651.3元,在常熟有20套左右的房产。但这些楼盘不仅有大额房贷,而且已经等了几十次了。此外,绝大多数登记在观致汽车名下的车辆已经等待了几十次被查封。常熟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前往观致汽车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观致汽车已经停业,机器设备已被查封。
所有的信息都表明,这个曾经承载着国产车冲击高端梦想的品牌,已经站在了死亡的边缘。
从背负高期望到陷入泥潭
公开资料显示,观致汽车于2007年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以50:50的比例合资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美元。
当时奇瑞汽车拥有QQ、风云、云起、瑞虎等多个品牌,但都是低端产品。观致承接了奇瑞冲击高端,打破自身天花板的梦想。
观致诞生之初,资源配置非常豪华。其R&D中心位于上海,核心高管包括前大众北美执行副总裁石清仁、前宝马MINI设计总监何格特等国际化人才。
2013年,观致首款车型“观致3”量产。这款车在2013年欧洲新车碰撞测试(E-NCAP)中取得了最高分,成为第一个获得欧洲NCAP五星评级的中国品牌,也是第一个获得红点设计奖的中国品牌。
图片来源:观致汽车官网
可惜观致3的市场表现非常惨淡。相关数据显示,观致3的月销量甚至不足1000台。到了2016年,观致一共推出了5款车型,市场表现同样不佳。2014-2016三年间,观致汽车累计销量不足2.2万辆。
销售危机直接反映在财报上。2014年至2016年,观致汽车年度亏损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和19亿元,累计亏损66亿元。2017年,宝能汽车以66.3亿元的价格从奇瑞手中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拥有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2017年,其掌门人正式宣布跨界造车,成立宝能汽车集团。观致汽车可以说是宝能造车的起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宝能汽车承诺未来五年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
与宝能合并后,观致汽车未能扭转颓势。到2020年,观致将发布被收购后的首款车:观致7。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份观致汽车总销量为2728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2.68%,今年累计销量仅为7760辆。
图片来源:观致汽车官网
2022年初,宝能汽车发布了全新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宝”,以及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纯电动SUV GX16和观致汽车两款新车。但是之后就没有具体的动作了。2022年,观致汽车累计销量仅为720辆。
从2021年开始,观致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就不断传来。其母公司宝能集团也陷入了财务困境……lties。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债务已超千亿,宝能汽车被执行超17亿。
独立崛起前夕,观致输在哪里?
观致,曾经被视为自我提升的希望,产品力也还不错,为什么会由高到低走到现在的局面?业内普遍认为,首先,这与宝能汽车的“不作为”密不可分。
相比其他汽车企业,宝能汽车在汽车生产基地的布局有些激进。从2017年开始,在新车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宝能汽车就已经在各个地区落地。到2020年,宝能汽车已在深圳、常熟、Xi安、杭州、广州、贵州、昆明、昆山、杭州建设汽车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至少超过219万辆/年。
有专家对媒体表示,“客观来说,企业一般不会一开始就大量建设生产基地,宝能的造车思路极有可能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换句话说,宝能汽车很可能只是以造车的名义开发房地产。这一现象甚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各地上报当地新能源汽车投资情况,包括恒大、宝能等企业造车情况的详细报告。
对造车不感兴趣的外行宝能,成了压垮观致的稻草。
放眼未来,观致在奇瑞旗下的时候就已经输给市场了。有观点认为,这与观致的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有关。
当时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只认可德系和日系高端品牌,对国产车的认知停留在“低端”。观致首款车售价12.99万~ 17.79万,超过了大部分传统合资品牌的对应车型。
而且和奇瑞的合资公司只负责出资,并不能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观致背后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很难接受这个定价。
此外,观致的经销商网络建设也拖累了观致的销量。据相关报道,观致几乎放弃了奇瑞的销售网络,重新铺设渠道,但进展非常缓慢。2014年,观致全国经销商数量不足80家。到2015年,仍然有很多一线城市没有4S店,像广东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只有2-3个销售网点。
高端市场不成熟,渠道铺设不足等原因导致了观致今天的结局。尴尬的是,观致可以说是倒在了自主品牌崛起的前夜。近两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些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绩。有声音认为,2023年,自主品牌的风起云涌将是一个全新的格局。
奇瑞的高端梦在一次次失败后还能实现吗?
