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特斯拉事故调查,目前能知道的真相如下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上海车展上涉及特斯拉车主权益的事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随着一些重要数据的披露,人们对此事的关注焦点已经从特斯拉的傲慢转向了对事故原因的探究。

今天的文章介绍了11位金融专业人士对真相的探索。

这些真相与特斯拉的产品质量以及消费者和特斯拉车主可以据此做出的选择有关。

最后,我们附上了对特斯拉的建议。

01

特斯拉和权利所有人的最新回应

首先,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和河南安阳倡导维权汽车的女性的最新回应。

4月22日19时11分,这是当前特斯拉维权事件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此时,《中国市场监管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最新独家!

事故发生前一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特斯拉是这么说的,“特斯拉官方微信在8分钟后转发了该声明,表示我们将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深入调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特斯拉,Model 3,北京,大众

特斯拉维权事件从情绪宣泄到事实探索的转折点

来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这篇文章发表了第一份关于事故车辆的详细数据,此后社会各方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解读,以展示八仙渡海的各种能力。

随后,在转发这篇文章三个多小时后,特斯拉于22:30在其官方微博账号上发出千字回应,概述了其与车丽怡女士和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原文太长,总结如下:

1.丈夫多次为这位女士联系汽车倡导者,但都没有成功。

2.事发前30分钟的详细数据已提供给张女士,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3.我们恳请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承担所有评估费用。

针对特斯拉的回应,车女士声称,三天后,也就是她被行政拘留释放的第二天,她于4月25日晚23点15分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布了千字回应,其中有两个要点:

1.特斯拉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仍存在疑问,特斯拉有必要提供数据来源、提取方法、生产方法和筛选原则。

2.我们没有拒绝第三方评估,但我们不接受特斯拉指定的第三方鉴定机构。

在双方提供最新回应后,财经11名成员立即联系特斯拉,询问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他们得到的回应是,“我们希望车主能够同意尽快进行测试,这样数据和测试结果才能给每个人一个真实的真相。”有人质疑数据的真实性,但事实上,这些数据都要上传到国家监管平台。谁会愚蠢到在这方面伪造它们呢?车主可以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对于前两份回复,作者同意伪造数据对特斯拉来说成本太高,而且不合逻辑。怀疑向公众提供的数据真实性的概率极低,但其完整性确实值得怀疑。目前的数据还不够完整,我们将在下文中具体讨论。

此外,最后一句“可从业主处获得更详细的信息”指的是EDR数据。事件数据记录仪,也被称为EDR,可以被视为汽车上的一个黑匣子,记录车辆在事故前后的多个关键数据。该EDR数据不会完全上传,尤其是在事故发生后,由于车辆损坏,无法保证上传到云端的数据准确完整。因此,只有通过专用解码计算机连接车辆的EDR,并读取其加密数据,才能获得完整的原始数据。

未来,无论是特斯拉补充更完整的云数据,还是车主张女士同意识别和读取EDR数据,完整的数据对于恢复事故过程至关重要。

但根据现有数据,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事实?

02

数据提供了什么以及缺少了什么

关于特斯拉目前提供的相对详细的数据,各方专家和伪专家进行了广泛解读。财经11人引用了博世工程技术中国公司制动系统专业人士、电子稳定系统校准工程师罗新宇的分析。Luo参与了至少8种不同车型的制动系统校准工作。

分析的原始视频超过24分钟。请通过罗工的官方微博账号@大众风电大众风电自行获取。在研究了罗功的数据分析后,《财经》的十一位成员总结了关于这组数据的几个有效信息,以及重要的数据差距和疑虑。

首先,请附上特斯拉发布的原始数据,供有兴趣研究的朋友使用。

特斯拉,Model 3,北京,大众

经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罗功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制动系统工作正常,ABS工作正常,自动紧急制动……

工作正常,并且制动主泵的压力不断增加。数据可以证明整个制动系统的硬件工作正常。

从开始制动到触发ABS的时间相对较长。踩下制动踏板需要23秒,时间为17秒,触发所有前轮和后轮ABS需要26秒至09秒。至于ABS需要近3秒才能触发,则是由于踏板力不足或无法踩下踏板。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提供结论。

主要疑虑:

首先触发自动紧急制动,然后是前部碰撞警告信号,这是不合逻辑的。根据逻辑,需要首先警告碰撞,提醒驾驶员,然后在车辆计算机确定需要制动后启动自动紧急制动。目前,这是数据中的一个主要怀疑。

当主制动泵已经具有高压力时,即具有高制动力时,实际减速值非常低。触发ABS后,车辆的减速幅度仅为常规紧急制动的50-70%。这种减速不足给驾驶员带来了刹车失灵的直观感觉。

数据中的主要缺失点是:

为了回答上述疑问,该数据主要缺乏:

