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第一步是确保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尊重用户个人信息的权益。
一项驾驶数据将最近上海车展上关于特斯拉女车主维权的风波推向了高潮。
4月22日晚,特斯拉向《中国市场监管报》提供了河南“刹车失灵”事故发生前的原始数据。
在发布当晚,当事人张女士对特斯拉提供的数据提出质疑,并在微博上发帖称,“关于特斯拉22日发布的数据以及特斯拉发给我电子邮件的数据,我认为这不是我车辆的原始数据。请披露数据来源、提取方法、生产方法和筛选原则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尚未对张女士的请求做出明确回应。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育研究部张晓宇教授认为,特斯拉这次有两个问题。一是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在调查过程中未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其次,未经授权向社会披露消费者驾驶数据。
对于公众来说,质疑的焦点是特斯拉应该如何证明其公布数据的真实性?
另一个焦点是,特斯拉在未经消费者授权的情况下向媒体间接披露车主数据是否合适?
第三点往往是最被忽视的:在这件事上,消费者有权要求公司提供原始数据吗?
01
数据是真的吗?
在4月22日与数据一起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特斯拉描述了每小时速度、制动总泵压力以及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前做出反应的具体时间等信息:
当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的速度为每小时118.5公里。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制动总泵的最大压力仅为45.9巴。之后,驾驶员增加了制动踏板的压力,制动总泵的压力达到92.7巴。随后,前部碰撞警告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被激活并生效,降低了碰撞的程度。ABS作用后在1.8秒内,系统记录到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继续下降,碰撞前车速降至每小时48.5公里
但是,这样的描述,以及被质疑的数据表,在法律上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事实上,无论特斯拉是否提供这份文件,都应该是“个人信息”,而不是“数据”。“许可证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法律含义应定义为驾驶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和衍生物理符号的组合。数据的一个特征是只能由机器读取和写入。
根据新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定义,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方式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处理的信息。
信息必须能够被人们理解,”许可证上说。信息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再处理的结果,总是有被转换甚至伪造的可能性。很难证明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事实上,一些人长期以来一直质疑特斯拉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
4月23日下午,特斯拉回应称,相关驾驶数据是使用加密技术记录的,不能直接读取、修改或删除。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据安全工程师告诉《财经》(博客、微博)E-law,特斯拉的声明“完全是在撒谎”。他指出,特斯拉的披露不是原始数据,“因为原始数据是由‘0’或‘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普通人无法理解。此外,特斯拉承认,如果它对自己的数据进行加密,也必须有解密算法,这意味着特斯拉有能力修改自己的数据库,”但技术非常简单。
换句话说,即使原始二进制数据被修改,也很难避免留下修改记录;
然而,特斯拉此次提供的信息很难“自我证明”:无论是“车速为118.5公里/小时”,还是“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2.7秒内,制动总泵最大压力仅为45.9巴”等数字和描述,都是经过原始数据的转换和再次“翻译”后形成的,并且不能证明它们“没有被篡改”。
特斯拉提供的所谓“数据”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数据本身也不能被视为“经过处理的个人信息”。只有提供原始的二进制数据,它在法律上才能更可靠。
02
究竟是谁拥有这些数据?
在回答特斯拉公开的数据是否合适以及车主是否有权要求特斯拉提供原始数据等问题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个关键概念——谁拥有个人驾驶数据?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告诉《财经》电子报记者,一般情况下,个人数据信息的所有权属于个人,但在实际操作中,所有权的界定存在困难:首先,个人数据信息存在存储成本,企业或运营商往往出于商业价值的原因存储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企业“核心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个人数据具有社交网络的属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个人数据经常与他人的数据混合。如果数据完全归属于某个人,则可能存在侵犯他人数据隐私权的嫌疑。
陈文强强调,在这种情况下,车主要求特斯拉提供他们的驾驶数据是合法的请求,类似于用户要求银行提供银行卡消费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认为,《民法典》第1037条规定,个人可以向信息处理者查询或复制个人信息。虽然具体的实施方式取决于双方的约定,但原则上应保证用户的权利。
Licensing认为,通过事先的法律手段确定权利的边界和内容是世界范围内的“挑战”,尚未形成共识。
但你为什么这么说?
这是因为数据通常结合了多个实体和兴趣。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数据包含有关司机和乘客的个人信息;对于特斯拉来说,它可能包括为维护汽车运营安全和提高自动驾驶效率而收集的大量数据;
对于政府来说,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收集的路面和周围的地图、道路等信息。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简单地说明数据属于谁并不能解决多重利益冲突。“许可证强调,即使确定了所有权,也无法解决权利内容的问题,也无法区分在发生权利冲突时哪一方应该受到更多保护。
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人信息的所有权自然属于个人。但问题是,特斯拉事件中的数据问题涉及多个实体的不同利益。即使在确定了各自的所有权之后,“谁的权利具有更高的优先权”这一关键问题也没有得到回答。
也许关键问题不在于数据的所有权,而在于如何行使权利。
03
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数据边界在哪里?
