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韩峰编辑|朱腾飞
制作|牛岛财经
2020年底,大运汽车再次更新发布了创业板首次公开募股招股书。
公开信息显示,大云汽车通过其子公司大云九州集团实际由运城首富远勤山控股。远勤山目前持有大运汽车70%以上的股份,主要从事卡车制造业务。
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袁秦山是晋商富豪榜上的知名人物。早年,他开始销售摩托车,并于1999年成立了广州大洋摩托车有限公司。
随后,该公司从一家摩托车企业转型为一家技术更先进的汽车企业,并于2007年成立了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始涉足商用车领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运汽车已跻身中国重卡十强。
据媒体预测,如果大运汽车2021顺利上市,根据预计的募资股价,袁秦山的财富将达到146亿元,超过2020年山西首富姚俊亮家的65亿元,成为山西首富。
但随着宏观经济放缓,行业天花板逐渐显现,大运汽车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而需要巨额投资的新能源业务则隐藏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营业收入过山车,重型卡车生产持续放缓
笔者发现,大运汽车的IPO之路可谓崎岖不平。
据悉,大云汽车于2016年12月9日在全国股票交易系统公开挂牌转让。自2017年12月7日起,公司终止在新三板上市。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大运汽车主要从事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其他专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大运汽车成立于2007年。大运汽车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汽车制造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重型卡车、中型卡车、轻型卡车、其他特种车辆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在山西运城、湖北十堰和四川成都有三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在广东广州有一条皮卡生产线。
报告期内,公司重型卡车市场份额排名保持行业第八,中型卡车市场份额上升至行业第二。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控制人为远勤山,远勤山直接或间接控制大运汽车92.75%的股份。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我,尽管他们参与了数十家IPO公司的研究和调查,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如此之大的公司仍然相对罕见。一旦实际控制人做出错误的决策,作为其他中小股东,他们可能拥有较少的所有权,没有决策权,这可能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
此外,从大运汽车的几条融资路径可以看出,大运汽车并不是资本市场的新人。近年来,该公司频繁进入资本市场寻求融资。
据了解,2016年12月,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运汽车在新三板上市。2017年9月,公司向实际控制人远勤山及海尔创业等多家机构发行2.21亿股,募集资金17.7亿元。
筹款完成一个月后,大运汽车立即宣布将从新三板中退市。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18年12月,大运汽车宣布申请创业板上市,计划募资51.7亿元。
然而,自那以后,大运汽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取得新的进展。直到2020年7月初,大云汽车再次更新了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书。
根据披露的信息,大运汽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8亿股,募集资金51.7亿元……
用于生产车间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改造、四大工艺的改进和改造、生产车间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转型、纯电动小型客车和多用途乘用车的扩建,以及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检测试制中心的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8.42亿元、101.99亿元和96.76亿元;
同期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48亿元、6.48亿元和4.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38%、13.33%和12.30%。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大运汽车的营收、利润和毛利率都有所下降。
此外,在大运汽车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过去两年里,该公司的市场份额一再下降,尤其是在2018年至2019年。大运汽车的卡车销量已经连续两年下降,降幅甚至超过了整个行业。
来自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卡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94%,累计销量388.56万辆。2018年,大运汽车总销量为57095辆,同比增长5.19%,弱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9年,国内卡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0.91%,累计销量385.02万辆。同年,大运汽车的销量为55986辆,同比下降2.0%。销量再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连续两年失去市场份额。?