1.制动踏板的行程用于确定驾驶员是否真正踩下了制动器,以及他们踩下了多深的制动器。

2.检查iBooster动力辅助系统的工作状态,确定动力辅助是否正常,并回应车主的主要投诉:刹车很硬,无法踩下。

3.路况用于回答为什么即使在高压下主制动泵仍无法制动。

4.电机转矩用于回答制动系统以外的因素是否干扰了正常的制动效果。

5.四轮速用于回答ABS的实际工作效果。

在这五点中,除了第三点外,其他四点都可以通过EDR或特斯拉补充获得。因此,我们相信,随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不可避免地离真相越来越近。在接近这起事故的真实图像之前,4月26日的一段视频首先澄清了真相:特斯拉是否无法停车是值得怀疑的,但无法移动锤子。

03

不可移动的制动器

4月26日晚17时,以10万公里双车耐久性对比测试而闻名的车评人王寅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中,王音的团队在特斯拉Model 3的测试过程中经历了制动踏板的异常硬化,整个视频都被记录了下来。

在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制动踏板可能会变硬,例如当触发ABS时,制动踏板会反弹,踏板会变硬。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车辆启动之前,由于车辆没有通电,电动助力系统也不工作,制动踏板也会变硬。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然而,如视频所示,由于动能回收功能有限,制动踏板变硬绝对不是正常现象。

视频上线后,我们也第一时间联系了王音团队,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Q: 您能否在视频中提供导致制动踏板变硬的具体工作条件的详细信息?比如速度、道路材料、温度,什么时候会缓解,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

答:在下坡过程中,有一个能量回收有限的提示,然后试驾工程师将车辆停下,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刹车踏板很硬。然后,倒车上山,向前和向下行驶,在路边停车,并填写测试报告。坡道上的路面略显粗糙,斜坡上的速度不超过25km/h。当工程师填写报告时,提示消失,车辆恢复运行。

Q: 除了视频之外,在测试过程中是否再现了制动踏板变硬的现象?

答:在日常试驾过程中,试驾编辑曾报道过一次,它发生在正常的高速公路巡航过程中,动能回收有限,制动踏板硬化。当时没有记录的情况,所以视频中没有反映出来。

Q: 如果已经被复制,复制环境是否相似?

答:实验仍在进行中,我们将密切监测类似现象再次出现的环境和场景。

Q: 是否存在有限或闭合的动能……

y在测试过程中经常发生恢复?

答:目前,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Q: 哪些操作条件可能导致动能回收系统受到限制或关闭?

答:当它出现在测试场上时,路面不是很光滑。

王音团队的回应证实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即制动踏板的硬化会反复发生,而已经发生的两次硬化事件都伴随着有限的动能回收功能。正如王音在视频中提到的那样,专业的汽车编辑在处理刹车硬化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他们知道,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仍然可以使用武力。然而,当普通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时,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如果踏板在紧急情况下变硬,消费者的反应就更难估计了。

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家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财经》(博客、微博)记者,与刹车硬件的问题相比,特斯拉刹车故障事件更有可能是电子辅助制动系统的逻辑问题。特斯拉的硬件是最好的,“然而,”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可能会导致刹车操作和交互的逻辑违背人类的直觉

在特斯拉的历史上,使用软件来影响制动性能是有先例的。2018年5月,美国权威的《消费者报告》将新推出的Model 3列为不推荐车型。原因是在实际测试中,Model 3从60英里/小时到静止的制动距离为46米,比F150皮卡更长。

当时,马斯克在推特上连接了《消费者报告》,表示无论你使用的汽车是早期版本,还是路面不符合测试要求,这都不是产品的问题。随后,有人表示,空中无线升级可用于提高制动性能。《消费者报告》还同意,第二次测试可以在OTA之后进行。

在第二次测试中,Model 3的制动距离缩短至40米。当时,《消费者报告》的测试主管Jake Fisher说:“我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19年,测试了数千款车型,第一次看到汽车可以通过无线升级显著提高性能。”

由于特斯拉可以通过软件功能显著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因此制动系统现在因软件错误而出现故障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存在漏洞,因此需要进行修补是很自然的。然而,特斯拉目前的许多做法似乎并没有积极解决这个问题。对此,一位接近特斯拉的业内人士向《财经11》记者表示,特斯拉过去半年的安全事故“太高”。他认为,特斯拉在这起车主维权事件中的傲慢只是第一层错误。第二个也是更严重的错误是,在如此多的事故中,特斯拉不能不仔细分析原因,但经过分析,它们仍然没有改变。事故不断发生,原因只有一个:改进成本太高,所以他们选择不改变,一旦发生事故,我们会再次讨论。过去六个月积累的事故迟早会爆发。没有河南车主掀起大车展,也会有河北车主怒砸特斯拉

特斯拉的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刹车。

04

除了刹车,还有幻影加速、车轮抢夺和火灾

除了制动问题,特斯拉在过去一年中还发生了多起不确定的安全事件,最具代表性的是“幽灵”加速、车轮抢夺和电池起火。

“幽灵”加速的问题已经发生过多次。近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了迄今为止唯一的官方评估结论,该结论发现,在调查的246多起特斯拉事故中,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于踏板使用不当造成的。