继观致之后,奇瑞再次尝试高歌猛进,但反响不大。
2019年,奇瑞推出了面向高端和海外市场的品牌Starway。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说,“没有星程汽车的成功,就没有奇瑞的未来。”
尹同跃曾为品牌定下“2019年6万辆,力争冲击1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2019年至2021年,星程销量分别为1.4万辆、1.8万辆和3.7万辆,2022年1月至11月,星程销量约为4.7万辆,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星途不如意也拖累了奇瑞的业绩。2020年,奇瑞净利润同比下降98%,至700多万。
据内部人士透露,星程失败的原因包括定位模糊,缺乏高端品牌。作为高端品牌,星途很多车型的价格与捷途、奇瑞瑞虎重叠。而且星程前车型的动力总成和底盘设计也没有和奇瑞、捷威区分开来。唯一的区别就是外观和配置,缺少了“高端”的标签。在销量上,星程和观致有同样的问题。为了突出高端,它选择从奇瑞的销售网络中分离出来,但4S门店的布局进展缓慢。高e……市场进展不顺利。2020年,奇瑞推出的星程车型价格区间已经降至10万元。
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奇瑞集团2023年1月新车销量为101,379辆,数据非常不错。而新能源的销售主要依靠奇瑞小蚂蚁和奇瑞QQ冰淇淋两款微型车,高端市场依然缓慢。
然而,尽管屡遭失败,奇瑞并没有放弃冲的努力。
近日有消息称,奇瑞已基本敲定与华为智能选车的合作,双方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智能电动车平台,奇瑞高端新能源汽车将在此落地。对于奇瑞来说,与自带高端光环的华为绑定,或许是帮助品牌腾飞的一剂良药。
是一个延续了十几年的自主品牌的梦想,但现在梦想的征程如此艰难,从观致品牌的失败和奇瑞的一次次成功就可见一斑。直到现在,除了比亚迪等少数优秀者,大部分车企还在低端徘徊。黎明已经到来,前路依然艰难。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新增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共计842万元。执行法院包括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常熟市人民法院。
这已经不是观致第一次陷入危机了。根据田燕的风险信息,公司有多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执行超过4亿元。此外,公司尚有多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消费令、终审案件信息,未履行金额合计7亿多。
根据之前的消息,观致汽车名下的存款目前只有2651.3元,在常熟有20套左右的房产。但这些楼盘不仅有大额房贷,而且已经等了几十次了。此外,绝大多数登记在观致汽车名下的车辆已经等待了几十次被查封。常熟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前往观致汽车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发现观致汽车已经停业,机器设备已被查封。
所有的信息都表明,这个曾经承载着国产车冲击高端梦想的品牌,已经站在了死亡的边缘。
从背负高期望到陷入泥潭
公开资料显示,观致汽车于2007年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以50:50的比例合资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美元。
当时奇瑞汽车拥有QQ、风云、云起、瑞虎等多个品牌,但都是低端产品。观致承接了奇瑞冲击高端,打破自身天花板的梦想。
观致诞生之初,资源配置非常豪华。其R&D中心位于上海,核心高管包括前大众北美执行副总裁石清仁、前宝马MINI设计总监何格特等国际化人才。
2013年,观致首款车型“观致3”量产。这款车在2013年欧洲新车碰撞测试(E-NCAP)中取得了最高分,成为第一个获得欧洲NCAP五星评级的中国品牌,也是第一个获得红点设计奖的中国品牌。
图片来源:观致汽车官网
可惜观致3的市场表现非常惨淡。相关数据显示,观致3的月销量甚至不足1000台。到了2016年,观致一共推出了5款车型,市场表现同样不佳。2014-2016三年间,观致汽车累计销量不足2.2万辆。
销售危机直接反映在财报上。2014年至2016年,观致汽车年度亏损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和19亿元,累计亏损66亿元。2017年,宝能汽车以66.3亿元的价格从奇瑞手中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拥有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2017年,其掌门人正式宣布跨界造车,成立宝能汽车集团。观致汽车可以说是……宝能造车的ing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宝能汽车承诺未来五年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新产品研发。
与宝能合并后,观致汽车未能扭转颓势。到2020年,观致将发布被收购后的首款车:观致7。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份观致汽车总销量为2728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2.68%,今年累计销量仅为7760辆。
图片来源:观致汽车官网
2022年初,宝能汽车发布了全新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宝”,以及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纯电动SUV GX16和观致汽车两款新车。但是之后就没有具体的动作了。2022年,观致汽车累计销量仅为720辆。
从2021年开始,观致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就不断传来。其母公司宝能集团也深陷财务困境。公开资料显示,宝能集团债务已超千亿,宝能汽车被执行超17亿。
独立崛起前夕,观致输在哪里?
