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上旬,各大车企发布了9月销量报告,随着9月销量的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各汽车公司发布的官方销售数据,盖世汽车的组织如下:
9月份,国内汽车市场的整体销量持续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协会汇编的销售数据,9月份,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27.1万辆,同比下降5.2%;今年1-9月,国产汽车累计销量为1837.1万辆,同比下降10.3%。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家车企的市场表现各不相同。总体来看,高端品牌的上升趋势相对明显,而合资品牌则相对稳定;在独立领域,品牌强弱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里,我们将对9月份主流车企的销售业绩进行简要评估。
一汽-大众:品牌覆盖全面,大众品牌逆势崛起
9月,一汽-大众整体销量为21.9万辆,同比增长15.73%。这一市场表现不仅将其定位为乘用车企业的冠军,而且显著超过了市场增速。
今年,捷达品牌的加入和豪华品牌奥迪的稳健表现,使一汽-大众的整体趋势得以顺利向前发展。根据一汽-大众的官方数据,捷达品牌在9月份实现了1.1万辆的批发销量,共有两款车型,这两款车型都是9月份推出的新款车型。未来,随着新车通过产能和销量的提升,相信它们将为一汽-大众带来更多的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在9月的表现也相对强劲,同比增长11.1%。当然,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其主要车型宝来和速腾的贡献,也得益于SUV产品探歌和探岳的贡献。但今年以来,一汽-大众旗下的高尔夫和迈腾这两款原主销车型的下滑趋势相对明显。
奥迪9月销量略有下滑,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超过49万辆,同比呈现正增长趋势。下半年,在奥迪的国产车型中,奥迪A4L持续发力,成为一汽-大众奥迪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全新奥迪Q5L和全新奥迪A6L在换代后正逐步回归正轨。
上汽集团:自主领域反弹,合资企业持续下滑
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延续了今年前三季度的负增长趋势,同比累计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其中,两大合资巨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虽然前三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但整体销量仍处于领先地位。
与一汽-大众相比,高端产品和品牌的缺乏是上汽大众今年被前者压制的主要原因。当然,在产品布局上,上汽大众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例如,朗逸纯电动在第三季度的到来,为上汽大众的新能源产品提供了补充;此外,上汽大众的SUV产品一直都比较强劲。今年,随着T-CROSS的加入,上汽大众对SUV领域各细分市场的覆盖变得更加全面。上汽通用汽车9月继续出现两位数的下滑,我们期待别克和雪佛兰的新款SUV车型在第四季度进军市场。上汽通用五菱前三季度跌幅超过20%,新宝骏品牌亟待发力。
上汽乘用车和上汽大通作为上汽集团的独立板块,复苏趋势明显。其中,荣威RX5 MAX的加入为上汽荣威带来了一定的提升;
上汽大通凭借其商业和客运并举的发展战略,以及C2B的定制化生产和营销理念,已开始在市场上展现出一定的潜力。
广汽集团:传祺仍未复苏,日系合资品牌持续走强
今年,日本品牌的普遍崛起使广汽集团(601238,股吧)在整体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整体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广汽集团的累计销量仅出现3.21%的小幅下滑。
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三菱9月保持正增长态势,这也是广汽集团乘用车领域仅有的三家实现正增长的公司。与此同时,广汽乘用车在9月和今年前三季度出现了超过20%的同比下滑;
当传祺GS4的月销量不能超过1万辆,GS8降至2000辆左右时,传祺是时候考虑升级产品了。
长安汽车:独立供暖合资推迟落后传奇
长安汽车(000625,股吧)9月销量降幅收窄,但前三季度仍有超过20%的降幅。
其中,长安自主板块9月销量突破10万辆。这一趋势也帮助长安的自动驾驶乘用车板块进入了9月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排行榜前十名,复苏趋势明显。
在合资板块,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前三季度出现明显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9月长安福特批发销量环比增长超过46%,这也表明在金九银十以及长安福特“以销为本”和“经销商无库存压力”的经营战略的影响下,其销售趋势正在进入稳定发展轨道。
在CX-8遭遇挫折后,长安马自达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马自达3身上。9月底,马自达第七代产品——下一代马自达3正式上市。全新一代之后,马自达将会带来怎样的市场表现?这是值得期待的。
东风集团:独立混合战争法律体系大幅衰落
东风集团旗下的自动驾驶板块整体下滑,旗下乘用车品牌东风风神、东风风行、东风丰都的销售业绩持续疲软。其中,东风风神品牌东风乘用车公司今年前三季度销量4.7万辆,同比下降超过30%。不过,与东风达自动旗下的其他乘用车品牌相比,东风风神在尺寸上仍保持优势。
在东风集团旗下的合资板块,今年前三季度,神龙汽车和东风雷诺出现了大幅下滑。9月,神龙汽车的月销量仅为1万辆,而东风雷诺的销量仅为606辆,同比下降76.07%。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东风雷诺推出了两款新车型,即科莱宾和纯电动SUV车型雷诺Eleanor。同时,雷诺雷诺也是东风雷诺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从这款车型开始,东风雷诺的目标是启动电动化进程。
神龙汽车可能只希望在未来的“元”计划中复兴。
吉利汽车:自动驾驶巨头谨慎行事
