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已经起航了。
和小鹏一样,蔚来也选择了挪威作为首站。
为什么选择挪威?
李斌直言不讳地表示:挪威是一个对电动汽车非常友好的国家。例如,它已经取消了对电动汽车的关税,从中国出口的汽车只需要支付一些运输成本。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挪威的市场规模也相对合适,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挪威的汽车市场结构也相对健康,高端车和中档车总体相对平衡,高端车也不少。特斯拉在那里卖得很好还不错
但随着风的扭转,它看起来有点重。
如今,一家有中国背景的公司进入中国以外的市场,压力非常大。与5年或10年前相比,压力增加了一个数量级。我们必须对此做好充分准备。我们不期望在挪威市场上突然取得成功,我们总是想到那些突然成名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会导致丑陋的死亡
作为中国市值第二高的汽车公司的负责人,李斌对战略问题仍然有着清晰的认识,或者说他忍不住要看清楚,因为华为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
01
华为遭遇全球水危机
自1840年以来,西方贸易商一直使用坚固的船只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唯一一家能够宣称拥有高科技含量并向世界销售其产品的中国公司是华为。
华为的成功要归功于全球化。但现在,全球化正面临逆流,西方国家出于各种原因试图将全球化的红利带回自己手中。华伟是这股逆流的受害者。
美国以各种理由对华为实施了制裁,发誓要让华为停滞不前。英国的5G建设将华为排除在外,并取代了其现有的核心通信设备中华。
英国和美国是西方世界的领导者。无论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的弟弟们都只能卑躬屈膝,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印度相继表示将华为排除在5G建设之外。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华为也伤痕累累。华为被迫剥离Honor手机品牌,全球手机占比已跌出前五。回顾两年前,我们还在为华为在苹果和三星的销售额而战,我们即将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欢呼和欢呼。在短短两年内,情况发生了变化。
比手机更严重的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5G通信设备,不断被西方主流国家排斥。科技行业经常说,技术没有国界,如果没有在全球框架内的研究和应用,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华为的现状不仅是华为的损失,也是中国高科(600730,股市)海外投资的重大损失。
来自西方的强烈封锁让华为逐渐意识到了一些事情,所以任正非在选择智能汽车作为出路时没有涉及终端产品,而是专注于ICT为终端汽车制造商赋能。
换言之,对于整个智能汽车市场来说,华为的汽车并不多,但却少了很多。推出一个汽车品牌可能不一定能杀出重围,但也可能被美国主导。聚焦ICT,如果能在芯片、智能操作系统、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上形成优势,实际上可以吃掉整个产品链中最肥的一块肉。微软、安卓、英特尔和高通都没有终端品牌,但终端产品的利润率仍然不到它们的一小部分。
当然,华为有很深的技术积累,也可以做到,但对于NIO和小鹏来说,他们只能走终端这条路。
现在这些公司开始走向海外,我们不禁担心,华为的经验会不会被NIO小鹏重复?
看似平静的挪威市场会在未来引发新的血雨腥风吗?
02
西方的镇压只需要一个原因
作为一个标榜民主和自由的西方,打击华为也需要一个著名的开端。
他们最喜欢的原因是国家安全。
由于通信设备承载着大量的数据流,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数据的“集中营”,尤其是在当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一些重要的、敏感的……
甚至机密信息也将在通信设备上运行。如果通信设备有后门,就很容易窃取机密情报,这无疑是对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
然而,在美国看似合理的真相背后,却只有一个千年的真相:只允许州官员放火,不允许民众点灯。
正是因为一个人通过自己的It优势从窃取情报中做了更多的事情,获得了更多的好处,所以如果有人效仿,他才能更好地理解后果。2013年爆发的斯诺登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国家安全的背后是商业。美国最强大的两个行业是金融和IT。特别是在IT领域,美国在核心、关键和最有利可图的领域基本上垄断了世界。IT巨头的市场价值和收入是无与伦比的。
华为的问题也在于此。它不仅从事通信设备的业务,而且将技术提升到世界之巅,甚至将业务扩展到世界。它甚至夺走了美国所有重要的盟友,所有这些盟友。美国人的焦虑、恐慌、嫉妒和愤怒最终变成了各种禁令,当大刀落下时,华为看到了鲜血。
作为下一个信息终端,智能汽车无疑是最有希望接过智能手机衣钵的电子终端。随着自动驾驶、联网和共享等各种花哨的应用,智能汽车上流动的数据量将非常大,不可避免地涉及重要、敏感和机密的信息,例如覆盖着摄像头的汽车、捕捉到的图像和各种人机交互声音。图像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立即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
在看透了美国的战术之后,中国有声音问特斯拉的相机是否会成为中央情报局的“眼线笔”,以及中国引进特斯拉的努力是否会成为鼓励外国间谍的错误决定?如果美国安全部门要求特斯拉交出在中国捕获的关键数据,马斯克敢说不吗?