据了解,国内领先的重型卡车公司一汽解放和东风集团有能力生产自己的发动机,而中国重汽(000951,股吧)和北汽福田则与外国企业联合生产发动机。这些企业基本可以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供应。因此,这四家公司在2019年的重卡销量位居行业前列,分别排名1、2、3和5。
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可以看出,只有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供应,才能实现差异化优势,这是卡车公司在激烈竞争中争取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但大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是从外部采购,尤其是大运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都是从潍柴动力采购的。
这导致大运汽车的产品同质化,导致在行业低迷时期缺乏竞争力,导致部分市场份额流失。从上表可以看出,报告期内,“重卡”销量分别为20154辆、15739辆和15176辆,其中重卡销量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中型卡车的销量分别为14625辆、18522辆和16287辆。继2018年同比增长26.71%后,2019年销售额下降11.89%。
作为大运汽车的“旗舰产品”,尽管部分车型销量有所增长,但总体来看,大运汽车的卡车业务呈下滑趋势。从容量利用率的角度来看,情况更是如此。
报告期内,2017年重卡业务产量为25357辆,产能利用率为101.43%。2018年和2019年,产量分别降至18000辆和19000辆,产能使用率分别为73.06%和76.98%。生产和利用率均大幅下降。
公司中型和轻型卡车的产能利用率也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报告期内,中型卡车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10%、64.88%和56.16%,轻型卡车的产能使用率分别为53.82%、44.54%和53.89%。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下降会导致产品单位成本上升,这也会影响毛利率。报告期内,大运汽车重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3.53%、9.13%和9.2%,与产能利用率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一致。
近30%的收入来自建筑和运营销售,应收账款余额占比持续增长
除了产能利用率下降,大运汽车对大客户的依赖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根据招股说明书,在……
g报告期内,大运汽车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公司当期总销售额的40.56%、43.76%和44.19%。
招股书显示,大运汽车各报告期最大客户为建云销售及其关联方。2017年至2019年,其销售额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3.52%、26.28%和30.60%。
笔者通过招股说明书发现,有限公司不仅是大运汽车的最大客户,也是大运汽车在山西省的总代理。建云销售起源于大运汽车原有的销售体系,其作用是承接大运汽车运营多年的分销网络,为山西地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购车业务。
据企查查,建云销售成立于2015年9月7日,由李志和石俊雄共同出资。李志持有95%的股权,并担任执行董事和总经理。建云销售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汽车及配件的批发和零售。
自2015年9月21日起,建运销售先后收购了脱离大运系统的五家终端销售公司,即太原销售、临汾销售、西咸销售、长治销售、运城大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一家运输公司大同运输。建云销售已与大运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4月,建云销售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运城城投,因此,该公司目前是运城城投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大运汽车也坦言,公司的客户有一定的集中度:一方面,由于公司的分销模式在每个省份选择一个或几个总代理进行分销,加上公司的产品销售份额,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湖北等省离公司的生产基地比较近,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因此顶级经销商拥有相对较大且集中的销售份额。
另一方面,由于经销商建立商用车产品性能和质量所需的时间,以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建立,在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关系稳定后,同一经销商通常会集中精力分销少数汽车制造商品牌。同时,公司发展初期相对有限的资金和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与全国各省各级经销商渠道的全面合作。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建云销售实际上是为了整合大运汽车在山西的销售网络而成立的。
随着大云汽车建筑和运输销售应收账款的增加,似乎不排除大云汽车此举也是为了粉饰利润而做出的调整。根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持续增长,这是由于应收账款结余占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2019年,这一比例高达40%。在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中,建云销售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超过30%。
此外,招股书显示,由于公司销售规模逐年快速增长,形成了大量应收账款;
各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分别占总资产的13.91%、30.43%和31.85%。
各报告期末,公司一年内账龄的应收账款比例分别为95.46%、88.72%和70.76%。账龄在一年内的应收账款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配置进度影响,新能源汽车业务应收地方补贴和营销补贴分配缓慢。
大运汽车表示,未来,如果因客户财务状况和支付政策的变化导致应收账款可收回性下降,则存在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这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公司新能源业务对应的应收账款很容易受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时间和进度的影响,这也会影响客户向公司付款的速度。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5609.25万元、-4331714元和642.3761元。公司2017年和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负,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应收账款和存货在营运资金中的使用逐年增加。
新能源产能利用率降至3%,解决未决诉讼多达8起
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回归,专注于商务车的大运汽车并非个例。根据募资计划,海洋汽车筹集的51.7亿元资金中,超过25亿元将用于“纯电动小型客车和多用途乘用车扩建”项目。然而,一些投资银行家表示,生产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悉,2015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到来,大运汽车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由于一直从事传统物流车辆的生产和销售,对公交行业的了解相对有限,2016年,大运汽车作为宇通客车(600066,股吧)和中通客车(000957,股吧,股吧的经销商代理销售车辆。该公司希望通过此扩大客户并积累销售经验,为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和生产积累经验。
然而,随后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让市场大吃一惊。
2017年至2019年,大运汽车的新能源物流车、公交车和重型卡车的生产和对外交付都出现了显著下降。
2019年,大运汽车仅生产了7辆新能源物流车,全年交付了14辆。没有生产或销售新能源公交车,生产和交付了9辆新能源重型卡车。新能源乘用车略有增长,全年生产266辆,交付63辆。由于整体销售疲软,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已从2017年的84.78%下降到2019年的2.82%,其业务几乎处于停产边缘。
对此,大云汽车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前期补贴资金占用较大,以及公司尚未收回的大量补贴应收账款和未确认应收账款。
随着未来销售的新能源汽车里程逐渐达到国家补贴发放标准,以及新能源补贴逐步发放,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生产和销售将在相应资金提取后恢复。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告诉我,更重要的是,补贴的减少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最终售价更高,从而影响需求。
据了解,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递减补贴机制,即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金额逐年递减。
然而,在2017年之前,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相当慷慨。以2016年新能源物流车补贴政策为例,除国家补贴外,地方补贴和营销补贴以1:1的比例进行补充……
o国家补贴,补贴总额接近车辆总价的90%。
这正是由于前期补贴过多,也导致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通过制造未实际投入使用的汽车来新能源补贴。?
