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岗源于奥非寺
量子比特报告|公众号QbitAI
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你在做什么?怎么做?你希望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主题演讲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而且,华为以一种充满华为风格的姿态和气势入场:挑最难、最致命的任务,高举高打,打团战。
在演讲中,徐直军除了充分分享华为的汽车行业愿景外,还明确宣布将打造智能驾驶的传感器生态系统,并开发激光雷达等核心传感器。
众所周知,激光雷达作为无人车的核心传感器,仍然是行业的咽喉。一方面,它在技术大规模生产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这是由于高成本和高供应。
如今,华为的加入和明确宣布,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华为为什么要进入汽车行业?
徐直军表示,华为的核心出发点是专注于ICT技术,让车企能够“造好车”,“造出好车”。
因为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远远超过这两个行业本身。
智能网联汽车将给人类社会、汽车行业和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持续创造价值的平台。
在传统手机转向智能手机之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整个行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平台。
一旦汽车从传统汽车转向智能网联汽车,它们也将成为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不断为行业创造价值和改善消费者体验的平台。
其次,在未来,整个社会应该将拥有汽车与交通服务结合起来。
第三,任何有车的人都知道,最烦人的是车内的娱乐系统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华为认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座舱等系统应与蓬勃发展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和生态有机融合。
那就是把手机的体验带到车上,把手机的硬件和应用生态带进智能座舱。
第四,传统汽车基于E/E架构,即总线+分散控制架构。华为认为,要向智能网联汽车迈进,应该是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的架构。
第五,汽车联网后不再是孤立的机械物体,而是一种网络终端,自然面临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因此,汽车的安全概念应该从传统的安全转向信誉。
华为是如何进入汽车行业的?
徐志军解释道:
观察到ICT行业与汽车的融合趋势,华为在过去的四到五年里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我们在ICT行业的技术优势,推动传统汽车行业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明确了战略选择:华为不造车,专注ICT技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为了实施这一战略,华为于5月29日正式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战略。
同时,我们进一步规划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
一种是最传统的智能互联网连接,它将汽车连接到云,汽车连接到汽车,汽车连接东西,汽车连接周围地区。
第二是智能驾驶。
第三个是智能驾驶舱。
第四是智能电动。
五是我们提供一系列云服务,协助车企进行研发创新,支持出行服务。主要帮助汽车公司在这五个方面制造好车……
方向。
但首先,从传统汽车转向智能网联汽车需要进行架构变革。
传统的E/E架构是总线加分散控制架构,车辆上有数百个控制器。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应充分融合ICT技术几十年来的成果和积累,将汽车打造成分布式以太网+三域控制器架构,实现软件定义汽车,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或硬件更换来实现汽车生命周期内的持续价值创造。每个人都很清楚,遵循摩尔定律,电子行业的技术正在迅速进步,成本也在迅速下降。
将采取哪些具体行动?
徐直军还分享了五个方向的具体做法:
第一个方向是打造MDC智能驾驶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建立广泛的生态系统,最终通过开放合作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走向智能化。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人工智能能力和云能力,创建了一个基于华为Ascension芯片的MDC智能驾驶平台,再加上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云服务。
通过重新开放智能驾驶平台上的API,我们将与广泛的组件提供商、集成商、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创建三个生态系统:
一个是传感器生态系统,包括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相机等,使这些传感器很容易与MDC连接。
作为选择之一,华为还将利用自己的5G技术开发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天候成像。同时,我们将充分利用世界领先的光电子技术开发激光雷达,真正解决激光雷达面临的成本和性能问题。
二是智能驾驶应用生态系统。我们希望创建一个基于MDC的算法和应用生态系统,并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能够开发基于MDC技术的智能驾驶应用和算法,支持汽车行业不断为智能驾驶提供创新功能和服务。
第三,我们将MDC与各种执行组件连接起来,并对接口进行了标准化,使MDC能够轻松地与所有执行组件合作。
此外,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法律、监管、政策、标准等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广泛的生态联盟,促进标准和共识的建立,以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走向自动化,真正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
第二个方向是创建一个智能驾驶舱平台。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将智能座舱平台与整个智能终端生态系统相集成。
我们在中国和全球拥有大量智能手机用户,整个行业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智能终端生态系统,真正实现了规模化和低成本。
智能座舱就在车内,我们认为应该将智能终端的硬件生态系统、软件生态系统和应用生态系统引入智能座舱。
华为将基于智能手机的麒麟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打造智能座舱平台。
我希望在这样一个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智能客舱的生态系统。我希望未来智能座舱的硬件也能被替换,应用程序也能不断更新,软件也能不断升级。
第三个方向是打造智能电动平台,让车企在电动汽车方面形成差异化体验。
我们开发了一款MCU,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车辆控制操作系统。基于该操作系统,它向所有汽车开发企业开放,不断提高用户的差异化体验。
所有车企都可以更好地实现基于VDC平台的差异化车辆控制。
与此同时,华为在能源行业拥有50亿美元的规模。我们充分利用能源行业的规模和设备一致性,降低电气化成本,解决充电、电驱动和电池管理的成本和性能问题。
最后,还有联系。我们希望将汽车连接到……
道路和汽车通过4G、5G和V2X等技术相互连接。
同时,通过云服务,实现对所有联网汽车的有效管理,从而构建一个将所有汽车连接在一起的生态系统。
我们希望将多年积累的ICT技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专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辆、智能电动汽车以及相关云服务,真正帮助车企快速打造智能网联车型,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帮助合作伙伴“造”好车、“好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量子比特。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理念
当下,车市下行依旧被视为2019年的发展主基调,据乘联会统计,9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209万辆和22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2和52。
1900/1/1 0:00:00上一期策划的《街访后才知道,现在的小鲜肉都开这台车》选题发布出来后,引起了众多粉丝的关注。有很多人说雪佛兰生产的车型的确不错,很年轻,很运动。更有粉丝来投稿分享自己的用车体验。
1900/1/1 0:00:00编辑王帅国联系作者、入群交流,请加微信:Wsgyqh10月22日,
1900/1/1 0:00:00编者按:大众集团再次走到了中国汽车发展战略转型的前沿,面对未来庞大的新能源产业规模与智能出行市场,作为大众集团全新品牌,思皓以改变传统汽车能源结构,创新未来出行与生活场景的双重使命,
1900/1/1 0:00:00追逐诗和远方,几乎是每一个年轻人所向往的事情。
1900/1/1 0:00:00小型SUV热潮让众多厂家都尝到了甜头。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购买一辆小型SUV在似乎是一个时髦的选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