自今年下半年吉利汽车主动下调全年销售目标以来,尽管其月销量仍呈现同比下滑,但全年目标完成率正在逐步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吉利累计销量达到95.8万辆,完成了136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的70%。接下来,新的车型图标值得期待。
长城汽车:哈弗的优势依然突出
作为自主品牌的又一领军企业,长城汽车(601633,古巴)在SUV专业领域做到了极致。9月,哈弗品牌经历了超过20%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哈弗累计销量超过52万辆,同比增长11.58%。尽管SUV市场红利分散,细分市场萎缩,但哈弗品牌仍能保持强劲增长。除了哈弗H6的神车效应,哈弗F7也是哈弗品牌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何时开始衰落
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为13681辆,同比下降超过50%;尽管今年前三季度其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增长了34.31%,但今年下半年和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整体下降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值得肯定的是,比亚迪9月燃油车同比增长35.17%。9月,新能源汽车的收缩和燃油车的增加也反映出,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背景下,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倾向于购买燃油车。
奇瑞集团:独立行业复苏
9月份,奇瑞集团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呈现出了正增长的趋势。其中,国产品牌车型月销量接近5.8万辆,同比增长10%;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自主品牌车型销量达到43.58万辆,同比增长6.4%。
在市场环境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奇瑞自主板块出现了罕见的逆势上扬的复苏态势。经过多年的隐忍,奇瑞科技开始发挥自己的实力。
江淮客车:嘉悦A5能否突破?
江淮在乘用车领域已经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今年上半年,江淮将希望寄托在了新推出的SUV车型瑞风S4上。然而,以其过去9个月的销售业绩来看,它并未能像预期的那样肩负起“销量”的重任。在9月初的成都车展上,江淮推出了轿车产品嘉悦A5。该车型的到来也正式拉开了江淮乘用车3.0时代的序幕。
在轿车市场逐渐复苏的背景下,嘉悦A5能否凭借与江淮大众共同生产的良好外观和质量赢得市场青睐?值得我们关注。
北汽新能源:借力北京品牌迈向高端发展
北京品牌的推出整合了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的品牌和渠道。由此可见,北汽集团有意利用北汽新能源的优势,对冲北汽传统自主业务的亏损,同时也实现未来的资源共享。从北汽新能源今年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它为新推出的销售业绩良好的北京品牌送上了一份“欢迎礼物”。
梅赛德斯-奔驰:超越奥迪和宝马
在争夺奢侈品市场“老大”的道路上,BBA不遗余力。今年前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累计销量达到近52.6万辆,同比增长5%。这个市场跑赢了奥迪,但与宝马相比仍有一些差距。
宝马:前三季度暂时领先
前三季度,宝马在中国的累计销量超过52.6万辆。谁将卫冕今年的年度豪华汽车销售冠军?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尚未公布。
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谁能与二线豪华品牌竞争?
在已经公布9月具体销售数据的二线豪华品牌中,尽管凯迪拉克在9月出现了下滑,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继续呈现正增长趋势。此外,与雷克萨斯和沃尔沃相比,凯迪拉克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也领先。
紧随其后的是雷克萨斯,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近14.5万辆,同比增长22.8%;基于这一发展趋势,雷克萨斯预计今年将在中国实现20万辆的目标,这一目标有望得到保证。
沃尔沃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为10.95万辆,同比增长14%。在第四季度,我们希望沃尔沃XC40的市场表现能够步入正轨。
一汽红旗:呈现历史最高增速
今年,承载着中国民族情感的红旗品牌在汽车市场的寒冬中展现出了向上的姿态。
随着HS5/HS7的加入,红旗的SUV产品线正在逐步扩大。当然,在过去的两年里,一汽红旗在设计和前瞻性技术的应用上确实做了很多改进。今年前三季度,红旗累计销量超过6.3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这在其发展史上非常罕见。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镜泰第三季度净收入增长05至1119亿美元,但鉴于汽车产量预计会出现下滑以及通用汽车罢工活动的继续,公司降低了2019年全年的收入预期。
1900/1/1 0:00:00VE1是广汽本田首款纯电动SUV,基于全新“SPORTEV”电动平台打造。10月21日,网通社从广汽本田官方获悉,新款VE1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5981798万元。
1900/1/1 0:00:00近日圈里最热的话题,当属大V刷量,广告主手撕MCN机构。
1900/1/1 0:00:00201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在陕西省宝鸡市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长城汽车一直致力于汽车智能化研发,现将最新研发成果逐步更新至在售车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