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韩中南“我们的智能汽车团队告诉我,我们的技术是最好的,可以实现1000公里的无干扰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好得多。”4月18日,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总裁徐直军在空中向特斯拉喊话,瞬间引发业内热议。当时,全球首款搭载华为先进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刚刚迎来首秀。随后,该车参加了2021上海国际车展,并在同一平台上与众多新车型竞争。值得注意的是,自动驾驶赛道上的“老玩家”百度也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并宣布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高峰期,每个月都会有新车上市。同时,小鹏P5、极氪001、智己L7、WEY摩卡、威马W6等新车型也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其中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车型较多。可以预见,2021,自动驾驶轨道将变得更加拥挤,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硬件竞争:计算能力是核心。2020年底爆发的汽车芯片供需失衡,让行业意识到汽车芯片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重要性。上汽、长城等几家汽车公司也开始积极布局汽车芯片。业内人士透露,汽车芯片的短缺让许多行业参与者意识到,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硬件同样重要这一客观事实。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极狐品牌在推出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阿尔法华为HI版时强调,新车搭载华为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搭载华为麒麟990A芯片。据了解,该芯片是由华为公司开发的汽车级芯片。除了自主研发的汽车级芯片外,华为还围绕自动驾驶技术推出了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根据华为的官方信息,MDC 810是目前业界量产、功能最强大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芯片算力的竞争已逐渐成为自动驾驶赛道上各玩家竞争的焦点。2014年,特斯拉的产品仍搭载英特尔Mobileye EyeQ3芯片,但自2016年以来,特斯拉在与NVIDIA牵手的同时,走上了芯片自我开发的道路。2019年,特斯拉与台积电合作发布了HW4高性能芯片,与之前的HW3相比,其计算能力提高了三倍。而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另一家玩家百度,则采取了与芯片公司联合研发的路径,在自动驾驶产品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对芯片的考虑,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20年12月,百度已先后与NVIDIA、Mobileye、Celine和德州仪器等公司合作。其中,德州仪器的汽车级处理器已被纳入百度Apollo的软硬件集成自动驾驶产品设计。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透露,百度已经多次与芯片制造商合作,核心目标是在更高级别和复杂场景下不断增强自动驾驶算力。安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雄昂透露,随着智能汽车的不断演进,对芯片数据的需求显著增加。2-3年前,支持辅助驾驶的芯片算力只有2-4 TOPS,但要实现L5级自动驾驶,其芯片的算力远高于1000 TOPS。在吴雄昂看来,高算力芯片可以让软件执行更强大的功能,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对于车企来说,获得高算力芯片已经成为其高性能智能汽车研发的门槛。感知技术路线存在根本差异。“华为既做激光雷达,也做毫米波雷达。我们认为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是一个铁三角关系。激光雷达的分辨率更高……
,但在恶劣天气下表现较弱。毫米波雷达虽然分辨率不如激光雷达,但更适合在恶劣天气下使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融合传感器雷达;
相机产品部总经理苗丽静透露,华为已经判断,技术的集成对于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体验非常重要。记者注意到,在感知技术方面,华为采取了“多条腿”的方式。例如,与极狐合作打造的阿尔法S华为HI版配备了三个激光雷达,同期华为还发布了高分辨率4D成像雷达。据悉,与常规毫米波雷达相比,华为高分辨率4D成像雷达的天线配置全面提升了24倍,成为可量产的最大阵列成像雷达。华为判断,4D成像雷达、高线数激光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将共同推动先进自动驾驶的发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王军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华为将继续布局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华为希望通过合作降低成本,以促进激光雷达和成像雷达的进一步发展。据了解,目前在感知路线上,大致有三大派系,包括以Waymo和奥迪为代表的激光雷达派系,以及以NIO、比亚迪、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为代表的毫米波雷达派系。然而,特斯拉和理想等车企更倾向于仿生概念,可以称之为相机派。目前,由于激光雷达的成本很高,大多数公司都采用多毫米波雷达的路线。然而,最近,以小鹏和华为为代表的公司也开始加速推出激光雷达。与华为的“两条腿走路”技术不同,特斯拉在感知方面坚信“视觉力量”,并为该车配备了8个摄像头和1个毫米波雷达,组合视野高达360度。如果人类用自己的视觉识别周围的环境,那么相机就可以实现人眼的功能。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认为,摄像头获取的环境数据,经过视觉算法处理后,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自我训练,进而对路况有全面的了解。