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自动驾驶汽车品牌在11月显得有些尴尬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1-11月榜单,在上榜的15家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集团中,有12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同比下滑,占总数的80%。只有长城、奇瑞和一汽三家汽车公司勉强保持正增长。当然,这组惨淡的数据也表明,国内品牌市场的增长红利正在逐渐消失,两极分化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推广“自主高端品牌”也成为自主品牌逆流下的又一次尝试。但现实往往与理想相矛盾。从WEY、领克、星途等首批进入市场的自主高端品牌的表现可以看出,自主品牌要想变得更加高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股份侵占、高端化失败和自主性困境正在上演。但事实并非总是消极的。随着优胜劣汰的自主转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些国产品牌正在逆势脱颖而出,而转折点可能也在于此。
失去40%的“生命线”,自主冬天已经到来
事实上,国产品牌也有着辉煌的历史。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17年12月,国产品牌乘用车的月市场份额攀升至48.8%,接近50%的市场份额。这也是国产品牌历年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次。整个2017年,国产品牌乘用车的月度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在40%以上。
然而,在2018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开始出现波动。2018年8月,首次跌破40%,达到38.2%。9月,小幅回升至39.1%。除8月和9月外,其他月份的市场份额仍在40%以上,其中2018年2月的市场份额最高,为47.4%。也就是说,当时国产品牌跌至40%以下仍是小概率事件。
2019年,这种情况开始恶化。截至11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38.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除1-3月国产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保持在40%以上外,其余8个月市场份额均不足40%。
11月的这组数据进一步说明了这种自主转型的严重性。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发布的1-11月榜单,在上榜的15家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集团中,有12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同比下滑,占总数的80%。只有长城、奇瑞和一汽三家汽车公司勉强保持正增长。
至此,参照国产品牌近50%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出当前国内车企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寒冬”。寻找新的增长点也成为国产品牌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决策,国产品牌的两极分化也逐渐凸显。
随着国产品牌市场的增长红利逐渐消失,新能源市场降温,以长城、吉利、奇瑞为首的国产品牌一线阵营也开始布局高端品牌层面,希望借助“品牌向上”打破市场格局,获得新的增长点。
三足鼎立的局面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从目前来看,国产品牌向上发展可能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国产品牌“翻身”的机会也可能就在这里。到目前为止,WEY、领克和星途作为自主品牌上升势头的产品,表现是否令人满意?
10月22日,WEY品牌30万辆整车在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徐水工厂正式下线,WEY成为第一个尽快实现30万辆量产的中国豪华品牌。但是,在我们欣喜若狂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
2018年2月初,WEY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历时9个月;2018年12月,WEY第二品牌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第二个10万台用了10个月;
第三批10万辆车需要11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WEY的销售增长率正在逐年下降。
对此,笔者也由衷地感到遗憾的是,如果VV5和VV7能够确保在2018年双双突破10000大关的记录,而不是目前VV7和VV5的月均降至2000和3000,也许WEY量产突破300000大关的那一天将更加遥远。
你还记得四月份发射的《星际迷航》吗?从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星途品牌上市当天的一句话中,可以感受到星途受到奇瑞的高度期待,他说:“今年定一个小目标,星途今年将销售10万辆。”当然,有一点是相似的,星途自上市以来的销售表现与尹董事长的“小目标”一样令人震惊。
据统计,截至11月,星途品牌的总销量为11790辆。是的,7个月的总销售业绩刚刚超过既定年销量10万辆的1/10,尴尬程度不言而喻。
与上述两者的下滑相比,领克已经担当起了国内高端品牌的领军角色,并在今年11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月销量为1.41万辆,同比增长14.7%。领克不仅实现了品牌销量的四连增,还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最高月度销售业绩。
然而,尽管领克目前表现更好,但“三包一”的情况仍然表明,自主品牌的高端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潜在股票”仍然存在,无论是否紧急
市场份额被侵占,高端品牌面临困境,这是真的吗?自主品牌的“痛点”真的无法治愈吗?
事实上,早在五年前,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经历了“12连跌”。
2014年,国产品牌轿车销量达到277万辆,同比下降17.4%。但SUV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总销量达到5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0.36%。在SUV前10名车型中,国产品牌占据三席,哈弗H6和途虎双双挤进前三。
不难看出,当时国产品牌也经历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给国产品牌带来了希望,也为2015年的“大跃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全国乘用车销量达到2114.63万辆,增长7.3%。其中,中国品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增速来看,绝大多数中国品牌已经超过了乘用车7.3%的增速。长安、奇瑞、广汽传祺等都增长了30%以上,而江淮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增长率超过75%。
无论是速度第一的江淮、长安,还是长城,他们能够在2015“微增长”之年取得优异成绩,都离不开对SUV市场的深耕。江淮瑞风S3和长城哈弗H6等品牌SUV车型是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回顾目前的情况,与2014年的情况类似,即使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下降,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宝贵的正能量。
例如,1-11月,哈弗H6继续占据SUV销量榜首,而长安CS75实现了自主品牌21.9%的最高同比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累计销量达到72.41万辆,同比增长7.01%;
红旗汽车前三季度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3%的跨越式增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自主品牌两极分化趋势日益凸显。
生存是必然的,“你上我下”是自主品牌逆流下的良性循环。两极分化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并不可怕。而我们害怕的是,国产品牌承受着压力,缺乏“自我救赎”的勇气,但现在担心国产品牌显然为时过早。因为2019年之后,还有一个2020年,2019年会有很多“尖子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维基。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作为一家高端汽车制造商,在移动出行数字化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加强和确保能够对客户数据及安全提供可靠的保护,信息安全是最基本的战略支柱。
1900/1/1 0:00:00受补贴退坡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不断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
1900/1/1 0:00:00首届珠三角中国新能源车巡回赛已经顺利结束,回顾整个赛事,各个车型都发挥出了最强实力。
1900/1/1 0:00:00大家对于“保值率”这个词肯定是如数家珍,它是指一款车型使用一段时间后,出售价格与购入价格的比值,是反映汽车性价比的重要部分。
1900/1/1 0:00:00如你所知,最新出炉的11月销量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分别为2593万辆和2457万辆,环比增长13和77,产量同比增长38,销量同比下降36,降幅较上月收窄。
1900/1/1 0:00:00近日,又一新品牌天美汽车宣布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网通社从官方获悉,天美是由“Skywell”演变而来,品牌口号“Skywell:AllisWell”。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