观致,曾经被视为自我提升的希望,产品力也还不错,为什么会由高到低走到现在的局面?业内普遍认为,首先,这与宝能汽车的“不作为”密不可分。
相比其他汽车企业,宝能汽车在汽车生产基地的布局有些激进。从2017年开始,在新车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宝能汽车就已经在各个地区落地。到2020年,宝能汽车已在深圳、常熟、Xi安、杭州、广州、贵州、昆明、昆山、杭州建设汽车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至少超过219万辆/年。
有专家对媒体表示,“客观来说,企业一般不会一开始就大量建设生产基地,宝能的造车思路极有可能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
换句话说,宝能汽车很可能只是以造车的名义开发房地产。这一现象甚至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各地上报当地新能源汽车投资情况,包括恒大、宝能等企业造车情况的详细报告。
对造车不感兴趣的外行宝能,成了压垮观致的稻草。
放眼未来,观致在奇瑞旗下的时候就已经输给市场了。有观点认为,这与观致的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有关。
当时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只认可德系和日系高端品牌,对国产车的认知停留在“低端”。观致首款车售价12.99万~ 17.79万,超过了大部分传统合资品牌的对应车型。
而且和奇瑞的合资公司只负责出资,并不能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观致背后没有强大的品牌支撑。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很难接受这个定价。
此外,观致的经销商网络建设也拖累了观致的销量。据相关报道,观致几乎放弃了奇瑞的销售网络,重新铺设渠道,但进展非常缓慢。2014年,观致全国经销商数量不足80家。到2015年,仍然有很多一线城市没有4S店,像广东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只有2-3个销售网点。
高端市场不成熟,渠道铺设不足等原因导致了观致今天的结局。尴尬的是,观致可以说是倒在了自主品牌崛起的前夜。近两年,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些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绩。有声音认为,2023年,自主品牌的风起云涌将是一个全新的格局。
奇瑞的高端梦在一次次失败后还能实现吗?
继观致之后,奇瑞再次尝试高歌猛进,但反响不大。
2019年,奇瑞推出了面向高端和海外市场的品牌Starway。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经说过,“没有成功……f星程汽车,奇瑞就没有未来。"
尹同跃曾为品牌定下“2019年6万辆,力争冲击1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2019年至2021年,星程销量分别为1.4万辆、1.8万辆和3.7万辆,2022年1月至11月,星程销量约为4.7万辆,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星途不如意也拖累了奇瑞的业绩。2020年,奇瑞净利润同比下降98%,至700多万。
据内部人士透露,星程失败的原因包括定位模糊,缺乏高端品牌。作为高端品牌,星途很多车型的价格与捷途、奇瑞瑞虎重叠。而且星程前车型的动力总成和底盘设计也没有和奇瑞、捷威区分开来。唯一的区别就是外观和配置,缺少了“高端”的标签。在销量上,星程和观致有同样的问题。为了突出高端,它选择从奇瑞的销售网络中分离出来,但4S门店的布局进展缓慢。高端市场进展并不顺利。2020年,奇瑞推出的星程车型价格区间已经降至10万元。
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奇瑞集团2023年1月新车销量为101,379辆,数据非常不错。而新能源的销售主要依靠奇瑞小蚂蚁和奇瑞QQ冰淇淋两款微型车,高端市场依然缓慢。
然而,尽管屡遭失败,奇瑞并没有放弃冲的努力。
近日有消息称,奇瑞已基本敲定与华为智能选车的合作,双方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智能电动车平台,奇瑞高端新能源汽车将在此落地。对于奇瑞来说,与自带高端光环的华为绑定,或许是帮助品牌腾飞的一剂良药。
是一个延续了十几年的自主品牌的梦想,但现在梦想的征程如此艰难,从观致品牌的失败和奇瑞的一次次成功就可见一斑。直到现在,除了比亚迪等少数优秀者,大部分车企还在低端徘徊。黎明已经到来,前路依然艰难。
“2025年罗姆碳化硅(SiC)器件产能预计会提升到2021年的6倍,2030年会提升到2021年的25倍。
1900/1/1 0:00:00分享2022年6月东风标致将408车型垂直换代,更年轻的外观设计很受好评,而海外版标致408来到国内后,就是现在这台车408X,今天它在成都工厂下线了。
1900/1/1 0:00:00近日,有海外媒体曝光了全新一代宝马X2的假想图。新车依旧基于FAAR平台打造,但在造型设计上进行了改动,看起来更加时尚、动感。据悉,新车将有望在今年年底进行全球首发,并于2024年上市。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尽管雷诺集团正在应对创纪录的通胀和挥之不去的供应链问题,但凭借创纪录的订单量和新车型,该集团预计2023年的利润率将有所提高。
1900/1/1 0:00:001、官宣吉利品牌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命名“吉利银河”2023年2月16日,吉利品牌宣布,旗下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正式命名为“吉利银河”,在本月23日举行的“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会”,
1900/1/1 0:00:00市场概述:刚刚过去的1月,碍于种种不可抗力,譬如新能源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以及疫情过后终端消费活力仍处在冗长恢复期,催生出了愈发繁多“等等党”的存在,加之春节假期的影响,整个大盘的表现并不算太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