但话说回来,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同为智能汽车的NIO和小鹏将向外国出售他们的汽车,外国有理由对他们一视同仁。那么NIO将何去何从?
03
NIO会在数据安全问题上栽跟头吗?
5月6日,在NIO的战略新闻发布会上,李斌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并给出了答案:
我们将遵守欧洲数据保护标准。欧洲对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保护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我们需要使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李斌说,他最近重读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这本书是美国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写的一本关于国际关系的书。20多年后,这本书仍然给了他很多灵感。
李斌似乎已经看透了华为的经验以及中美两大大国之间博弈甚至对抗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显得非常谨慎。
然而,李斌仍然对NIO进入更多国家抱有信心。
一个国家肯定是不够的。在未来,我们将进入更多的国家。如前所述,在全球市场扩张绝对是一项长期计划。在欧洲市场,挪威是第一站,并计划在明年前进入五个欧洲国家
到底是什么给了李斌信心?
事实上,不难理解汽车行业的格局。
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很多,包括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品牌,这使得一家或几家公司很难垄断。
华为被打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信设备是少数寡头垄断的行业,华为基本上已经淘汰了原有的西方设备制造商。美国走了,日本走了,欧洲的爱立信和诺基亚也不是对手。华为不仅成为了领导者,而且遥遥领先。
但在汽车行业,中国仍然不可能击败欧美大国。更不用说燃油汽车了,中国的自主品牌40年来没有获得太多核心技术,而是逐渐成为西方品牌的代工厂。
电动汽车已经到了,我们想在……
曲线,但之前已经进入市场的是特斯拉,其次是大众、梅赛德斯-奔驰、丰田和通用汽车,所有这些公司的实力都与NIO相当。
至于数据安全问题,美国不可避免地会采取同样的做法,如果你不进入,你就完了。如果你进入欧洲,你就不是一个好人。你知道你没有一家像样的IT公司,不得不依赖外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与外国IT公司无关。微软、谷歌、苹果、英特尔、亚马逊、脸书,如果他们不同意,将被欧盟列入名单,罚款金额可能难以想象。
如果一家中国公司触礁,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因破产而受到惩罚。难怪李斌说他想用欧洲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么,西方有什么理由担心像华为这样的中国电动汽车呢?
04
后记
起源于西欧并持续了数百年的全球贸易浪潮,不仅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生产力的进步,还编织了一个以西方规则为主导的巨大贸易网络。时至今日,这个网络仍在不断向西方国家输出全球利润,让西方主体过上舒适美好的生活。
西方对高科技和高利润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的垄断和封锁,正是西方国家用来延续“美好生活”的秘密武器。
然而,中国正在努力突破这种垄断和封锁,并想在现有的贸易格局中分一杯羹,或者用自己的力量重塑贸易格局,给自己一个位置。
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既得利益者的追逐和拦截,但无论如何,中国必须也将不可避免地突破这种封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最近被聊的比较火热的。麋鹿测试。那么麋鹿测试到底是什么?它又能反映出车辆哪方面的性能呢。
1900/1/1 0:00:005月9日上午消息,据媒体报道,丰田规划,定于2023年3月结束的2022财年内,全球总产能首次超过1000万辆,为1040万辆。注意,这里仅指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不含已完成收购的斯巴鲁。
1900/1/1 0:00:00自长安、华为、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宣布联手造车后,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1900/1/1 0:00:00作为奇瑞旗下的子品牌,捷途汽车凭借着高性价比,以及高配置流,赢得了一大批消费者,旗下的多款车型均有着不错的销量表现。
1900/1/1 0:00:00导语:什么?国产车已经能超越国际大牌了?是的你没有听错,而且很多国内消费者真的应该感谢国产车的存在。如果说国产汽车已经在很多方面赶超了合资、国际大牌,你一定不信。
1900/1/1 0:00:00特斯拉陶琳:建议加强对车主使用新型汽车的教育智能汽车更安全毫无疑问,因为女车主维权,众多车主相继曝光“失控”事故,特斯拉近段时间成为了汽车圈的热搜话题。
1900/1/1 0:00:00