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消费者“向企业索取信息”的行为与企业行使权利时保护自身信息的权利之间是否存在边界?
在特斯拉事件中,问题集中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关于产品责任的争论上。许可证认为,由于特斯拉汽车复杂的产品结构和技术原理,消费者显然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条件来证明汽车存在缺陷。这应当以推定的一般原则为基础。如果制造商不能证明他们提供的产品没有缺陷,那么应该推断缺陷是客观存在的。
许可证分析,“所以对于特斯拉来说,如果他们不能证明自己没有缺陷,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然,特斯拉没有义务提供原始数据,但如果他们不提供,他们可能不得不承担败诉的后果和责任
对于消费者来说,特斯拉在驾驶过程中收集信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具体来说,关于这起事件,由于特斯拉知道张女士是特定自然人,与特定自然人相关的驾驶记录当然是用户信息。基于用户查询、复制和删除其信息的权利,他们有权要求特斯拉提供相关信息。
然而,提供信息并不意味着特斯拉有义务提供可能被视为“商业秘密”的相关原始数据。
如前所述,只有原始数据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许可建议是,尽管消费者不能直接对原始数据主张权利,但他们应该尝试将其对信息的权利扩展到原始数据,因为他们可以对信息主张权利。
当我怀疑你提供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时,我可以要求你自我证明你提供的是真实的。基于这一原则,我可以要求您提供原始数据。“许可证解释: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有权访问企业收集的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企业也有义务确保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如果个人对信息的真实性有任何异议,您自然可以延长r对原始数据的个人信息的权利。
消费者可以将举证责任转移到特斯拉身上。这样,为了证明他们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必须提供原始数据。“许可证摘要。
关于特斯拉未经授权披露车辆驾驶信息,许可证认为不合适:“尽管相关信息不是私人信息,但它仍然受到法律保护。企业可以将其提交给监管机构进行调查,也可以提交给相关方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然而,确实没有考虑披露。无论是在现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还是《民法典》中,披露个人信息都必须经过涉及的arties
张晓宇还认为,汽车用户形成的数据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没有法律程序、法律依据,也没有消费者的个人同意,企业不能向社会披露。他指出,当政府机构进行相关事故调查时,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政府有关部门也有义务对收到的数据保密,只用于意外投资……
爱。
04
企业应高度重视数据确权问题
多位学者指出,特斯拉侵权事件也给企业敲响了警钟。
例如,尽管一些车企一直在提出车联网的概念,但他们更关心如何利用新技术实现货币化,对随之而来的责任和义务缺乏完整的概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车企工程师告诉《财经E律》。
刘晓春认为,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是有法律依据的,而企业数据权利并没有通用规则。目前,首先要考虑的是合同协议。“只有在协议不合理的情况下,才有法律干预的空间。
刘晓春进一步表示,政府要求公司遵守相应的规则,依法安排数据,特斯拉披露数据“确实有点轻率”,但这可能不是因为其缺乏数据管理意识,“也可能是因为其主动选择回应舆论。
私营企业手中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种利益,他们不愿意分享。因此,一些数据也应该包含在公共管理部门中。这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也是为了代表公众利益和充分激活数据的价值。”陈文说。
对此,陈文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些车辆数据可以与交通部门共享,政府介入将一些市场运行数据转化为公共数据,为全社会提供有条件的个人数据查询服务,以及脱敏后的相关数据应用。
许可证表示,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与传统汽车公司或那些被认为与“数据和个人信息”无关的公司类似,它们也应该高度重视个人信息。
特斯拉迄今为止的表现可以说缺乏最基本的法律思维,也不具备基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思维,”该许可证表示。
Licensing认为,对企业来说,第一步是确保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要尊重用户个人信息的权益。而这一点却被相当多的企业忽视了。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只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忽视了数字化转型背后的潜在风险。
License总结道:“我希望这能给那些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敲响警钟。”。“对他们来说,只卖产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未来不可避免地会收集和整理个人信息,处理‘新概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
标签:特斯拉
新华社东京5月5日电日产汽车公司5日宣布,为加强公司的电动汽车业务,将出售所持全部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股份,预计交易额将达1149亿欧元。
1900/1/1 0:00:00据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在Comex市场上,6月钯金合约PAM21交易价格高达每盎司3019美元,是盘中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1900/1/1 0:00:00自动行驶并规划行程、自动停车、汽车如同有着“自我感知”能够识别周边的物体这些功能都在现实生活中切实地发生着。
1900/1/1 0:00:00普徕仕股票基金经理刘璐在接受《红周刊博客微博》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中国智能汽车的投资机会,以下是她的精彩观点摘录。
1900/1/1 0:00:00作者任娅斐来源盒饭财经对于“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名头,嘀嗒出行已经等不及了。去年10月,嘀嗒出行抢跑滴滴,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1900/1/1 0:00:00“今天,我们发布了挪威战略,这标志着蔚来正式进入挪威市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自己一手创建的蔚来社群里向用户第一时间报告了这一消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