然而,在我们与一位曾在多家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工作的高级电气系统测试工程师的沟通中,他明确表示,特斯拉车主应小心低速+转向情况下的突然加速问题。特斯拉的ESP具有扭矩补偿,这意味着当加速器踏板未踩下时,通过允许电机输出功率来保持车辆稳定性。工程师表示,这种扭矩补偿理论上不能排除位置……

突然加速的能力。

此外,关于车轮竞速,这是特斯拉最近几天的另一个热门话题,仅次于刹车。这起事件的起因是广东发生的一起恶性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据当事人介绍,当时方向盘无法移动,车辆和驾驶员争夺方向盘的控制权,被称为“抢轮”。

事后,车主特斯拉车主陈震在微博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证实,在离开北京西四环华熙直播出口主干道辅道的过程中,发生了几起车辆和司机抢夺车轮的事件,并且该现象在没有打开自动驾驶辅助或打开车道中心辅助的情况下发生。

最终,抢占方向盘仍然是软件控制逻辑的一个问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车辆可能会判断存在危险的可能性,为了避免危险,驾驶员会接管车辆。事实上,许多特斯拉车主都抱怨过这个问题,但由于之前没有发生过严重事故,这大多只是一个讨论的问题。

最后,火灾问题最有可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今年1月发生在上海地下室的特斯拉火灾事故的调查仍然没有结论。广东发生的这起事故目前被高度怀疑从碰撞到点火不到5分钟,不符合GB 38031-2020《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的强制性要求。

面对特斯拉,车主和消费者该怎么办?特斯拉的制动踏板变得很硬,车轮抢夺现象频繁,电池安全性存疑?特斯拉应该怎么做?

05

消费者能做什么,特斯拉应该做什么

这里的两个问题,前者可能是现在最难回答的问题,后者可能是现在最好回答的问题。

消费者能做什么?对于任何消费品,我们消费者所能做的最多就是用脚投票。现在,对于陷入困境的特斯拉来说,消费者最理性的做法可能是继续成为“等待方”。以前,等待方赢得的唯一东西是价格,但现在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方可能会赢得更多。未来一年,中国市场将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产品,在产品力方面可以与特斯拉竞争。国内品牌和国际主要制造商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大量新能源汽车。以前,等待党只是在等待降价,而现在,等待党正在等待续约。

已经是特斯拉车主的消费者现在应该心情复杂。不断曝光的限制特斯拉车辆通行和停车的规定,让这些车主在日常生活中忍受着各种不便。此外,网络上对特斯拉车主的各种不友好言论也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面对这样的环境,特斯拉该怎么办?

我认为,对于车主来说,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补偿他们。无论是产品缺陷还是不当的公关操作,都给车主造成了额外的伤害和损失,特斯拉都应该给予赔偿。

对于其他消费者来说,特斯拉不仅需要表现出态度,还需要采取行动,积极解决当前的问题,例如已经被锤坏的硬刹车踏板、车轮抢夺,以及在无法通过软件升级快速解决问题之前,是否能在屏幕提示和操作指南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如有限动能回收系统、急刹车踏板提示文字。声音效果和紧急操作指南应易于快速更新。

对于消费者来说,让特斯拉保持低调和自豪不是目标,但真正解决问题才是目标。

标签:特斯拉Model 3北京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特斯拉陷“舆论黑洞”

现在的特斯拉中国,一定特别想要一个强大的公关部。老板马斯克Hatemarketing、解散公关团队,正是这一自上而下的理念,让特斯拉在中国瞬间从“真香”变成了人人喊打。

1900/1/1 0:00:00
尬得飞起!特斯拉微博又翻车,复旦教授也看不下去了:失败的公关文示范

特斯拉刹车维权事件尚未有定论。4月25日,特斯拉发布消息,张女士需要休息两天,之后再联系。

1900/1/1 0:00:00
“刹车失灵”上热搜!疑似特斯拉车主自制土味视频:我们刹车不失灵

近日,因为上海车展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特斯拉登上了国内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并且特斯拉“刹车失灵”问题,引起全国网友的关注与热议。

1900/1/1 0:00:00
特斯拉维权女车主存背后势力“支撑”?伟巴斯特、蔚来相继发文澄清

距离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维权事件,已过去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关于此事的舆论仍在继续,让人意外的是,蔚来和伟巴斯通相继卷入该事件。

1900/1/1 0:00:00
全球汽车“缺芯” 大众墨西哥因芯片短缺停产

因为芯片短缺,全球汽车行业都面临着“减产、限产”的困境,此前,包括丰田、本田、通用在内的跨国车企,也都已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

1900/1/1 0:00:00
“创维汽车”诞生背后 家电厂商为何热衷电动汽车

“未来十年,创维会进入全球电动车领域第一阵营。”4月27日下午,“创维汽车”品牌正式发布,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宏生定下了这样的目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