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18年里,这些“寒冬”、“低迷”、“衰退”的字眼始终与中国乘用车市场息息相关。今年,蓬勃发展了28年的乘用车市场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说,2018年留下的不是喜悦,而是太多的感动。
国内车市的整体饱和、消费者逐渐回归理性,以及政策和经济的双重影响,都让这个车市寒冬的到来不那么突兀。这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汽车市场日益成熟的必然表现。
虽然可以预期,2019年车市的这个寒冬还会持续,但在“新四化”加速实施、“双积分”政策形势以及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它也会变得更加迷人。时代的巨轮缓缓前行,永不停歇。与其沉浸在过去,不如展望未来。
2019年将对整个行业提出哪些要求?市场将面临哪些严峻挑战?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之间的主要冲突是什么?在政策引导下,市场结构将发生哪些变化?许多问题将决定谁能成功度过寒冷的冬天并迎来春天,而谁将被雪掩埋。
在2019年初,我们不妨对中国汽车行业做一个预测,同时祝愿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坚定不移,在繁荣的尽头等待春天的到来。
预测1:“日益恶化”的智能互联网连接将被垄断
回顾2018年,在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新四化”浪潮下,无论是传统车企、新造车企业,还是行业内的科技公司,都在这里发力。其中,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智能化和网络化尤为受欢迎。
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新车动力得益于其产品在研发设计之初就已经具备的智能定位和互联网思维,使车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成为其产品不可或缺的卖点。另一方面,大多数传统车企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和高德等科技巨头合作,利用其在智能互联领域的核心技术储备,在其已经设计良好的产品中添加以智能车机为中心的智能互联功能。
规模和布局更大的传统车企将其视为产品亮点的锦上添花和向未来的过渡,而徘徊在市场边缘的传统车企业和没有任何市场积累的新造车企业则将其视为主产品的核心卖点。就这样,看似美好的“新四化”浪潮变味了,消费者没有看到未来的美好,而是被迫卷入各家汽车和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方面的“军备竞赛”。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军备竞赛”的全面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对消费者进行病态教育的今天,没有一家汽车公司敢逆势而上。毕竟,在消费者眼中,可以聊天、用语音代替操作的“劣化”智能,以及可以在线听音乐的“劣”联网,都是非常棒的。总有比没有好的,即使是鸡肋,但他们仍然有资本可以吹嘘。
因此,可以预期的是,2019年,不跟随“智能网联”转型浪潮的车企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公司的大力干预,早在2018年就开始率先出现的智能网联同质化趋势,在2019年将愈演愈烈。换句话说,智能化和网络化将被科技巨头垄断。例如,科大讯飞垄断语音识别,高德垄断地图,等等。
前……
行动2:政策压力加速市场重组
在“智能网联”浪潮下,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反过来又影响着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那么,纵观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我们的汽车行业将面临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并一直保持至今。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庞大的消费基础,更离不开政策引导,从“排放”到“库存比”再到“关税”,所有这些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进步。
面对2019年,围绕“国六”排放、“双积分”、“合资比例放开”三项政策,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在上述三项政策带来的压力和机遇下,国内汽车市场将进入加速洗牌的局面,其中,国产品牌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第一个是“国六”排放政策,这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严格的政策。虽然推迟了,但仍将从2019年3月开始逐步实施,这也对许多车企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这一政策的要求下,车企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翻新,还面临着巨大的国五排放车型库存压力。对于拥有现有技术储备的跨国合资车企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挑战,但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快速完成从国五到国六的过渡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次,还有“双点”政策。从2019年开始,国内乘用车双积分政策将进入强制考核阶段。对于许多车企来说,双积分将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已经在新能源技术上有储备的主流合资和独立车企来说,依靠自己或共同努力完成严格的双积分评估可能是合适的。对于销量不佳、技术储备薄弱的国产品牌车企来说,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无疑是雪上加霜。研发新能源技术和采购点的资金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还有不那么紧迫但影响深远的“合资股权比例开放政策”。此前,根据合资企业外资股比的限制,为了保护本土车企,合资企业的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然而,2022年,这一限制将被取消,不超过两家合资企业的限制也将一起取消。届时,那些仍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独立车企,将被外国车企的强势进攻所击败。
因此,基于政策引导,中国汽车市场的加速洗牌将于2019年正式开始,国产品牌车企首当其冲。
预测3:传统汽车市场将继续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天
2018年冬季的汽车市场让许多车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最新数据,2018年1-11月,窄幅乘用车累计产量为2105.7万辆,同比下降3.1%。累计销量为2015.16万辆,环比下降4%。全年产销负增长已成定局。
