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76.6万辆,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1.6%。与过去12个月相比,本月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一般来说,进入6月是淡季,7月是销售的底部;但受国六计划实施等政策影响,今年6月显然非同寻常,环比增速可以说是历史罕见。
01
从博弈论到群体变暖——六月的新高是被迫的
第五款车型在6月份的强劲区域销售是推动6月份销量增长的主要力量。3月至4月,终端消费者的购车意愿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对国家第五/第六年的车辆购买和使用寿命缺乏明确的了解,导致犹豫和观望。
5月,制造商和销售团队都积极制定了国五车型的各项优惠政策,在行业媒体的正确宣传和引导下,6月上半年的购车需求得到了充分释放。面对巨大的价格优势,许多消费者也提前了购买计划,选择了他们喜欢的车型。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市场降温,制造商之间的博弈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此前,偶尔会有影响地区销售的政策变化,当地经销商更愿意“等待”、“依赖”和“需求”,希望制造商能够调度并解决问题,甚至买断包裹。但这一次,国家VI的实施范围很广,而且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销商不敢盲目等待和依赖,自我降价促销的意愿较强。与此同时,尽管国五车型库存压力巨大,但在没有明确的新品上市计划的情况下,制造商普遍不敢宣布正式降价,只能依靠各种市场费用和金融政策来反馈一线经销商。
集团供热的协同合作对终端市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价格很容易失控,导致市场混乱,不利于整体利益,也不利于品牌形象。鸡血是可以打败的,但如果它是饮止渴,而经销商系统崩溃,这可能是最后一场比赛。
02
七月会急剧下降吗?稳住,这是关上门练习内功的好时机
在6月份几乎没有上涨之后,汽车行业甚至不敢对7月份抱有任何幻想。
1-6月国五车型的被迫消化,无疑鼓舞了不少经销商乃至厂商,尤其是国产品牌的士气。此前的许多高增长趋势都是“虚火”,累积的库存压力都在经销商板块;
即使国六产品勉强跟上步伐,许多经销商也可能吃不下饭或食欲不振——制造商的任务将很难在下半年再次发出。一些经销商甚至可能在资金撤出后不堪重负,选择被淘汰,放弃在汽车行业经营。
此外,7月至8月,多家车企将实施“高温休假”,当月产销目标一般不会太高。因此,在历史上,7月是春节后年度销售额的最低点。今年的底部会特别深吗?这个淡季会特别沉闷吗?
会议但汽车行业的流言蜚语表明,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此外,汽车行业建议,在冬季,制造商应加倍努力,照顾经销商的信心,克服焦虑,合理调整年度销售预期,关闭大门,练好内功:
首先,沉浸在对产品和营销体系的梳理中,包括产品配置梯度和价格梯度,以避免内部产品争斗,减少业务内耗;
其次,区域市场不妨审查年度销售合同,并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协助经销商制定各种车型的流通计划;
第三,简化和调整各种政策,降低制造商的沟通成本,并专注于研究市场。加大对中小经销商的激励力度,进一步挖掘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潜力。
第四,加大终端培训力度,充分尊重市场调研成果,结合下半年新产品规划,制定更实用的营销策略,稳定经销商信心。
03
今年下半年的汽车市场会是什么样子?合资品牌逆袭vs自主品牌加速洗牌
面对国六大趋势,合资品牌需要显得更加冷静。从1-6月车型的销量排名可以看出,无论是SUV还是轿车,合资品牌都纷纷回归。
此外,J.D.Power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2019年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的研究报告,几项研究结果可能会提供一些方向和思路:
首先,对于首次购买新车的“无车家庭”用户来说,他们的购车预算普遍减少。可以预见,合资品牌的入门级车型仍有相对稳定的市场空间,而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尤其是SUV,仍有很好的机会进入消费者名单;但消费者的选择态度显然比前两年更加挑剔和谨慎。
其次,用户换新车的意愿也从2016年的37%下降到了20%。尽管如此,汽车行业认为,2019年,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都不应气馁,加大对留存客户的维护力度,并将重点放在“库存”上。这也是成本最低的营销策略——保持实力,减缓火势,等待消费者信心恢复。
再次,当消费者购买新车时,各种车内技术的重要性从去年的3%上升到今年的7%,重要性排名也跃升至第6位。在车辆互联互通方面,国产品牌并未落后,但终端推广积极性明显低于厂商,应认真对待;与此同时,合资品牌最近在中国市场加大了全球技术的同步力度,道路辅助几乎成为新车的标准功能。
第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担忧有所下降,但对电池技术和汽车可靠性的担忧显著增加。目前,许多海外品牌都将中国新能源市场作为一块大蛋糕;
同时,补贴的减少将进一步增加独立车企开发新能源技术的运营成本。然而,由于内外部的压力和困难,我们无法与市场趋势竞争,自主品牌只能勇往直前。
写在最后:向下看,情况非常困难,但向上看,趋势越来越明显。宏观政策层面的整体调控非常理性和克制,不太可能复制2009年的激进主义。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但仍不排除有一些小的缓冲措施是有益的。下半年,如果我们只采取“忍耐”的态度,无论是合资还是独立,我们都害怕它会被寒冷的冬天吞噬。相反,如果制造商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基本运营的基础上增加对技术和营销的实际投入,他们可能能够在重组过程中实现重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八卦。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
从去年开始,三菱旗下车型开始陆续换装“DynamicShield”最新家族式设计语言,未来三菱将“解锁”更多的外观风格。
1900/1/1 0:00:00在北京看了新一代揽胜极光之后,除了满身都是闪光点的产品吸引了我之外,我对另一件事的兴趣愈发浓烈起来这一代的揽胜极光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生产,
1900/1/1 0:00:00捷豹路虎正在研发全新情绪探测及舒缓系统。
1900/1/1 0:00:0001中国车市迎来12个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日前,乘联会公布了6月份国内汽车的销量数据。
1900/1/1 0:00:00随着消费升级的风气深入车市,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车、豪华车也开始变得亲民又或者非常具有性价比。
1900/1/1 0:00:00每过半年,便是年中总结之际。201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微妙走势,决定了上半年车企忧愁者将多于欢喜者这一结局。随着7月份的到来,6月的厂家销售数据也陆续出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