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素万、权晓星
韩国汽车正在“挑衅”日本汽车,并频繁袭击日本汽车的总部。
目前,与日本汽车在相反方向上的崛起不同,韩国汽车已经陷入低谷。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在广州的日系车主场连续出手。近日,东风悦达起亚在广州新增4S店,加速了与日系车的市场竞争。夹在日本和自主品牌之间的韩国车企希望从日本车企手中夺回一些地盘,以克服目前的困难。
此外,韩国和日本派系仍在为下一站而战。今年以来,丰田和本田在中国大力推广和普及氢燃料技术,现代集团也在采取行动。本月6日至20日,现代汽车国内首个氢愿景馆在广州天河城亮相。通过两周的展览,传达了现代氢燃料电池业务的未来愿景,为未来在中国引入氢燃料相关技术和产品铺平了道路。作为生产氢燃料乘用车的三大跨国车企之一,现代集团正与丰田和本田一起“摩拳擦掌”,加速氢燃料汽车进入中国。
在技术路线和产品方面,韩国和日本品牌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在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车市场,两者之间的竞争都在显著加剧。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
不久前,位于广州南沙区的广汽丰田工厂迎来了一批“特殊客户”,由40多位韩资汽车零部件公司负责人组成。带队的韩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会长朴英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长期以来,韩国汽车零部件公司跟随韩国车企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向韩国主机制造商提供产品。然而,韩国汽车公司目前的销量难以支撑零部件公司的正常运营,现代汽车集团也放宽了供应限制,因此,许多韩国零部件公司正寻求在中国市场与更多的汽车公司合作。广汽丰田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公司将根据与中韩零部件公司和主要发动机制造商在集成设计方面的经验,选择与韩国零部件公司举行相关对接会。此次技术对接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和韩国阵营在中国的现状。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今年1-10月,日本市场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进一步上升至21.6%,而韩国市场则进一步下降至4.5%。
此起彼伏,此消彼长。从2013年到2014年,韩国汽车的市场份额接近9%,而日本汽车在2014年之前的几年也经历了类似的低迷,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降至16%左右。
今年以来,在日本前三大公司中,本田和丰田逆势上涨,而日产几乎与去年持平,集体跑赢了市场。2019年1-11月,本田国内终端销量达到141.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8%。其中,广汽本田前11个月终端销量为69.8万辆,同比增长7.3%;
东风本田1-11月累计终端销量为71.3万辆,同比增长21%。丰田旗下的所有大公司也都实现了增长。今年1-11月,一汽丰田累计销量约67万辆,同比增长1.2%,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92%。广汽丰田1-11月销量62.4万辆,同比增长16%,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日产1-11月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137.9万辆,同比下降0.7%。但其子公司东风日产实现了0.8%的销量同比增长,达到104.1万辆。
今年对日系车来说是伟大的一年,卡罗拉、雷凌、RAV4荣放、凌派和奥德赛等重量级车型正在升级。此外,亚洲龙、皓影、翔宇等新车型也相继加入。威兰达等新车型在中国进行了全球首秀,新车效果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与日本汽车在经济低迷时期的痛苦经历以及2014年前后在产品等方面的大刀阔斧改革密切相关。例如,随着广汽本田近年来的发展和新推出的皓影,其新车型目前已达到13款。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恒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新车型皓影逐步完善了广汽本田的产品矩阵,在品牌和销量上都会有一定的提升。从今年开始,预计明年的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与过去不同的是,皓影新车的汽油版和混合动力版是一起投放市场的。广汽本田副总经理袁晓华表示,过去两三年,广汽本田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雅阁锐混动自推出以来,已占雅阁品牌总销量的35%以上。
2014年,这是日本汽车公司的分水岭。当年大量上市的新车,逐渐引入涡轮增压、混合动力等新技术,推动了日本产业近年来的持续增长。今年标志着五年产品爆发期的开始,有效抵御了寒潮,继续向前发展。
与日本人一样,性价比出众、产品定位相似的韩国家庭也经历了一段高光时期,但近年来进入了下降趋势。作为韩国家族的主力军,北京现代从2013年到2016年连续四年销量超过100万辆。2016年,销量激增至114万辆,因此将2017年的目标提高到125万辆。不幸的是,事与愿违。当年新车销量仅82万辆,同比下降28%。现代汽车集团财报显示,北京现代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56.8万辆,同比下降4.2%,仅完成90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的60%左右。东风悦达起亚,韩国家族的另一支主要力量,曾跻身全国前八。2016年,该公司售出了65万辆汽车,但现在情况并不乐观。今年,预计销量约为30万辆,其中出口销量约为3万辆。
由于复杂的原因,韩国汽车行业已经陷入衰退。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这并没有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包括SUV产品的布局和新技术的引入。
东风悦达起亚原总经理苏南勇为何从一飞冲天到一落千丈。主要原因可能是在成本效益方面。过去,成本效益比较突出,但现在有点放松了,成本效益的提高没有及时进行。与此同时,苏南勇也对竞争对手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他提到,在合资品牌中,只有日本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增长,这可能是因为日本车企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刚刚达到消费者的预期。
从综合实力来看,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之间仍然存在差距。一位日本经销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日本和韩国的新车都有很好的性价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异变得明显。日本汽车可能没有任何小问题……
驾驶七到八年甚至更长时间后出现的问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汽车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小问题。因此,日本二手车市场保值率高,易于出售,而韩国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相对较低。
韩国反击
受到日本和独立的左右双方攻击的朝鲜派系将如何突破?