至于全年传统汽车市场产销负增长的原因,与国内汽车市场逐渐成熟,导致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以及国内汽车市场结构性饱和密切相关。
首先,在当今汽车仍然是普通消费者的主要商品的时代,新车的使用寿命通常在5年左右。在5年内,除了那些只需要换车的消费者之外,已经购买的消费者基本上不会进行新的购买。
与此同时,随着……
传统汽车市场的成熟,汽车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二手车市场的年度升温也给新车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过了新车的五年使用周期后,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购买目标转向了二手车,而不是新车。
其次,传统汽车市场存在结构性饱和。我们知道,最近一波SUV席卷了国内汽车市场,随着SUV细分市场的增长,国内汽车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已经突破千万辆的SUV细分市场,国内汽车市场也达到了2000万辆的规模。正是随着SUV和轿车市场比例的日益均衡,国内汽车市场结构也趋于饱和。如果不考虑MPV市场,国内汽车市场很难保持高速增长。
因此,可以预期,在国内汽车市场成熟度和结构性饱和等因素的影响下,这个始于2018年的汽车市场寒冬将持续下去,并在2019年变得越来越严峻。
预测4: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增长
回顾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18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45845辆,同比增长89.4%。不难看出,新能源车市场正以持续的高速增长蓬勃发展,从国内汽车市场的寒冬中脱颖而出。
聚焦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北汽新能源为首的老牌新能源汽车公司仍在继续培育,而奥迪、宝马、奔驰、大众等主流豪华和合资品牌,通用汽车也在保持其在传统汽车市场的优势,并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与此同时,以吉利、荣威为首的国产品牌也纷纷加快布局新能源车型。
另一方面,2019年,造车新势力也将面临洗牌。首先,面对资本的寒冬,依靠巨额资金的造车新势力将面临巨大压力;
其次,面对老牌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发力,以及已经成功生产上市的造车新势力的双重夹击,新兴造车新力量或将胎死腹中。
不过,以去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参考,在各大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推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增长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预测5:竞争加剧,马太效应显现
面对汽车市场的寒冬,对于车企来说,不仅是寒冬导致的销量下降,还有竞争激烈的马太效应,越强越强。
单从已经公布销售数据并宣布退市的品牌来看,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它们也经历了寒冬的洗礼。对于中国一线的主流汽车品牌来说,寒冬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对于那些徘徊在边缘的车企来说,能够全面撤退是值得称赞的。
数据显示,寒冷的冬天并没有对奢侈品牌产生影响。其中,奥迪以660888辆新车终端的年总销量,同比增长11%,捍卫了其豪华车市场单品牌销量冠军的地位。在合资品牌方面,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上汽大众在2018年全年共销售2065077辆,销量居国内汽车市场首位。这已经是其在乘用车市场销量上夺得冠军的第四年了。
在自主品牌方面,吉利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在这个冬天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407505辆,同比增长29%。以目前的形式,实现158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可能有点困难,但它在寒冷的冬天逆势大幅增长似乎一点也不凉爽。
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铃木和菲亚特,在这个寒冬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其中,铃木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其在长安铃木50%的股份,输给了中国。不难发现,在车市增长期抓住机遇、获得良好口碑,从而打造出良好冬季体质的主流车企,在寒冬中依然可以蓬勃前行,而边缘车企则在艰难生存。
目前,仍保持强大影响力的德系和日系品牌正在利用SUV市场的余热扩大影响力。以吉利为首的主流自主品牌也在通过更全面的产品线和全球布局来扩大其影响力。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在持续的寒冬中,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朱门臭酒肉,路上冻骨头”的场景将继续出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维基。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X射线透视功能或将有助于预防车辆碰撞事故。高通最近发布了一款技术概念“V2X”,该技术可将芯片整合到车辆中,允许车辆实现车间通信,规避碰撞事故。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受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经济政策发起的“黄杉”抗议活动影响,法国12月份新车注册量下滑15。12月份,随着反政府活动扩展到整个法国,豪华车的销量遭受波及较为明显。
1900/1/1 0:00:00无论看过与否,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这个让无数男女老少热泪盈眶的韩剧《请回答1988》,剧中用无数生活琐碎的小事串联起来的平凡世界的感动向我们讲述了人生成长的烦恼和代价。
1900/1/1 0:00:00受大众公司委托,英国的一项调查揭示了消费者不想买电动车的多种理由。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尽管电动汽车近年来越来越流行,但许多人仍对其抱有误解。
1900/1/1 0:00:00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实习记者谢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蔡鼎每日经济新闻编辑王晓波美国当地时间1月2日,特斯拉表示将对全美各档车型采取降价措施,此举立即引发市场对于需求端的担忧。
1900/1/1 0:00:00“公司不是说不做了,而是在做调整。”面对围堵的用户,途歌创始人兼CEO王利峰仍对目前状况侃侃而谈。“7月份的工资只发了2500,公司管理层一直在拖,这个月问就拖到下个月,欲哭无泪。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