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完全依靠数据摄入来提高ADAS系统性能的公司并不多,特斯拉在这项技术上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记者注意到,此前,百度Apollo也采用了视觉感知路线,但只是与激光雷达相结合,形成互补的系统感知。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百度Apollo推出了一款无需激光雷达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AVP+ANP。其中,ANP是百度Apollo推出的商业量产解决方案,不要求包含高成本的激光雷达。它可以通过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的融合来确保城市自动驾驶和通勤,使其更适合中国复杂的城市道路。据悉,搭载Apollo AVP解决方案的首款量产车威马W6于4月16日正式上市。百度自动驾驶技术部总经理王云鹏表示,百度选择推出纯视觉功能的产品是从成本角度仔细考虑的。目前,激光雷达安装在车上后,由于成本高,势必会提高产品价格,不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推广。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解决方案,百度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王云鹏表示,纯视觉路线实际上更难走。目前,百度也在与合作伙伴合作打磨一辆量产车,并采用了相对低成本的激光雷达。集体加速大规模生产渗透率至关重要。近年来,多家车企频繁向外界发布自动驾驶领域的新进展,并锚定了先进的自动驾驶,促使整个自动驾驶竞赛再次升温。一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近期自动驾驶赛道的持续火爆与资本的助力有直接关系。根据天眼茶数据,仅2021前两个月,自主驾驶行业就参与了24起投融资活动,总金额达176.4亿……
元,接近2019年全年的总额。另一位证券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华为、百度等跨界玩家之所以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加速布局,尤其是积极推进量产,主要得益于依托规模积累数据。在他看来,未来自动驾驶赛道上的玩家不仅需要在技术上竞争,还需要在落地和量产上竞争。因此,百度加快了与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同时也明确了其汽车制造计划;一直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也与极狐联合推出了合作产品。只有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形成规模,才能在技术和应用场景上不断迭代和更新。上述人士认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布局。东莞证券预测,随着自主驾驶车型的批量生产和上市,预计2021将迎来自主驾驶爆发的第一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申表示,到2025年,中国有望实现70%的量产新车型具备L3级自动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技能,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30年,有望实现L5级自动驾驶技能汽车的量产。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望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到2030年,中国将有约8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和出行服务收入将超过5000亿美元。事实上,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的服务和营销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除了在技术上的竞争,相关企业还将面临销售模式上的竞争。最近,在上海车展上,华为宣布正式销售以有限公司Celes品牌(601127,股票吧)生产的SF5车型。据悉,截至4月22日,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近两天的订单已超过3000单。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华为与小康集团的跨界合作是一个双赢的选择。除了销售汽车本身,华为未来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积累预计将逐步落实到小康集团的产品中。这实际上将加速华为在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布局。
前段时间,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拍摄高清视频,让特斯拉可能会涉及隐私泄露一事,被全国网友带上放大镜观察讨论。
1900/1/1 0:00:00如果你关注过本届上海车展,那你就不难发现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风头正劲。不少传统车企转型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突破点,更有诸多意气风发的新品牌也加入到了新能源的大军中。
1900/1/1 0:00:00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关于上海车展现场“维权”西安车主的情况说明,全文如下:近期很多媒体朋友前来问询上海车展期间,特斯拉展台上“维权”的西安车主李女士的情况,感谢大家的关注。
1900/1/1 0:00:00彭春霞制图证券时报记者严翠近日华为“造车”、卖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并引发资本市场有关华为汽车概念股的短暂狂欢。
1900/1/1 0:00:00天天及时送,汽车早知道,欢迎收看今天的汽车情报局,我是陈睿,来看一下今天情报局带来哪些最新消息。
1900/1/1 0:00:00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6日电25日晚间,特斯拉车顶维权车主和特斯拉相继发布微博。车主提出五点质疑,特斯拉称推动第三方检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