在日本汽车制造商今年推出多款新能源汽车的同时,韩国汽车制造商也选择了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加快了集成设计的步伐,以完成技术转型。北京现代产品开发与管理部总监冯硕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北京现代正在沿着多条技术路线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原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开发的基础上,加快纯电动产品的研发,采用涵盖性能、商业化和技术的创新措施,推出嘉年华纯电动版汽车。
在广州车展上,东风悦达起亚还正式发布了“产品创新、技术领先、客户满意、未来出行”四大战略,加快推出更多优质车型,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通过快速引进起亚最新的全球研发成果,推动氢能电池、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的实际应用,积极布局“新四化”,迅速形成下一轮竞争优势。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运营委员会委员长金泰年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韩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速度较慢。然而,随着中国推出《新能源发展规划纲要》和双点政策的收紧,韩国汽车行业正在加快应对转型,以弥补错过的技术更新和迭代时间,实现弯道超车。最重要的是加快对氢燃料的投资,被称为“终极能量”,以便在市场成熟时迅速做出反应。
氢燃料汽车被韩国汽车行业视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突破”。然而,要想摆脱这个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2014年底,丰田在日本推出了其首款大规模生产的氢燃料汽车MIRAI,迄今为止,全球销量仅为1万辆。据韩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8月,现代集团氢燃料乘用车NEXO同比增长754.6%,但累计销量仅为2145辆,在韩国销量超过1300辆。到目前为止,日本和韩国的氢燃料乘用车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领域,日本和韩国车企的布局也比独立公司慢了一步,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由于补贴大幅下降,自今年7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5个月下降,11月同比下降43.7%。在成本、安全和充电设施等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新能源汽车离真正的私有化还有一段距离。目前,汽车公司在为未来而战的同时,仍在扩大现有市场的空间。东风悦达起亚在销售渠道、产品、质量等方面加快调整,共克时艰。2019年,它赢得了包括J.D.Power新车质量调查在内的三项冠军。面对低迷的环境,它加快了超级跑车等新一代新车的推出,并增加了广州风行和深圳九一等汽车经销商,增加了在华南地区与日本汽车正面竞争的火力。
关于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转型生存,新现代汽车集团副总裁、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李峰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向存量发生结构性变化之际,东风悦达起亚应夯实自身基础,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变革之路……
时间。在他看来,东风悦达起亚需要在基础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至少3年的全面调整,以消除顾虑,激活经销商活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苹果泰坦项目中的汽车可能会采用iPadPro的TrueTone技术,即包括一种照明系统,能够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比如在云层移动或穿过隧道时,尽可能保持车内光线不变。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住友橡胶公司开发了一种解决方案,可远程监测无人乘坐的自动驾驶汽车胎压。SRI在其TPMS和自动驾驶控制中心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
1900/1/1 0:00:00作者:杨海艳普华永道Autofacts在2014年曾预测,中国市场的豪华车普及率将超越成熟市场10的平均水平,在2020年达到逾300万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作为一家高端汽车制造商,在移动出行数字化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加强和确保能够对客户数据及安全提供可靠的保护,信息安全是最基本的战略支柱。
1900/1/1 0:00:00受补贴退坡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
1900/1/1 0:00:00首届珠三角中国新能源车巡回赛已经顺利结束,回顾整个赛事,各个车型都发挥出了最强实力。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