2017年3月20日,有关部门发布关于清理201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的通知,规定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必须累计行驶里程达到3万公里才能申请补贴。2018年,它被改为20000公里。因此,在向非个人用户销售新能源汽车时,公司获得补贴的时间大大延长。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补贴政策的调整,导致大运汽车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非个人用户,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财务压力。
据悉,2017年,补贴政策改为国家补贴,营销补贴比例为1:0.5,每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2018年,改为最高补贴不超过每台10万元,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
从2017年以后的政策来看,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减少甚至退出已成定局。同时,无论是从新能源的销量还是产能利用率来看,大运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过于依赖补贴。因此,由于申请补贴的延迟,新能源汽车的收入确认延迟,大运汽车未来收入存在下降的风险。
大运汽车也承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机制下,如果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成本增加,运营成本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没有显著优势,由于下游物流运输行业或客运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减少,未来可能会对公司的新能源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如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及时有效地实施,或者新出台的政策发生了不利于公司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笔者通过招股书发现,大运汽车共有8起未决或可预见的诉讼或仲裁,金额超过100万元。
其中,公司子公司成都大运与无锡南兴涂料设备有限公司发生施工合同纠纷,有限公司南兴涂料向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成都大运支付工程款5300767.63元,以及逾期付款利息和诉讼费。
成都大运已向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南星涂料承担违约责任,赔偿损失4890800.00元及诉讼费。截至财务报表批准之日,法院已驳回二审诉讼申请。该案件目前正在申请重审。
公司子公司成都大运与盐城涂料工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发生施工合同纠纷,盐城涂料向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成都大运支付工程款803020.00元及利息,加上工程款1194220.00元,逾期支付罚款425757.52元,损失仓储费1008000.00元,占用资金1718500.00元,诉讼费。本案已移交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处理。
作为中国十大重卡公司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大运汽车虽然抓住了高科技企业的“救命稻草”,但仍需面临悬而未决的诉讼纠葛。此外,随着交付量的大幅下降,大运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利用率也可能直线下降。
即便如此,大运汽车仍有意利用大量募集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这是否明智,前景如何,市场将拭目以待。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牛道财经。文章内容属于……
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上市未定,爱驰汽车选择引入新股东解眼下资金之“渴”。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要求美国法院裁定使用诺基亚专利技术所应支付的合理费用。目前,围绕汽车通信技术的全球专利使用费争端不断升级。
1900/1/1 0:00:00贾跃亭造车梦延续?1月27日有消息称,珠海国资拟向贾跃亭的FF投资20亿元,同时将对FF建设生产基地提供扶持政策。据悉,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了此次投资。
1900/1/1 0:00:00经济观察报记者王海宣王国信出人意料,MustangMachE直接跳过了进口,突然宣布国产。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能够捕捉并能转化发电厂二氧化碳的系统在遏制气候变化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此类系统都相对低效且昂贵。
1900/1/1 0:00:00比“下周回国”更不靠谱的事情又多了一项。沧海桑田,世事轮转。回头一看,老贾跑出去已经是2017年7月的事了。当年站在老贾背后的假脸姐妹团如今已经各奔东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